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时间:2013-06-01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分节阅读 全文阅读 字号:
8.2 设计

8.2 设计

8.2.1 水泥为主剂的注浆加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软弱地基土处理,可选用以水泥为主剂的浆液及水泥和水玻璃的双液型混合浆液;对有地下水流动的软弱地基,不应采用单液水泥浆液。

2 注浆孔间距宜取1.0m~2.0m。

3 在砂土地基中,浆液的初凝时间宜为5min~20min;在黏性土地基中,浆液的初凝时间宜为(1~2)h。

4 注浆量和注浆有效范围,应通过现场注浆试验确定;在黏性土地基中,浆液注入率宜为15%~20%;注浆点上覆土层厚度应大于2m。

5 对劈裂注浆的注浆压力,在砂土中,宜为0.2MPa~0.5MPa;在黏性土中,宜为0.2MPa~0.3MPa。对压密注浆,当采用水泥砂浆浆液时,坍落度宜为25mm~75mm,注浆压力宜为1.0MPa~7.0MPa。当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快凝浆液时,注浆压力不应大于1.0MPa。

6 对人工填土地基,应采用多次注浆,间隔时间应按浆液的初凝试验结果确定,且不应大于4h。

8.2.2 硅化浆液注浆加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砂土、黏性土宜采用压力双液硅化注浆;渗透系数为(0.1~2.0)m/d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可采用无压或压力单液硅化注浆;自重湿陷性黄土宜采用无压单液硅化注浆;

2 防渗注浆加固用的水玻璃模数不宜小于2.2,用于地基加固的水玻璃模数宜为2.5~3.3,且不溶于水的杂质含量不应超过2%;

3 双液硅化注浆用的氧化钙溶液中的杂质含量不得超过0.06%,悬浮颗粒含量不得超过1%,溶液的pH值不得小于5.5;

4 硅化注浆的加固半径应根据孔隙比、浆液黏度、凝固时间、灌浆速度、灌浆压力和灌浆量等试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对粗砂、中砂、细砂、粉砂和黄土可按表8.2.2确定;

表8.2.2 硅化法注浆加固半径

续表8.2.2

5 注浆孔的排间距可取加固半径的1.5倍;注浆孔的间距可取加固半径的(1.5~1.7)倍;最外侧注浆孔位超出基础底面宽度不得小于0.5m;分层注浆时,加固层厚度可按注浆管带孔部分的长度上下各25%加固半径计算; 

6 单液硅化法应采用浓度为10%~15%的硅酸钠,并掺入2.5%氯化钠溶液;加固湿陷性黄土的溶液用量,可按下式估算:

Q=VndN1a (8.2.2-1) 

式中:Q——硅酸钠溶液的用量(m3);

V——拟加固湿陷性黄土的体积(m3);

n——地基加固前,土的平均孔隙率;

dN1——灌注时,硅酸钠溶液的相对密度;

a——溶液填充孔隙的系数,可取0.60~0.80。

7 当硅酸钠溶液浓度大于加固湿陷性黄土所要求的浓度时,应进行稀释,稀释加水量可按下式估算:

(8.2.2-2)

式中:Q'——稀释硅酸钠溶液的加水量(t);

dN——稀释前,硅酸钠溶液的相对密度;

q——拟稀释硅酸钠溶液的质量(t)。

8 采用单液硅化法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灌注孔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灌注孔间距:压力灌注宜为0.8m~1.2m;溶液无压力自渗宜为0.4m~0.6m;

2)对新建建(构)筑物和设备基础的地基,应在基础底面下按等边三角形满堂布孔,超出基础底面外缘的宽度,每边不得小于1.Om;

3)对既有建(构)筑物和设备基础的地基,应沿基础侧向布孔,每侧不宜少于2排;

4)当基础底面宽度大于3m时,除应在基础下每侧布置2排灌注孔外,可在基础两侧布置斜向基础底面中心以下的灌注孔或在其台阶上布置穿透基础的灌注孔。

8.2.3 碱液注浆加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碱液注浆加固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渗透系数为(0.1-2.0)m/d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对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适应性应通过试验确定;

2 当1OOg干土中可溶性和交换性钙镁离子含量大于1Omg?eq时,可采用灌注氢氧化钠一种溶液的单液法;其他情况可采用灌注氢氧化钠和氯化钙双液灌注加固;

3 碱液加固地基的深度应根据地基的湿陷类型、地基湿陷等级和湿陷性黄土层厚度,并结合建筑物类别与湿陷事故的严重程度等综合因素确定;加固深度宜为2m~5m;

1)对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深度可为基础宽度的(1.5~2.0)倍;

2)对Ⅱ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深度可为基础宽度的(2.0~3.0)倍。

4 碱液加固土层的厚度h,可按下式估算:

h=l+r (8.2.3-1)

式中:l——灌注孔长度,从注液管底部到灌注孔底部的距离(m);

r——有效加固半径(m)。

5 碱液加固地基的半径r,宜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当碱液浓度和温度符合本规范第8.3.3条规定时,有效加固半径与碱液灌注量之间,可按下式估算:

(8.2.3-2)

式中:V——每孔碱液灌注量(L),试验前可根据加固要求达到的有效加固半径按式(8.2.3-3)进行估算;

n——拟加固土的天然孔隙率。

r——有效加固半径(m),当无试验条件或工程量较小时,可取0.4m~0.5m。

6 当采用碱液加固既有建(构)筑物的地基时,灌注孔的平面布置,可沿条形基础两侧或单独基础周边各布置一排。当地基湿陷性较严重时,孔距宜为0.7m~0.9m;当地基湿陷较轻时,孔距宜为1.2m~2.5m;

7 每孔碱液灌注量可按下式估算:

V=aβлr2(l+r)n (8.2.3-3)

式中:a——碱液充填系数,可取0.6~0.8;

β——工作条件系数,考虑碱液流失影响,可取1.1。

条评论
评论
  • 666666

  • 666666

  • 6666666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
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