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标准》JGJ/T497-202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时间:2024-01-01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分节阅读 全文阅读 字号:
5.5 预应力桁架

5.5  预应力桁架


5.5.1拉索预应力桁架可直线布索于内力较大的拉杆杆身(图5.5.1a,图5.5.1c,图5.5.1d,图5.5.1h,图5.5.1j,图

5.5.1k),可以折线或曲线形式连续布索于较大内力杆群处(图5.5.1b,图5.5.li,图5.5.1l,图5.5.1m),拉索可布置于桁架廓内(图5.5.1b,图5.5.li,图5.5.1l),亦可布索于廓外(即张弦桁架)(图5.5.le~图5.5.1g)。廓外布索时可采用撑杆使桁架与拉索相连(图5.5.1g,图5.5.1n,图5.5.1p)。对大跨重载桁架可采用双重布索方案(图5.5.1o)。

5.5.2当对桁架单独杆件施加预应力时,拉索应位于杆件截面一主惯性轴平面内并对称于截面重心(图5.5.2-1)。当对桁架整体施加预应力时,拉索应位于桁架垂直平面内(图5.5.2-2a、图5.5.2-2b)且对称位于垂直平面的两侧。

5.5.3  在弦杆内力较大区段可增加局部布索(本标准图5.5.1h)或重叠布索(本标准图5.5.1k)。


5.5.4  拉索应以隔板或管段与杆身相连并保证在索板间纵向自由移动,连接点间距可按计算确定,以保证施加预应力时杆件的稳定性。


5.5.5  拉索的锚固点和转折点应位于支座节点或中间节点处,并应通过加劲肋板将拉索张力传至节点中心。


5.5.6  单次预应力桁架的高跨比不应大于非预应力桁架的高跨比。多次预应力桁架的高跨比应小于单次预应力桁架的高跨比。


5.5.7  当廓外布索或索与桁架不能中间相连时,可将桁架组对成空间块体或设计成三边立体桁架。


5.5.8  拉索预应力桁架计算时应根据不同布索情况和不同张拉工艺进行分析。对单独杆件局部布索的预应力桁架可按预应力拉杆计算,其预应力效应不应影响桁架的其他杆件;对整体布索的预应力桁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受力可按超静定结构体系计算。

考虑整体布索桁架所受的索系影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桁架杆件产生卸载影响的范围和力度,可视布索方案及张拉工艺而定,先张索可仅考虑对桁架杆件产生的预应力,后张索应考虑对先张索参与的新结构体系产生的预应力,以及对先张索的力度产生影响,且应计入内力分析。

2  整体布索索系先后张拉完毕并形成新的预应力桁架结构后,索与桁架共同承担荷载,其内力分析可按下列不同情况进行:

1)当k次超静定桁架布置n根拉索时,结构可视为(k+n)次超静定体系,桁架中可取索中拉力系数xi及冗杆内力系数zi为未知力,列出(k+n)个方程组求解每根索的索力系数x₁…xn和每根冗杆内力系数z₁…zk

2)在静定桁架中布置n根拉索时,结构可视为n次超静定体系,并取索内力系数xi为未知力,列出n个方程式求解出每根索的索力系数x₁…xn

3)静定桁架中只布置一根拉索时,可按一次超静定结构求解索力x₁。在外载作用下,计入拉索的变形,x₁可按下式计算:

3  沿静定桁架下弦长向布置等截面拉索时,荷载作用下的索力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4当结构体系、布索方案、张拉工艺较复杂时,可采用预应力索张拉全过程分析法,对索系和结构内力进行计算。


5.5.9  对预应力桁架杆件承载力应选取最不利工况,按下列公式验算:

1在荷载作用下及拉索张拉时具有不同符号内力的桁架杆件:

3  拉索强度应符合下式要求: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
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