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 》JGJ 167-200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时间:2009-07-01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分节阅读 全文阅读 字号:
附录D基坑涌水量计算

附录D 基坑涌水量计算

D.0.1 均质含水层潜水完整井基坑涌水量可按下列规定计算(见图D.0.1):

1 当基坑远离边界时,涌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Q——基坑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m/d);

H——潜水含水层厚度(m);

S——基坑水位降深(m);

R——降水影响半径(m),按本规程第D.0.7条规定计算;

γ0——基坑等效半径(m),按本规程第D.0.6条规定计算。

2 当岸边降水时,涌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3 当基坑位于两个地表水体之间或位于补给区与排泄区之间时,涌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4 当基坑靠近隔水边界时,涌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D.0.2 均质含水层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可按下列规定计算(见图D.0.2):

1 当基坑远离边界时,涌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2 当近河基坑降水,含水层厚度不大时,涌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M——由含水层底板到过滤器有效工作部分中点的长度。

3 当近河基坑降水,含水层厚度很大时,涌水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D.0.3 均质含水层承压水完整井涌水量可按下列规定计算(见图D.0.3):

1 当基坑远离边界时,涌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M——承压含水层厚度(m)。

2 当基坑位于河岸边时,涌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3 当基坑位于两个地表水体之间或位于补给区与排泄区之间时,涌水量可按下式计算:

D.0.4 均质含水层承压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可按下式计算(见图D.0.4):

D.0.5 均质含水层承压及潜水非完整井基坑涌水量可按下式计算(见图D.0.5):

D.0.6 当基坑为圆形时,基坑等效半径应取圆半径;当基坑为非圆形时,等效半径可按下列规定计算:

1 矩形基坑等效半径可按下式计算:

r0=0.29(a+b) (D.0.6-1)

式中 a、b——分别为基坑的长、短边长度(m)。

2 不规则块状基坑等效半径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A——基坑面积(m2)。

D.0.7 降水井影响半径宜通过试验或根据当地经验确定,当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三级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 潜水含水层:

式中 R——降水影响半径(m);

S——基坑水位降深(m);

k——渗透系数(m/d);

H——含水层厚度(m)。

2 承压含水层: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
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