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沉管法隧道设计标准》GB/T 51318-201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时间:2019-12-01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分节阅读 全文阅读 字号:
8.4 舾装件计算
 
 
8.4.1 端封墙、系缆桩、测量塔、拉合座、吊点、鼻托、压载水舱及临时支承系统等舾装件,应根据受力特点和使用要求进行结构强度、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8.4.2 端封墙应根据施工期最不利工况条件下的梁板结构进行计算,并应采用最高水位进行校核。
8.4.3 系缆桩可按水工模型试验确定的系缆力进行设计。
8.4.4 测量塔宜按空间体系进行结构整体分析,按浮运、沉放工况分别进行计算,塔顶水平变形不宜大于15mm。
8.4.5 拉合座拉合力应根据选定GINA止水带的压缩曲线,按GINA止水带鼻尖压缩量达到初步止水时对应的压缩力进行计算。
8.4.6 吊点最大起吊力应按管节沉放过程中最不利工况下3个吊点进行计算。
8.4.7 鼻托应根据管节沉放、对接过程中最不利工况下的受力条件,按牛腿结构形式进行计算。
条文说明
8.4.1 对于受力较大的舾装件,可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局部分析其对管节的影响,必要时还需进行模型试验。
8.4.2 端封墙的受力大小主要受水位高低影响,但是当水流速度较大时,还应考虑水流对端封墙的冲击作用;当基槽开挖采用水下爆破方式时,还应校核爆破冲击波的作用。
8.4.3 无条件开展水工模型试验时,初步设计阶段系缆桩系缆力可根据管节系泊、浮运、沉放过程中,考虑风、波浪和水流对管节共同作用所产生的横向分力总和与纵向分力总和,按现行行业标准《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 144-1确定的系缆力进行计算。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
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