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标准》CJJ/T34-202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时间:2022-08-01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分节阅读 全文阅读 字号:
10.3 热水热力站和隔压站
10.3.1 民用热力站供热规模,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当不具备技术经济比较条件时,热力站供热范围不应超出本街区。热力站宜采用全自动供热机组。
10.3.2 热水管网与用户供暖系统的连接方式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用户供暖系统应采用间接连接;
    1) 建筑物供暖系统高度高于管网水压图供水压力线或静水压线;
    2) 供暖系统承压能力低于供热管网回水压力或静水压力;
    3) 管网资用压头低于用户供暖系统阻力,且不宜采用加压泵;
    4) 管网的温度低于用户供暖系统的温度;
    5) 直接连接时管网失水率过大及安全可靠性不能保证。
    2 当热水管网水力工况能保证用户内部系统不汽化、不超过用户内部系统的允许压力、管网资用压头大于用户系统阻力时,用户系统可采用直接连接。当采用直接连接,且用户供暖系统设计供水温度低于管网设计供水温度时,应采用有混水降温装置的直接连接。
10.3.3 当生活热水热负荷较小时,生活热水换热器与供暖系统可采用并联连接;当生活热水热负荷较大时,生活热水换热器与供暖系统宜采用两级串联或两级混合连接。
10.3.4 间接连接供暖系统循环水泵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泵流量不应小于所有用户的设计流量之和;
    2 水泵扬程不应小于换热器、站内管道设备、室外管线和最不利用户内部系统阻力之和;
    3 水泵应选用调速泵。
10.3.5 供暖系统混水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设计混水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设计混水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G'h——设计混水流量(t/h); 
    Gh——供暖热负荷一次侧管网设计流量(t/h);
    u——设计混合比;
    t1s——一次侧管网设计供水温度(℃);
    t2s——用户供暖系统设计供水温度(℃);
    t2r——供暖系统设计回水温度(℃)。
    2 混水泵的扬程不应小于混水点后用户系统的总阻力。
    3 采用混水泵时,不宜少于2台。
10.3.6 当热力站入口处管网资用压头不满足热力站需要时,可设加压泵。加压泵应采用调速泵。
10.3.7 分布循环泵式供热管网系统,热力站的分布循环泵宜设置在热力站供水管道上,当供热介质温度大于80℃时应采用高温水泵。
10.3.8 间接连接供暖系统补水装置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补水能力应根据系统水容量和供水温度等条件按下列规定取用:
    1) 当设计供水温度高于65℃时,可取系统循环流量的4%~5%;
    2) 当设计供水温度等于或低于65℃时,可取系统循环流量的1%~2%。
    2 补水水泵的扬程不应小于补水点压力加30kPa~50kPa。
    3 补水水泵数量不宜少于2台,可不设备用泵。
    4 补水水箱的有效容积可按15min~30min的补水能力设置。
10.3.9 间接连接供暖系统的定压点宜设在循环泵吸入口附近。定压值应保证系统满水,且任何一点供暖系统不超压,并应符合本标准第7.4.2条的规定。定压装置宜采用高位膨胀水箱或氮气、蒸汽、空气定压装置或补水水泵定压装置等。气体定压应采用空气与水用隔膜隔离的装置。定压装置的补水水泵性能应符合本标准第10.3.8条的规定。定压系统应设超压自动排水装置。
10.3.10 换热器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间接连接系统应选用工作可靠、传热性能良好的换热器,生活热水系统还应根据水质情况选用易于清除水垢的换热设备。
    2 换热器计算时应计入换热表面污垢的影响,传热系数计算应计入污垢修正系数;计算容积式换热器传热系数时应计入水垢热阻。
    3 换热器可不设备用,换热器台数的选择和单台能力的确定应能适应热负荷的分期增长,并应满足供热可靠性的需要。
    4 热水供应系统换热器换热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有足够的储水容积时,可按生活热水日平均热负荷选择;
    2) 当采用容积式换热器或有相当的储水容积时,可按最大小时热负荷选择;
    3) 当无储水容积时,应按最大秒流量选择。
10.3.11 换热设备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换热器、换热机组和吸收式热泵的布置,应留有操作和维护检修的空间;
    2 并联工作的换热器应按同程连接设计;
    3 并联工作的换热器,每台换热器一、二次侧进、出口应设置阀门;
    4 生活热水供应系统,应在每台换热器上设安全阀。
10.3.12 间接连接供暖系统的补给水质量应符合本标准第4.3.2条的规定。隔压站的补水水质应符合本标准第4.3.1条的规定。
10.3.13 热力站内阀门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次侧供水、回水总管上应设阀门;
    2 当供热系统采用质调节时,一次侧管网供水或回水总管上应设置自动流量控制阀;
    3 当供热系统采用变流量调节时,一次侧管网应设置自力式压差调节阀;
    4 热力站内各分支管路的供水、回水管道上应设阀门;
    5 在各分支管路应设自动调节阀或手动调节阀。
10.3.14 一次侧管网供水总管上及二次侧管网回水总管上应设置除污器。
10.3.15 热力站水泵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泵基础高出地面不应小于0.15m;
    2 水泵之间、水泵基础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7m;
    3 当地方狭窄,且电动机功率不大于20kW或进水管管径不大于100mm时,两台水泵可做联合基础,水泵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0.3m,但两台以上水泵不得做联合基础。
10.3.16 隔压站水泵的选择应符合本标准第7.5节的规定,水泵的布置应符合本标准第10.2.1条的规定。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
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