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设计标准[附条文说明]》GB/T 50200-201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时间:2018-09-01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分节阅读 全文阅读 字号:
6.1一般要求

6  宽带IP网络

6.1  一般要求

6.1.1  宽带IP网络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  网络设备和系统应具备对IPv6的支持能力,当系统从IPv4向IPv6迁移时,应能实现平滑升级;

   2  网络设备的关键部件、模块、板卡和端口应具备可扩展性;

   3  网络系统的带宽、交换处理和业务支撑能力应具备可扩展性;

   4  网络设备应支持冗余、备份、软硬切换和网络线路保护功能,当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时,可采用灵活的保护策略和保护机制恢复运行;

   5  互联网出口路由器、出门核心交换机、出口防火墙、域名系统、认证和计费系统、安全系统、管理系统应热备冗余或负载分担工作。

6.1.2  互联网出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互联网出口路由器应设置在省干线网、地市网络前端或核心节点上;出口带宽应根据网络流量的实际需求确定;当出口流量达到出口带宽的70%时,出口带宽应扩容;

   2  出口路由器应采用负载均衡措施连接多个互联出口;

   3  应设置独立的网络出口路由设备与NAT设备;出口路由设备与NAT设备可采用各自独立的设备,也可采用内置NAT功能板卡的出口路由设备。

6.1.3  域名解析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网络中应设置DNS域名解析服务器;可采用省、地市两级域名解析,也可只设地市一级域名解析;当采用两级域名解析时,宜在省级IP干线网内重要骨干节点设置若干顶级DNS,在地市网设置省二级DNS。

   2  DNS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能对所辖网络下的主机名进行解析;

       2)应合理安排,降低域名解析在干线网上的流量;

       3)应能查找上级域名服务器与根域名服务器;

       4)顶级DNS负责解析的域名范围应包括本网域名的下一级域名。

6.1.4  认证和计费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网络应根据各种业务的特点差异,选择业务终端的接入认证方式和计费系统,管理网内的用户接入和计费。

   2  接入认证应具备下列功能:

       1)可区分各种终端设备和业务。应根据设备标识区分和隔离不同业务终端设备,依次分配不同网段的IP地址,针对不同的业务作出相应的路由策略,确保不同业务网的设备之间不能够互通,保障各个业务网的安全;

       2)应具备通用性。用户携不同业务终端设备在城域干线网内不同服务地点迁移时,业务、终端软硬件配置、用户名和密码不应变动;同时也应具有限制用户终端移动功能;

       3)应具有防止IP地址盗用、绑定MAC地址和限制非法MAC地址的能力;

       4)接入设备应提供详细的原始数据并满足计费系统要求。

   3  业务终端设备应支持DHCP协议栈。

   4  计费系统应能实现多种计费方式,对所有收费应用提供完备的计费信息记录和报表。

6.1.5  路由协议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省网络或各地市城域干线网应优先选择设立独立的AS域;

   2  用户数低于10万的网络,其IP城域干线网可不设立为独立的AS域,可将其作为一个IGP路由域通过IGP或者静态路由上联到上一级网络;

   3  用户数不低于10万的网络,其IP城域干线网可设立为独立的AS域;

   4  网络的AS号可采用公有和私有两种方式;在网络内部可采用私有AS号,在网络出口应将私有AS号剥离;

   5  网络内部IGP应采用OSPF或IS-IS路由协议;

   6  与其他城市的同级网络或上一级IP干线网之间的网际路由应采用BGP-4路由协议;

   7  与其他运营商之间的网际路由应采用BGP-4(EBGP)路由协议;

   8  与Internet之间的网际路由应采用BGP-4(EBGP)路由协议;

   9  当网络内存在多台运行BGP-4的路由器时,其间应运行IBGP协议;

   10  全网应采用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混合路由方式;

   11  所有网络设备应支持各种标准的组播协议。

6.1.6  IP地址分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统一分配IP地址,各地市城域干线网应分配连续的地址空间,相邻地区的地址空间也应连续;相同的业务和功能应分配连续的IP地址空间;

   2  地址分配应有灵活性,能满足各种业务的需要;

   3  地址空间容量应与业务量相适应;

   4  地址划分应有层次性,便于网络互联,简化路由表;

   5  应采用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技术分配IP地址网段;应采用无类别域内路由协议CIDR,减小路由器路由表的大小;

   6  在地址有限的情况下,可用保留地址为用户提供接入服务,但应对其进行地址转换;

   7  与互联网连接的设备应使用合法IP地址;

   8  应保留一定数量的IP地址。

▼ 展开条文说明

6.1.7  VLAN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统一规划VLAN,采用VLAN隔离方式来区分业务分类和业务等级;

   2  每个用户和每种业务宜分配不同的VLAN,可采用QinQ方式。

6.1.8  网络主要性能指标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IP包平均传输时延应小于400ms;

   2  IP包丢失率不应大于1×10-3

   3  端到端总时延应小于120ms;

   4  用户接入认证平均相应时间应小于5s;

   5  网络应采用MPLS协议和Diffserv来实现QoS;

   6  其他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IP网络技术要求——网络总体》YD/T 1170的有关规定。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
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