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739-201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时间:2012-05-01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分节阅读 全文阅读 字号:
6.2 复合土钉墙施工

6.2  复合土钉墙施工

6.2.1  复合土钉墙施工宜按以下流程进行:

   1  施作截水帷幕和微型桩。

   2  截水帷幕、微型桩强度满足后,开挖工作面,修整土壁。

   3  施作土钉、预应力锚杆并养护,

   4  铺设、固定钢筋网。

   5  喷射混凝土面层并养护。

   6  施作围檩,张拉和锁定预应力锚杆。

   7  进入下一层施工,重复第2款~第6款步骤直至完成。

▼ 展开条文说明

6.2.2  截水帷幕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试验,工艺性试桩数量不应少于3根。应通过成桩试验确定注浆流量、搅拌头或喷浆头下沉和提升速度、注浆压力等技术参数,必要时应根据试桩参数调整水泥浆的配合比。

   2  水泥土桩应采取搭接法施工,相邻桩搭接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  桩位偏差不应大于50mm,桩机的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0.5%。

   4  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要求:

       1)宜采用喷浆法施工,桩径偏差不应大于设计桩径的4%。

       2)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宜按照试桩结果确定。

       3)应按照试桩确定的搅拌次数和提升速度提升搅拌头。喷浆速度应与提升速度相协调,应确保喷浆量在桩身长度范围内分布均匀。

       4)高塑性黏性土、含砂量较大及暗浜土层中,应增加喷浆搅拌次数。

       5)施工中如因故停浆,恢复供浆后,应从停浆点返回0.5m,重新喷浆搅拌。

       6)相邻水泥土搅拌桩施工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4h,如超过24h,应采取补强措施。

       7)若桩身插筋,宜在搅拌桩完成后8h内进行。

   5  高压喷射注浆施工要求:

       1)宜采用高压旋喷,高压旋喷可采用单管法、二重管法和三重管法,设计桩径大于800mm时宜用三重管法。

       2)高压喷射水泥浆液水灰比宜按照试桩结果确定。

       3)高压喷射注浆的喷射压力、提升速度、旋转速度、注浆流量等工艺参数应按照土层性状、水泥土固结体的设计有效半径等选择。

       4)喷浆管分段提升时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

       5)在高压喷射注浆过程中出现压力陡增或陡降、冒浆量过大或不冒浆等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

       6)应采取隔孔分序作业方式,相邻孔作业间隔时间不宜小于24h。

▼ 展开条文说明

6.2.3  微型桩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桩位偏差不应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0%。

   2  成孔类微型桩孔内应充填密实,灌注过程中应防止钢管或钢筋笼上浮。

   3  桩的接头承载力不应小于母材承载力。

6.2.4  土钉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注浆用水泥浆的水灰比宜为0.45~0.55,注浆应饱满,注浆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2  土钉施工中应做好施工记录。

   3  钻孔注浆法施工要求:

       1)成孔机具的选择要适应施工现场的岩土特点和环境条件,保证钻进和成孔过程中不引起塌孔;在易塌孔土层中,宜采用套管跟进成孔。

       2)土钉应设置对中架,对中架间距1000mm~2000mm,支架的构造不应妨碍注浆。

       3)钻孔后应进行清孔,清孔后方应及时置入土钉并进行注浆和孔口封闭。

       4)注浆宜采用压力注浆。压力注浆时应设置止浆塞,注满后保持压力1min~2min。

   4  击入法施工要求:

       1)击入法施工宜选用气动冲击机械,在易液化土层中宜采用静力压入法或自钻式土钉施工工艺。

       2)钢管注浆土钉应采用压力注浆,注浆压力不宜小于0.6MPa,并应在管口设置止浆塞,注满后保持压力1min~2min。若不出现返浆时,在排除窜入地下管道或冒出地表等情况外,可采用间歇注浆的措施。

6.2.5  预应力锚杆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锚杆成孔设备的选择应考虑岩土层性状、地下水条件及锚杆承载力的设计要求,成孔应保证孔壁的稳定性。当无可靠工程经验时,可按下列要求选择成孔方法:

       1)不易塌孔的地层,宜采用长螺旋干作业钻进和清水钻进工艺,不宜采用冲洗液钻进工艺。

       2)地下水位以上的含有石块的较坚硬土层及风化岩地层,宜采用气动潜孔锤钻进或气动冲击回转钻进工艺。

       3)松散的可塑黏性土地层,宜采用回转挤密钻进工艺。

       4)易塌孔的砂土、卵石、粉土、软黏土等地层及地下水丰富的地层,宜采用跟管钻进工艺或采用自钻式锚杆。

   2  杆体应按设计要求安放套管、对中架、注浆管和排气管等构件,围檩应平整,垫板承压面应与锚杆轴线垂直。

   3  锚固段注浆宜采用二次高压注浆法。第一次宜采用水泥砂浆低压注浆或重力注浆,灰砂比宜为1:0.5~1:1、水灰比不宜大于0.6;第二次宜采用水泥浆高压注浆,水灰比宜为0.45~0.55,注浆时间应在第一次灌注的水泥砂浆初凝后即刻进行,注浆压力宜为2.5MPa~5.0MPa。注浆管应与锚杆杆体一起插入孔底,管底距离孔底宜为100mm~200mm。

   4  锚杆张拉与锁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锚固段注浆体及混凝土围檩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且大于15MPa后,再进行锚杆张拉。

       2)锚杆宜采用间隔张拉。正式张拉前,应取10%~20%的设计张拉荷载预张拉1次~2次。

       3)锚杆锁定时,宜先张拉至锚杆承载力设计值的1.1倍,卸荷后按设计锁定值进行锁定。

       4)变形控制严格的一级基坑,锚杆锁定后48h内,锚杆拉力值低于设计锁定值的80%时,应进行预应力补偿。

▼ 展开条文说明

6.2.6  混凝土面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网应随土钉分层施工、逐层设置,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

   2  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倍钢筋直径;焊接连接可采用单面焊,焊缝长度不应小于10倍钢筋直径。

   3  面层喷射混凝土配合比宜通过试验确定。

   4  湿法喷射时,水泥与砂石的质量比宜为1:3.5~1:4,水灰比宜为0.42~0.50,砂率宜为0.5~0.6,粗骨料的粒径不宜大于15mm。

   5  干法喷射时,水泥与砂石的质量比宜为1:4~1:4.5,水灰比宜为0.4~0.45,砂率宜为0.4~0.5,粗骨料的粒径不宜大于25mm。

     湿法喷射的混合料坍落度宜为80mm~120mm。干混合料宜随拌随用,存放时间不应超过2h,掺入速凝剂后不应超过20min。

   6  喷射混凝土作业应与挖土协调,分段进行,同一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

   7  当面层厚度超过100mm时,混凝土应分层喷射,第一层厚度不宜小于40mm,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方可喷射后一层混凝土。

   8  喷射混凝土施工缝结合面应清除浮浆层和松散石屑。

   9  喷射混凝土施工24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气温低于+5℃时,不得喷水养护。

   10  喷射混凝土冬期施工的临界强度,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30%;矿渣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得小于设计强度的40%。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
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