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沉管法隧道设计标准》GB/T 51318-201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时间:2019-12-01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分节阅读 全文阅读 字号:
5.3 几何设计
5.3.1 隧道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隧道中心线与航道中心线、堤岸治导线宜正交或大角度斜交;
    2 隧道沉管段平面线形宜采用直线,不满足时宜结合隧道功能、管节长度、断面宽度、施工工艺等因素综合确定合理的平曲线半径。
5.3.2 隧道总平面设计应满足隧道运营期管养维护、防灾救援等综合要求。
5.3.3 隧道纵断面线形应根据地形、地貌等工程建设条件确定。
5.3.4 隧道应埋设在规划航道底标高以下,并满足规划航道实施及隧道顶部防锚层敷设要求。
5.3.5 管节顶部宜埋置在冲刷包络线以下,当不满足或管节顶部局部高出现状河(海)床面时,应进行专题研究。
5.3.6 沉管段与衔接段分界位置的选择应保证管节结构顶面位于施工期最低水位标高以下,并应满足管节水力压接的要求。
5.3.7 管节长度和分节数应根据制作方式、浮运、沉放、隧道纵断面等条件,并应结合地质、水文、河床形态等因素综合确定。
5.3.8 隧道净空尺寸除应满足建筑限界、设备布置外,尚应满足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结构变形与工后沉降的要求。
5.3.9 管节横断面尺寸除应满足隧道净空、结构受力和变形要求外,尚应满足浮力设计的要求。
5.3.10 交通功能隧道应在隧道洞口和最低点位置设置排水泵房。

条文说明
5.3.1 平面线形为直线时,沉管管节制作、对接施工便利,若为曲线时将增加管节制作和对接的难度,当曲线半径过小时甚至会影响管节的水下对接,国内外道路沉管隧道采用平面曲线时,平曲线半径一般不小于800m。
5.3.3 沉管法隧道纵断面设计一般需要同时兼顾减少基槽开挖及利于运营期排水等问题,可根据水下地形、航道等建设条件,采用V形、U形或W形。
5.3.5 为了减少河床冲刷对隧道的不利影响,确保隧道安全,隧道一般都埋置于最大冲刷线以下。不满足时应开展专题研究,全面评估冲刷对隧道带来的安全问题,以及隧道突出河床后对航道、水利等带来的不利影响。
5.3.9 与一般隧道相比,沉管法隧道增加了浮运、沉放等重要施工环节,因此其管节尺寸除了满足常规需求外,还需满足浮运、沉放的施工需求,需要开展一系列的浮力设计。浮运阶段要保证管节能够顺利起浮,并留有一定的干舷值。管节沉放后以及运营期,通过隧道内有限的配重处理后能够保证隧道的抗浮安全。
5.3.10 本条适用于公路、地铁、铁路、市政道路等具有交通功能的沉管法隧道,当输水管道采用沉管法时,无须在最低点附近设置水泵房。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
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