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909-201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时间:2014-12-01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分节阅读 全文阅读 字号:
前言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要求
3.1 抗震设防要求
3.2 抗震性能要求
3.3 地震反应计算
3.4 减震设计
3.5 地震反应观测
4 场地、地基与基础
4.1 一般规定
4.2 场地
4.3 地基与基础
4.4 可液化场地
4.5 场地地震反应分析
5 地震作用
5.1 一般规定
5.2 水平向设计地震动参数
5.3 竖向设计地震动参数
5.4 设计地震动加速度时程
6 地震反应计算
6.1 一般规定
6.2 地面结构弹性反应谱方法
6.3 地面结构弹塑性反应谱方法
6.4 地面结构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
6.5 支座地震反应计算方法
6.6 隧道与地下车站结构横向地震反应计算的反应位移法
6.7 隧道与地下车站结构横向地震反应计算的反应加速度法
6.8 隧道纵向地震反应计算的反应位移法
6.9 隧道与地下车站结构地震反应计算的时程分析方法
7 抗震性能的验算方法
7.1 一般规定
7.2 钢筋和钢骨混凝土构件
7.3 钢管混凝土构件和钢构件
7.4 基础
7.5 支座
7.6 梁端支承长度和行车安全
7.7 隧道与地下车站结构
8 高架区间结构
8.1 一般规定
8.2 地震反应计算
8.3 抗震性能验算
8.4 抗震构造细节
8.5 抗震措施
9 高架车站结构
9.1 一般规定
9.2 地震反应计算
9.3 抗震性能验算
9.4 抗震构造措施
10 隧道与地下车站结构
10.1 一般规定
10.2 隧道结构地震反应计算
10.3 地下车站结构地震反应计算
10.4 抗震性能验算
10.5 抗震构造措施
附录A支座的恢复力模型
附录B基于集中参数模型的静力与动力分析方法
B.1桩基础集中参数建模方法
B.2扩大基础集中参数建模方法
B.3静力非线性分析
B.4动力非线性分析
附录C多点输入反应谱组合系数的计算方法
附录D动力分析中基础的等代弹簧法
D.1桩基础等代弹簧
D.2扩大基础等代弹簧
附录E反应位移法中土层位移的简单确定方法
附录F钢筋和钢骨混凝土构件抗剪能力计算方法
F.1柱式构件的抗剪能力
F.2板构件的抗剪能力
附录G构件变形能力计算方法
G.1钢筋和钢骨混凝土构件变形能力计算方法
G.2钢管混凝土构件变形能力计算方法
G.3钢构件变形能力计算方法
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全文
模式
字号:
7.4 基础

7.4      

7.4.1  桩基础应按下式验算整体抗震性能:

   式中:d——承台质心处的地震反应位移(m);

         dd——承台质心处的设计容许位移(m),按表7.4.1确定。

表7.4.1  基础整体性能等级界限值

▼ 展开条文说明

7.4.2  扩大基础的偏心、滑动和倾覆稳定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进行验算,性能等级应按下式进行验算:

   式中:θ——地震反应转角(rad);

         α——扩大基础性能等级系数,应按表7.4.2确定;

         θy——基础底面屈服转角(rad)。

表7.4.2  扩大基础性能等级系数

▼ 展开条文说明

7.4.3  其他类型的基础、桥台和挡土墙的抗震验算可按现行国家标准《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111进行。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
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