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标准》JGJ/T492-202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时间:2023-05-01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分节阅读 全文阅读 字号:
5 深化设计

5  深化设计


5.1  一般规定


5.1.1结构深化设计宜根据施工现场综合情况确定,并结合施工方案进行调整。

5.1.2结构除应满足结构承载力和设计构造要求外,宜增设防止温度和收缩引起混凝土裂缝的构造配筋。

5.1.3当有可靠经验并经技术论证后,可加大后浇带间距和跳仓法施工单元的间距,也可提前封闭后浇带或进行补仓施工。

5.1.4当结构采用预应力时、施工方案的制定应考虑对预应力张拉方案的影响。

5.1.5超长混凝土结构可通过合理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采用入模温度低且热稳定性好的混凝土进行低温补仓。


5.2计算


5.2.1结构应力分析应考虑施工与使用两个阶段。

5.2.2结构的使用阶段除应考虑常规荷载工况下作用效应外,还应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和温度变化等间接作用在结构中产生的效应。

5.2.3结构施工阶段的应力分析,应按本标准附录A相关要求进行验算,并应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

1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抗拉强度随龄期变化;

2  混凝土水化热、干燥收缩及季节温差作用;

3混凝土自约束应力、外约束应力;

4混凝土收缩相对变形值;

5混凝土徐变。

5.2.4超长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宜明确预应力张拉顺序、张拉时间等参数。

5.2.5结构应复核温度及混凝土收缩、徐变作用对构件承载力的影响。

5.2.6施工阶段超长结构分析采用弹性分析方法时,应综合考虑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作用,采用综合等效温差计算,综合等效温差△Tstk应按式(5.2.6-1)确定。当量温差取值参照本标准附录A.2公式计算或试验实测的混凝土凝结硬化收缩应变ε(T),采用式(5.2.6-2)计算。

5.2.7便用阶段温度变化的计算可采用均匀温度作用的标准值,均匀温度作用的标准值应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

5.2.8对于重要的或结构复杂的超长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时,宜采用有限元计算对超长混凝土结构施工全过程进行应力校核。


5.3  构造措施


5.3.1混凝土强度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础底板、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超过C40,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结构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超过C35;

2地下室基础底板、外墙可采用60d龄期强度指标作为其混凝土设计强度,并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强度评定及工程验收的依据。

5.3.2结构采用膨胀加强带时,膨胀加强带宜根据建筑长度、构件尺寸等因素合理布置,带宽度宜取2m,间距不宜大于40m。

5.3.3超长混凝土结构采用跳仓法施工时,宜布置垂直于跳仓施工缝长度方向的构造钢筋,钢筋均匀布置在上下层(或内外层)钢筋上,直径宜取12mm,间距不宜大于150mm,两端各伸出跳仓施工缝不应小于500mm,并宜按图53.3的规定固定于上下层(或内外层)钢筋上。


5.3.4结构外墙采用诱导缝时,诱导缝可设置在柱间中心,外墙诱导缝应在墙中部增设水平附加钢筋(图5.3.4)。

5.3.5当基础置于岩石类地基上时,宜在混凝土垫层下设置褥垫层或滑动构造,滑动构造可采用涂膜防水或柔性防水(夏季)。

5.3.6超长混凝土结构中宜配置防裂钢筋,防裂钢筋可结合原有受力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钢筋并与原有钢筋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5.3.7当基础底板的厚度大于2000mm时,宜在板厚中间部位设置直径不小于12mm、间距不大于300mm的双向钢筋网。

5.3.8  当地下室外墙厚度不大于600mm时,水平分布钢筋除满足受力要求外,其最小配筋率宜为0.4%~0.5%,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

5.3.9地下室外墙施工缝宜留置在距基础底板上表面不大于300mm处。当地下水位高于基础底板时,在接缝处应设钢板止水带或采取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实的措施。

5.3.10当外墙设有扶壁柱时,宜在扶壁柱处沿竖向原有水平分布钢筋间距之间增加直径12mm、长度为柱每边伸出800mm的附加钢筋(图5.3.10)。

5.3.11楼板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楼板洞口边、较大凹凸处,应增设温度钢筋或钢筋网片;

2根据计算结果需增设温度钢筋时,应与受力钢筋协调设计,宜采用较小直径与间距。

5.3.12在建筑的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较大的部位宜适当提高配筋率。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
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