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当前位置:首页>>项目>>扬名实验学校---米丈建筑

扬名实验学校---米丈建筑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11日 关注度:591
扬名实验学校---米丈建筑
  • 建筑设计

  • 建筑面积

    73000m²
  • 占地面积

    47514m²
  • 项目年份

    2020-2023
  • 摄影师

    吴清山
  • 主持建筑师

    卢志刚
  • 设计团队

    •黄聪毅、刘志睿、刘畅、赵雪、李至特、吴妮丹、陈剑、郝彤
  • 深化设计

    江苏合筑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 业主

    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
  • 撰文

    卢志刚
  • 城市

    无锡
  • 国家

    中国
  • 地址

    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梁东路188号



2020年,在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方针指引下,无锡梁溪区推出了《梁溪区教育布局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行动计划》指出,梁溪区作为“城中区”,存在校舍资源不足的现象。因此,政府着力优化教育资源布局,聚焦老城更新、新城建设,统筹兼顾梁溪科技城的功能规划和空间布局,打造真正的”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




扬名实验学校作为三年行动计划中的重点项目,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一所包含36个小学班级和18个中学班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而言,不仅需要使生均用地达到标准要求,还要在满足建设标准的基础上为未来预留出足够的发展空间。不规则的地块使学校总体布局稍显局促,放置标准400米跑道和配套体育设施之后,校舍布局在所余地块上已无太多变化可能。因此,在保证功能要求和建筑效率的同时,兼顾空间趣味性和独特性,化解西南不规则地块的影响,都成为设计的重要关注点。




伴随工业发展而兴起的现代建筑,始终由经济、场地、功能等现实条件所主导,在意识和视觉上表达出强烈的秩序感,从而呈现出一种相对枯燥的美感,我们无法回避这样的既存事实,但这样的事实不会是建筑的终点。相对的,被绘画、电影、文学等艺术流派广泛接纳的超现实主义创作不受任何主题、立意、事实、逻辑的约束,其将各类语言组合而产生无法预见的含义。建筑也将吸收这样的创作手法,不同的是,我们将尝试以更为实际且可被预见的方式进行设计。




中国建筑文化的表征之一,是放弃生硬的理性转而接受自然的感性,如同水墨写意山水图,在画中戏剧性地涌现多个中心,相互独立又彼此连接,与超现实主义艺术不谋而合。当我们不再局限于纯理性的逻辑思考,把感性和想象也融入思考和创作中来,视野就开始变得更为开阔和自由。建筑不再只是平地而起终于半空,也不只是在水平延伸止于墙体,它会是连结空间的门,向外包容的面,是有限而无界的实体,能将环境容纳其中而没有止境。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造观,强调“天人合一”。中国传统园林在建设时强调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力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即是对此观念作出的最好诠释。而我们也将从中受益,不过分利用隐喻而让建筑成为简单乏味的符号,只是平行于地面画了一轮弧线,顺应自然景观的走势曲折延展,以此连接水平和竖向的三重维度,在建筑空间中营造出虚与实,让理性与感性交织出和谐的旋律,由此呈现出人在建筑与自然之中生活、学习、成长的景象。




四幢基本的教学单元放置之后,一条曲廊的引入让理性的布局有了感性的情绪,效率至上的精确中被植入一种柔和的松弛感。曲廊既是融合了行政楼和若干专用教室的重要功能空间,也是必要的交通与公共活动空间:环绕各个区块并进行连接,在建筑之间产生围合空间,形成大小不一的景观庭院,使二层以下的教学、辅助用房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个气氛感性活跃的整体,与二层以上需要保持理性、安静氛围的普通教室和行政办公形成竖向分区。线性的曲廊穿梭在校园规则的块面布局之间,两个不同属性的图形,共同叠合出多层次的途径,诞生出了多元化的立体空间,这些被活化的空间成为了学生课间10分钟重要的放松活动场所。庭院被曲廊切割,与上部高密度的拘谨状态形成鲜明的反差,立面横平竖直的构图,则在遇到曲廊时,形成一种缓慢的渗透变化。这种三种维度上的对比,使教学楼变得更为轻盈,如脱离开引力一般飘浮于校园半空之上。




校园在场地南侧设置主入口,进入场地后沿曲廊竖向延伸处为行政楼,向北两栋教学楼供小学使用,小学的出入口和接送系统集中设置在校园南侧;最北侧的五层教学楼供中学使用,将中学的出入口和接送系统设置在北侧。中小学教学楼中间设置综合教学楼,内设各类专用教室。教学单元均由简洁的矩形构成,立面使用竖向金属百叶形成统一的视觉形象。顶部的金属构件在起到造型作用的同时,也是为未来的扩建和拓展预留可能性。




基地东南角的不规则用地,集中建造艺体楼,包括食堂、报告厅和风雨操场。曲廊自然延伸将其与主校区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由基地定义的建筑形态,嵌入到校园的功能秩序中。立面和天顶的矩形开窗,给风雨操场和各类功能教室带来独特的空间氛围,成为校园中特别的存在。校园地下设置两层机动车停车场,共有870个车位,不仅容纳了学校的智慧地下接送系统,而且通过分时段的开放,为周边社区提供充足的停车位。





扬名实验学校,在严苛的限制条件下,实现了完备的教学功能要求,我们希望通过简单且突破常规的手段,为校园带来诗意的元素,在冷静的理性维度上,融入感性的温暖。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三层平面图


▲四层平面图


▲五层平面图


▲地下一层平面图


▲地下二层平面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未经搜建筑授权禁止转载。

条评论
评论
  • 看的人密集恐惧症都犯了

  • 定期放风,全天监管,你这设计得很贴切啊...

  • 像监牢

查看更多评论

关于项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