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201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时间:2016-12-01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分节阅读 全文阅读 字号:
附录C悬挑式操作平台的设计计算
C.0.1 悬挑式操作平台(图C.0.1-1、图C.0.1-2)应采用型钢作主梁与次梁,满铺厚度不应小于50mm的木板或同等强度的其他材料,并应采用螺栓与型钢梁固定。
图 C.0.1-1 斜拉方式的悬挑式操作平台示意图
1—木楔侧向摸紧;2—两根1.5m长直径18mm的HRB400钢筋
C.0.2 悬挑式操作平台的平台板下次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恒荷载(永久荷载)中的自重,当采用槽钢[10时应以0.1kN/m计,铺板应以0.4kN/㎡计;施工可变荷载应采用15kN集中荷载或2.0kN/㎡均布荷载,并应按依本规范附录B

图 C.0.1-2 下支承方式的悬挑式操作平台示意图(单位:mm)
1—梁面预埋件;2—栏杆与[16焊接;3—斜撑杆
公式(B.0.1-1)、(B.0.1-2)计算弯矩。当次梁带悬臂且为均布荷载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弯矩设计值:

    式中:
    M——次梁最大弯矩设计值(N·mm);
    γG——恒荷载分项系数;
    qch——次梁上等效均布恒荷载标准值(N/mm); 
    L0c——次梁的计算跨度(mm);
   γQ——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qck ——次梁上等效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N/mm);
    a——悬臂长度(m);
    η——悬臂长度比值。
      2 次梁抗弯强度应按附录A公式(A.0.2-2)计算。
C.0.3 次梁下主梁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外侧主梁和钢丝绳吊点应作承载计算,并应按本规范附录B公式(B.0.2)计算外侧主梁弯矩值。当主梁采用[20槽钢时,自重应以0.26kN/m计。当次梁带悬臂时,应按下列公式计算次梁传递于主梁的荷载:
    式中:
    R——次梁搁置于外侧主梁上的支座反力设计值,即传递于主梁的荷载(N);
    q——次梁上的等效均布荷载设计值(N/mm)。
      2 主梁弯矩计算荷载应包括次梁所传递集中荷载和主梁自重荷载;主梁抗弯强度应按附录A公式(A.0.2-2)计算。
C.0.4 钢丝绳验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丝绳应按下式计算所受拉力标准值:
    式中:
    T——钢丝绳所受拉力标准值(N):
    Q——主梁上的均布荷载标准值(N/mm);
    L0y——主梁计算跨度(mm);
    α——钢丝绳与平台面的夹角。
      2 钢丝绳的拉力应按下式验算钢丝绳的安全系数K:

    式中:
    Ss——钢丝绳的破断拉力,取钢丝绳的破断拉力总和乘以换算系数(N);
    [K]——吊索用钢丝绳的规范规定安全系数,取值为10。
C.0.5 下支承斜撑计算应符合下式要求:
    式中:
    N——斜撑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φ——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Ac——斜撑毛截面面积(m㎡);
    f3——斜撑抗压强度设计值(N/m㎡)。

条文说明
C.0.1 钢平台应由工字钢、槽钢等型钢材料焊接、螺栓连接制成的刚性结构,在选用50mm木板的同等强度材料时,应有试验数据作依据。
C.0.2~C.0.5 采用的有关符号及公式(C.0.2-1)、(C.0.22)、(C.0.3)、(C.0.4-1)、(C.0.4-2)、(C.0.5)均系参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的规定。
    虽然钢平台载人载物,但其相对为一个静止载体,故经多次讨论论证,将钢丝绳安全系数取为8,既能满足安全性能要求,又能降低工程施工成本。
    钢丝绳夹的布置:
    钢丝绳夹应按图2所示把夹座扣在钢丝绳的工作段上,U型螺栓扣在钢丝绳的尾段上。钢丝绳夹不得在钢绳上交替布置。

图2 钢丝绳夹的正确布置方法
    钢丝绳夹的数量:
    对于符合标准规定的适用场合,每一连接处所需钢丝绳夹的最少数量,见表1: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
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