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702-201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时间:2012-08-01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分节阅读 全文阅读 字号:
前言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2 设计计算原则
3.3 加固方法及配合使用的技术
4 材料
4.1 砌筑材料
4.2 混凝土原材料
4.3 钢材及焊接材料
4.4 钢丝绳
4.5 纤维复合材
4.6 结构胶粘剂
4.7 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
4.8 砌体裂缝修补材料
4.9 防裂用短纤维
5 钢筋混凝土面层加固法
5.1 一般规定
5.2 砌体受压加固
5.3 砌体抗剪加固
5.4 砌体抗震加固
5.5 构造规定
6 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
6.1 一般规定
6.2 砌体受压加固
6.3 砌体抗剪加固
6.4 砌体抗震加固
6.5 构造规定
7 外包型钢加固法
7.1 一般规定
7.2 计算方法
7.3 构造规定
8 外加预应力撑杆加固法
8.1 一般规定
8.2 计算方法
8.3 构造规定
9 粘贴纤维复合材加固法
9.1 一般规定
9.2 砌体抗剪加固
9.3 砌体抗震加固
9.4 构造规定
10 钢丝绳网-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
10.1 一般规定
10.2 砌体抗剪加固
10.3 砌体抗震加固
10.4 构造规定
11 增设砌体扶壁柱加固法
11.1 计算方法
11.2 构造规定
12 砌体结构构造性加固法
12.1 增设圈梁加固
12.2 增设构造柱加固
12.3 增设梁垫加固
12.4 砌体局部拆砌
13 砌体裂缝修补法
13.1 一般规定
13.2 填缝法
13.3 压浆法
13.4 外加网片法
13.5 置换法
附录A已有建筑物结构荷载标准值的确定
附录B粘结材料粘合加固材与基材的正拉粘结强度试验室测定方法及评定标准
B.1适用范围
B.2试验设备
B.3试件
B.4试验环境
B.5试验步骤
B.6试验结果
B.7试验结果的合格评定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自2022年4月1日起废止的条文
全文
模式
字号:
13.3 压浆法

13.3      

13.3.1  压浆法即压力灌浆法,适用于处理裂缝宽度大于0.5mm且深度较深的裂缝。

▼ 展开条文说明

13.3.2  压浆的材料可采用无收缩水泥基灌浆料、环氧基灌浆料等。

▼ 展开条文说明

13.3.3  压浆工艺应按规定的流程(图13.3.3)进行。

13.3.4  压浆法的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清理裂缝时,应在砌体裂缝两侧不少于100mm范围内,将抹灰层剔除。若有油污也应清除干净;然后用钢丝刷、毛刷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土、浮渣及松软层等污物;用压缩空气清除缝隙中的颗粒和灰尘。

    2  灌浆嘴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裂缝宽度在2mm以内时,灌浆嘴间距可取200mm~250mm;当裂缝宽度在2mm~5mm时,可取350mm;当裂缝宽度大于5mm时,可取450mm,且应设在裂缝端部和裂缝较大处。

     2)应按标示位置钻深度30mm~40mm的孔眼,孔径宜略大于灌浆嘴的外径。钻好后应清除孔中的粉屑。

     3)灌浆嘴应在孔眼用水冲洗干净后进行固定。固定前先涂刷一道水泥浆,然后用环氧胶泥或环氧树脂砂浆将灌浆嘴固定,裂缝较细或墙厚超过240mm时,应在墙的两侧均安放灌浆嘴。

    3  封闭裂缝时,应在已清理干净的裂缝两侧,先用水浇湿砌体表面,再用纯水泥浆涂刷一道,然后用M10水泥砂浆封闭,封闭宽度约为200mm。

    4  试漏应在水泥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并采用涂抹皂液等方法压气试漏。对封闭不严的漏气处应进行修补。

    5  配浆应根据灌浆料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及浆液的凝固时间,确定每次配浆数量。浆液稠度过大,或者出现初凝情况,应停止使用。

    6  压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压浆前应先灌水。

     2)空气压缩机的压力宜控制在0.2MPa~0.3MPa。

     3)将配好的浆液倒入储浆罐,打开喷枪阀门灌浆,直至邻近灌浆嘴(或排气嘴)溢浆为止。

     4)压浆顺序应自下而上,边灌边用塞子堵住已灌浆的嘴,灌浆完毕且已初凝后,即可拆除灌浆嘴,并用砂浆抹平孔眼。

13.3.5  压浆时应严格控制压力,防止损坏边角部位和小截面的砌体,必要时,应作临时性支护。

▼ 展开条文说明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
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