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附条文说明]》GB 50153-200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时间:2009-07-01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分节阅读 全文阅读 字号:
前言
1 总则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规定
3.1 基本要求
3.2 安全等级和可靠度
3.3 设计使用年限和耐久性
3.4 可靠性管理
4 极限状态设计原则
4.1 极限状态
4.2 设计状况
4.3 极限状态设计
5 结构上的作用和环境影响
5.1 一般规定
5.2 结构上的作用
5.3 环境影响
6 材料和岩土的性能及几何参数
6.1 材料和岩土的性能
6.2 几何参数
7 结构分析和试验辅助设计
7.1 一般规定
7.2 结构模型
7.3 作用模型
7.4 分析方法
7.5 试验辅助设计
8 分项系数设计方法
8.1 一般规定
8.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8.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附录A各类工程结构的专门规定
A.1房屋建筑结构的专门规定
A.2铁路桥涵结构的专门规定
A.3公路桥涵结构的专门规定
A.4港口工程结构的专门规定
附录B质量管理
B.1质量控制要求
B.2设计审查及施工检查
附录C作用举例及可变作用代表值的确定原则
C.1作用举例
C.2可变作用代表值的确定原则
附录D试验辅助设计
D.1一般规定
D.2试验结果的统计评估原则
D.3单项性能指标设计值的统计评估
附录E结构可靠度分析基础和可靠度设计方法
E.1一般规定
E.2结构可靠指标计算
E.3结构可靠度校准
E.4基于可靠指标的设计
E.5分项系数的确定方法
E.6组合值系数的确定方法
附录F结构疲劳可靠性验算方法
F.1一般规定
F.2疲劳作用
F.3疲劳抗力
F.4疲劳可靠性验算方法
附录G既有结构的可靠性评定
G.1一般规定
G.2安全性评定
G.3适用性评定
G.4耐久性评定
G.5抗灾害能力评定
本标准用词说明
自2022年1月1日起废止的条文
全文
模式
字号:
F.4疲劳可靠性验算方法

F.4  疲劳可靠性验算方法

F.4.1  钢结构的疲劳可靠性一般按疲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验算。根据需要可采用等效等幅重复应力法、极限损伤度法、断裂力学方法。

   1  等效等幅重复应力法

       1)当等效等幅重复应力法以容许应力设计法表达时,疲劳验算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F.4.1-1)

       2)当等效等幅重复应力法以分项系数设计法表达时,疲劳作用的设计值可采用结构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疲劳荷载名义效应的等效等幅重复作用标准值乘以疲劳作用分项系数。疲劳抗力可根据结构构造取与等效等幅重复作用相同循环次数的疲劳强度试验确定。此时,疲劳验算应满足式(F.4.1-2)的要求:

         (F.4.1-2)

       式中——结构重要性系数;

           ——考虑等效等幅疲劳作用和疲劳作用模型不定性的分项系数;

           ——疲劳抗力分项系数,当疲劳抗力取值的保证率为97.7%时,=1.0。

   2  极限损伤度法

       1)当极限损伤度法以疲劳损伤度为验算项目时,其量值为结构承受的不同疲劳作用和相应次数与该作用下破坏的次数之比的总和。根据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法则,疲劳验算应满足式(F.4.1-3)的要求:

         (F.4.1-3)

       式中——为疲劳应力频谱中在应力变程水准下,实际施加的疲劳作用循环次数,当疲劳应力变程水准低于疲劳某特定值时,相应的疲劳作用循环次数取其乘以折减后的次数计算;

           ——为在应力变程水准下的致伤循环次数;

           ——为疲劳损伤度的临界值,理想状态下损伤度的临界值为1.0。

       2)当极限损伤度法以分项系数设计法表达时,疲劳验算应满足下列公式的要求:

       式中——考虑累积损伤准则、设计使用年限和失效后果不定性的分项系数;

           ——考虑疲劳应力变程水准和疲劳作用模型不定性的分项系数;

           ——考虑材料和构造疲劳抗力模型不定性的分项系数。

   3  断裂力学方法

   当钢结构在低温环境下工作时,应采用断裂力学方法。

F.4.2  对需要进行疲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的混凝土结构,应分别对混凝土和钢筋进行疲劳验算。可根据需要采用等效等幅重复应力法、极限损伤度法。

   1  等效等幅重复应力法

       1)当等效等幅重复应力法以容许应力设计法表达时,结构验算部位混凝土、预应力钢筋、钢筋的疲劳验算应满足式(F.4.2-1)~式(F.4.2-3)的要求:

       2)当等效等幅重复应力法以分项系数设计法表达时,疲劳作用的设计值可采用结构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疲劳荷载名义效应的等效等幅重复作用标准值乘以疲劳作用分项系数。疲劳抗力可根据结构构造取与等效等幅重复作用相同循环次数的疲劳强度试验确定。此时,结构验算部位混凝土、预应力钢筋、钢筋的疲劳验算应满足式(F.4.2-4)一式(F.4.2-6)的要求:

       式中——分别为考虑混凝土、预应力钢筋、钢筋的等效等幅疲劳作用和疲劳作用模型不定性的分项系数;

           ——分别为混凝土、预应力钢筋、钢筋的疲劳抗力分项系数。

   2  极限损伤度法

   混凝土结构按极限损伤度法进行疲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靠性验算方法与附录第F.4.1条中第2款所列钢结构的疲劳验算方法相同,其中验算部位的材料为混凝土、预应力钢筋、钢筋。

▼ 展开条文说明

F.4.3  当结构疲劳需要按使用极限状态进行可靠性验算时,应首先建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约束方程。当疲劳作用效应需要且可以线性叠加时,应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约束方程中体现。在疲劳使用极限约束值的计算中,要考虑结构材料疲劳而可能引起的变形大。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
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