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应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JGJ/T 389-201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时间:2017-06-01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分节阅读 全文阅读 字号:
5.3 竖向桁架混合支撑

5.3  竖向桁架混合支撑

5.3.1  单榀竖向桁架、落地立杆、托梁桁架立杆轴向力设计值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式中:NGik——分别为由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及模板系统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标准值(N);

    NQ1k——由施工荷载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标准值(N);

    NQ2k——由附加水平荷载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标准值(N),单位附加水平荷载产生的立杆轴向力标准值应按本规程附录G规定取值;

    Nwfk——由风荷载产生的立杆最大轴向力标准值(N),应按本规程公式(5.3.2)计算。

▼ 展开条文说明

5.3.2  竖向桁架、落地立杆、托梁桁架立杆稳定承载力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竖向桁架的稳定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室内或无风工况时:

N/φtAl≤f              (5.2.2-1)

   当有风工况时:

N/φtAl+M/Wt≤f            (5.2.2-2)

   式中:N——作用于竖向桁架单立杆的轴力设计值(N),应按本规程第5.3.1条规定计算;

    φt——竖向桁架的整体稳定系数,应根据竖向桁架立杆的换算长细比λ值按本规程附录E取值;

    M——竖向桁架立杆的弯矩设计值(N·mm);

    Wt——竖向桁架立杆的截面模量(mm3);

    Al——竖向桁架单立杆的毛截面面积(mm2);

    λ——竖向桁架立杆的换算长细比,λ=l0/i;

    l0——竖向桁架立杆计算长度(mm),l0=μh0

    μ——竖向桁架立杆计算长度系数,应按本规程附录H取值;

    h0——参与组装的最大竖向桁架构件高度(mm),其中Ⅰ型时为1750mm,Ⅱ型时为1450mm;

    i——竖向桁架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mm),

    I——竖向桁架立杆换算截面惯性矩(mm4),其中Ⅰ型为2.706×105mm4,Ⅱ型为2.573×105mm4

   2  落地立杆、托梁桁架立杆的稳定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当室内或无风工况时:

N/φsAs≤f            (5.3.2-2)

    当有风工况时:

N/φsAs+M/Ws≤f              (5.3.2-4)

   式中:N——作用于落地立杆、托梁桁架立杆的轴力设计值,取立杆底部位置处轴力(N);

    φs——落地立杆、托梁桁架立杆稳定系数,应根据立杆的长细比λ值按本规程附录E取值;

    λ——立杆的长细比,λ=l0/is,is为钢管立杆回转半径;

    l0——立杆计算长度(mm),l0=μh0

    μ——立杆计算长度系数,托梁桁架取值为1.97,落地立杆取值为2.10;

    As——落地立杆或托梁桁架立杆的毛截面面积(mm2);

    Ws——立杆的截面模量(mm3)。

▼ 展开条文说明

5.3.3  风荷载作用于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结构(图5.1.3),引起的竖向桁架立杆最大轴力标准值(Nwfk)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Fwkf——作用于竖向桁架立杆的风荷载标准值(N);

    Fwmi——作用于模板上的风荷载标准值(N);

    wk——风荷载标准值(N/mm2),按本规程第4.2.4条计算;

    wmk——作用于竖向模板的风荷载标准值(N/mm2),应按本规程公式(4.2.4)计算,模板μs应取1.3;

    hmi——梁模板的高度(mm);

    hi——梁底水平杆至支撑底端的距离(mm)。

5.3.4  风荷载作用于竖向桁架混合支撑引起的立杆弯矩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

Mwk=mwl'bw'k            (5.3.4)

   式中:Mwk——竖向桁架混合支撑立杆由风荷载产生的弯矩标准值(N·mm);

    l'b——竖向桁架纵距(lb)与纵向立杆单位间距的比值,纵向立杆单位间距取值为1.0m;

    w'k——作用在竖向桁架混合支撑上的风荷载标准值与单位风荷载标准值之比;

    mw——单位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竖向桁架混合支撑立杆最大弯矩(N·mm),按本规程附录J的规定取值。

▼ 展开条文说明

5.3.5  当竖向桁架混合支撑侧向无可靠连接且无横向剪刀撑时,应对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进行横向抗倾覆验算。

▼ 展开条文说明

5.3.6  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抗倾覆验算应满足下式要求:

Mr≥1.5M0          (5.3.6)

   式中:Mr——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的抗倾覆力矩设计值(N·mm);

    M0——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的倾覆力矩设计值(N·mm)。

5.3.7  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整体结构(图5.3.7)抗倾覆力矩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rk——计算单元抗倾覆力矩标准值(N·mm);

    Gli——竖向桁架混合支撑承托梁模板、钢筋自重标准值(N);

    Ni——竖向桁架混合支撑的自重标准值(N);

    Ghi——水平桁架倾覆验算不同阶段所承托的永久荷载标准值的总和(N);

    k——竖向桁架混合支撑横向排数。

▼ 展开条文说明

5.3.8  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的倾覆力矩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M0k——计算单元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倾覆力矩标准值(N·mm);

    Fwf——作用于竖向桁架立杆的风荷载设计值。

▼ 展开条文说明

5.3.9  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立杆底部地基承载力应符合下式要求:

P=Nk/Ad≤fa              (5.3.9)

   式中:P——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设计值(N/mm2);

    Nk——立杆的轴向力标准值(N);

    Ad——立杆底座底面积(mm2);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本规程第5.3.10条确定。

5.3.10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可由荷载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在竖向支撑立杆地基验算时,应结合地基土的类别、状态等因素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

5.3.11  当组装式桁架模板支撑搭设在建筑结构上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对建筑结构承载能力进行验算。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
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