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胶合木结构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GB/T 50708-201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时间:2012-08-01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分节阅读 全文阅读 字号:
前言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材料
3.1 木材
3.2 结构用胶
3.3 钢材
4 基本设计规定
4.1 设计原则
4.2 设计指标和允许值
5 构件设计
5.1 等截面直线形受弯构件
5.2 变截面直线形受弯构件
5.3 曲线形受弯构件
5.4 轴心受拉和轴心受压构件
5.5 拉弯和压弯构件
5.6 构件的局部承压
6 连接设计
6.1 一般规定
6.2 销轴类紧固件的连接计算
6.3 剪板的连接计算
7 构件防火设计
7.1 防火设计
7.2 防火构造
8 构造要求
8.1 一般规定
8.2 梁与砌体或混凝土结构的连接
8.3 梁与梁的连接
8.4 梁和柱的连接
8.5 构件与基础的连接
8.6 拱构件的连接
8.7 桁架构件的连接
8.8 构件耐久性构造
9 构件制作与安装
9.1 一般规定
9.2 普通层板胶合木构件组坯
9.3 目测分级和机械分级胶合木构件组坯
9.4 构件制作
9.5 构件连接施工
9.6 构件安装
10 防护与维护
10.1 一般规定
10.2 防腐处理
10.3 检查和维护
附录A胶粘剂性能要求和测试方法
A.1剪切试验
A.2浸渍剥离试验
A.3耐久性试验
A.4垂直拉伸试验
A.5木材干缩试验
附录B胶合木强度和弹性模量特征值
附录C进口胶合木强度和弹性模量设计值的规定
附录D根据构件足尺试验确定胶合木强度等级
附录E曲线形受弯构件径向承载力计算
附录F构作中紧固件数量的确定与常用紧固件的kg值
F.1构件中紧固件数量的确定
F.2常用紧固件组合作用调整系数kg值
附录G常用树种木材的全干相对密度
附录H不同温度与湿度下的木材平衡含水率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全文
模式
字号:
A.5木材干缩试验

A.5 木材干缩试验

A.5.1 木材干缩试验时,试件应采用密度为(425±25)kg/m3,含水率为(12±1)%的云杉(Picea abies L.)木材。干缩测试后的平均压缩剪切强度应大于1. 5N/mm2

A.5.2 木材干缩试验应对胶合层板进行平衡处理,测量含水率并进行最后加工。层板应没有节子,纹理通直,年轮与层板胶合面的夹角在35°~55°之间(图A. 5.2)。干缩试验应按以下规定制作胶合层板:

图A. 5.2 芯板截面示意图

[刨光后尺寸140mm宽×40. 0±(0. 5)mm厚]

1—Ⅰ类胶粘剂胶缝;α—年轮方向与胶合面的夹角

1 从三块长度不小于1200mm的木板上制作三对面板(6块),面板尺寸为:长度400mm、宽度140mm、厚度(20±0.5)mm。使年轮与胶合面相切,半径在60mm到140mm之间。每对匹配的面板用来生产一块试件。

2 制作三块用于胶合的芯板,芯板尺寸为:长度400mm,宽度140mm,厚度(40.0±0.5)mm。芯板应采用两块(75±2)mm宽、厚度大于48mm的木板制作。两块木板应沿长度方向用Ⅰ类胶粘剂胶合到一起。

3 平衡处理芯板和面板,使用于同一个胶合组件的三片木材平均含水率为(17.5±0.5)%。单张芯板或面板含水率可以为(17±1)%。;芯板和面板应储存在20℃,75%~80%相对湿度环境中,使木材含水率升高至16%~18%。

4 胶合前应轻微刨光芯板和面板,或用砂纸轻微砂光每个胶合表面,仔细清除污垢,在8.00h内进行胶合。

A.5.3 胶合前,从每块芯板和面板上截取试样进行木材含水率测试。按下式计算并记录每个试件的平均含水率:

ωm=(ω1+ω2+2ω3)/4 (A.5.3)

式中:ωm——试件平均含水率(%);

ω1——第一块面板的含水率(%);

ω2——第二块面板的含水率(%);

ω3——芯板的含水率(%)。

A.5.4 每种需测试的胶粘剂应制作3个胶合组件,每个组件按以下规定制作:

1 按图A. 5.4(a)所示制作胶合组件,使面板年轮弯向背对胶合面,面板的纹理与芯板纹理垂直(图A. 5.4b、c);

2 安置两个(0.5±0.01)mm厚的铝框架垫片(图A. 5. 4e),一个垫片在芯板上,一个在面板上,用来限制胶合区域(100±0.1)mm×(100±0.1)mm,胶缝名义厚度0.50mm;

3 将胶粘剂涂布到芯板和面板的胶合面上,保证良好的表面润湿;为了便于清除多余并固化的胶粘剂,胶合前在芯板和面板侧面封贴胶带;

图A. 5. 4 测试试件示意图

4 胶合工艺应在标准气候条件中进行,施加(7.7±0.1)kN的荷载并保持24h;

5 移走夹具并仔细清除胶合组件表面上过多并固化的胶粘剂;

6 称重并记录每个试件的重量,精确到g,作为初重;

7 将胶合组件存放在标准气候条件中7d。

A.5.5 胶合组件完成规定的加压和储存时间之后,应将胶合组件放入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30±2)%、空气流速为(0.7±0.1)m/s环境的气候箱中,使每个试件含水率降低9个百分点。试件的最终目标重量应在干燥储存处理开始前计算。最终含水率应按照重量计算,应等于试件的最终目标含水率。最终重量允许偏差应该为±2g。

注:干燥前试件含水率为17.5%,试件干燥后目标含水率是8.5%。

A.5.6 试件放入气候箱时,应使胶缝方向平行于空气流向(图A. 5.4d)。胶合组件的重量应每天控制。每次控制后,试件在烘箱中的位置应该旋转一次,以保证所有的试件获得一致的干燥处理。当试件获得最终重量并从气候箱中移走,应该用一个假样品取代原来的位置。记录每个试件获得最终重量所需要的天数。

A.5.7 将胶合组件干燥好后,两块面板齐边,将四块辅助的云杉木板(约220mm长、30mm厚)胶合到试件上,以确保加载均匀,留下小的间隙(约3mm)以允许在压力下自由移动(图A. 5.7)。在所有的胶合、加压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测试区域受压。

图A. 5. 7 试件设计

P—测试平面

A.5.8 按本规范第A. 5. 5条和第A. 5.7条干燥储存处理并制作后,将所有试件储存在标准气候条件下两个星期。在最后一个试件完成干燥储存处理后,才能进行试验。

A.5.9 当测试试件之一在本规范第A. 5.10条规定的测试程序进行前失败,应放弃全部三个试件。按本规范第A. 5.4~A. 5.7条的规定重新准备三个测试试件。

A.5.10 木材干缩试验测试程序应按以下方法进行:

1 将试件插入试验机。本规范图A. 5.7c中的测试平面P可以校直(即用铰链或球状关节)。

2 平板应制作光滑,与试件顶部紧密配合,确保紧密接触。铰链或类似的装置在正确的位置锁紧,使测试平面P与样本表面齐平。肉眼检查确保木支撑体和支撑表面间没有间隙存在。

3 施加压力,直到试件破坏;加载方法可按以下情况之一进行:

1)荷载增长速率(20±5)kN/min;

2)当试验机荷载不能恒速递增,应采用夹具恒速运动,使试件在70s内破坏。

4 记录破坏荷载,精确到N。

A.5.11 木材干缩试验应以三个试件的剪切强度平均值表达最终测试结果,精确到0.1N/mm2。试件剪切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τ=Fmax /A (A.5. 11)

式中:τ——剪切强度(N/mm2);

Fmax——最大破坏荷载(N);

A——面积,20000mm2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
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