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钢框架内填墙板结构技术标准[附条文说明]》JGJ/T 490-202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时间:2021-10-01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分节阅读 全文阅读 字号:
8.2 构件的加工制作和运输

8.2 构件的加工制作和运输

8.2.1 钢结构构件的加工制作和运输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755、《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5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的有关规规定。

8.2.2 预制墙板的模具、模具尺寸和检验方法、预埋件加工的允许偏差,固定在模具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中心位置的允许偏差等,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的有关要求。

8.2.3 模具选用的隔离剂应不影响构件的结构性能。

8.2.4 预制墙板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预制构件的隐蔽工程检查,检查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

1 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间距等;

2 钢板的牌号、规格、焊缝质量、孔洞位置和数量尺寸等;

3 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等;

4 预埋件、吊环、插筋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5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8.2.5 预制墙板应根据混凝土的品种、工作性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振掏成型操作规程。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并宜采用机械振捣。

8.2.6 预制墙板的混凝土采用洒水、覆盖等方式进行常温养护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的有关规定;采用加热养护时,应制定养护制度对静停、升温、恒温和降温时间进行控制,宜在常温下静停2h~6h,升温、降温速度不应超过20℃/h,最高养护温度不宜超过70℃,预制构件出池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不宜超过25℃。

8.2.7 预制墙板脱模起吊时,其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15N/mm2

8.2.8 采用后浇混凝土或砂浆、灌浆料连接的预制墙结合面,制作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粗糙面处理。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可采用化学处理、拉毛或凿毛等方法制作粗糙面。

8.2.9 预制墙板的运输和堆放,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的有关要求。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
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