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当前位置:首页>>项目>>深圳市龙岗扬美实验学校改扩建工程---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何川建筑工作室

深圳市龙岗扬美实验学校改扩建工程---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何川建筑工作室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19日 关注度:80113
深圳市龙岗扬美实验学校改扩建工程---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何川建筑工作室
  • 项目类型

    建筑(改扩建),方案设计
  • 地址

    深圳市龙岗区
  • 设计单位

  • 主创建筑师

    何川
  • 设计团队完整名单

    马文龙吟、姜睿、陈婧、李婉、文惠、闵理卉、费朦妍、宋博文
  • 业主

    深圳市龙岗区工务署
  • 单方造价

    4800元/㎡
  • 建成状态

    建成
  • 设计时间

    2020.3-2020.9
  • 建设时间

    2020.4-2021.9
  • 用地面积

    37500㎡
  • 建筑面积

    50322㎡
  • 施工图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建造方

    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摄影

    蒿莱、王彦斌,何川工作室
  • 视频版权

    何川工作室

▲ 西北角鸟瞰(摄影:蒿莱)

 

▲ 操场望向建筑西侧(摄影:蒿莱)

 

01

项目背景


扬美实验学校改扩建项目由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何川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方案设计,由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项目的施工图与建造工作。项目采用EPC设计建造一体化模式与装配式技术,在保证了工程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了工程造价,每平米造价仅4800元。从设计及建造到投入使用,只用了18个月的时间,极大缩短了建设周期,集约资源,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长发东路10号,扬美实验学校现有用地内。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拟由原规划 54班(实际62班)改扩建成72班,周边主要为住宅区,配套较为完善,交通较为便利。基地呈不规则形状,位于一块高地,与周边均为12米的高差,西南角为原校园主入口,东侧为市政道路扬美路。


▲  扬美实验学校区位关系图(何川工作室自绘)

 

02

场地处理

                                                                 

基于旧校园周边环境、建筑布局,巨大高差、局促用地的场地现状,扬美实验学校改扩建项目设计以“集约下的开放与交融”为设计理念,在对比多种设计策略后采取集中式布局,最大化集约资源的同时并激发场地潜力。运用立体架空、垂直院落等策略消解场地显著高差,将校园空间从东侧杨美路街道入口自然延续到西侧旧校园高地。


该流动空间轴线在不同维度贯穿了新建的集中式建筑,既是新建建筑的一部分,也是校园的主要交通流线与活动场地。因此该集中式布局巧妙利用并消解了场地原有高差,有机链接了新旧建筑,同时又融汇于城市空间,在紧张局促的用地范围内营造了活泼丰富、开放交融的校园空间,以非常集约的方式整合与优化了周边资源和环境。

▲ 场地现状,需重点考虑场地内12米高差,新旧建筑与城市的关系。

 

▲ 策略1 围合布置,形成大型内向空间,但校园与城市空间割裂,空间尺度过大。

 

▲ 策略2 分散布置,打通城市界面,但空间过于单一,高差地形未有效利用。

 

▲ 策略3 集中布置,立体架空联通校园与城市,利用场地现状创造多尺度丰富空间。

场地布置分析(何川工作室自绘

 

▲  方案生成动画


03

空间系统

                                                                                   

扬美实验学校旧建筑位于基地西侧高地,比东侧杨美路高出12米有余,如何利用该基地特征成为本次改扩建项目的重点之一,本设计采用立体且流动的架空空间轴创造独特的校园空间系统。该空间轴从杨美路的校园新主入口延伸到西侧旧校园运动场高地,并串联了各公共活动区,营造了校园主交通流线和步移景异的景观,在不同标高上创造了丰富的活动场所,打破常见的走廊与教室相连的校园空间系统。


这个“虚”的空间轴交融于新旧建筑之中,成为它们的一部分,同时又作为校园的公共空间,以开放姿态与城市对话。集约且巧妙地链接了旧建筑、新建筑与城市,使三者关系既清晰分离,又互相渗透。此外,新旧建筑相邻处运用空中廊道直接相连,并且保留新旧建筑之间的原有树木,使改扩建后的校园整体性更强,使用更便捷。

 

传统校城空间关系,各自独立,封闭隔绝                                扬美实验学校校城空间关系,互相渗透,开放交融

校城空间关系图(何川工作室自绘)

 

▲ 空间系统分析图(何川工作室自绘)

 

▲ 连接新旧建筑的空中连廊(摄影:王彦斌)


本次设计最大化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考虑到学生大量的交往活动需求,设置了较多不同标高、不同尺度、不同光照环境的活动平台:如天井院落、剧场庭院、空中平台、阳光花园、景观墙角落等等。这些活动区在空间或视线上相互渗透,开放交融,灵活适应性强,能满足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功能需求。此外,设计宽走廊,便于学生活动,提高校园空间利用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天性,利于学生成长。

 

▲ 图书馆前架空层与剧场庭院、图书馆空间互相渗透(摄影:蒿莱)

 

▲ 剧场庭院,结合设计趣味景观墙,坐台,校园最大的聚集性互动空间(摄影:蒿莱)

 

▲ 剧场庭院天井(摄影:蒿莱)

 

▲  剧场庭院光影(摄影:蒿莱)

 

▲ 南北向架空通高空间(摄影:蒿莱)

 

▲ 南北向架空通高空间(摄影:蒿莱)

 

▲  剧场庭院、立体空中架空活动区域、外走廊互相交织渗透,开放交融(摄影:蒿莱)

 

▲ 架空层中行走的学生(摄影:蒿莱)

 


在校园东南角入口的12米架空层是扬美实验学校的标志性之一。

一方面架空层具有良好的气候适应性,能够提供便利的入口集散缓冲空间和展览空间。柔化了建筑与城市的边界,使校园和城市空间进行渗透,增加其开放度,便于校社共享。另一方面,该架空层也是流动轴线的入口,由于其较大的尺度,可以给西侧一些不同标高的场景提供视线通廊,在校园主流线上形成丰富的动态景观,增加校园空间的趣味性,标识性。

 

▲ 入口架空层(摄影:蒿莱)

 


04

气候适应性与人本关怀设计


扬美学校的设计从使用者角度出发,具有较强的气候适应性和舒适性。我们团队在设计校园剖面时,打通了数条东西向与南北向不同标高的风道。其中东南向的立体架空轴作为主风道,以东南角的巨大架空为起点,一直延续到西北侧高地,并在中间置入天井院落,产生拔风效应,与风道共同增强了校园的通风,紧密回应深圳以东南季风为主的地域性气候特征,以营造舒适的校园环境。


此外,设计立体架空层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深圳炎热多雨的气候。架空层可以阻隔深圳地区强烈的阳光,产生凉爽的荫蔽空间,也能在阴雨天提供便捷的交通、活动或教学场地。在项目回访中,我们发现不同标高的架空层的使用频率很高。除开课间学生的自由活动,一些运动体操、体育课程、阅读活动等都在架空层进行。由于在不同标高均设有架空活动区,师生使用更加便捷,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得以释放,整个校园的活力得到激发和展现。在几次后评估中,扬美学校的风热环境、使用体验、空间舒适度都取得了使用者的高度认可。

▲  1-1剖透视 (何川工作室自绘)

 

▲  2-2剖透视(何川工作室自绘)

 

▲ 学生在宽走廊、不同标高的架空层活动(摄影:王彦斌)


05

校园文化与建筑气质


我们团队在考虑扬美实验学校新建教学楼的色彩气质、空间氛围、建筑立面形象时,一方面结合扬美实验学校“宜然教育”的文化理念:探索适宜学生发展本然规律的教育之道,努力打造教育环境宜人、课改特色鲜明、生命成长蓬勃的人文化、生态化、智能化学校;另一方面,结合当下教学多元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趋势,设计团队更多利用结构、空间、光影、色彩等建筑本体的元素来打造阳刚热烈、活泼生动,充满内在力量感与表现力的校园建筑气质。这样的建筑气质和空间氛围,无形间给使用者更多阳光积极的感官体验,并诠释扬美实验学校的教学文化内涵。

 

▲ 东北侧立面透视(摄影:蒿莱)

 

▲  东侧立面细部(摄影:王彦斌)

 

▲ 西侧架空层的色彩与光影(摄影:蒿莱)

 

▲  架空层中的局部光影(摄影:蒿莱)

 

 ▲  教学楼与宿舍的关系(摄影:何川工作室)

 

▲ 教学楼西侧,结构、光影与色彩(摄影:蒿莱)

 

  ▲  建筑西侧架空层的光影效果(摄影:蒿莱)

 

 ▲ 剧场庭院光影与色彩(摄影:蒿莱)

 

▲  建筑西立面,内退的建筑体量与架空层呈现出强烈的光影色彩(摄影:蒿莱)

 

  ▲ 图书馆西侧立面细节与光影(摄影:蒿莱)

 

▲ 教学楼北立面(摄影:何川工作室)

 

▲  干净素雅的宿舍楼立面,凹凸关系与光影效果(摄影:何川工作室)

 

▲ 剧场庭院夜景(摄影:蒿莱)

 

▲  夜景局部(摄影:蒿莱)

 

▲ 图书馆夜景(来源于何川工作室)


06

施工建造及技术图纸


中建科技在本项目的建造施工中采用装配式技术,新建建筑的标准层楼板,花池、竖向隔板和空调挑板均为预制装配式构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集约资源,满足可持续发展的未来需求。

 

▲ 装配式构建平面图(图纸来源于中建科技)


技术图纸:

 

▲  总平面图

 

▲ 负三层平面

 

▲ 负二层平面

 

▲ 负一层平面

 

▲ 一层平面

 

▲ 二层平面

 

▲ 三层平面

 

▲ 四层平面

 

▲ 五层平面

 

▲ 东立面

 

▲ 南立面

 

▲ 北立面

 

▲ 西立面

 

▲ 1-1剖面

 

▲ 2-2剖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未经搜建筑授权禁止转载。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关于项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