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电子工业防微振工程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1076-201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时间:2015-09-01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分节阅读 全文阅读 字号:
5.2 防振距离

5.2  防振距离

5.2.1  对各类振源在不同土体内的防振距离,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L——无任何防振措施时的防振距离(m);

         K1——不同土体的调整系数,按表5.2.1-2取值;

         K2——不同类汽车的调整系数,按表5.2.1-3取值,其他振源K2=1;

         L0——土体为黏土类的防振距离(m),按表5.2.1-1取值。

表5.2.1-1  防振距离L0(m)

   注:1  表中容许振动值为时域值;

       2  容许振动速度中间值可按表中数值线性插值确定;

       3  其他动力设备的防振距离宜测试确定。

表5.2.1-2  不同地基及基础调整系数K1

   注:坚硬土为基岩时取小值。

表5.2.1-3  不同类汽车调整系数K2

▼ 展开条文说明

5.2.2  当本规范表5.2.1-1中振源采取隔振时,隔振后防振距离应由测试确定。

5.2.3  结合规划区、厂区内外的不同振源,对有防微振动要求的建筑物,宜按综合振动叠加后的最大振动影响确定相应的防振距离。多振源振动响应的综合叠加计算可按本规范附录B计算。

▼ 展开条文说明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
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