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反馈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附条文说明]》GB/T 50155-201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时间:2015-10-01
下载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全文阅读 分节阅读 字号: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Standard for terminology of heating,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GB/T 50155-2015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5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737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的公告

现批准《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T 50155-2015,自2015年10月1日起实施。原《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GB 50155-92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5年2月2日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9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9]88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基本术语;3.供暖;4.通风;5.空气调节;6.空气洁净;7.冷热源;8.监测与控制;9.消声隔振与绝热防腐等。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将原标准“室内外计算参数”章节改为“基本术语”,并增加了“热舒适”和“室内空气质量”等内容。结合原标准“制冷”章节内容,增加“可再生能源”一节和热源相关词条,组成了“冷热源”一章。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36号A座4层,邮编:100120)。

本标准主编单位: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

重庆大学

北京建筑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湖南大学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清华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青岛理工大学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

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上海新晃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绿色使者空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潘云钢 丁力行 王曙明 孙延勋 徐文华 付祥钊 李德英 李安桂 李念平 寿炜炜 满孝新 杨国荣 戎向阳 夏令操 伍小亭 徐稳龙 石文星 陈祖铭 曹阳 胡松涛 李著萱 高甫生 胡竹萍 龚雪 贾晶 刘明 于向阳 易新文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徐伟 李先庭 李娥飞 王唯国 郎四维 许钟麟 符永正 于晓明 孟庆林 杨健 牛小化

1总则

1

1.0.1 为统一规范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的术语,实现专业术语的标准化,促进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维护及科研、教学等。

1.0.3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基本术语

2.1 一般术语

2  基本术语

2.1  一般术语

2.1.1  计算参数  parameters for calculation

   特指设计计算过程中所采用的表征空气状态或变化过程及太阳辐射的物理量。常用的计算参数有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含湿量、比焓、风速和压力等。

▼ 展开条文说明

2.1.2  空气温度  air temperature

   暴露于空气中但又不受太阳直接辐射的温度表上所指示的温度,一般指干球温度。

2.1.3  干球温度  dry-bulb temperature

   暴露于空气中但又不受太阳直接辐射的干球温度表上所指示的数值。

2.1.4  湿球温度  wet-bulb temperature

   暴露于空气中但又不受太阳直接辐射的湿球温度表上所指示的数值。

▼ 展开条文说明

2.1.5  黑球温度  black globe temperature

   黑球温度表所指示的温度。

2.1.6  露点温度  dew-point temperature

   一定压力下空气等湿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2.1.7  空气湿度  air humidity

   表征空气中水汽含量的物理量,主要有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含湿量三个参数。

2.1.8  绝对湿度  absolute humidity

   单位体积的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

2.1.9  相对湿度  relative humidity

   空气实际的水蒸气分压力与同温度下饱和状态空气的水蒸气分压力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 展开条文说明

2.1.10  含湿量  humidity ratio

   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与干空气质量之比。

▼ 展开条文说明

2.1.11  历年值  annual value

   逐年值,特指整编气象资料时,所给出的以往一段连续年份中每一年的某一时段的平均值或极值。

2.1.12  累年值  normal value

   多年值,特指整编气象资料时,所给出的以往一段连续年份的某一时段的累计平均值或极值。

▼ 展开条文说明

2.1.13  历年最冷月  annual coldest month

   每年逐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

2.1.14  历年最热月  annual hottest month

   每年逐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

2.1.15  累年最冷月  normal coldest month

   累年逐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

2.1.16  累年最热月  normal hottest month

   累年逐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

2.1.17  累年最冷三个月  normal coldest 3-month period

   累年逐月平均气温最低的三个月。

2.1.18  累年最热三个月  normal hottest 3-month period

   累年逐月平均气温最高的三个月。

▼ 展开条文说明

2.1.19  不保证天数

   冬季室外空气日平均温度低于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日数,或夏季室外空气日平均温度高于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的日数。

2.1.20  不保证小时数

   夏季室外逐时空气温度高于室外计算温度的小时数,或冬季室外逐时空气温度低于室外计算温度的小时数。

▼ 展开条文说明

2.1.21  滑动平均  moving averages

   在一系列有序数据中,逐个地将其中每一数据通过计算替换为包括该数据在内的一组数据的平均值,以消除某些随机变化和短周期变化影响的统计方法,也称移动平均。

▼ 展开条文说明

2.1.22  辐射强度  radiant intensity

   在给定方向的立体角元内,点辐射源或辐射源面元发射的辐射功率与该立体角元之比。

2.1.23  辐射照度  irradiance

   照射到表面一点处的面元上的辐射功率与该面元的面积之比。

▼ 展开条文说明

2.1.24  热桥  thermal bridge

   绝热构造中,存在温差的内外表面间具有低热阻值的通路,又称冷桥。

2.1.25  可吸入颗粒物  inhaleble particles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简称PM10。

2.1.26  细颗粒物  particulate matter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简称PM2.5。

▼ 展开条文说明

2.1.27  供暖  heating

   使室内获得热量并保持一定温度,以达到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条件的技术,也称采暖。

▼ 展开条文说明

2.1.28  通风  ventilation

   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对封闭空间进行换气,以获得安全、健康等适宜的空气环境的技术。

▼ 展开条文说明

2.1.29  空气调节  air conditioning

   使服务空间内的空气温度、湿度、清洁度、气流速度和空气压力梯度等参数达到给定要求的技术,简称空调。

▼ 展开条文说明

2.1.30  空气净化  air purification

   减少空气中的污染物质,使空气洁净的过程,也称洁净。

▼ 展开条文说明

2.1.31  冷热源  cold and heat source

   能够利用其带走热量或者从中获得热量的物质或环境。

▼ 展开条文说明

2.1.32  可再生能源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

   经使用、消耗、加工、燃烧、废弃等程序后,能在一定可预见的周期内重复形成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复原特性,并可持续被利用的一类自然能源。

▼ 展开条文说明

2.2 室内设计参数及热舒适

2.2  室内设计参数及热舒适

2.2.1  室内温(湿)度  indoor temperature(humidity)

   建筑物内部的空气温(湿)度。

2.2.2  工作地点温度  temperature at work place

   室内固定工作地点的空气平均温度。

2.2.3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indoor air design conditions

   设计计算中选取的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空气流速等。

2.2.4  室内温湿度基数  indoor reference for ai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根据工艺或舒适要求确定的空气调节房间工作区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基准值。

2.2.5  室内温湿度允许波动范围  allowed indoor fluctuation of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空气调节房间在需要保持规定参数的时间内,工作区的空气温度或相对湿度与其基数的允许差值。

2.2.6  区域温差  space temperature variation

   空气调节房间中,空气温度在空间各点上的差值。

▼ 展开条文说明

2.2.7  热舒适  thermal comfort

   人员对客观热环境从生理与心理方面都达到满意的状态。

▼ 展开条文说明

2.2.8  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  predicted mean vote

   以人体热平衡的基本方程式以及心理生理学主观热感觉的等级为出发点,考虑了人体热舒适感诸多有关因素的全面评价指标。PMV指数表明群体对于(+3~—3)七个等级热感觉投票的平均指数,简称PMV。

2.2.9  预计不满意者的百分数  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ied

   预计处于热环境中的群体对于热环境不满意的投票平均值,可预计群体中感觉过暖或过凉“根据七级热感觉投票表示热(+3),温暖(+2),微暖(+1),中性(0),微凉(—1),凉(—2),或冷(—3)”的人的百分数,简称PPD。

▼ 展开条文说明

2.2.10  不适冷风感  draft

   由冷气流运动造成的人体局部冷不适。

▼ 展开条文说明

2.2.11  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air diffusion performance index

   舒适性空调中用来评价人的舒适性的指标,系指活动区测点总数中符合要求测点所占的百分比,简称ADPI。

▼ 展开条文说明

2.2.12  热应激指标  heat stress index

   为保持人体热平衡所需要的蒸发散热量与环境容许的皮肤表面最大蒸发散热量之比。是衡量热环境对人体处于不同活动量时的热作用的指标,简称HSI。

2.2.13  有效温度  effective temperature

   将干球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对人体温暖感或冷感的影响综合成一个单一数值的任意指标。它在数值上等于产生相同感觉的静止饱和空气的温度,简称ET。

2.2.14  新有效温度  new effective temperature

   身着0.6clo服装静坐在流速为0.15m/s的空气中的人与同样服装和活动的人在相对湿度50%空气环境中的冷热感相同时,后者所处环境的空气干球温度就是前者的新有效温度,简称ET*

2.2.15  标准有效温度  standard effective temperature

   当人体的皮肤温度、皮肤湿润度和热损失与标准环境中穿着0.6clo的标准热阻服装、其活动量对应于新陈代谢率为58W/m2的人员相同时,该标准环境温度即为标准有效温度,简称SET。

▼ 展开条文说明

2.2.16  湿球黑球温度指数  wet-bulb-globe temperature index

   用于综合评价人体接触生产环境热强度的一个经验指数,简称WBGT index。

2.2.17  平均辐射温度  mean radiant temperature

   与在真实非一致环境中人员的辐射换热量相同的假想一致封闭黑体环境的内表面温度,简称MRT。

▼ 展开条文说明

2.2.18  操作温度  operative temperature

   综合空气温度和平均辐射温度对人体热感觉影响的当量温度,简称OT。

▼ 展开条文说明

2.2.19  隔热  thermal insulation

   采用适当的材料或构造作隔离层,以减少热量传递的措施。

2.3 室外计算参数

2.3  室外计算参数

2.3.1  室外温(湿)度  outdoor temperature(humidity)

   建筑物周围的空气温(湿)度。

2.3.2  定时温(湿)度  fixed time temperature(humidity)

   特指气象台站按每日规定时刻所观测记录的空气温(湿)度。包括日4值、日8值和逐时观测值等。

▼ 展开条文说明

2.3.3  日平均温(湿)度   mean daily temperature(humidity)

   每日逐时或定时温(湿)度的平均值。

▼ 展开条文说明

2.3.4  月平均温(湿)度  mean monthly temperature(humid-ity)

   一个月逐日平均温(湿)度的平均值。

2.3.5  年平均温(湿)度  mean annual temperature(humidi-ty)

   一年逐月平均温(湿)度的平均值。

▼ 展开条文说明

2.3.6  月平均最高温度  mean monthly maximum temperature

   一个月逐日最高温度的平均值。

2.3.7  月平均最低温度  mean monthly minimum temperature

   一个月逐日最低温度的平均值。

▼ 展开条文说明

2.3.8  极端最高温度  extreme maximum temperature

   一定时段内,逐日最高温度中的最大值。

2.3.9  极端最低温度  extreme minimum temperature

   一定时段内,逐日最低温度中的最小值。

▼ 展开条文说明

2.3.10  日较差  daily range

   一日内,气温、气压、湿度等气候要素观测记录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 展开条文说明

2.3.11  大气压力  atmospheric pressure

   由大气层自身重力产生的作用于物体上的压强。

▼ 展开条文说明

2.3.12  水蒸气分压力  partial pressure of water vapor

   由大气中的水蒸气组分所产生的压强。

▼ 展开条文说明

2.3.13  平均相对湿度  mean relative humidity

   一定时段内,空气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 展开条文说明

2.3.14  风速  wind speed

   空气在单位时间内沿水平方向所流动的距离。

▼ 展开条文说明

2.3.15  平均风速  mean wind speed

   一定时段或区域内所观测的风速的平均值。

▼ 展开条文说明

2.3.16  风向  wind direction

   风的来向。

▼ 展开条文说明

2.3.17  风向频率  frequency of wind direction

   一定时段内,某风向出现的次数占总观测次数的百分率。

▼ 展开条文说明

2.3.18  最多风向  dominant wind direction

   一定时段内,风向频率最大的风向。

▼ 展开条文说明

2.3.19  日照率  percentage of sunshine

   一定时段内,实际日照总时数占可照总时数的百分率。

▼ 展开条文说明

2.3.20  最大冻土深度  maximum depth of frozen ground

   地表土层或疏松岩石冻结的最大深度。

▼ 展开条文说明

2.3.21  室外气象计算参数  outdoor air design conditions

   基于室内温湿度要求保证的程度,并考虑经济合理等因素,按规定的统计方法确定的在设计计算中采取的室外气象参数。

2.3.22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outdoor design temperature for heating

   按历年平均不保证5d的统计方法,由气象资料确定的用于供暖设计计算的参数。

2.3.23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outdoor design temperature for winter ventilation

   按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确定的用于冬季通风设计的室外日平均干球温度。

2.3.24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  outdoor design tempera-ture for winter air conditioning

   以日平均温度为基础,按历年平均不保证1d,通过统计气象资料确定的用于冬季空气调节设计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2.3.25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outdoor design rela-tive humidity for winter air conditioning

   按累年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确定的,用于冬季空气调节设计计算的室外空气相对湿度。

2.3.26  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  outdoor design tempera-ture for calculated envelope in winter

   在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中,用于确定最小传热阻的冬季室外计算参数。

2.3.27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outdoor design temperature for summer ventilation

   按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确定的,用于夏季通风设计计算的室外空气温度。

2.3.28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outdoor design relative humidity for summer ventilation

   按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确定的,用于夏季通风设计计算的室外空气相对湿度。

2.3.29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outdoor design dry-bulb temperature for summer air conditioning

   以小时干球温度为基础,按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统计方法,统计气象资料确定的用于夏季空气调节设计的室外空气干球温度。

2.3.30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outdoor design wet-bulb temperature for summer air conditioning

   以小时湿球温度为基础,按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统计方法,统计气象资料确定的用于夏季空气调节设计计算的室外空气湿球温度。

2.3.31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outdoor design mean daily temperature for summer air conditioning

   以日平均温度为基础,按历年平均不保证5h的统计方法,统计气象资料确定的用于夏季空气调节设计的室外空气干球温度。

▼ 展开条文说明

2.3.32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温度  outdoor design hour-ly temperature for summer air conditioning

   在夏季空气调节设计中,按不稳定传热计算空调逐时冷负荷时制定的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2.3.33  供暖室外临界温度  outdoor critical air temperature for heating

   借助于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惰性,当室内温度可达到人体基本生理要求的下限环境温度时,此时所对应的室外日平均干球温度。

▼ 展开条文说明

2.3.34  计算供暖期天数  heating period for calculation

   采用滑动平均法计算出的累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供暖室外临界温度的天数。

2.3.35  计算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mean outdoor temperature during heating period

   计算供暖期室外日平均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2.3.36  供暖度日数  heating degree days

   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低于18℃时,将该日平均温度与18℃的差值乘以1d,所得乘积的累加值,简称HDD。

▼ 展开条文说明

2.3.37  供冷度日数  cooling degree days

   一年中,当某天室外日平均温度高于26℃时,将该日平均温度与26℃的差值乘以1d,所得乘积的累加值,简称CDD。

2.3.38  太阳常数  solar constant

   地球在位于日地平均距离处时,地球大气层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平面上的太阳辐射照度。

▼ 展开条文说明

2.3.39  太阳高度角  solar altitude

   太阳光线与其水平投影之间的夹角,也称太阳高度。

2.3.40  太阳方位角  solar azimuth

   太阳光线的水平投影与正南方向的夹角。

2.3.41  地方太阳时  local solar time

   以太阳正对当地子午线的时刻为中午12时所推算出的时间。

2.3.42  太阳赤纬  solar declination

   太阳中心和地球中心的连线与此连线在赤道平面的投影之间的夹角。

2.3.43  太阳辐射  solar radiation

   太阳以电磁波或粒子形式向周围空间放射的能量。

▼ 展开条文说明

2.3.44  太阳直射辐射  diffusion solar radiation

   在与太阳辐射方向相垂直的平面上接收到的直接来自太阳即不包括经由大气散射的那部分太阳辐射。

2.3.45  天空散射辐射  sky radiation

   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从半球天空的各个部分到达地面的那部分太阳辐射,也称太阳散射辐射。

2.3.46  总辐射  global radiation

   到达水平地面上的太阳直射辐射和天空散射辐射之和。

▼ 展开条文说明

2.3.47  太阳辐射照度  solar irradiance

   以太阳为辐射源,在某一表面上形成的辐射照度。

▼ 展开条文说明

2.3.48  大气透明度  atmospheric transparency

   在给定太阳高度角情况下,大气对直接太阳辐射的透射比,也称大气透明系数。

▼ 展开条文说明

2.3.49  典型气象年  typical meteorological year

   以近10年的月平均值为依据,从近10年的资料中选取一年各月的平均值作为典型气象年,简称TMY。

▼ 展开条文说明

2.3.50  冬季最多风向平均风速  mean wind speed of dominant wind direction at winter

   冬季,风向频率最大风向下的风速平均值。

▼ 展开条文说明

2.3.51  极端含湿量  extreme moisture content

   一定时段内,逐日最高空气含湿量的最大值。

▼ 展开条文说明

2.3.52  标准状态  normal state

   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Pa时的空气状态。

▼ 展开条文说明

2.3.53  环境测试舱  environmental test chamber

   模拟环境状态的封闭空间,常用于测试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的污染物释放量的设备。

▼ 展开条文说明

2.4 室内空气质量

2.4  室内空气质量

2.4.1  室内环境  indoor environment

   相对封闭的建筑及交通工具等内部空间环境。

2.4.2  室内空气质量  indoor air quality

   对与室内空气环境相关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因素给人员身体健康和心理感受造成的影响程度的综合性描述。

2.4.3  室内空气质量参数  indoor air quality parameter

   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参数。

▼ 展开条文说明

2.4.4  空气动力学直径  aerodynamic diameter

   按斯托克斯定律求出的,在低雷诺数的气流中与同密度颗粒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球体直径。

▼ 展开条文说明

2.4.5  挥发性有机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沸点在50℃~250℃,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133.32Pa,在常温下以蒸气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按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以进一步分为8类:烷类、芳烃类、烯类、卤烃类、酯类、醛类、酮类和其他,简称VOC。

▼ 展开条文说明

2.4.6  总挥发性有机物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利用Tenax GC或Tenax TA采样,用气相色谱非极性柱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并包括它们在内的已知和未知的挥发性有机物总称,简称TVOC。

2.4.7  年平均浓度  annual mean concentration

   一年的逐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平均值。

2.4.8  日平均浓度  daily average concentration

   一天的平均浓度。

2.4.9  小时平均浓度  hourly average concentration

   一小时的平均浓度。

▼ 展开条文说明

2.4.10  新风量  outdoor air rate

   单位时间内进入室内的室外空气总量。

▼ 展开条文说明

2.4.11  氡浓度  radon concentration

   实际测量的单位体积空气内氡的含量。

2.4.12  土壤表面氡析出率  radon exhalation rate from soil surface

   单位面积(m2)上、单位时间(s)内析出的氡的放射性活度(Bq)。

2.4.13  内照射指数  internal exposure index

   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的放射性比活度除以比活度限量值200而得的商。

2.4.14  外照射指数  external exposure index

   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和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分别除以其各自单独存在时的比活度限量值(370,260,4200)而得的商之和。

▼ 展开条文说明

2.4.15  水性涂料  water based coating material

   以水为稀释剂的涂料。

2.4.16  游离甲醛释放量  content of released formaldehyde

   在环境测试舱法或干燥器法的测试条件下,材料释放游离甲醛的量。

2.4.17  游离甲醛含量  content of free formaldehyde

   在穿孔法的测试条件下,材料单位质量中含有游离甲醛的量。

2.4.18  截止点  cut off

   在一定条件下,采样器助捕集效率等于规定值时对应的颗粒粒径。

2.4.19  串级冲击式采样器  cascade impactor

   用冲击的原理,按冲量大小,同时分别采集不同粒径颗粒的一种采样器。

2.4.20  冲击式采样器  impinger

   利用冲击和滞留原理采集颗粒物及气体的一种采样器。

2.4.21  等速采样  isokinetic sampling

   一种采集气流中悬浮颗粒物的采样方法,其采样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采样点的气流速度相同。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附条文说明]》GB/T 50155-2015

3供暖

3.1 一般术语

3    

3.1  一般术语

3.1.1  集中供暖  centralized heating

   热源和散热设备分别设置,用热媒管道相连接,由热源向多个热力入口或热用户供给热量的供暖方式。

3.1.2  分散供暖  decentralized heating

   由小型热源通过管道向多个房间供热的小规模供暖方式,或集热源和散热设备为一体的单体的供暖方式。

3.1.3  全面供暖  space heating

   使整个房间保持所需温度而设置的供暖方式。

3.1.4  局部供暖  spot heating

   使室内局部区域或局部工作地点保持所需温度要求而设置的供暖方式。

▼ 展开条文说明

3.1.5  连续供暖  continuous heating

   在供暖期内,连续向建筑物供热,以维持室内平均温度均能达到设计温度的供暖方式。

3.1.6  间歇供暖  intermittent heating

   仅在建筑物工作时间内,维持室内平均温度均能达到设计温度的供暖方式。

3.1.7  值班供暖  non-working time heating

   在非工作时间或中断使用的时间内,为使建筑物保持最低室温要求而设置的供暖。

▼ 展开条文说明

3.1.8  热水供暖  hot water heating

   以热水作为热媒的供暖方式。

3.1.9  低温热水供暖   low temperature water heating

   以温度低于100℃的热水作为热媒的供暖方式,也称低温水供暖。

3.1.10  高温热水供暖  high temperature water heating

   以温度高于100℃的热水作为热媒的供暖方式,也称高温水供暖。

▼ 展开条文说明

3.1.11  蒸汽供暖  steam heating

   以蒸汽作为热媒的供暖方式。

3.1.12  高压蒸汽供暖  high-pressure steam heating

   以工作压力高于70kPa的蒸汽作为热媒的供暖方式。

3.1.13  低压蒸汽供暖  low-pressure steam heating

   以工作压力低于或等于70kPa但高于当地大气压力的蒸汽作为热媒的供暖方式。

▼ 展开条文说明

3.1.14  真空供暖  vacuum heating

   工作压力低于当地大气压力的蒸汽供暖方式。

3.1.15  对流供暖  convection heating

   以自然对流换热为主的供暖方式。

3.1.16  散热器供暖  radiator heating

   利用散热器向室内传热的供暖方式。

3.1.17  热风供暖  warm-air heating

   以热空气作为供暖介质的对流供暖方式。

3.1.18  集中送风供暖  centralized air supply

   通过风道与空气分布装置将热空气送至供暖区域的供暖方式。

▼ 展开条文说明

3.1.19  辐射供暖  radiant heating

   以辐射传热为主的供暖方式。

▼ 展开条文说明

3.1.20  顶棚辐射供暖  ceiling radiant heating

   以热水或热风为热媒,加热元件敷设在顶棚内的低温辐射供暖方式。

3.1.21  地面辐射供暖   floor radiant heating

   以热水或热风为热媒,加热元件敷设在地面中的低温辐射供暖方式。

3.1.22  墙壁辐射供暖  wall radiant heating

   以热水或热风为热媒,加热元件敷设在墙壁中的低温辐射供暖方式。

3.1.23  金属辐射板供暖  metal radiant panel heating

   以高温热水或高压蒸汽为热媒,以金属辐射板作散热设备的中温辐射供暖方式。

3.1.24  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  gas-fired infrared heating

   利用可燃气体在辐射器中通过一定方式的燃烧,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放散出辐射热的高温辐射供暖方式。

3.1.25  电热辐射供暖  eletric radiant heating

   以电能通过加热元件辐射出的红外线作为辐射源的供暖方式。

3.1.26  火炉供暖  stove heating

   以火炉及其烟道系统作为热源和散热体的供暖方式。

3.1.27  火炕供暖  kang heating

   以灶及其与之连通的火炕、炕间墙、烟道系统为热源,以火炕自身为散热体的供暖方式。

3.1.28  太阳能供暖  solar heating

   通过一定方式,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热能的供暖方式。

3.1.29  热媒  heating medium

   热能的载体。工程上指传递热能的介质。

3.1.30  饱和蒸汽  saturated steam

   处于饱和状态的蒸汽,其温度等于蒸汽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

3.1.31  过热蒸汽  superheated steam

   温度高于相应压力下饱和温度的蒸汽。

3.1.32  二次蒸汽  flash steam

   蒸汽系统中,凝结水因压力降低所产生的蒸汽,也称闪发蒸汽。

3.1.33  汽水混合物  mixture of steam and water

   汽水两相同时存在的乳状混合物。

3.1.34  热媒参数  heating medium parameter

   表征热媒状态的物理量,如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和供汽压力等。

3.1.35  供水温度  supply water temperature

   室内供暖水系统入口处的水温。

3.1.36  回水温度  return water temperature

   室内供暖水系统出口处的水温。

3.1.37  供回水温差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supply and return water

   室内供暖水系统供水温度与回水温度之差。

3.1.38  供汽压力 pressure of steam supply

   蒸汽供暖系统入口处的蒸汽压力。

3.1.39  凝结水背压  back pressure of steam trap

   蒸汽供暖系统疏水器出口处凝结水的压力。

3.1.40  热力站  heat supply station

   用来转换供热介质种类、改变供热介质参数、分配、控制及计量供给热用户热量的综合体。

3.1.41  供热  heat supply

   利用热媒将热能从热源输送至各热用户的技术。

3.1.42  区域供热  district heating

   以热水或蒸汽作热媒,由热源集中向较大区域供应热能的方式。

3.1.43  热网  heat supply network

   由热源向各热用户供热的管道系统。

3.1.44  热力入口  building heating entry

   热网与室内用热系统的连接点及其相应的装置。

3.1.45  凝结水开式回水  open return of steam trap

   凝结水箱同大气连通的蒸汽凝结水回收方式。

3.1.46  凝结水闭式回水  closed return of steam trap

   凝结水箱不同大气直接连通的蒸汽凝结水回收方式。

3.1.47  凝结水余压回水  back pressure return of steam trap

   利用疏水器出口处凝结水所具有的剩余压力回收凝结水的方式。

3.1.48  凝结水闭式满管回水  closed full flow return of steam trap

   具有闭式水箱,利用二次蒸发箱分离二次蒸汽,凝结水管中无蒸汽且凝结水呈满管流动的有压蒸汽凝结水回收方式。

▼ 展开条文说明

3.1.49  热量计量  heat metering

   通过量测来确定供热系统的热量。

3.1.50  集中供暖系统耗电输热比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o transferred heat quantity ratio

   设计工况下,集中供暖系统循环水泵总功耗(kW)与设计热负荷(kW)的比值,简称EHR-h。

▼ 展开条文说明

3.2 围护结构与热负荷

3.2  围护结构与热负荷

3.2.1  围护结构  building envelope

   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挡物,如墙体、屋顶、地板和门窗等。分内、外围护结构两类。

3.2.2  空气间层  air space

   封闭在围护结构中较薄的空气层。

3.2.3  传热  heat transfer

   热量以传导、对流、辐射方式,从物体的高温侧向低温侧转移的过程。

3.2.4  稳态传热  steady-state heat transfer

   传热体系中任何一点的温度和热流量均不随时间变化的传热过程,也称稳定传热。

3.2.5  非稳态传热  unsteady-state heat transfer

   传热体系中任何一点的温度和热流量均随时间变化的传热过程,也称不稳定传热。

▼ 展开条文说明

3.2.6  热流量  heat flow rate

   单位时间的传热量。

3.2.7  导热系数  heat conduction coefficient

   在稳态条件和单位温差作用下,通过单位厚度、单位面积的匀质材料的热流量,也称热导率。

3.2.8  热扩散率  thermal diffusivity

   材料的导热系数与其比热和密度乘积的比值,表征物体在加热或冷却时,各部分温度趋于一致的能力,曾称导温系数。

3.2.9  热阻  thermal resistance

   物体阻抗热传导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3.2.10  表面传热系数  surface coefficient of heat transfer

   物体表面与其所接触的流体之间,在单位温差作用下,单位面积所通过的热流量。

3.2.11  表面传热阻  surface resistance of heat transfer

   表面传热系数的倒数。

3.2.12  传热系数  coefficient of heat transfer

   在稳态条件和物体两侧的冷热流体之间单位温差作用下,单位面积通过的热流量。

3.2.13  传热阻  resistance of heat transfer

   传热系数的倒数。

▼ 展开条文说明

3.2.14  最大传热系数  maximum coefficient of heat transfer

   设计计算中容许采用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上限值。

3.2.15  最小传热阻  minimum resistance of heat transfer

   最大传热系数的倒数。设计计算中容许采用的围护结构传热阻的下限值。

3.2.16  经济传热阻  economic resistance of heat transfer

   通过对建设投资、运行费用及能量消耗的分析、优化,确定的围护结构传热阻。

3.2.17  蓄热系数  coefficient of accumulation of heat

   当某一足够厚度的匀质材料层一侧受到谐波热作用时,通过表面的热流波幅与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用以表征材料储存热量能力或热稳定性优劣的物理量。

3.2.18  热惰性指标(D值)  index of thermal inertia(value D)

   表征围护结构对温度波衰减快慢程度的量纲一指标,其值等于材料层热阻与蓄热系数的乘积。

3.2.19  衰减倍数  damping factor

   室外空气温度谐波振幅与围护结构内表面谐波温度振幅的比值。

3.2.20  延迟时间  heat lag

   室外空气温度谐波出现最高(低)值的时刻与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谐波出现最高(低)值的时刻之差。

3.2.21  蒸汽渗透系数  coefficient of vapor permeability

   单位厚度的物体,在两侧单位水蒸气分压力差作用下,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渗透的水蒸气量。

3.2.22  蒸汽渗透阻  resistance to water vapor permeation

   蒸汽渗透系数的倒数,表征物体阻抗水蒸气渗透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3.2.23  耗热量  heat loss

   通过围护结构向室外传递的热流量,分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两部分。

3.2.24  基本耗热量  basic heat loss

   在稳态传热条件下,由于室内外温差作用,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的热流量。

3.2.25  附加耗热量 additional heat loss

   基于风力和房间朝向及高度等因素的影响,对基本耗热量所采取的附加或折减量。

3.2.26  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rrec-tion factor of envelope

   根据围护结构同室外空气接触状况,在设计计算中对室内外计算温差采取的修正系数。

3.2.27  温度梯度  temperature gradient

   沿某一方向上单位距离的温度变化幅度。

3.2.28  朝向修正率  correction factor for orientation

   基于太阳辐射的有利作用和房间朝向,在附加耗热量计算中采用的所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率。

3.2.29  风力附加率  additional factor for wind force

   基于较大的室外风速会引起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系数增大,在附加耗热量计算中采用的所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率。

3.2.30  外门附加率  additional factor for exterior door

   基于建筑物外门构造及开启的频繁程度,在附加耗热量计算中采用的所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率。

3.2.31  高度附加率  additional factor for room height

   基于房间高度及竖向温度梯度的影响,在附加耗热量计算中采用的所占基本耗热量与其他附加耗热量之和的百分率。

3.2.32  间歇附加率  additional factor for intermittent heating

   在对间歇供暖房间进行预热的时间内,为迅速提高室内温度所需增加供给的热流量占热负荷的百分率。

▼ 展开条文说明

3.2.33  冷风渗透耗热量  heat loss by infiltration

   在风压、热压作用下,渗入室内的冷空气被加热至室温所消耗的热量。

3.2.34  通风耗热量  ventilation heat loss

   室内通风换气所消耗的热量。

3.2.35  供暖热负荷  heating load

   根据供暖房间耗热量和得热量的平衡计算结果,需要供暖系统供给的热流量。

3.2.36  热水供应热负荷  hot-water heating load

   生活及生产耗用热水的热负荷。

3.2.37  热指标  heating load index for load estimation

   单位建筑面积的设计热负荷、按单位体积计算的设计热负荷或按单位产品计算的设计热负荷。

3.2.38  供暖面积热指标  heating load index per unit floor area

   单位供暖建筑面积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3.2.39  供暖体积热指标  space-heating load index per unit building volume

   单位供暖建筑物外围体积在单位室内外设计温差下的供暖设计热负荷。

3.2.40  通风体积热指标  ventilation heating load index per u-nit building volume

   按单位建筑物外围体积计算的通风设计热负荷。

▼ 展开条文说明

3.2.41  累计耗热量  annual heat consumption

   计算时间为年的耗热量。

3.2.42  供暖年耗热量  annual heat consumption on space-heat-ing

   供暖系统或供暖热用户在一个供暖期内的总耗热量。

3.2.43  通风年耗热量  heat consumption on ventilation during heating period

   一个通风热用户或供热系统中所有通风热用户在一个供暖期内的总耗热量。

3.2.44  生产工艺年耗热量  annual heat consumption on process heating

   一个生产工艺热用户或供热系统中所有生产工艺热用户一年内的总耗热量。

3.2.45  热水供应年耗热量  annual heat consumption on hot-water supply

   所有热水供应热用户在一年内的总耗热量。

3.2.46  热负荷图  heating load diagram

   供热系统中热负荷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或柱状图。

3.2.47  热水供应日耗水量图  hourly variation graph of hot-water consumption in one day

   热水供应系统在一昼夜间所消耗水量逐时变化的曲线图或柱状图。

3.2.48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heating load duration graph

   全年或供暖期内不同室外温度下的热负荷变化情况及与之对应的延续时间的关系曲线图或柱状图。

3.2.49  户间传热负荷  heating load between neighborhood

   住宅建筑通过户间的隔墙及楼板,由于温差形成的供暖热负荷。

3.3 供暖系统

3.3  供暖系统

3.3.1  供暖系统  heating system

   为使建筑物达到供暖目的,而由热源或供热装置、散热设备和管道等组成的系统。

3.3.2  热水供暖系统  hot water heating system

   以热水作热媒的供暖系统。一般分为自然循环和机械循环热水供暖系统两种。

3.3.3  蒸汽供暖系统  steam heating system

   以蒸汽作热媒的供暖系统。

3.3.4  真空供暖系统  vacuum heating system

   在回水总管上装设真空回水泵的蒸汽供暖系统,也称真空回水供暖系统。

3.3.5  蒸汽喷射热水供暖系统  steam-jet hot water heating system

   以高压蒸汽为热源和动力源,以蒸汽喷射器加热并驱动热水循环的供暖系统。

3.3.6  散热器供暖系统  radiator heating system

   以各种对流散热器或辐射对流散热器作为室内散热设备的热水或蒸汽供暖系统。

3.3.7  热风供暖系统  warm-air heating system

   以热空气作为传热载体的供暖系统。一般指用暖风机、空气加热器将室内循环空气或从室外吸入的空气加热的供暖系统。

3.3.8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  floor heating system

   以辐射方式,由地面向室内进行供暖的系统。

3.3.9  同程式供暖系统  reversed return system

   热媒沿管网各并联环路流程相同的系统。

3.3.10  异程式供暖系统  direct return system

   热媒沿管网各并联环路流程不同的系统。

3.3.11  单管供暖系统  one-pipe heating system

   室内供暖设备之间采用串联连接的系统。

3.3.12  垂直单管供暖系统  vertical one-pipe heating system

   竖向布置的各组供暖设备沿一根立管串联的供暖系统。

3.3.13  水平单管供暖系统  one-pipe loop circuit heating sys-tem

   水平布置的各组供暖设备沿一根干管串联的供暖系统。

3.3.14  单管顺序式供暖系统  one-pipe series-loop heating system

   每根立管或水平管中的热媒流量全部依次流经散热器的单管供暖系统,也称单管顺流式供暖系统。

3.3.15  单管跨越式供暖系统  one-pipe circuit cross-over heat-ing system

   每组立管或水平管中的热媒不全部逐一流经每组散热器而有一部分分流的单管供暖系统。

3.3.16  双管供暖系统  two-pipe heating system

   各组室内供暖设备之间均采用并联连接的系统。

3.3.17  单双管混合式供暖系统  one-and-two pipe combined heating system

   每组立管或水平管分段由单管和双管混合组成的供暖系统。

3.3.18  上分式系统  downfeed system

   水平干管布置在建筑物上部空间,通过各个立管自上而下分配热媒的系统,也称上供式系统或上行下给式系统。

3.3.19  下分式系统  upfeed system

   水平干管布置在建筑物的底部,通过各个立管自下而上分配热媒的系统,也称下供式系统或下行上给式系统。

3.3.20  中分式系统  midfeed system

   水平干管布置在建筑物的中部,通过各个立管分别向上和向下分配热媒的系统,也称中供式系统或中给式系统。

▼ 展开条文说明

3.3.21  住宅户内系统  heating system within apartment and house

   设置于住宅户内或套内的供暖系统,其经常采用的系统形式为水平并联。

3.3.22  共用立管  common riser

   多层或高层住宅建筑内,用于连接各层户内供暖系统的垂直供、回管道,区别于传统的连接各层散热器的户内立管。

▼ 展开条文说明

3.3.23  直接连接  direct connection

   室外供热热网的热媒直接供应到室内供暖系统的末端供暖设备的连接方式。

3.3.24  间接连接  indirect connection

   以室外供热热网的热媒为热源,通过换热器向室内供暖系统提供热量的连接方式。

3.3.25  循环水量  circuit flow rate

   闭式供暖系统中,保证供给热量所需要的热水流量。

3.3.26  补水量  make-up water rate

   闭式供暖系统中,为防止系统因漏水等原因导致系统压力不足而需要向供暖系统补充的水流量。

3.4 管网、管道及配件

3.4 管网、管道及配件

3.4.1 供热管网 heating network

由热源向热用户输送和分配供热介质的管线系统,也称热网、热力网。

3.4.2 枝状管网 tree-shaped heating network

呈树枝状布置的供热管网。

3.4.3 环状管网 ring-shaped heating network

干线构成环状的供热管网。

3.4.4 一级管网 primary circuit

在设置一级换热站的供热系统中,由热源至换热站的供热管道系统。

3.4.5 二级管网 secondary circuit

在设置一级换热站的供热系统中,由换热站至热用户的供热管道系统。

3.4.6 多级管网 multiple circuit

设置两级以及两级以上换热站的供热系统。

3.4.7 供热管网输送效率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of heating network

供热管网输送给热用户的总热量与从供热管网得到的总热量之比值。

3.4.8 供热管线 heating pipeline

输送供热介质的室外管道及其沿线的管路附件的总称。

3.4.9 供热管路附件 fittings and accessories in heating pipe-line

供热管路上的管件、阀门、补偿器、支座、支架和温度计、压力表等器具的总称。

3.4.10 输送干线 transfer main

自热源至主要负荷区且长度较长,无支干线或支线接出的供热干线。

3.4.11 输配干线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ipeline

管线沿途有支干线或支线接出的供热干线。

3.4.12 供热管网连通管线 interconnecting pipe in heating network

将两个供热系统或同一供热系统的干线连接起来的管段。

3.4.13 供暖管道 heating pipeline

供暖系统的总管、干管、立管和支管及其连接配件等的统称。

3.4.14 热水管 hot water pipe

热水系统中热水供水管与回水管的统称。

3.4.15 蒸汽管 steam pipe

输送蒸汽的管道。

3.4.16 凝结水管 condensate pipe

输送蒸汽凝结水的管道。

3.4.17 干式凝结水管 dry condensate return pipe

不被凝结水充满的凝结水管,也称干式回水管。

3.4.18 湿式凝结水管 wet condensate return pipe

管中充满凝结水,呈满管流动的凝结水管,也称湿式回水管。

3.4.19 总管 main pipe

热水或蒸汽系统进、出口未经分流之前或全部分流以后的总管段。

3.4.20 干管 trunk pipe

连接若干立管的具有分流或合流作用的主管道。

3.4.21 立管 riser

竖向布置的热水或蒸汽系统中与散热设备支管连接的竖直管道。

3.4.22 支管 branch pipe

同散热设备进出口连接的管段。

3.4.23 散热器供回水支管 feeding and return branch of radia-tor to riser

与散热器进口相连的管段。

3.4.24 排气管 vent pipe

热水或蒸汽系统中用于排除空气的管道。

3.4.25 泄水管 drain pipe

热水或蒸汽系统中用于排水的管道。

3.4.26 旁通管 by-pass pipe

为适应热水或蒸汽系统运行、检修和调节需要,而与某一设备或附件并联连接的绕行管。

3.4.27 膨胀管 expansion pipe

膨胀水箱与热水系统之间的连通管。

3.4.28 循环管 circulation pipe

为适应调节、防冻等需要,使系统中的水得以部分回流的管道。

3.4.29 排污管 drainage pipe

供定期排除热水或蒸汽系统中可能积存的污物和浊水用的管道。

3.4.30 溢流管 overflow pipe

通过溢流控制水箱最高水位的管道。

3.4.31 管道配件 pipe fittings

管道与管道或管道与设备连接用的各种零配件的统称。

3.4.32 热水分(集)配器 header

设有一对系统供、回水接口和多对环路供、回水接口,并设有环路调节阀及排气阀的筒形承压装置。多用于低温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及户内章鱼式散热器供暖系统。

3.4.33 管接头 coupling

具有两个内螺纹接口的直管段连接件,也称管箍。

3.4.34 活接头 union

便于局部安装或拆卸的管接头。

3.4.35 异径管接头 reducing coupling

具有两个接口但其直径不同的管接头。

3.4.36 弯头 elbow

具有两个接口的管道转弯连接件。

3.4.37 三通 tee

具有三个接口的分支管连接件。

3.4.38 四通 cross

具有四个接口的分支管连接件。

3.4.39 丝堵 screwed plug

管道或散热器端部的外螺纹堵塞件。

3.4.40 补心 bushing

具有变径作用的内外螺纹连接件。

3.4.41 长丝 close nipple

相当于标准螺纹长度两倍的螺纹连接件。

3.4.42 对丝 screw nipple

组装片式散热器用的两端螺纹相反的连接件。

3.4.43 固定支架 fixed support

限制管道在支撑点处发生径向和轴向位移的管道支架。

3.4.44 滑动支架 movable support

允许管道在支撑点处发生轴向位移的管道支架。

3.5 水力计算

3.5  水力计算

3.5.1  水力计算  hydraulic calculation

   为使系统中各管段的流量符合设计要求,所进行的管径选择、阻力计算及流量调整等一系列运算过程。

3.5.2  环路  loop

   特指流体可在其中进行循环流动的闭合通路。

3.5.3  最不利环路  index circuit

   系统中流动阻力最大的环路。

3.5.4  共同段 common section

   系统中各环路的共用部分。

3.5.5  非共同段  non-common section

   系统中各环路的非共用部分。

▼ 展开条文说明

3.5.6  管段  pipe section

   特指系统中流量和管径不发生变化的管道段落。

3.5.7  管段长度  length of pipe section

   管段实际延续的长度。

3.5.8  当量长度  equivalent length

   在系统的水力计算中,将局部阻力折算成与之相当的同一管径的摩擦阻力所对应的管段长度。

3.5.9  折算长度  effective length

   管段长度与当量长度之和。

3.5.10  摩擦阻力  fricional resistance

   当流体沿管道流动时,由于流体分子间及其与管壁间的摩擦而引起的阻力。

3.5.11  比摩阻  specific frictional resistance

   单位长度管道的摩擦阻力。

3.5.12  摩擦系数  friction factor

   流体分子间及其与管壁间摩擦而产生阻力的量纲一数,也称摩擦阻力系数。

3.5.13  绝对粗糙度  absolute roughness

   管道内表面不规则起伏中的峰谷平均高差。

3.5.14  相对粗糙度  roughness factor

   管道的绝对粗糙度与该管道直径的比值。

3.5.15  局部阻力  local resistance

   当流体流经设备及管道中的三通、弯头等附件时,在边界急剧改变的区域,由于涡流和速度的重新分布而产生的阻力。

3.5.16  局部阻力系数  coefficient of local resistance

   流体流经设备及管道附件所产生的局部阻力与相应动压的比值。其值为量纲一数。

3.5.17  当量局部阻力系数  equivalent cofficient of local resist-ance

   在系统的水力计算中,将摩擦阻力折算成与之相当的局部阻力所对应的局部阻力系数。

3.5.18  折算局部阻力系数  effective coefficient of local resist-ance

   局部阻力系数与当量局部阻力系数之和。

3.5.19  阻力平衡  hydraulic resistance balance

   通过计算并采取相应措施,使系统各并联管路在设计流量下的阻力差额率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3.5.20  压力损失  pressure drop

   流体在管道及设备中流动时,由于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而导致的压力降低。

3.5.21  极限流速  limiting velocity

   在系统设计中所容许采用的流体最大流速。

3.5.22  经济流速  economic velocity

   综合考虑建设投资与运行费用和钢材消耗与动力消耗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的流体流动速度。

3.5.23  系统阻力  system resistance

   系统最不利环路的摩擦阻力与局部阻力之和。

3.5.24  作用半径  operating range

   供暖热源或热力入口等提供供暖热媒的设施或装置至其最远服务对象的、按照管道走向进行测量得到的管道物理长度。

▼ 展开条文说明

3.5.25  资用压头  available differential pressure

   可供用于克服系统中流体流动阻力的供回水压差。

3.5.26  工作压力  operating pressure

   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时的压力。

3.5.27  静压  static pressure

   流体对管壁产生的压力,也称测压管水头。

3.5.28  动压  velocity pressure

   流体在流动过程中受阻时,由于动能转变为压力能而引起的压力,也称动压头、速度水头。

3.5.29  全压  total pressure

   动压与静压之和。

3.5.30  试验压力  test pressure

   供热管道安装阶段或安装完成后,进行水压试验时应达到的压力。

3.5.31  水锤  water hammer

   供热系统中的水在阀门或泵突然关闭时,其瞬间动量发生急剧变化从而引起水的压力大幅波动的现象。

3.5.32  水力稳定性  hydraulic stability

   热水供热系统中各热力站或热用户在其他热力站或其他热用户流量改变时,保持本身流量不变的能力。

3.5.33  水力失调  hydraulic disorder

   系统中各并联管路的实际流量与设计流量的偏差超过允许范围的一种现象。

3.5.34  水力失调度  degree of hydraulic misadjustment

   供热系统水力失调时,热力站或热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规定流量之比值。

3.5.35  水力平衡  hydraulic balance

   采取设置节流孔板或调节阀门开度等措施使热水供热系统运行时供给各热力站或热用户的实际流量与规定流量一致。

3.5.36  水力平衡度  hydraulic balance level

   供热系统运行时,热力站或热用户的规定流量与实际流量之比值。

3.5.37  一致水力失调  monotonous hydraulic misadjustment

   同一热水供热系统中热力站或热用户的水力失调度都大于1或都小于1的水力失调。

3.5.38  等比水力失调  equally proportional hydraulic misad-justment

   同一热水供热系统中的热力站或热用户的水力失调度都相等的一致水力失调。

3.5.39  不等比水力失调  non-equally proportional hydraulic misadjustment

   同一热水供热系统中的热力站或热用户的水力失调度不相等的一致水力失调。

3.5.40  不一致水力失调  nonmonotonous hydraulic misadjust-ment

   同一热水供热系统中热力站或热用户的水力失调度有的大于1,有的小于1的水力失调。

3.5.41  供热管网热力失调  thermal misadjustment of heating network

   热水供热管网供给各热力站或热用户的实际热量偏离规定热负荷的现象。

3.5.42  热用户热力失调  thermal misadjustment of consumer heating system

   热用户中散热设备实际散热量偏离规定热负荷的现象。

3.5.43  热力失调度  degree of thermal misadjustment

   发生热力失调时,热用户或散热设备实际获得的热量与规定热负荷的比值。

3.5.44  热用户垂直热力失调  vertical thermal misadjustment of consumer heating system

   同一热用户内上下不同楼层散热设备之间的热力失调。

3.5.45  热用户水平热力失调  horizontal thermal misadjust-ment of consumer heating system

   同一热用户内水平方向不同立管及其所连接的散热设备之间的热力失调。

3.5.46  一致热力失调  monotonous thermal misadjustment

   同一热水供热系统中热力站或热用户的热力失调度都大于1或都小于1的热力失调。

3.5.47  等比热力失调  equally proportional thermal misadjust-ment

   同一热水供热系统中的热力站或热用户热力失调度都相等的一致热力失调。

3.5.48  不等比热力失调  non-equally proportional thermal misadjustment

   同一热水供热系统中的热力站或热用户的热力失调度不相等的一致热力失调。

3.5.49  不一致热力失调  nonmonotonous thermal misadjust-ment

   同一热水供热系统中热力站或热用户热力失调度有的大于1,有的小于1的热力失调。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附条文说明]》GB/T 50155-2015

3.6 供暖系统设备及附件

3.6  供暖系统设备及附件

3.6.1  换热器  heat exchanger

   温度不同的介质在其中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也称热交换器。

▼ 展开条文说明

3.6.2  水-水式换热器  water-to-water type heat exchanger

   加热用的热媒和被加热的介质均为水的换热器。

3.6.3  汽-水式换热器  steam-to-water type heat exchanger

   加热用的热媒为蒸汽,被加热的介质为水的换热器。

3.6.4  表面式换热器  surface-type heat exchanger

   被加热的水与热媒不直接接触,而通过金属表面进行换热的换热器。如壳管式、套管式、板式和螺旋板式换热器等,也称间接式换热器。

3.6.5  汽-水混合式换热器  steam-water mixed heat exchanger

   使蒸汽和水直接接触进行混合而实现换热的换热器。如淋水式、喷管式换热器等。

3.6.6  蒸汽/水喷射器  steam/water ejector

   直接利用高压蒸汽/水作为热源和动力源的一种换热、加压装置。

3.6.7  膨胀水箱  expansion tank

   热水或冷水系统中对水体积的膨胀和收缩起调剂补偿等作用的水箱。

3.6.8  凝结水箱  condensate tank

   蒸汽系统中用于汇集和贮存凝结水的水箱。

3.6.9  开式水箱  open tank

   与大气直接连通的水箱。

3.6.10  闭式水箱  closed tank

   不与大气直接连通的水箱。

3.6.11  补水泵  make-up water pump

   为供暖(或空调)水系统补水的水泵。

3.6.12  循环水泵  circulating pump

   使水在供暖或其他水系统中循环流动的水泵。

3.6.13  加压泵  booster

   增加水系统作用压力的水泵。

3.6.14  凝结水泵  condensate pump

   用于输送蒸汽凝结水的水泵。

3.6.15  手摇泵  hand pump

   人力驱动的水泵。

3.6.16  真空泵  vacuum pump

   能使封闭系统或容器产生一定真空度的设备。

3.6.17  散热器  radiator

   以对流和辐射方式向供暖房间放散热量的设备。

▼ 展开条文说明

3.6.18  对流散热器  convector

   全部或主要靠对流传热方式而使周围空气受热的散热器。

3.6.19  铸铁散热器  cast iron radiator

   材质为铸铁的各种散热器的统称。

3.6.20  钢制散热器  steel radiator

   材质为钢的各种散热器的统称。

3.6.21  光管散热器  pipe radiator

   用普通钢管焊制的散热器。

3.6.22  暖风机  unit heater

   由通风机、空气加热器和风口等联合构成的热风供暖设备。

3.6.23  轴流式暖风机  unit heater with axial fan

   配用轴流式通风机的暖风机。

3.6.24  离心式暖风机  unit heater with centrifugal fan

   配用离心式通风机的暖风机。

3.6.25  空气加热器  air heater

   通过热媒加热空气用的换热器。

3.6.26  空气幕  air curtain

   能喷送出一定速度的幕状气流的装置,也称风幕。

3.6.27  热风幕  warm air curtain

   能喷送出热气流的空气幕,也称热空气幕。

3.6.28  金属辐射板  metal radiant panel

   以金属管、板为主体构成,以辐射传热为主的散热设备。

3.6.29  块状辐射板  unit radiant panel

   由加热管与金属板构成的呈长方形的辐射板。

3.6.30  带状辐射板  strip radiant panel

   由加热管和金属板构成的长条形金属辐射板。

3.6.31  红外线辐射器  infrared radiant heater

   主要以红外线形式放出辐射热的散热设备。有燃气红外线辐射器和电红外线辐射器等。

3.6.32  混水器  water-water jet

   热水系统中,使供回水相混合,从而达到所要求参数的入口装置。

3.6.33  除污器  strainer

   水系统中,用以清除掺杂在循环水中的污杂物质的装置。

3.6.34  分汽缸  steam header

   蒸汽系统中,用于向各个分支系统集中分配蒸汽的截面较大的配汽装置。

3.6.35  分水器  header

   水系统中,用于向各个分支系统集中分配水量的截面较大的配水装置。

3.6.36  集水器  header

   水系统中,用于汇集各个分支系统回水的截面较大的集水装置。

▼ 展开条文说明

3.6.37  集气罐  air collector

   用以聚集和排除水系统中空气的装置。

3.6.38  补偿器  compensator

   系统中用于补偿管道热胀冷缩的装置。有方形补偿器、套筒补偿器和球形补偿器等,也称伸缩器。

3.6.39  减压阀  reducing valve

   蒸汽系统中,在一定的压差范围内,使出口侧压力降低至要求值的阀门。

3.6.40  止回阀  check valve

   只允许流体沿一个方向流动,能自动防止回流的阀门,也称逆止阀。

3.6.41  水流量调节阀  water flow regulating valve

   通过调节阀门开度,能够有效地改变管段水流量的一种阀门。

3.6.42  截止阀  stop valve

   具有平板式的阀芯结构,阀板与管段内的水流方向平行,通过阀芯垂直于阀座的运动,对管段内的水流起开/关作用的阀门。

3.6.43  闸阀  gate valve

   具有平板式的阀芯结构,阀板与管段内的水流方向垂直,通过阀芯垂直于阀座的运动,用于对管段内的水流起开/关作用的阀门。

3.6.44  蝶阀  butterfly valve

   具有平板式的阀芯结构,通过阀板的旋转运动,实现全关时阀板与管段内的水流方向垂直,全开时阀板与管段内的水流方向平行,用于对管段内的水流起开/关作用的阀门。

3.6.45  角阀  angle valve

   用以开闭或调节流量而进口方向和出口方向成一定角度的阀门。

3.6.46  浮球阀  float valve

   由曲臂和浮球制动用以控制容器液位的阀门。

3.6.47  放气阀  air vent

   用以排除空气的阀门。

3.6.48  自动排气阀  automatic vent

   用以自动排除空气的阀门。

3.6.49  疏水器  steam trap

   能从蒸汽系统中排除凝结水同时又能阻止蒸汽通过的装置。

▼ 展开条文说明

3.6.50  浮桶式疏水器  upright bucket type steam trap

   靠凝结水水位的作用控制排水孔自动启闭的正置桶机械式疏水器。

3.6.51  倒吊桶式疏水器  inverted bucket type steam trap

   靠凝结水水位的作用控制排水孔自动启闭的倒置桶机械式疏水器。

3.6.52  浮球式疏水器  float steam trap

   靠凝结水水位的作用,作浮球控制排水孔启闭的机械式疏水器。

3.6.53  热动力式疏水器  thermodynamic steam trap

   利用流体动力学原理,以水和蒸汽本身的热物性差异控制排水孔自动启闭的热力式疏水器。

3.6.54  恒温式疏水器  thermostatic steam trap

   靠凝结水温度变化而工作的热力式疏水器,也称热静力式疏水器。

3.6.55  中继泵  booster pump

   热水供热管网中根据水力工况要求设置在供热干线上,为提高供热介质压力而设置的水泵。

3.6.56  中继泵站  booster pump station

   热水供热管网中设置中继泵的综合体。

3.6.57  混水泵  mixing pump

   使供暖热用户的部分回水与供热管网的供水混合的水泵。

3.6.58  锁闭调节阀  lock and adjust valve

   需用专用工具方可开启,具有关断与调节功能的阀门。

3.6.59  恒温控制阀  thermostatic valve

   无需外部能源输入,具有自动调节并保持室温恒定的功能的阀门,也称自力式温控阀、恒温阀。

3.6.60  热量计量装置  heat measuring device

   用于测量热媒流经热交换系统、热传输系统或住宅户内供暖系统所释放或吸收热量的装置。

3.6.61  热分配计  heat cost allocator

   安装在散热器上用于间接反映散热量的装置,分蒸发式和电子式两种,需配合贸易结算点的热量表使用。

3.6.62  平衡阀  balancing valve

   用于进行系统阻力平衡或流量平衡的阀门。

4通风

4.1 一般术语

4      

4.1  一般术语

4.1.1  自然通风  natural ventilation

   不用通风机械,由热压、风压作用实现室内换气的通风方式。

4.1.2  机械通风  mechanical ventilation

   采用通风机械实现换气,以获得安全、健康等适宜的空气环境的技术。

4.1.3  全面通风  general ventilation

   采用自然或机械方法对整个房间或厂房进行换气的通风方式。

▼ 展开条文说明

4.1.4  全面排风  general exhaust ventilation

   对整个房间或厂房内的余热、余湿和有害物质进行稀释的通风方式,简称GEV。

4.1.5  有组织进风  organized air supply

   以自然或机械方法将所需室外空气通过送风装置送入室内生产或生活区域的通风方式。

4.1.6  有组织排风  organized exhaust

   以自然或机械方法将室内污染空气通过人为设置的排风装置排至室外的通风方式。

4.1.7  无组织进风  unorganized air supply

   室外空气经门窗、孔洞及不严密处无规则地流入或渗入室内的通风方式。

4.1.8  无组织排风  unorganized exhaust

   室内空气经门窗、孔洞及不严密处无规则地流出或渗到室外的通风方式。

▼ 展开条文说明

4.1.9  局部通风  local ventilation

   为改善室内局部区域的空气环境,向该区域送入或从该区域排出空气的通风方式。

4.1.10  局部送风  local air supply

   采用送风装置将空气送到指定区域的通风方式,包括空气淋浴和空气幕等。

▼ 展开条文说明

4.1.11  局部排风  local exhaust ventilation

   在散发有害物质的局部地点设置排风罩捕集有害物质并将其排至室外的通风方式,简称LEV。

4.1.12  事故通风  emergency ventilation

   用于排除或稀释整个房间或厂房内发生事故时突然散发的大量有害物质、有爆炸危险的气体或蒸气的通风方式。

4.1.13  诱导通风  inductive ventilation

   利用空气射流的引射作用进行通风的方式。

4.1.14  通风量  ventilation rate

   单位时间内进入室内或从室内排出的空气量。

4.1.15  换气次数  air change rate

   单位时间内室内空气的更换次数,即通风量与房间容积的比值。

4.1.16  进风量  supply air rate

   单位时间内进入室内的风量。

4.1.17  排风量  exhaust air rate

   单位时间内从室内排出的风量。

4.1.18  风量平衡  air balance

   通风时,进入室内的空气质量流量与离开室内的空气质量流量相等。

4.1.19  热平衡  heat balance

   通风时,进入室内的热量与从室内排出的热量相等。

4.1.20  排风温度  temperature of exhaust air

   排风口处的空气温度。

4.1.21  余热  excessive heat

   为维持室内设定空气温度需要从室内排除的热量。

4.1.22  余湿  moisture excess

   为维持室内设定空气湿度而从室内排除的水蒸气量。

4.1.23  有害物质  harmful substance

   导致生活或生产环境空气污染的各种气体、蒸气和粉尘等的统称。

4.1.24  有害物质浓度  concentration of harmful substance

   单位体积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

4.1.25  质量浓度  mass 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空气混合物中所含有害物质的质量。

4.1.26  体积分数  volumetric 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空气混合物中所含有害物质的体积。

4.1.27  计数浓度  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空气混合物中含有的尘粒个数。

4.1.28  最高容许浓度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生活或生产环境空气所容许的有害物质浓度的最大值,简称MAC。

4.1.29  防烟  smoke control

   特指火灾发生时,为防止烟气侵入作为疏散通道的走廊、楼梯间及其前室等所采取的措施。

4.1.30  排烟  smoke extraction

   特指将火灾时产生的烟气和有毒气体排出,防止烟气扩散的措施。

4.1.31  漏风量  air leakage rate

   风管系统中,在某一静压下通过风管本体结构及其接口,单位时间内泄出或渗入的空气体积量。

4.1.32  系统风管允许漏风量  permissible leakage rate for air system

   按风管类别所规定平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最大允许漏风量。

4.1.33  漏风率  air system leakage ratio

   空调设备、除尘器等,在工作压力下空气渗入或泄漏量与其额定风量的比值。

4.1.34  复合通风  hybrid ventilation

   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在一天内的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有机组合,达到最大程度地利用室外气候环境条件、减少能耗,创造可以接受的热舒适条件及稀释有害物浓度的通风方式,也称多元通风。

4.1.35  补风  makeup air

   从室外引入到建筑物内的用于替换排风的空气。

4.1.36  空气龄  air age

   通风过程送入室内的空气通过某特定点时所需要的时间。

4.1.37  平均空气龄  average age of air

   整个室内空间中所测量的局部空气龄的平均值。

4.1.38  空气交换效率  air change efficiency

   通风房间中的平均空气龄与局部地区的算术平均空气龄之比。

4.2 自然通风

4.2  自然通风

4.2.1  穿堂风  through draught

   在风压作用下,室外空气从建筑物一侧进入,贯穿房间内部,从另一侧流出的自然通风。

4.2.2  热压  stack effect pressure

   由于温差(密度差)引起的室内外或管内外空气的压力差。

4.2.3  风压  wind pressure

   风流经建筑物时,在其周围形成的静压与未受干扰的稳定气流静压的差值。

4.2.4  余压  excess pressure

   特指室内某一点的空气压力与室外或邻室同标高处未受扰动的空气压力的差值。

4.2.5  建筑气流区  building flow zones

   风吹向和流经建筑物时,在其屋顶和四周形成的气流流型及空气动力特性不同的几个区域总称,包括稳定气流区、正压区、空气动力阴影区和尾流区等。

4.2.6  稳定气流区   contour zone

   基本上不受建筑物干扰的气流区,在该区内同一高度和一定方向上的气流速度变化不大于5%,静压变化趋近于零。

4.2.7  正压区  zone of positive pressure

   风吹向建筑物时,由于撞击作用而使其静压高于稳定气流区静压的区域。

4.2.8  空气动力阴影区  zone of aerodynamic shadow

   风吹向和流经建筑物时,由于撞击作用,产生弯曲、跳跃和旋流现象,在屋顶、侧墙和背风侧形成的负压闭合循环气流区。

4.2.9  尾流区  zone of wake

   位于空气动力阴影区之外,以稳定气流速度的95%的等速曲线为边界,其静压低于稳定气流区静压的区域。

▼ 展开条文说明

4.2.10  负压区  zone of negative pressure

   风流经建筑物时,由于气流在屋顶、侧墙和背风侧产生局部涡流,而使其静压低于稳定气流区静压的区域。

4.2.11  散热源 source of heat release

   能释放出热量的物质或设备。

4.2.12  散热量  heat release

   散热源散发的热流量。

4.2.13  散热强度  specific heat load

   房间单位容积的散热量。

▼ 展开条文说明

4.2.14  散热量有效系数  coefficient of effective heat emission

   直接散入作业地带的热量与房间总散热量的比值,也称有效热量系数。

4.2.15  中和界  neutral pressure level

   建筑物内余压为零的水平面,也称中和面。

4.2.16  避风天窗  wind-proofed monitor

   使室内空气稳定排出,能防止倒灌的天窗。

4.2.17  挡风板  baffle plate

   避风天窗的挡风构件。

4.2.18  倒灌  down draft

   指天窗、风帽等处于正压作用下,导致从室内排向室外的污染空气倒流入室内的现象。

4.2.19  热车间  hot workshop

   散热强度大于23W/m3的车间,如炼铁、炼钢、铸造、锻工等车间。

4.2.20  通风屋顶  ventilated roof

   使空气在屋顶夹层内流通,以减少太阳辐射影响的屋顶。

4.2.21  地道风  air through tunnel

   流经地道的空气。

4.3 机械通风系统与设备

4.3  机械通风系统与设备

4.3.1  机械通风系统  mechanical ventilating system

   为实现通风换气而设置的由通风机和通风管道等组成的系统。

4.3.2  机械送风系统  mechanical air supply system

   将室外清洁空气或经过处理的空气送入室内的机械通风系统。

4.3.3  机械排风系统  mechanical exhaust system

   从局部地点或整个房间把含有余热、余湿或有害物质的污染空气排至室外的机械通风系统。

4.3.4  局部送风系统   local air supply system

   为实现局部送风而设置的通风系统。

4.3.5  局部排风系统  local exhaust system

   为实现局部排风而设置的通风系统。

4.3.6  事故通风系统  emergency ventilation system

   用于事故通风的机械通风系统,包括事故送风和事故排风系统。

▼ 展开条文说明

4.3.7  通风设备  ventilation facilities

   为达到通风目的所需的各种设备的统称,如通风机、除尘器、过滤器和空气加热器等。

▼ 展开条文说明

4.3.8  送风机  supply fan

   用于送风的通风机。

4.3.9  排风机  exhaust fan

   用于排风的通风机。

4.3.10  通风机房  exhaust fan room

   用于配置、安装通风设备的专用房间。

4.3.11  进风口  air intake

   采集室外空气的孔口。

▼ 展开条文说明

4.3.12  百叶窗  louver

   由一组平行的倾斜板条组成的窗式风口。

4.3.13  保温窗  heat insulating window

   具有一定保温性能的可启闭的窗扇。

4.3.14  旁通阀  by-pass damper

   分流空气用的阀门。

4.3.15  局部排风罩  exhaust hood

   局部排风系统中,设置在有害物质发生源处,就地捕集和控制有害物质的通风部件。

4.3.16  外部吸气罩  capturing hood

   设在污染源附近,依靠罩口的抽吸作用,在控制点外形成一定的风速,排除有害物质的局部排风罩。

4.3.17  接受式排风罩  receiving hood

   设在污染源附近,利用生产过程中污染气流的自身运动接受和排除有害物质的局部排风罩,如高温热源上部的伞形罩、砂轮机的吸尘罩等。

4.3.18  密闭罩  enclosed hood

   将有害物质源全部密闭在罩内的局部排风罩。

4.3.19  局部密闭罩  partial enclosure

   仅将工艺设备放散有害物质的部分加以局部密闭的排风罩。

4.3.20  整体密闭罩  integral enclosure

   将放散有害物质的设备大部分或全部密闭起来的排风罩。

4.3.21  大容积密闭罩  closed booth

   在较大区域范围内将整个放散有害物质的设备或有关工艺过程全部密闭起来的排风罩。

4.3.22  排风柜  fume hood

   一种三面围挡,一面敞开或装有操作拉门的柜式排风罩。

4.3.23  伞形罩  canopy hood

   装在污染源上面的伞状排风罩。

4.3.24  侧吸罩  lateral hood

   设置在污染源侧面的排风罩。

4.3.25  槽边排风罩  slot exhaust hood

   沿槽边设置的平口或条缝式吸风口,有单侧、双侧和环形槽边排风罩三种。

4.3.26  吹吸式排风罩  push-pull hood

   利用吹吸气流的联合作用控制有害物质扩散的局部排风罩。

▼ 展开条文说明

4.3.27  罩口风速  gas velocity at the entry of the exhaust hood

   排风罩罩口处的断面平均风速。

4.3.28  控制风速  capture velocity

   能将污染物质吸入罩内所需的控制点处风速,也称捕集速度。

4.3.29  可移式排风罩  movable hood

   根据工艺需要可移动的排风罩。

4.3.30  厨房排油烟罩  cooker hood

   装于厨房烹调设备上部,并带有油过滤器及排油沟槽的排风罩,也可带有送风口。

4.3.31  补风型排风柜 auxiliary air hood

   设有补充室外空气送风装置的排风柜。

4.4 除尘

4.4      

4.4.1  除尘  dust removal

   捕集、分离含尘气流中的粉尘等固体粒子的技术。

4.4.2  除尘系统  dust removing system

   由局部排风罩、风管、通风机和除尘器等组成的用以捕集、输送和净化含尘空气的机械排风系统。

4.4.3  机械除尘  mechanical dust removal

   借助通风机和除尘器等进行除尘的方式。

4.4.4  水力除尘  hydraulic dust removal

   利用喷水雾加湿物料,减少扬尘量并促进粉尘凝聚、沉降的除尘方式。

4.4.5  联合除尘  mechanical and hydraulic combined dust re-moval

   机械除尘与水力除尘联合作用的除尘方式。

4.4.6  湿法除尘  wet dust collection

   水力除尘、蒸汽除尘和喷雾降尘等除尘方式的统称。

4.4.7  泥浆处理  sludge handling

   利用沉降、浓缩等方式对湿法除尘的泥浆进行处理和综合回收的措施。

4.4.8  粉尘  dust

   由自然力或机械力产生的,能够悬浮于空气中的固态微小颗粒。国际上将粒径小于75μ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通风除尘技术中,一般将1μm~200μm乃至更大粒径的固体悬浮物均视为粉尘。

▼ 展开条文说明

4.4.9  纤维性粉尘  fibrous dust

   天然或人工合成纤维的微细丝状粉尘。

4.4.10  亲水性粉尘  hydrophilic dust

   易于被水润湿的粉尘,如石英、黄铁矿、方铅矿粉尘等。

4.4.11  疏水性粉尘  hydrophobic dust

   难以被水润湿的粉尘,如石蜡粉、炭黑、煤粉等。

4.4.12  气溶胶  aerosol

   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径范围一般为0.001μm~1000μm的固体、液体微小粒子形成的胶溶状态分散系。

▼ 展开条文说明

4.4.13  大气尘  atmospheric dust

   悬浮于大气中的固体或液体颗粒状物质,也称悬浮颗粒物。

4.4.14  烟[尘]  smoke

   高温分解或燃烧时所产生的,其粒径范围一般为0.01μm~1μm的可见气溶胶。

4.4.15  烟[雾]  fume

   由燃烧或熔融物质挥发的蒸气冷凝后形成的,其粒径范围一般为0.001μm~1μm的固体悬浮粒子。

4.4.16  烟气  fumes

   在化学工艺过程中生成的通常带有异味的气态物质。

▼ 展开条文说明

4.4.17  液滴  droplet

   在静止条件下能沉降,在湍流条件下能悬浮于气体中的微小液体粒子。

4.4.18    mist

   悬浮于气体中的微小液滴,如水雾、漆雾、硫酸雾等。

4.4.19  粒子  particulate

   特指分散的固体或液体的微小粒状物质,也称微粒。

4.4.20  粒径  particle size

   粒子的直径或粒子的大小,一般用当量直径或粒子的某一长度单位表示。

4.4.21  粒径分布  granulometric distribution

   各种粒径范围的粒子质量或粒数分别占粒子总质量或总粒数的百分率,也称分散度。

4.4.22  安息角  angle of repose

   粉尘能自然堆积在水平面上而不下滑时所形成的圆锥体的最大锥底角。

4.4.23  滑动角  angle of slide

   将粉尘置于光滑平板上,使该板倾斜到粉尘沿直线下滑时的角度。

4.4.24  真密度  actual density

   排除粉尘颗粒之间及其内部的空隙后,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粉尘所具有的质量。

4.4.25  堆积密度  volume density

   包括粉尘颗粒之间及其内部的空隙,松散状态下单位体积粉尘所具有的质量。

4.4.26  比电阻  specific resistance

   粉尘的电阻乘以电流流过的横截面积并除以粉尘层厚度,也称电阻率。

4.4.27  可湿性  wettability

   粉尘粒子能否与水或其他液体相互附着或附着难易程度的性质。

4.4.28  水硬性  hydraulicity

   特指某些粉尘吸水后变成不溶于水的硬结的性质。

4.4.29  尘源  dust source

   向空气中放散粉尘的地点或设备。

4.4.30  尘化作用  pulverization

   在自然力或机械力作用下,使粉尘或雾滴从静止状态变为悬浮于空气状态的现象。

4.4.31  二次扬尘  reentrainment of dust

   沉积于设备和围护结构表面上的粉尘,在尘化作用下重新悬浮于空气中的现象。

4.4.32  沉降速度  deposition velocity

   静止空气中的尘粒在重力作用下降落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4.4.33  悬浮速度  suspended velocity

   使尘粒处于悬浮状态时的最小上升气流速度。

4.4.34  气力输送  pneumatic conveying

   利用气流通过管道输送物料的方式,也称风力输送。

4.4.35  含尘浓度  dust 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的空气混合物中粉尘的含量。

4.4.36  初始浓度  initial concentration

   空气过滤器或除尘器入口处的含尘浓度。

4.4.37  除尘效率  total separation efficiency

   含尘气流通过除尘器时,在同一时间内被捕集的粉尘量与进入除尘器的粉尘量之比,用百分率表示,也称除尘器全效率。

4.4.38  分级除尘效率  grade efficiency

   除尘器对某一粒径范围粉尘的除尘效率。

4.4.39  分割粒径  cut diameter

   除尘器分级效率为50%时所对应的粒子直径。

4.4.40  过滤器初阻力  initial resistance of filter

   额定风量下,过滤器没有积尘时的阻力。

4.4.41  过滤器终阻力  final resistance of filter

   额定风量下,过滤器的容尘量达到足够大而需要清洗或更换滤料时的阻力。

4.4.42  容尘量  dust-holding capacity

   过滤器达到终阻力值时所能容纳的粉尘量。

4.4.43  过滤效率  filter efficiency

   过滤器所捕集的粒子质量或数量与过滤前空气中含有的粒子质量或数量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4.4.44  穿透率  penetration rate

   在同一时间内,穿过过滤器或除尘器的粒子质量与进入的粒子质量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4.4.45  气布比  ait-to-cloth ratio

   单位面积滤料所通过的空气量,也称比负荷。

4.4.46  过滤速度  filtration velocity

   单位时间、单位过滤面积通过的空气量。

4.4.47  连续除灰  continuous dust dislodging

   用螺旋运输机或气力输送等装置,将除尘器灰斗中的粉尘连续排除的除灰方式。

4.4.48  定期除灰  periodic dust dislodging

   按一定的时间周期清除除尘器灰斗中粉尘的除灰方式。

4.4.49  试验尘  test dust

   用于试验空气净化设备性能的标准粒状物质。

4.4.50  滤料  filter media

   对空气中微粒具有过滤作用的材料。常用的有合成或天然纤维、玻璃纤维、金属丝和多孔材料等做成的滤纸、滤布、滤网等。

4.4.51  可再生滤料  renewable filter media

   用清洗或其他清扫方法处理后能够重复使用的滤料。

4.4.52  粒径计数浓度  particle size number 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某一粒径范围或粒级内的灰尘颗粒数。

4.4.53  生物污染物  biological contaminants

   细菌、真菌或霉菌、病毒、动物皮屑、昆虫、花粉和其他生物性物质,以及这些物质的衍生物。

4.4.54  排风柜控制浓度  control level

   表示排风柜性能的指标,排风柜在规定的条件下运行时,用示踪气体法在操作人员鼻孔高度处所测得的示踪气体浓度。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附条文说明]》GB/T 50155-2015

4.5 有害气体净化及排放

4.5  有害气体净化及排放

4.5.1  有害气体  harmful gas and vapor

   对人和生态环境有害的气体和蒸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汞蒸气、苯蒸气和硫化氢等。

▼ 展开条文说明

4.5.2  气体吸收  absorption of gas and vapor

   采用适当的液体吸收剂清除混合气体中某种有害组分的方法。

4.5.3  气体吸附  adsorption of gas and vapor

   采用适当的固体吸附剂清除气体混合物中有害组分的方法。

4.5.4  气体燃烧法  combustion of gas and vapor

   通过燃烧清除气体中有害组分的方法。

4.5.5  直接燃烧  direct combustion

   将含有足够可燃物的有害气体,在燃烧装置中或露天情况下直接燃烧的方法。

4.5.6  热力燃烧法  flame combustion

   在焚烧炉中,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将有害气体加热至反应温度,使其中所含的有害物分解、氧化的方法。

4.5.7  催化燃烧法  catalytic combustion

   采用适当的催化剂,使有害气体中的可燃物质在较低温度下分解、氧化的燃烧方法。

4.5.8  气体冷凝法  condensation of vapor

   通过冷却使有害蒸气冷凝并从气体中分离的方法。

4.5.9  吸收装置  absorption equipment

   采用适当的液体吸收剂清除混合气体中某种有害组分的设备。

4.5.10  吸收剂  absorbent

   能将与其接触的液体或气体介质中的部分成分吸入的物质。

4.5.11  解吸  desorption

   通过与气体吸附或吸收相反的过程,将被吸附或吸收的气体或溶质从吸附剂或吸收剂中放出的过程。

4.5.12  吸收质  absorbate

   吸收剂所吸收的物质。

4.5.13  吸附装置  adsorption equipment

   用于从气体中脱除臭气、溶剂和其他低浓度气态污染物的设备。

4.5.14  吸附剂  adsorbent

   具有较大吸附能力的固体物质。

4.5.15  吸附质  adsorbate

   吸附剂所吸附的物质。

4.5.16  大气扩散法  atmospheric diffusion

   将一定量的含有有害物质的气体排入高空,借大气湍流和分子运动,向大气中低浓度区域迁移,从而把有害物质稀释到容许浓度以下的过程。

4.5.17  大气湍流  atmospheric turbulence

   大气因受动力湍流与热力湍流影响所形成的不规则运动气流。

4.5.18  大气稳定度  atmospheric stability

   近地层大气作垂直运动的强弱程度。当气温垂直递减率γ大于—1℃/100m时,大气呈不稳定状态;γ等于—1℃/100m时,大气是中性状态;γ小于—1℃/100m时,大气呈稳定状态。

4.5.19  逆温  temperature inversion

   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也称温度逆增。

4.5.20  逆温层  thermal inversion layer

   出现逆温的气层。

4.5.21  烟囱  chimney

   向室外较高空间排放有害物质的排气立管或构筑物。

4.5.22  烟羽  smoke plume

   在风和大气湍流作用下,自点源排放的有害气体浓度分布的轮廓。

4.5.23  烟羽抬升高度  plume rise height

   有害气体离开排放口后,由于受到浮力和惯性力作用所能上升的高度。

4.5.24  烟囱有效高度  effective stack height

   排气烟囱的实际高度与烟羽抬升高度之和。

4.5.25  排放浓度  emission concentration

   单位体积的排放气体中所含有害物质的质量。

4.5.26  落地浓度  ground-level concentration

   在烟羽落地点地面以上2m的空间内,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有害物质浓度较本底浓度的增量。

4.5.27  净化效率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被净化装置捕集的有害物与进入净化装置的有害物量之比值。

4.5.28  隔离区  containment area

   在检查和清洗过程中所设置的作业空间,以避免污染物转移到其他相邻区域。

4.6 通风管道及附件

4.6  通风管道及附件

4.6.1  通风管道  ventilating duct

   输送空气和空气混合物的各种风管和风道的统称。

▼ 展开条文说明

4.6.2  软管  flexible duct

   柔软可弯曲的管道,如金属软管和塑料软管等。

4.6.3  柔性接头  flexible joint

   通风机进、出口与刚性风管连接的柔性短管。

4.6.4  筒形风帽  cylindrical ventilator

   用于自然排风的避风风帽。

4.6.5  伞形风帽  cowl

   装在系统排放口处用于防雨的伞状外罩。

4.6.6  无动力风帽

   由水平安置的多叶叶轮组成,在室外风作用下可以旋转以防止倒灌并产生一定排风能力的风帽。

4.6.7  锥形风帽  conical cowl

   沿内外锥形体的环状空间垂直向上排风的风帽。

4.6.8  导流板  turning vane

   装于通风管道内的一个或多个叶片,使气流分成多股平行气流,从而减少阻力的配件。

4.6.9  风管蝶阀  butterfly damper

   风管内绕轴线转动的单板式风量调节阀。

4.6.10  对开式多叶阀  opposed multiblade damper

   相邻叶片按相反方向旋转的多叶联动风量调节阀。

4.6.11  平行式多叶阀  parallel multiblade damper

   由平行叶片组成的按同一方向旋转的多叶联动风量调节阀。

4.6.12  插板阀  slide damper

   闸板与阀座始终紧密接触密封并能在两个滑轨之间滑动的阀门。

4.6.13  止回阀  nonreturn damper

   气流只能按一个方向流动的阀门。

4.6.14  防火阀  fire-resisting damper

   用于自动阻断来自火灾区的热气流、火焰通过的阀门。

4.6.15  防烟阀  smokeproof damper

   借助感烟(温)器能自动关闭以阻断烟气通过的阀门。

4.6.16  排烟阀  smoke exhaust damper

   装于排烟系统内,火灾时能自动开启进行排烟的阀门。

4.6.17  防回流装置  back-flow preventer

   用以防止送排风支管中的空气倒流的装置。

4.6.18  泄压装置  pressure relief device

   当通风除尘系统所输送的空气混合物一旦发生爆炸,压力超过破坏限度时,能自行进行泄压的安全保护装置。

4.6.19  风口  air inlet or outlet

   装在通风管道侧面或支管末端用于送风、排风和回风的孔口或装置的统称。

4.6.20  散流器  diffuser

   由一些固定或可调叶片构成的,能够形成下吹、扩散气流的圆形、方形或矩形风口。

4.6.21  旋流风口  swirl diffuser

   装有起旋构件的风口。

4.6.22  空气分布器  air distributor

   用于向作业地带低速、均匀送风的风口。

4.6.23  旋转送风口  rotary outlet

   在气流出口处装有可调导流叶片并可绕风管轴线旋转的风口。

4.6.24  插板式送风吸风口  air inlet or outlet with slide plate

   装在风管侧面并带有滑动插板的送风或排风用的风口。

4.6.25  吸风口  exhaust inlet

   用以排除室内空气的风口。

4.6.26  排风口  exhaust outlet

   将排风系统中的空气及其混合物排入室外大气的排放口。

4.6.27  清扫孔  cleanout opening

   用于清除通风除尘系统管道内积尘的密封孔口。

4.6.28  检查门  access door

   装在空气处理室侧壁上,用于检修设备的密闭门。

4.6.29  测孔  sampling port

   用于检测设备及通风管道内空气及其混合物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流速、有害物质浓度等,而平时加以密封的孔口。

4.6.30  风管支吊架  support and hanger of duct

   支撑和悬吊风管用的金属杆件、抱箍、托架、吊架等的统称。

4.6.31  排烟防火阀  fire damper in smoke-venting system

   安装在机械排烟系统的管道上,平时呈开启状态,火灾时当排烟管道内烟气温度达到280℃时关闭,并在一定时间内能满足漏烟量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烟阻火作用的阀门。

4.6.32  风管配件  duct fittings

   风管系统中的弯管、三通、四通、各类变径及异形管、导流叶片和法兰等。

4.6.33  风管部件  duct accessory

   通风、空调风管系统中的各类风口、阀门、排气罩、风帽、检查孔和测定孔等。

4.6.34  咬口  seam

   金属薄板边缘弯曲成一定形状,用于相互固定连接的构造。

4.6.35  角件  corner pieces

   用于金属薄钢板法兰风管四角连接的直角型专用构件。

4.6.36  非金属材料风管  nonmetallic duct

   采用硬聚氯乙烯、有机玻璃钢、无机玻璃钢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的风管。

4.6.37  复合材料风管  foil-insulant composite duct

   采用两种以上不燃材料面层复合绝热材料板制成的风管。

4.6.38  防火风管  fire-resisting duct

   采用不燃、耐火材料制成,能满足一定耐火极限的风管。

4.6.39  盘式散流器  disc type diffuser

   出风口处具有盘形导流体的散流器。

4.6.40  送风孔板  perforated ceiling diffuser

   具有规则排列孔眼的扩散板风口。

4.6.41  固定风口  fixed air opening

   流通截面、导流方向均不可调节的风口。

4.6.42  可调节风口  adjustable air opening

   流通截面、导流方向均可调节的风口。

4.6.43  旋转风口  rotary outlet

   可绕风管轴线旋转并在气流出口处装有可调导流叶片的风口。

4.6.44  格栅风口  grille

   流通截面呈网格或格栅状的风口。

4.6.45  百叶风口  register

   由一层或多层叶片构成的风口。

4.6.46  条缝风口  slot outlet

   装有导流和调节构件的长宽比大于10的狭长风口。

4.6.47  球形风口  globe type outlet

   出口喷管可沿球面转动的风口。

4.6.48  灯具风口  light fixture diffuser

   与灯具组合的风口。

4.6.49  送吸式风口  supply-exhaust diffuser

   同时具有送吸功能的风口。

4.6.50  喷口  nozzle

   具有收敛形的风口。

4.6.51  分风阀  swinging damper

   装于三通部件上起分流导向作用的风阀。

4.7 通风除尘系统与设备

4.7 通风除尘系统与设备

4.7.1 通风机 fan

将机械能转变为气体的势能和动能,用于输送空气及其混合物的动力机械,简称风机。

4.7.2 离心式通风机 centrifugal fan

空气由轴向进入叶轮,沿径向方向离开的通风机。

4.7.3 轴流式通风机 axial fan

空气沿叶轮轴向进入并离开的通风机。

4.7.4 贯流式通风机 tangential fan

空气以垂直于叶轮轴的方向由机壳一侧的叶轮边缘进入并在机壳另一侧流出的通风机。

4.7.5 屋顶通风机 power roof ventilator

安装在屋顶上,以其防风雨围挡物兼作外壳的,用于通风换气的专用轴流式或离心式通风机。

4.7.6 喷雾风扇 spray fan

带有淋水雾化装置的轴流式通风机。

4.7.7 除尘器 dust collector

用于捕集、分离悬浮于空气或气体中粉尘粒子的设备,也称收尘器。

4.7.8 沉降室 settling chamber

由于含尘气流进入较大空间速度突然降低,使尘粒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气体分离的一种重力除尘装置。

4.7.9 干式除尘器 dry dust separator

不用水或其他液体捕集和分离空气或气体中粉尘粒子的除尘器。

4.7.10 惯性除尘器 inertial dust separator

借助各种形式的挡板,迫使气流方向改变,利用尘粒的惯性使其和挡板发生碰撞而将尘粒分离和捕集的除尘器。

4.7.11 旋风除尘器 cyclone dust separator

含尘气流沿切线方向进入筒体作螺旋形旋转运动,在离心力作用下将尘粒分离和捕集的除尘器。

4.7.12 多管旋风除尘器 multicyclone

由若干较小直径的旋风分离器并联组装成一体的,具有共同的进出口和集尘斗的除尘器。

4.7.13 袋式除尘器 fabric collector

用纤维性滤袋捕集粉尘的除尘器,也称布袋过滤器。

4.7.14 颗粒层除尘器 granular bed filter

以石英砂、砾石等颗粒状材料作过滤层的除尘器。

4.7.15 静电除尘器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由电晕极和集尘极及其他构件组成,在高压静电场作用下,使含尘气流中的粒子荷电并被吸引、捕集到集尘极上的除尘器。

4.7.16 湿式除尘器 wet dust collector

借含尘气体与液滴或液膜的接触、撞击等作用,使尘粒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设备。

4.7.17 水膜除尘器 water-film cyclone

含尘气体从筒体下部进风口沿切线方向进入后旋转上升,使尘粒受到离心力作用被抛向筒体内壁,同时被沿筒体内壁向下流动的水膜所粘附捕集,并从下部锥体排出的除尘器。

4.7.18 卧式旋风水膜除尘器 horizontal water-film cyclone

一种由卧式内外旋筒组成的,利用旋转含尘气流冲击水面在外旋筒内侧形成流动的水膜并产生大量水雾,使尘粒与水雾液滴碰撞、凝集,在离心力作用下被水膜捕集的湿式除尘器。

4.7.19 泡沫除尘器 foam dust separator

含尘气流以一定流速自下而上通过筛板上的泡沫层而获得净化的一种除尘设备。

4.7.20 冲激式除尘器 impact dust collector

含尘气流进入筒体后转弯向下冲击液面,部分粗大的尘粒直接沉降在泥浆斗内,随后含尘气流高速通过S型通道,激起大量水花和液滴,使微细粉尘与水雾充分混合、接触而被捕集的一种湿式除尘设备。

4.7.21 文丘里除尘器 Venturi scrubber

由文丘里管和液滴分离器组成的除尘器。含尘气体高速通过喉管时使喷嘴喷出的液滴进一步雾化,与尘粒不断撞击,进而冲破尘粒周围的气膜,使细小粒子凝聚成粒径较大的含尘液滴,进入分离器后被分离捕集,含尘气体得到净化,也称文丘里洗涤器。

4.7.22 筛板塔 perforated plate tower

筒体内设有几层筛板,气体自下而上穿过筛板上的液层,通过气体的鼓泡使有害物质被吸收的净化设备。

4.7.23 填料塔 packed tower

筒体内装有环形、波纹形或其他形状的填料,吸收剂自塔顶向下喷淋于填料上,气体沿填料间隙上升,通过气液接触使有害物质被吸收的净化设备。

4.7.24 自动卷绕式过滤器 automatic roll filter

使用滚筒状滤料并能自动卷绕清灰的空气过滤器。

4.7.25 真空吸尘装置 vacuum cleaning installation

借助高真空度的吸尘嘴清扫积尘表面并进行净化处理的装置。

4.7.26 管道风机 tubular fan

空气沿管道轴向进出,并可安装在直管道上的斜流式通风机。

4.7.27 防爆通风机 explosion proof fan

蜗壳、叶轮等部件采用遇摩擦不致产生火花引发爆炸的材料制作的通风机。

4.7.28 换气扇 extraction fan

排除室内污浊空气或送入室外空气的装置,由风机、百叶导风片等组成。

4.7.29 卫生间通风器 extractor

厕所内排除污浊而潮湿空气的排风装置。

4.7.30 电动风扇 electric fan

电机驱动扇叶旋转使房间空气加速流动的装置,简称风扇,如吊扇、便携风扇等。

5空气调节

5.1 一般术语

5  空气调节

5.1  一般术语

5.1.1  舒适性空调  comfort air conditioning

   为满足人员工作与生活需要而设置的空调。

5.1.2  工艺性空调  industrial air conditioning

   为满足生产工艺过程对空气参数的要求而设置的空调。

5.1.3  局部区域空调  local air conditioning

   仅使封闭空间中一部分区域的空气参数满足要求的空调方式。

5.1.4  分层空调  stratified air conditioning

   特指仅使高大空间下部工作区域的空气参数满足要求的空调方式。

5.1.5  工位空调  task air-conditioning

   末端设置于工作岗位附近,并且可以由工作人员自行调节送风速度、方向及温度等参数的空调方式。

5.1.6  空调区  conditioned zone

   房间或封闭空间中保持空气参数在给定范围之内的区域。

5.1.7  非空调区  unconditioned zone

   房间或封闭空间中不进行空调的区域。

5.1.8  空调房间  conditioned space

   保持室内温度、湿度等空气参数在给定范围之内的房间。

5.1.9  呼吸区  breathing zone

   人员活动空间内,直接影响人员吸入空气质量的空间区域。

▼ 展开条文说明

5.1.10  人员活动区  occupied zone

   建筑内用于满足人员活动需求(包括人员偶尔或短期进入)的空间。

▼ 展开条文说明

5.1.11  温度控制区  temperature control zone

   空气温度保持在设定范围内的空调区域。

5.1.12  内区  interior zone

   与建筑物外围护结构有一定距离,不受外围护结构的日射得热、温差传热和空气渗透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的边界温度条件的区域。

5.1.13  外区  perimeter zone

   受外围护结构的日射得热、温差传热和空气渗透的影响的区域。

5.1.14  空调机房  air conditioning machine room

   安装和运行空调设备的专用房间。

5.2 负荷计算

5.2  负荷计算

5.2.1  显热  sensible heat

   在物质的吸热或放热过程中,能使其温度发生变化的热量。

5.2.2  潜热  latent heat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物质发生相变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5.2.3  全热  total heat

   显热与潜热之和。

5.2.4  综合温度  sol-air temperature

   在计算空调房间外围护结构得热量时所采用的一种假想室外空气温度。在该温度的作用下进入围护结构外表面的热量,等于在室外空气温度和太阳辐射共同作用下进入该外表面的热量。

▼ 展开条文说明

5.2.5  逐时综合温度  hourly sol-air temperature

   综合温度的逐时值。

5.2.6  日平均综合温度  average daily sol-air temperature

   逐时综合温度的日平均值。

5.2.7  太阳辐射得热量  solar radiant heat gain

   因接受太阳辐射而获得的热量。

5.2.8  太阳辐射热吸收系数  absorptance for solar radiation

   表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与投射到该表面的太阳辐射热之比。

5.2.9  遮阳系数  shading coefficient

   在给定条件下,太阳辐射透过玻璃、门窗或玻璃幕墙构件所形成的室内得热量,与相同条件下透过标准玻璃(3mm厚透明玻璃)所形成的太阳辐射得热量之比。

▼ 展开条文说明

5.2.10  太阳得热系数  solar heat gain coefficient

   通过玻璃、门窗或玻璃幕墙构件成为室内得热量的太阳辐射部分与投射到玻璃、门窗或玻璃幕墙构件上的太阳辐射照度的比值。分为室内得热量的太阳辐射部分包括太阳辐射通过辐射透射的得热量和太阳辐射被构件吸收在传入室内的热量两部分。也称太阳光总透射比,简称SHGC。

▼ 展开条文说明

5.2.11  房间得热量  space heat gain

   进入和散入房间的热流量。

▼ 展开条文说明

5.2.12  人体散热量  heat gain from occupant

   人体散热所形成的房间得热量。

5.2.13  设备散热量  heat gain from appliance and equipment

   设备与器具散热所形成的房间得热量。

5.2.14  照明散热量  heat gain from lighting

   灯具散热所形成的房间得热量。

5.2.15  蓄热  heat storage

   由于围护结构与家具等物体具有一定的热容量,而使房间产生对于得热量的蓄积和释放现象。

5.2.16  蓄热特性  heat storage capacity

   房间固有的蓄热放热能力。这种能力决定了房间阻抗热干扰的性能及得热与负荷之间的数量转换关系。

5.2.17  散湿量  moisture gain

   由湿源散入房间的湿流量。

5.2.18  人体散湿量  moisture gain from occupant

   人体通过蒸发、呼吸散入房间的湿流量。

5.2.19  设备散湿量  moisture gain from appliance and equip-ment

   设备与器具散入房间的湿流量。

5.2.20  空调区域湿负荷  space moisture load

   为保持空调区域空气参数恒定而应除去或加入的湿流量。

5.2.21  空调区域冷负荷  space cooling load

   为保持空调区域空气参数恒定而应从空调区除去的热流量。

▼ 展开条文说明

5.2.22  潜热冷负荷  latent cooling load

   空调区内潜热形成的冷负荷。

5.2.23  显热冷负荷  sensible cooling load

   空调区内显热形成的冷负荷。

5.2.24  传热冷负荷  cooling load from heat conduction through envelope

   空调房间由于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5.2.25  新风冷负荷  cooling load from outdoor air

   空调房间或系统由于引入必要的室外空气而形成的冷负荷。

5.2.26  逐时冷负荷  hourly cooling load

   冷负荷的逐时值。

5.2.27  逐时冷负荷综合最大值  maximum sum of hourly cool-ing load

   空调系统所服务的全部房间逐时冷负荷总和序列中的最大值。

5.2.28  冷负荷温度  cooling load temperature

   确定空调房间外围护结构传热形成的冷负荷时所使用的一种当量计算温度。

▼ 展开条文说明

5.2.29  空调系统冷负荷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oling load

   空调系统的所承担的冷负荷,除空调区域冷负荷外,还包括新风冷负荷、再热冷负荷和各项附加冷负荷。

5.2.30  负荷特性  load pattern

   负荷的构成、种类、性质及变化特点。

5.2.31  群集系数  percentage of men,women and children

   以成年男子散热量和散湿量为基准,考虑到人群中性别和年龄构成的不同,而引入的修正系数。

▼ 展开条文说明

5.2.32  单位风量耗功率  power consumption per air volume

   设计工况下,空调、通风的风道系统输送单位风量所消耗的电功率,是衡量空调通风系统输送效率的指标,简称Ws。

5.2.33  空调冷热水系统耗电输冷(热)比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o transferred cooling or heatquantity ratio

   设计工况下,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总功耗与设计冷负荷或热负荷的比值,是衡量空调水系统输送冷热能效率的指标,简称ECR-a或EHR-a。

▼ 展开条文说明

5.2.34  设计日  design day

   基于设计规范所规定的室外计算参数条件下的假想日,分为夏季设计日和冬季设计日,也称典型设计日。

5.2.35  设计日空调累计冷负荷  accumulative cooling load of design day

   按房间运行时刻对设计日逐时空调冷负荷进行统计的累加值。

5.2.36  设计日空调累计热负荷  accumulative heating load of design day

   按房间运行时刻对设计日逐时空调热负荷进行统计的累加值。

5.2.37  空调年耗热量  annual heat consumption on air condi-tioning

   一个空调用户或供热系统中所有空调用户一年内的总耗热量。

5.2.38  空调年耗冷量  annual cooling consumption on air con-ditioning

   一个空调用户或供冷系统中所有空调用户一年内的总耗冷量。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附条文说明]》GB/T 50155-2015

5.3 空气调节系统

5.3  空气调节系统

5.3.1  空气调节系统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以空调为目的而对空气进行处理、输送、分配,并控制其参数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简称空调系统。

5.3.2  集中式空调系统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对工作介质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和分配的空调系统。

5.3.3  定风量空调系统  constant volum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保持送风量恒定,靠改变送风参数控制室内空气参数的空调系统。

5.3.4  变风量空调系统  variable air volum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靠改变送风量或同时改变送风参数控制室内空气参数的空调系统,简称VAV。

5.3.5  全空气系统  all-air system

   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部由集中设备处理过的空气负担的空调系统。

▼ 展开条文说明

5.3.6  单风道空调系统  single duc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由单一风道将经过集中处理的空气,分送至空调房间的空调系统。

5.3.7  双风道空调系统  dual duc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将经过集中加热和集中冷却处理的两种状态的空气,分别由两条独立风管送至各末端装置,按照要求经混合后送入空调房间的空调系统。

5.3.8  直流式空调系统  direc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不使用回风的空调系统,也称全新风系统。

5.3.9  新风系统  primary air system

   为满足卫生要求、弥补排风或维持空调房间正压而向空调房间供应经集中处理的室外空气的系统。

▼ 展开条文说明

5.3.10  空气-水系统  air-water system

   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由处理过的空气和水与房间直接换热而共同负担的空调系统。

▼ 展开条文说明

5.3.11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primary air fan-coil system

   以风机盘管机组作为各房间的末端装置,同时用经过集中处理的新风满足各房间新风需求量的空气-水系统。

5.3.12  诱导式空调系统  induc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以诱导器作为末端装置的空调系统。

5.3.13  全水系统  all-water system

   空调房间的热湿负荷,全部由集中设备处理过的水与房间直接换热而负担的空调系统。

▼ 展开条文说明

5.3.14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  fan-coi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以风机盘管机组作为各房间末端装置的全水空调系统。

5.3.15  恒温系统  constant temperature system

   对室内空气温度允许波动范围有严格要求的空调系统。

5.3.16  恒湿系统  constant humidity system

   对室内空气湿度允许波动范围有严格要求的空调系统。

5.3.17  恒温恒湿系统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ys-tem

   对室内空气温度和湿度允许波动范围均有严格要求的空调系统。

5.3.18  水系统  water system

   以水为工质向空调区域提供冷热量的系统。

5.3.19  两管制水系统  two-pipe water system

   仅有一套供水管路和一套回水管路的水系统。

5.3.20  三管制水系统  three-pipe water system

   冷水和热水供水管路分设而回水管路共用的水系统。

5.3.21  四管制水系统  four-pipe water system

   冷水和热水的供回水管路全部分设的水系统。

5.3.22  水系统竖向分区  vertical zoning of water system

   为了避免高层建筑水系统承受过大的静压而在竖直方向分设若干独立的水系统,其特点是各独立水系统的压力不相关联。

5.3.23  多联机空调(热泵)系统  multi split air conditioning(heat pump)system(unit)

   一台(组)空气(水)源制冷或热泵机组配置多台室内机,通过改变制冷剂流量适应各房间负荷变化的直接膨胀式空调系统(装置)。

▼ 展开条文说明

5.3.24  辐射供冷空调系统  radian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采用辐射换热末端设备的空调系统。

▼ 展开条文说明

5.3.25  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evaporative cool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利用水蒸发过程的吸热来冷却送风空气的空调系统,根据水与被冷却空气的接触方式可分为直接式、间接式和复合式等形式。

5.3.26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water-loop heat pump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水/空气热泵的一种应用方式。通过水环路将众多水/空气热泵机组并联成一个可回收建筑物内余热的空调系统。

5.3.27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ependent processe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对空调区域的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由两套独立系统分别处理的空调形式,显热负荷主要由干工况末端设备承担,潜热负荷全部由低湿度空气承担。

5.3.28  低温送风空调系统  cold air distribution system

   通常指送风温度不高于10℃的全空气空调系统。

5.3.29  空调系统能效比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设计工况下空调系统提供的冷量或热量与系统消耗的能量之比。

▼ 展开条文说明

5.3.30  蓄能空调系统  energy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将冷量或热量以显热或潜热形式蓄存于蓄能介质中,并在需要时释放应用的空调系统。

5.3.31  一次水系统  primary water system

   在间接供冷或供热系统中,冷热源设备与中间换热器之间所形成的空调水环路系统,也称一次泵系统。

▼ 展开条文说明

5.3.32  二次水系统  secondary water system

   在间接供冷或供热系统中,中间换热器与空气处理末端之间所形成的空调水环路系统,也称二次泵系统。

5.3.33  多级泵水系统  multistage pump water system

   在同一水环路中采用多级水泵串联运行的空调水系统。

▼ 展开条文说明

5.3.34  一级泵系统  primary water pumping distribution system

   冷源侧和负荷侧共用一个循环泵组的空调冷水系统。

5.3.35  二级泵系统  secondary water pumping distribution system

   冷源侧设置定流量运行的一级泵组,负荷侧设置二级泵组的变流量空调冷水系统。

5.3.36  定流量水系统  constant volume water system

   用户侧流量实时保持恒定的空调水系统。

5.3.37  变流量水系统  variable volume water system

   用户侧流量随着负荷变化而自动进行调整和供需协调的空调水系统。

▼ 展开条文说明

5.4 空气处理

5.4  空气处理

5.4.1  干空气  dry air

   不含水蒸气的空气。

5.4.2  干蒸汽  dry steam

   不含水滴的水蒸气。

5.4.3  湿空气  moist air

   含有水蒸气的空气。

5.4.4  焓湿图  psychrometric chart

   表示湿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含湿量和比焓等状态参数及其相互关系的线图。

5.4.5  比焓  specific enthalpy

   单位质量物质所具有的焓。在空调中,指与单位质量干空气对应的湿空气所具有的焓。

▼ 展开条文说明

5.4.6  饱和含湿量  saturation humidity ratio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饱和空气所具有的含湿量。

5.4.7  等温线  isotherm

   湿空气焓湿图中,温度相同的所有各点的连线,即干球温度的等值线。

5.4.8  等湿线  isohume

   湿空气焓湿图中,含湿量的等值线。

5.4.9  等焓线  isoenthalpy

   湿空气焓湿图中,比焓的等值线。

5.4.10  加热  heating

   向空调系统的工作介质提供热量。

5.4.11  冷却  cooling

   从空调系统的工作介质中排出热量。

5.4.12  加湿 humidification

   使湿空气含湿量增加的过程。

5.4.13  减湿  dehumidification

   使湿空气含湿量减少的过程。

5.4.14  等湿加热  sensible heating

   使湿空气含湿量保持不变的加热过程。

5.4.15  等湿冷却  sensible cooling

   使湿空气含湿量保持不变的冷却过程,也称干式冷却。

5.4.16  绝热加湿  adiabatic humidification

   湿空气的比焓保持不变的加湿冷却过程。

5.4.17  减湿冷却  dehumidifying cooling

   湿空气冷却到露点温度以下,并使其中的部分水蒸气凝结析出的过程。

5.4.18  等温加湿  isothermal humidification

   湿空气不发生显热变化的加湿过程。

▼ 展开条文说明

5.4.19  热湿比  angle scale

   在湿空气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中,比焓对于含湿量的平均变化率,也称角系数。

▼ 展开条文说明

5.4.20  干工况   dry cooling condition

   空气流经冷盘管时温度下降但含湿量不变的工作状况。

5.4.21  湿工况  wet cooling condition

   空气流经冷盘管时温度下降且含湿量减少的工作状况。

5.4.22  热湿交换  heat and moisture transfer

   两物质间同时发生热量和湿量传递的变化过程。

5.4.23  水气比  water-air ratio

   在喷水室或冷却塔中,喷洒的水量与通过的空气量之比,也称喷水系数。

5.4.24  顺喷  downstream spray pattern

   喷水室中的喷嘴顺气流方向喷水的方式。

5.4.25  逆喷  upstream spray pattern

   喷水室中的喷嘴逆气流方向喷水的方式。

5.4.26  对喷  two banks opposing spray pattern

   喷水室中的两排喷嘴相对喷水的方式。

5.4.27  喷嘴密度  spray nozzle density

   喷水室中单位横断面积上某一排喷嘴的数量。

5.4.28  机器露点  apparatus dew point

   空气经喷水室或表冷器处理后接近饱和状态时的终状态点。

▼ 展开条文说明

5.4.29  最小新风量  minimum outdoor air requirement

   为满足人员与工艺要求,单位时间内引入空调房间或系统的最小室外空气量。

5.4.30  回风百分比  percentage of return air

   集中空气处理设备所利用的回风量占其送风量的百分率,简称回风比。

5.4.31  新风百分比  percentage of outdoor air

   集中空气处理设备所引入的新风量占其送风量的百分率,简称新风比。

5.4.32  一次回风  primary return air

   在集中空气处理设备中,与新风混合后通过热湿处理的部分室内空气。

5.4.33  二次回风  secondary return air

   在集中空气处理设备中与热湿处理过的混合空气再次混合的部分室内空气。

5.4.34  一次回风系统  primary retur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只采用一次回风的全空气系统。

5.4.35  二次回风系统  secondary retur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采用了二次回风的全空气系统。

5.4.36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  air to air energy recovery

   采用能量回收设备回收排风中的能量以降低新风处理能耗。

5.4.37  热回收显热效率   temperature exchange effectiveness

   对应风量下,热回收装置新风进、出口温差与新风进口、排风进口温差之比,也称温度交换效率。

5.4.38  热回收潜热效率  absolute humidity ratio exchange ef-fectiveness

   对应风量下,热回收装置新风进、出口含湿量差与新风进口、排风进口含湿量差之比,也称湿交换效率。

5.4.39  热回收全热效率  enthalpy exchange effectiveness

   对应风量下,热回收装置新风进、出口比焓差与新风进口、排风进口比焓差之比,也称焓交换效率。

5.4.40  析湿系数   moisture separation coefficient

   空气在热湿交换过程中全热交换量与显热交换量的比值。

▼ 展开条文说明

5.4.41  接触系数  coefficient of contact

   表示空气热湿处理实际过程与理想过程的接近程度。

▼ 展开条文说明

5.4.42  迎面风速  air face velocity

   通过空气处理设备的空气流量与设备空气流通截面积之比值。

5.4.43  直接蒸发冷却  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空气和水直接接触,因水蒸发吸收汽化潜热而使空气温度下降。

5.4.44  间接蒸发冷却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空气经过表面式换热器与经蒸发冷却的水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

5.4.45  复合式蒸发冷却   composite evaporative cooling

   空气经直接蒸发冷却和间接蒸发冷却组合的复合过程而被冷却。

5.5 气流组织

5.5  气流组织

5.5.1  气流组织  air distribution

   对室内空气的流动形态和分布进行合理组织,以满足空调房间对空气温度、湿度、流速、洁净度以及舒适感等方面的要求。

5.5.2  射流  jet

   从孔口向相对静止的周围空气射出的气流。

5.5.3  贴附射流  wall attachment jet

   由于附壁效应而使空气沿壁面流动的射流。

5.5.4  自由射流  free jet

   不受边壁限制的射流。

5.5.5  受限射流  jet in a confined space

   明显受到边壁限制的射流。

5.5.6  等温射流  isothermal jet

   出口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相等的射流。

5.5.7  非等温射流  non-isothermal jet

   出口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不等的射流。

5.5.8  射流区  forward flow zone

   射流沿送风口出风方向运动时所形成的气流区。

5.5.9  回流区  return flow zone

   受限射流沿送风口出风相反方向运动时所形成的气流区。

5.5.10  射程  throw

   射流从送风口到速度降至规定的末端值处所经过的距离。

▼ 展开条文说明

5.5.11  射流扩散角  jet divergence angle

   射流主体段边界线形成的张角。

▼ 展开条文说明

5.5.12  射流轴心速度  jet axial velocity

   射流轴心上的流速。

5.5.13  温度场  temperature field

   介质中所有各点在同一时刻的温度分布状态。

5.5.14  速度场  velocity field

   空间所有各点在同一时刻的流体速度矢量分布状态。

5.5.15  送风  supply air

   送入房间或封闭空间的空气。

5.5.16  送风方式  air supply mode

   组织送风气流的方法。

5.5.17  侧向送风  sidewall air supply

   依靠侧向风口吹出的射流实现送风的方式。

▼ 展开条文说明

5.5.18  散流器送风  diffuser air supply

   依靠散流器吹出的气流实现送风的方式。

5.5.19  孔板送风  perforated ceiling air supply

   以多孔板作为送风口实现均匀送风的方式。

5.5.20  喷口送风  nozzle outlet air supply

   依靠喷口吹出的高速射流实现送风的方式。

5.5.21  地板送风  underfloor air distribution

   送风口设置于地板上的送风方式,简称UFAD。

5.5.22  风扇调风  air movement of fan

   由风扇调节房间空气的速度场,提高热舒适的方法,简称AMF。

5.5.23  单位面积送风量  air supply volume per unit area

   空调区域送风量与其单位地面面积的比值。

5.5.24  出口风速  outlet air velocity

   空气在送风口出口断面上的平均流速。

5.5.25  送风温差  supply ai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送风口的出口温度与空调房间空气温度之差。

5.5.26  稳压层  plenum space

   为使送风均匀而设置的空间。空气在送出之前在此降低速度,使空间各点静压近似相等。

▼ 展开条文说明

5.5.27  回风  return air

   从空调区域返回空气处理装置的空气。

5.5.28  回风方式  air return mode

   组织回风气流的方法。

5.5.29  走廊回风  air return through corridor

   以走廊作为回风通道的回风方式。

5.5.30  回风口  return air inlet

   为空调区域回风用的风口。

5.5.31  回风口吸风速度  suction velocity at return air inlet

   空气在回风口入口断面处的平均流速。

5.5.32  送风口  air inlet

   为空调区域送风用的风口。

5.5.33  排风口  exhaust opening

   使空气离开房间或区域的开口,有室内排风口(设置于空调区域)和室外排风口(与室外空气相接触)。

5.5.34  混合通风  mixed air distribution

   空气以高于工作区可接受的风速送入房间,通过与房间空气混合而降低风速,并使温度接近房间控制温度的气流组织形式。

5.5.35  置换通风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借助空气热浮力作用的机械通风方式,空气以低风速、小温差的状态送入房间下部,在送风及室内热源形成的上升气流的共同作用下,将热湿空气提升至顶部排出。

5.5.36  热力分层  thermal stratification

   由于温度差异造成垂直方向空气温度或污染物浓度分层的现象。

5.5.37  热力衰减  thermal decay

   从地板送风口送出的空气温度在静压层内的变化量,即比送风口温度升高(供冷工况)或降低(供暖工况)的幅度。

5.5.38  下部混合区  lower mixed zone

   地板送风空间内靠近地板的区域,其高度因地板送风口的垂直射流情况而不同,射流主要在该区域内与室内空气混合,也称低混合区。

5.5.39  分层区  stratified zone

   房间下部混合区和上部混合区间的过渡区。该区域内的空气运动完全是浮动性的,它受房间内对流性热源周围热射流驱动。

5.5.40  上部混合区  upper mixed zone

   位于房间上部,由房间内上升的高温或高污染浓度的空气积聚而成区域,也称高混合区。

5.5.41  有效吹风温度  effective draft temperature

   各测点位置上综合实测气温与测定区域平均气温以及实测风速与设定风速差值的计算温差,是评价吹风造成冷不适的指标。

▼ 展开条文说明

5.6 空调设备

5.6  空调设备

5.6.1  空调设备  air handling equipment

   调节空气参数的空气处理设备。

5.6.2  整体式空调机(器)  packaged air conditioner

   将制冷压缩机、换热器、通风机、过滤器以及自动控制仪表等组装成一体的空调设备。

5.6.3  分体式空调机(器)  split air conditioner

   由分离的两个部分组成的空调设备:一部分为安装在空调区域内的空气调节装置,另一部分为安装在空调区域外的装置。

5.6.4  热泵式空调机(器)  heat pump air conditioner

   装有四通换向阀以实现蒸发器与冷凝器功能转换的整体或分体式空调设备。

5.6.5  窗式空调机(器)  window air conditioner

   安装在外窗(或外墙)上的整体式空调设备。

5.6.6  新风机组  outdoor air handling unit

   专用于处理室外空气的空气处理机组。

▼ 展开条文说明

5.6.7  组合式空调机组  modular air handling unit

   可根据需要选择若干具有不同空气处理功能的预制单元组装而成的空调机组,也称装配式空调机组。

5.6.8  多分区空调机组  multiple zone air conditioning unit

   出风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风口,每个风口设置调节风阀和再热盘管,通过调节各出风口风量和参数以满足各分区不同送风要求的组合式空调机组。

5.6.9  双风机空调机组  dual-fans air conditioning unit

   有回风机和送风机,可调节系统内的回风量、新风量和排风量的组合式空调机组。

5.6.10  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evaporative cooling air handling unit

   以水直接蒸发冷却器、间接蒸发冷却器或它们的组合为主要空气冷却设备的空气处理机组。

5.6.11  过滤段  filter section

   组合式空调机组中装设空气过滤器的预制单元。

5.6.12  混合段  mixing box section

   组合式空调机组中用于空气混合的预制单元。

5.6.13  加热段  heating coil section

   组合式空调机组中装设热盘管的预制单元。

5.6.14  电加热段  electric heater section

   组合式空调机组中装设电加热器的预制单元。

5.6.15  加湿段  humidifier section

   组合式空调机组中装设加湿器的预制单元。

5.6.16  喷水段  spray chamber

   组合式空调机组中装设喷水装置的预制单元。

5.6.17  冷却段  cooling coil section

   组合式空调机组中装设冷盘管的预制单元。

5.6.18  风机段  fan section

   组合式空调机组中装设通风机的预制单元。

5.6.19  消声段  muffler section

   组合式空调机组中装设消声器的预制单元。

5.6.20  风机盘管机组  fan-coil unit

   由风机与表面式换热器及其他附件组装成一体的空调设备。

5.6.21  诱导器  induction unit

   依靠经过处理的空气即一次风形成的射流,诱导室内空气通过换热器的空调装置。

5.6.22  冷梁  chilled beam

   设置在吊平顶上、内置冷却盘管、以对流和辐射方式实现空调的末端装置,分为主动式冷梁和被动式冷梁两类。

▼ 展开条文说明

5.6.23  冷风幕  cooling air curtain

   装有冷盘管、能喷送出冷气流的空气幕,也称冷空气幕。

5.6.24  地板送风装置  underfloor air distribution unit

   设置在架空地板上,由箱体、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循环风机、一次风调节风阀、出风口和回风口等组成的空调末端装置。装置将从地板送风静压箱内吸入的经空调机组处理后的一次风与回风口吸入的回风混合后送至空调区域。

▼ 展开条文说明

5.6.25  辐射冷却末端  radiant cooling terminal

   以辐射传热为主要方式,将室内余热转移至室外的空调末端装置。

5.6.26  定风量装置  constant air volume terminal

   设置在风管系统中,可在一定范围内保持设定风量的末端装置,分为自力式定风量装置和电子式定风量装置两类。

5.6.27  变风量末端装置  variable air volume terminal device

   根据空调房间负荷的变化情况自动调节送风量的装置。

5.6.28  单风道型变风量末端装置  single duct VAV terminal

   由箱体、控制器、风速传感器、室温传感器和调节风阀等组成的变风量末端装置。房间负荷改变时通过调节风阀改变送风量。

5.6.29  串联式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装置  series fan powered VAV terminal

   由箱体、控制器、风速传感器、室温传感器、调节风阀和内置增压风机等组成的末端装置。内置增压风机与一次风调节风阀串联设置,经空调机组处理后的一次风既通过一次风调节风阀,也通过增压风机。

5.6.30  并联式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装置  parallel fan pow-ered VAV terminal

   由箱体、控制器、风速传感器、室温传感器、调节风阀和内置增压风机等组成的末端装置。内置增压风机与一次风调节风阀并联设置,经空调机组处理后的一次风只通过一次风调节风阀,不通过增压风机。

5.6.31  旁通型变风量末端装置  bypass VAV terminal

   利用设置在箱体上的旁通风阀改变房间送风量的末端装置。在房间负荷减小时,同步调节旁通风阀和送风风阀,将一部分风量送入室内,其余风量经吊平顶或旁通风管旁通回空调机组。

5.6.32  诱导型变风量末端装置  induced VAV terminal

   由箱体、喷嘴、调节风阀和诱导风入口等部件组成的末端装置。经空调机组处理后的一次风经喷嘴高速喷出,在装置内形成负压将室内空气吸入,并与一次风混合后送入空调房间。

5.6.33  加湿器  humidifier

   对空气进行加湿的设备。

5.6.34  干蒸汽加湿器  dry steam humidifier

   向气流中喷射干蒸汽的空气加湿设备。

5.6.35  电阻式加湿器  electric resistance humidifier

   电流通过放置在水中的电阻元件,使水加热产生蒸汽的空气加湿设备。

5.6.36  电极式加湿器  electrode humidifier

   电流通过直接插入水中的电极产生蒸汽的空气加湿设备。

5.6.37  红外线加湿器  infrared humidifier

   水表面在红外线作用下产生蒸汽的空气加湿设备。

5.6.38  离心式加湿器  spinning disk humidifier

   依靠离心作用将水雾化进而蒸发的空气加湿设备,也称转盘式加湿器。

5.6.39  超声波加湿器  ultrasonic humidifier

   水表面在超声波作用下产生微细水滴进而蒸发的空气加湿设备。

5.6.40  湿膜加湿器  wet membrane humidifier

   气流与被水湿润的多孔材料表面的水进行热湿交换而被加湿的加湿器。

5.6.41  间接蒸汽加湿器  indirect steam humidifiers

   利用锅炉等产生的蒸汽作为热源,间接加热加湿器中的水,使之变成蒸汽的加湿器。

5.6.42  转轮除湿机  rotary dehumidifier

   湿空气通过填充或浸渍了吸湿剂的转轮的一部分进行减湿,热风通过转轮的另一部分使其再生,可连续进行空气减湿处理的设备。

5.6.43  溶液调湿装置  liquid desiccant device

   依靠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力与溶液表面的饱和蒸汽分压力之间的压力差为推动力而进行质传递的除湿/加湿装置。

5.6.44  固体吸湿装置  solid sorption equipment

   以固体吸湿剂表面与空气间的水蒸气分压力差为驱动力进行水分传递,从而实现对空气减湿的装置。

5.6.45  电加热器  electric heater

   通过电阻元件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空气加热设备。

5.6.46  板式换热器  plate heat exchanger

   冷热两种流体在多层平行板形成的通道相间地流动进行间接传热的换热器。

5.6.47  空气预热器  air preheater

   在空调装置中,对新风进行预先加热的设备。

5.6.48  空气冷却器  air cooler

   在空调装置中,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减湿的设备,也称表面式冷却器、冷盘管。

5.6.49  盘管  coil

   由冷热介质流通管道及管外肋片构成的空气加热或冷却设备。

5.6.50  热盘管  heating coil

   供空气加热用的盘管。

5.6.51  冷盘管  cooling coil

   供空气冷却用的盘管。

5.6.52  热管  heat pipe

   由装有液体介质的封闭管构成的,借助于反复的气化和凝结过程将热量从一端传递至另一端的换热元件。

5.6.53  凝结水盘  condensate drain pan

   冷盘管冷凝水的集水盘。

5.6.54  喷嘴  spray nozzle

   特指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喷射成分散的细小水滴的元件。

5.6.55  挡水板  eliminator

   阻挡喷水室或冷盘管处理的空气中所带水滴的装置。

5.6.56  静压箱  plenum chamber

   使气流降低速度以获得较均匀静压的中空箱体。

▼ 展开条文说明

5.6.57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air-to-air energy recovery e-quipment

   从排风中回收能量以降低新风处理能耗的能量回收装置。

5.6.58  全热热回收装置  air-to-air total heat exchanger

   使进风和排风之间同时产生显热和潜热传递的换热器,也称全热热回收器。

5.6.59  显热热回收装置  air-to air sensible heat exchanger

   使进风和排风之间产生显热传递的换热器,也称显热热回收器。

5.6.60  转轮式热回收装置  rotary heat exchanger

   用填充具有很大内表面积的换热介质的转轮进行送排风热量交换的设备,也称热轮。

5.6.61  液体循环式热回收装置  liquid cycle energy recovery e-quipment

   通过连接排风与新风通路中空气换热器的管路系统内的液体循环实现能量转移的显热回收装置。

5.6.62  板式热回收装置  plate heat recovery equipment

   由板状材料叠合而成,排风和新风分层交叉流过进行全热或显热交换的能量回收装置。

5.6.63  热管式热回收装置  heat pipe recovery equipment

   用热管实现冷空气与热空气显热交换的热回收装置。

5.6.64  溶液吸收式热回收装置  absorption energy recovery e-quipment

   利用吸湿溶液作为媒介通过在新风和排风之间的循环流动实现能量回收的装置。

6空气洁净

6.1 一般术语

6 空气洁净

6.1 一般术语

6.1.1 抑制 abatement

在污染物、排放物排出之前,降低或减少其排出量。

6.1.2 迁移 transmission

指污染物在大气中转移的共同效应。

6.1.3 大气污染 atmospheric pollution

大气中的污染物达到了有害程度的现象。

6.1.4 空气污染物 air contaminant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且对人或环境有害的物质。按其存在状态可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两类。

6.1.5 环境空气 ambient air

指人群、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所暴露的室外空气。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附条文说明]》GB/T 50155-2015

6.2 洁净室

6.2  洁净室

6.2.1  洁净室  cleanroom

   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空间。它的建造和使用应减少室内诱入、产生及滞留粒子。室内其他有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按要求进行控制。

6.2.2  洁净区  clean zone

   空气悬浮粒子浓度受控的限定空间。它的建造和使用应减少空间内诱入、产生及滞留粒子。空间内其他有关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力等按要求进行控制。洁净区可以是开放式或封闭式。

6.2.3  人身净化用室  room for cleaning human body

   人员在进入洁净区之前按一定程序进行净化的房间。

6.2.4  物料净化用室  room for cleaning material

   物料在进入洁净区之前按一定程序进行净化的房间。

6.2.5  洁净度  cleanliness

   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大于或等于某粒径粒子的数量来区分的洁净程度。

6.2.6  洁净度级别  cleanliness class

   按洁净度划分的洁净室洁净级别。

6.2.7  气流流型  air pattern

   对室内空气的流动形态和分布进行合理设计。

6.2.8  单向流  unidirectional airflow

   通过洁净室(区)整个断面的风速稳定、大致平行的受控气流。

6.2.9  垂直单向流  vertical unidirectional airflow

   与水平面垂直的单向流。

6.2.10  水平单向流  horizontal unidirectional airflow

   与水平面平行的单向流。

6.2.11  非单向流 non-unidirectional airflow

   洁净室或洁净区的送风以诱导方式与室内或区内空气混合的气流分布类型。

6.2.12  洁净工作区  clean working area

   指洁净室内离地面高度0.8~1.5m(除工艺特殊要求以外)的区域。

6.2.13  洁净工作服  clean working garment

   为把工作人员产生的粒子限制在最低程度所使用的发尘量少的洁净服装。

6.2.14  空态  as-built

   设施已经建成,所有动力接通并运行,但无生产设备、材料及人员。

6.2.15  静态  at-rest

   设施已经建成,生产设备已经安装,并按业主及供应商同意的状态运行,但无生产人员。

6.2.16  动态  operational

   设施以规定的状态运行,有规定的人员在场,并在商定的状况下进行工作。

▼ 展开条文说明

6.2.17  检漏试验  leakage test

   检查空气过滤器及其与安装框架连接部位等的密封性试验。

6.2.18  自净时间  cleanliness recovery time

   洁净室被污染后,净化空调系统开始运行至恢复到稳定的规定室内洁净度等级的时间。

6.2.19  浮游菌  airborne bacteria

   悬浮在空气中的带菌微粒。

6.2.20  沉降菌  settlement bacteria

   降落在表面上的带菌微粒。

6.2.21  烟雾  smog

   部分由于自然过程,部分由于人类活动而产生的一种固液混合态的气溶胶,它具有烟和雾二重性,有时可造成大范围的大气污染。

6.2.22  烟粒  soot

   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并在其排出之前沉积的含碳粒子的聚集物。

6.2.23  悬浮粒子  airborne particle

   用于空气洁净度分级的空气中粒子尺寸范围在0.1μm~10μm的固体和液体粒子。

6.2.24  超微粒子  ultrafine particle

   当量直径小于0.1μm的粒子。

6.2.25  微粒子  microparticle

   当量直径大于5μm的粒子。

6.2.26  悬浮物质  suspended matter

   长期悬浮在大气或烟道气中的颗粒物。由于它的粒径太小,其沉降速度不明显。

6.2.27  总悬浮颗粒物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

   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0μm的颗粒物,简称TSP。

6.2.28  湿式作业  wet method operation

   将物料加湿、防止粉尘散发的操作方式。

6.2.29  水平淘洗法  elutriation

   当颗粒悬浮在流动的流体中时,利用它们具有不同的沉降速度而将其分离的方法。

6.2.30  空气净化功能涂覆材料  air-purification coating

   对室内空气中的一种或几种有机有害物质起到减少或去除作用的涂层类材料。

6.3 洁净设备

6.3 洁净设备

6.3.1 空气过滤器 air filter

用过滤、粘附等方法去除空气中微粒的设备。

6.3.2 干式空气过滤器 dry type air filter

滤料不浸油或不喷水,仅靠过滤机理捕集微粒的空气过滤器。

6.3.3 湿式空气过滤器 wet type air filter

利用水膜或水滴增强捕集空气中微粒效果的空气过滤器。

6.3.4 粘附式空气过滤器 viscous type air filter

滤料上喷涂粘附剂以增强捕集效果的空气过滤器。

6.3.5 粗效空气过滤器 rough filter

以过滤5μm以上的微粒为主的空气过滤器。

6.3.6 中效空气过滤器 medium efficiency filter

对1μm~5μm范围微粒具有中等程度捕集效率的空气过滤器。

6.3.7 高中效空气过滤器 high efficiency filter

对1μm以上微粒具有较高捕集效率的空气过滤器。

6.3.8 亚高效空气过滤器 sub-HEPA filter

过滤性能略低于高效的空气过滤器。

6.3.9 高效空气过滤器 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

在额定风量下,对粒径大于等于0.3风量微粒的捕集效率在99.97%以上及气流阻力在245Pa以下的空气过滤器,简称HE-PA过滤器。

6.3.10 超高效空气过滤器 ultra low penetration air filter

在额定风量下,对捕集粒径大于等于0.1风量微粒的计数效率在99.9995%以上及气流阻力在245Pa以下的极低穿透率空气过滤器,简称ULPA过滤器。

6.3.11 平板式空气过滤器 mat-type air filter

将滤料组装成板状的空气过滤器。

6.3.12 楔形空气过滤器 expand-type air filter

把多个板状过滤器组装成楔形的空气过滤器。

6.3.13 折褶式空气过滤器 folded media-type filter

把滤料叠成折褶状的空气过滤器。

6.3.14 有隔板过滤器 folded media-type filter with separator

滤料间插有波纹分隔板的折褶式空气过滤器。

6.3.15 无隔板过滤器 mini pleat folded media-type filter

滤料间靠均匀分布的胶条、细绳等起分隔支撑作用的折褶式空气过滤器。

6.3.16 袋式空气过滤器 bag-type air filter

滤料制成袋状并联而成的空气过滤器。

6.3.17 自动卷绕式空气过滤器 roll-type air filter

滤料呈卷形,可由积尘后的压差变化自动卷绕更替滤料受尘面的空气过滤装置。有垂直卷绕、水平卷绕两种形式。

6.3.18 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 electric air cleaner

利用高压静电场使微粒荷电之后,再被集尘板捕集的以实现降低被净化空气中微粒含量的空气净化装置。

6.3.19 电感应式空气过滤器 charged-media electric air filter

由电离段和强感电滤料组成,在静电感应的作用下捕集电离段带电微粒的空气过滤器。

6.3.20 薄膜空气过滤器 membrane filter

由具有均匀微孔的薄膜滤料做成的空气过滤器。

6.3.21 活性炭空气过滤器 carbon air filter

以多孔活性炭材料为滤料可去除空气中有害气体的空气过滤器。

6.3.22 抗菌过滤器 anti-microbe filter

除了具有相应空气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外,至少能有效杀死附着在滤料上的常规细菌,但又不能挥发出化学污染物。

6.3.23 装配式洁净室 assembly cleanroom

用工厂化生产的一定模数的部件在建筑物内组装成的洁净室。

6.3.24 移动式洁净小室 clean booth

可整体移动位置的小型洁净室,有刚性或薄膜围挡两类。

6.3.25 隧道式洁净室 tunnel cleanroom

由单向流洁净设备组装成的隧道形洁净室。

6.3.26 生物洁净室 biological cleanroom

空气中悬浮微生物控制在规定洁净度的有限空间。

6.3.27 生物安全实验室 biosafety laboratory

通过防护屏障和管理措施,达到生物安全要求的生物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

6.3.28 局部净化设备 local clean equipment

为提高和改善洁净室功能设置的人员着装的净化、器件物品传递、存放、局部环境的再净化、室内清扫等装置。

6.3.29 洁净工作台 clean bench

一种台式局部空气净化设备,由箱体,风机,粗效或中效空气过滤器,高效或超高效空气过滤器,工作台面及电器控制系统组成,它能始终保持工作空间内的风速和空气洁净度等性能参数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6.3.30 直流式洁净工作台 directional flow type clean bench

由室内吸入空气,并将空气排至室内的洁净工作台。

6.3.31 全循环式洁净工作台 cycle flow type clean bench

空气在内部循环的洁净工作台。

6.3.32 排风式洁净工作台 exhaust type clean bench

由室内吸入空气,并将空气排至室外的洁净工作台。

6.3.33 生物安全柜 safety cabinet

处理危险性微生物时所用的箱形空气净化装置。

6.3.34 高效过滤器送风口 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 unit

由静压箱、高效空气过滤器等构成的洁净空气出风口,可自带风机,简称高效送风口。

6.3.35 洁净罩 unidirectional flow ceiling module

可形成局部垂直单向流的空气净化设备。

6.3.36 气幕式洁净罩 ceiling module with air curtain

周边带有空气幕的洁净罩。

6.3.37 洁净屏 unidirectional flow wall module

可形成局部水平单向流的空气净化设备。

6.3.38 洁净烘箱 clean oven

内部设有高效净化送风装置的电热烘箱。

6.3.39 空气自净器 air self cleaner

由风机和过滤器等组成,可使洁净室内空气循环、净化的设备。

6.3.40 隔离室 isolater

在密封容器中,设有高效过滤器送排风口,可隔离操作的装置。用于无菌动物的饲养。

6.3.41 无菌锁气室 sterile lock

用于生物洁净室,具有消毒功能的传递窗。

6.3.42 洁净衣柜 clean garment stocker

内部设有高效净化送风装置的专用衣柜。

6.3.43 洁净保管室 clean shelf

内部设有高效净化送风装置的专用物品存放柜。

6.3.44 新风净化器 outside air cleaner

由风机和过滤器等组成的,用于引入并过滤室外空气的设备。

6.3.45 空气吹淋室 air shower booth

利用高速洁净气流吹落并清除进入洁净室人员表面附着微粒的小室。

6.3.46 通道式空气吹淋室 passageway type air shower

具有空气吹淋室功能的人形通道,可供多人连续吹淋。

6.3.47 气闸室 air lock

设置在洁净室出入口,阻隔室外或邻室污染气流和压差控制而设置的缓冲间。

6.3.48 传递窗 pass window

在洁净室隔墙上设置的传递部件或小设备的开口。两侧装有不能同时开启的门扇并可设置气闸。

6.3.49 余压阀 safety damper

为保持洁净室内静压稳定,设置在侧墙上的可自动开关的阀门。有机械或电动两种。

6.3.50 高效吸尘器 vacuum cleaner

以高效过滤器作为终过滤器的,可移动式真空吸尘设备。用于洁净室清扫。

6.3.51 洁净手术室用空调机组 air conditioning unit for clean operating room

向洁净手术室和为其服务的区域或其他类似的有生物控制要求场所直接提供处理空气的专用设备,主要包括空气循环和过滤净化装置,不但包括制冷系统、加热、加湿、净化和通风装置,同时还应包括控制微生物滋生的特别措施。

7冷热源

7.1 一般术语

7  冷热源

7.1  一般术语

7.1.1  制冷  refrigeration

   用某种手段将热量从被控物体或者空间中排出,使其温度低于周围环境温度,并维持这个温度的过程。

▼ 展开条文说明

7.1.2  蒸气压缩式制冷  vapou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以机械能为驱动能量,通过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利用制冷剂液体在气化时产生的吸热效应的制冷方式。

7.1.3  吸收式制冷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以热量为驱动能量,以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的吸收和发生效应为驱动力,利用制冷剂液体在气化时产生的吸热效应的制冷方式。

7.1.4  吸附式制冷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以热量为驱动能量,以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的吸附和脱附效应为驱动力,利用制冷剂液体在气化时产生的吸热效应的制冷方式。

▼ 展开条文说明

7.1.5  制冷机  refrigerating machine

   在某种动力驱动下,通过热力学逆循环连续地将热量从低温物体或介质转移到高温物体或介质,并用以制取冷量的装置。

▼ 展开条文说明

7.1.6  热泵  heat pump

   在某种动力驱动下,通过热力学逆循环连续地将热量从低温物体或介质转移到高温物体或介质,并用以制取热量的装置。它也可以实现制冷机的功能。

▼ 展开条文说明

7.1.7  冷水  chilled water

   由冷水机组等制冷设备提供的能满足空调或其他工艺降温需求的低温水。

▼ 展开条文说明

7.1.8  冷却水  cooling water

   带走冷水机组等制冷设备排放的冷凝热的冷却用水。

7.1.9  名义工况  nominal condition

   用于设备性能检测的单组或多组规定的试验条件,通常规定在有关标准、产品铭牌或样本上。

▼ 展开条文说明

7.1.10  制冷量  refrigerating capacity

   在规定工况下,单位时间内从被冷却的物质或空间中移除的热量,也称制冷能力。

▼ 展开条文说明

7.1.11  性能系数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制冷及制热设备的制冷及制热量与其消耗功率之比,其值用W/W表示,简称COP。

7.1.12  能效比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制冷设备的制冷量与其消耗功率之比,简称EER。

▼ 展开条文说明

7.1.13  制冷季节能效比  seasonal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在制冷季节中,制冷及制热设备进行制冷运行时从室内除去的热量总和与消耗的电量总和之比,其值用kWh/kWh表示,简称SEER。

7.1.14  制热季节能效比  heating seasonal performance factor

   在制热季节中,制冷及制热设备进行制热运行时向室内送入的热量总和与消耗的电量总和之比,其值用kWh/kWh表示,简称HSPF。

▼ 展开条文说明

7.1.15  全年性能系数  annual performance factor

   以一年为计算周期,同一台制冷及制热设备在制冷季节从室内除去的热量及制热季节向室内送入的热量总和与同一期间内消耗的电量总和之比,其值用kWh/kWh表示,简称APF。

▼ 展开条文说明

7.1.16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integrated part load value

   用一个单一数值表示的冷水机组等设备的部分负荷效率指标,它基于机组部分负荷时的性能系数值,按照机组在各种负荷率下的运行时间等因素,进行加权求和计算获得,简称IPLV。

▼ 展开条文说明

7.1.17  热力系数  thermodynamic coefficient

   特指在吸收式制冷中,制冷量与向发生器中加入的热量之比,其值用kWh/kWh表示。

▼ 展开条文说明

7.1.18  热力完善度  thermodynamic perfectness

   是指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工作在相同的高温与低温热源之间的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的比值。

▼ 展开条文说明

7.1.19  免费供冷  free cooling

   在不启动人工制冷设备的前提下,利用自然冷源提供冷量的供冷方式。

▼ 展开条文说明

7.2 制冷剂与制冷循环

7.2  制冷剂与制冷循环

7.2.1  制冷剂  refrigerant

   在制冷装置中实现循环制冷的工作介质,也称制冷工质,简称工质。

▼ 展开条文说明

7.2.2  共沸溶液制冷剂  azeotropic refrigerant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冷剂,按一定的组分相互溶解形成的混合制冷剂,在恒定的压力下,该混合制冷剂具有恒定不变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而且气相和液相具有相同的组分。

7.2.3  非共沸溶液制冷剂  zeotropic refrigerant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制冷剂,按一定的组分相互溶解形成的混合制冷剂,在恒定的压力下,该混合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不保持恒定,而且气相和液相具有不同的组分。

7.2.4  全球变暖潜能值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用于表示温室气体排放所产生的气候影响的指标,即在100年范围内,某种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对应于相同效应的CO2的质量,简称GWP。

7.2.5  消耗臭氧潜能值  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

   大气中氯氟碳化物质对臭氧层破坏的能力与R11对臭氧层破坏的能力之比值,简称ODP。

▼ 展开条文说明

7.2.6  大气寿命  atmospheric lifetime

   某物质排放到大气层被分解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 展开条文说明

7.2.7  吸收式制冷工质对  working pair of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在吸收式制冷装置中,由低沸点的制冷剂和用于吸收、解吸制冷剂的高沸点吸收剂组成的二元介质。

▼ 展开条文说明

7.2.8  冷剂水  water as refrigerant

   在吸收式制冷装置中,作为制冷剂的水。

7.2.9  压焓图  pressure enthalpy chart

   以压力为纵坐标、比焓为横坐标表示的物质热力状态图。

7.2.10  焓熵图  enthalpy entropy chart

   以比焓为纵坐标、比熵为横坐标表示的物质热力状态图。

7.2.11  压容图  pressure volume chart

   以压力为纵坐标、容积为横坐标表示的物质热力状态图。

7.2.12  防冻剂  antifreeze

   加入液体中以降低其凝固点的一种化学剂。

7.2.13  闪发气体  flash gas

   由于压力的降低,而导致液态制冷剂部分或全部蒸发而形成的气体。

7.2.14  不凝性气体  non-condensable gas

   存在于制冷系统中,在冷凝压力下不能被冷凝为液体的气体。

7.2.15  载冷剂  secondary refrigerant

   在间接制冷系统中,用以吸收被制冷物体或空间的热量,并将此热量转移给制冷装置的蒸发器的介质。

7.2.16  制冷循环  refrigeration cycle

   使热量从低温热源转移至高温热源的热力循环。

7.2.17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cycle

   由制冷剂液体的气化、蒸气的机械压缩、蒸气的液化和液体的膨胀四个基本过程构成的制冷循环,为物质或空间提供冷量。

7.2.18  吸收式制热循环  absorption heating cycle

   利用吸收剂的吸收作用使制冷剂发生迁移的制热循环。

7.2.19  蒸气喷射式制热循环  vapor ejection heating cycle

   利用喷射器使制冷剂发生迁移的制热循环。

7.2.20  蒸气压缩式制热循环  compression heating cycle

   由制冷剂液体的气化、蒸气的机械压缩、蒸气的液化和液体的膨胀四个基本过程构成的制热循环,为物质或空间提供热量。

7.2.21  排气压力  discharge pressure

   压缩机出口处排气管内制冷剂气体的压力。

7.2.22  排气温度  discharge temperature

   压缩机出口处排气管内制冷剂气体的温度。

7.2.23  冷凝  condensation

   气态制冷剂释放热量变成液态的状态变化过程。

7.2.24  冷凝压力  condensing pressure

   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冷凝时的压力。

7.2.25  冷凝温度  condensing temperature

   制冷剂蒸气在冷凝器中冷凝时,对应于冷凝压力的饱和温度。

7.2.26  再冷  subcooling

   在一定压力下,温度降低至该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以下的液态制冷剂的状态。

7.2.27  再冷度  degree of subcooling

   在一定压力下,制冷剂的饱和温度与再冷状态下的温度之差。

▼ 展开条文说明

7.2.28  节流膨胀  throttling expansion

   制冷剂通过孔口时发生的降压、膨胀过程,该过程中制冷剂与外界无机械功的转移。

7.2.29  蒸发压力  evaporating pressure

   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内蒸发时的压力。

7.2.30  蒸发温度  evaporating temperature

   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内蒸发时,对应于蒸发压力的饱和温度。

7.2.31  吸气压力  suction pressure

   压缩机进口处吸气管内制冷剂气体的压力。

7.2.32  吸气温度  suction temperature

   压缩机进口处吸气管内制冷剂气体的温度。

7.2.33  过热  superheat

   在一定压力下,温度上升到该压力所对应的饱和温度以上的气态制冷剂的状态。

7.2.34  过热度  degree of superheat

   在一定压力下,制冷剂在过热状态下的温度与其饱和温度之差。

7.3 冷热源系统与设备

7.3  冷热源系统与设备

7.3.1  压缩式制冷机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ng machine

   用制冷压缩机压缩制冷剂蒸气完成制冷循环的制冷机。

7.3.2  制冷压缩机  refrigerating compressor

   制冷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制冷剂气体流过此压缩机时,压力提高,容积缩小。通常有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涡旋式、旋转式等形式。

7.3.3  冷凝器  condenser

   制冷剂蒸气在其中被冷凝成液体的换热器。常用形式有风冷式、水冷式、蒸发式以及壳管式、套管式、板式、淋激式等形式。

7.3.4  蒸发器  evaporator

   液态制冷剂在其中进行吸热而蒸发的换热器。常用形式有满液式、干式、喷淋式、降膜式以及壳管式、板式、水箱式等形式。

7.3.5  热力膨胀阀  thermostatic expansion valve

   用以自动调节进入蒸发器的液态制冷剂流量,并使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蒸气的过热度保持在规定限值内的节流装置。

7.3.6  电子膨胀阀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按照预设程序调节进入蒸发器的液态制冷剂流量,并使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蒸气过热度保持在规定范围内的节流装置。

7.3.7  油分离器  oil separator

   将油和油雾滴从气态制冷剂中分离出来的设备,通常安装在压缩机的排气管道上。

7.3.8  过滤器  filter

   除去并储存流体中的固体物质的设备。

7.3.9  干燥器  drier

   贮有干燥剂的设备。在制冷系统中用来除去系统中循环流动的制冷剂内所含的水分。

7.3.10  贮液器  liquid receiver

   制冷系统中用于贮存液态制冷剂的容器。

7.3.11  不凝性气体分离器  non-condensable gas purger

   排除制冷系统中不凝性气体的设备。

7.3.12  油冷却器  oil cooler

   利用冷却水、空气或制冷剂直接蒸发冷却润滑系统中的油,以保证润滑系统正常工作的一种换热器。

7.3.13  吸收式制冷机  absorption-type refrigerating machine

   用吸收式制冷循环进行制冷的设备。

7.3.14  发生器  generator

   在吸收式制冷机中,通过加热从吸收式工质对中析出制冷剂的部件或设备。

7.3.15  吸收器  absorber

   在吸收式制冷机中,通过吸收剂吸收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蒸气的部件或设备。

7.3.16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  aqua-ammonia absorption-type refrigerating machine

   以氨为制冷剂、以水为吸收剂完成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制冷机。

7.3.17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lithium-bromide absorption-type refigerating machine

   以水为制冷剂、以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完成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制冷机。

7.3.18  单效  single-effect

   驱动热源在发生器中被直接利用一次。

7.3.19  双效  double-effect

   驱动热源在高压发生器中被直接利用,并在低压发生器中被间接地再次利用。

7.3.20  三效  triple-effect

   驱动热源在三级发生器中被直接和间接利用了三次。

7.3.21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single-effect lithium-bro-mide absorption-type refrigerating machine

   驱动热源在机组的发生器中被利用一次,发生出的制冷剂蒸气直接进入冷凝器冷凝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7.3.22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double-effect lithium-bro-mide absorption-type refrigerating machine

   驱动热源在机组的高压发生器中被直接利用,所发生出的制冷剂蒸气作为低压发生器的热源再次加以利用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7.3.23  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direct-fired lithium-bro-mide absorption-type refrigerating machine

   以燃料的燃烧热为驱动热源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7.3.24  蒸汽喷射式制冷机  steam-jet-type refrigerating ma-chine

   通过高压蒸汽喷射器引射来自蒸发器的低压气态制冷剂,并使其增压以完成制冷循环的制冷机。

7.3.25  喷射器  ejector

   蒸汽喷射式制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蒸汽通过一个具有渐缩惭扩断面的喷嘴时产生的高速蒸汽流,使该处形成较低的静压力,进而将来自蒸发器的气态制冷剂吸入,维持蒸发器所需压力的设备。

▼ 展开条文说明

7.3.26  烟气换热器  fumes heat exchange

   将烟气作为热流体,将其热量传递给冷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工艺流程规定的指标的热交换设备。

▼ 展开条文说明

7.3.27  冷水机组  water chiller

   在某种动力驱动下,通过热力学逆循环连续地产生冷水的制冷设备。

7.3.28  压缩式冷水机组  compression-type water chiller

   以压缩式制冷循环来制取冷水的机组。按照所采用的压缩机形式不同,可分为离心式、螺杆式、活塞式、涡旋式和旋转式冷水机组。

7.3.29  吸收式冷水机组  absorption-type water chiller

   以吸收式制冷循环来制取冷水的机组。根据驱动能源的不同,可分为热水型、蒸汽型和直燃型冷水机组;根据驱动热源在发生器中的利用次数,可分为单效、双效和三效吸收式冷水机组。

7.3.30  蒸汽喷射式冷水机组  steam jet-type water chiller

   以蒸汽喷射式制冷循环来制取冷水的机组。

7.3.31  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evaporative water chiller

   以不饱和空气中蕴含的干空气能作为驱动势,利用空气强制循环和水的蒸发制取冷水的制冷机组。

7.3.32  间接蒸发冷水机组  indirect evaporative water chiller

   以不饱和空气中蕴含的干空气能作为驱动势,在空气和水直接接触进行蒸发冷却过程之前,先对空气进行等湿降温从而制取冷水的机组。冷却产生冷水的极限温度为空气露点温度。

7.3.33  定流量冷水机组  constant-flow water chiller

   在运行过程中,不实时改变冷水流量与冷却水流量,而是通过改变水温差来适应负荷变化的冷水机组。

7.3.34  变流量冷水机组  variable-flow water chiller

   在运行过程中,改变流过制冷机组的冷水流量或冷却水流量来适应负荷变化的冷水机组。

7.3.35  定速冷水机组  constant-speed water chiller

   压缩机转速恒定的冷水机组。

7.3.36  变速冷水机组  variable-speed water chiller

   可调节压缩机转速改变制冷量的冷水机组。

7.3.37  直接式常压热水机组  atmospheric direct-contact heat water unit

   机组内热媒水直接与循环水接触,将循环水加热至所需温度,且始终处于常压运行状态的机组。

7.3.38  间接式常压热水机组  atmospheric indirect-contact heat water unit

   通过机组内的内置热交换热器将循环水加热至所需温度,且始终处于常压运行状态的机组。

7.3.39  蓄冷  cool storage

   利用某些工程材料或工作介质的蓄冷特性,贮藏冷量并加以合理利用的一种贮能技术。

7.3.40  全负荷蓄冷  full cool storage

   将白天用电高峰时段的冷负荷全部转移到电力低谷时段,启动制冷机进行蓄冷;在白天空调时制冷机组不运行,而由蓄冷装置释冷,承担空调所需的全部冷量。

7.3.41  部分负荷蓄冷  partial cool storage

   全天所需冷量部分由蓄冷装置供给,部分由制冷机供给,制冷机在全天蓄冷与用冷时段,基本上24h持续运行。

7.3.42  直接膨胀式蓄冷系统  direct-expansion cool storage system

   在蓄冷工况下,制冷设备的蒸发器直接与蓄冷介质接触进行换热制备并蓄存冷量的蓄冷系统。

7.3.43  冰蓄冷  ice cool storage

   利用水或水溶液作为蓄冷介质,制取冰或冰晶即一种冰水混合物来蓄存冷量的方法。

7.3.44  完全冻结式冰蓄冷系统  total freeze-up ice storage sys-tem

   蓄冰时蓄冰槽内无需预留冷水,制冰率达70%以上的一种静态储冰的内融冰蓄冷系统。

▼ 展开条文说明

7.3.45  蛇形盘管蓄冰装置  serpentine coil ice storage device

   浸没在满水的蓄冰槽中的换热盘管为蛇形的蓄冷装置。

7.3.46  圆形盘管蓄冰装置  circular coil ice storage device

   浸没在满水的蓄冰槽中的换热盘管为圆形的蓄冷装置。

7.3.47  U形盘管蓄冰装置  U-shape coil ice storage device

   浸没在满水的蓄冰槽中的换热盘管为U形的蓄冷装置。

▼ 展开条文说明

7.3.48  水蓄冷(热)  water cool(heat)storage

   利用水的显热蓄存冷(热)量的方法。

7.3.49  共晶盐蓄冷  eutectic salt cool storage

   利用共晶盐的相变潜热蓄存冷量的方法。

▼ 展开条文说明

7.3.50  全负荷蓄热  full heat storage

   将夜间高峰时段的热负荷全部转移到白天负荷低谷时段,白天蓄热材料蓄存热量;夜间蓄热装置放热,承担供暖所需的全部热量。

7.3.51  部分负荷蓄热  partial heat storage

   夜间所需热量部分由蓄热装置供给,部分由其他热源供给。

7.3.52  冷却水系统  cooling water system

   由散热设备、输送设备及管路组成的以水为载冷介质的,将制冷机产生的冷凝热排至室外环境的系统。

▼ 展开条文说明

7.3.53  冷却塔  cooling tower

   利用水对空气的蒸发吸热效应达到使冷却水降温目的的一种换热设备。按冷却水与空气是否直接接触分为开式、闭式两类;按水流与空气的流向关系分为逆流、横流两类。

7.3.54  鼓风式冷却塔  forced draft mechnical cooling tower

   采用风机向塔内送风以保证冷却效果的冷却塔。

7.3.55  引射式冷却塔  spray cooling tower

   无冷却风机,采用高速的水流通过喷水口射出,引射一定量的空气进入塔内进行换热的冷却塔,也称无动力冷却塔。

▼ 展开条文说明

7.3.56  冷却水泵  cooling water pump

   在空调系统中,驱动冷却水循环流动的水泵。

7.3.57  冷水泵  chilled water pump

   在空调冷水系统中,驱动冷水循环流动的水泵。

7.3.58  热水泵  hot water pump

   在空调热水系统中,驱动热水循环流动的水泵。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附条文说明]》GB/T 50155-2015

7.4 锅炉与锅炉房

7.4  锅炉与锅炉房

7.4.1  锅炉  boiler

   利用燃料燃烧等能量转换获取热能,生产规定参数(如温度、压力)和品质的蒸汽、热水或其他工质的设备。

▼ 展开条文说明

7.4.2  锅炉房  boiler room

   内部设置有锅炉及/或辅助设备的房间或单独建筑物。

7.4.3  电热式锅炉  electric boiler

   通过电-热转换产生热量的锅炉,热介质有蒸汽、水等。

7.4.4  热水锅炉  hot water boiler

   用于制取热水的锅炉。

7.4.5  蒸汽锅炉  steam boiler

   用于制取蒸汽的锅炉。

7.4.6  常压锅炉  atmospheric pressure boiler

   锅炉本体开孔与大气相通。在任何工况下,炉体内不承受供热系统的水柱静压力的锅炉。

7.4.7  真空相变锅炉  vacuum boiler

   在封闭炉体内部形成真空环境,通过燃烧或其他方式加热炉体内热媒水至蒸发并在内置换热器表面凝结放热加热供热系统热介质的锅炉,简称真空锅炉。

7.4.8  负压锅炉  negative pressure boiler

   锅炉本体不与大气相通,炉体内为负压的锅炉。利用水在低压情况下沸点低的特性,可快速加热封密的炉体内填装的热媒水。

7.4.9  承压锅炉  pressure boiler

   锅炉本体不与大气相通,炉体内为正压的锅炉。

7.4.10  冷凝锅炉  condensing boiler

   用烟气冷凝的方式来吸收锅炉尾部排烟中的显热和水蒸气凝结所释放的潜热的锅炉。

7.4.11  燃油锅炉 oil-fired boiler

   以油为燃料的锅炉。

7.4.12  燃气锅炉  gas-fired boiler

   以燃气为燃料的锅炉。

7.4.13  电热式承压热水锅炉  electric pressure hot water boiler

   通过电-热转换产生热量,工作中锅炉本体承受一定压力生产热水的锅炉。

7.4.14  电热式常压热水锅炉  electric atmospheric pressure hot water boiler

   通过电-热转换产生热量,顶部设有通大气口,锅炉本体始终处于常压运行状态的热水锅炉。

7.4.15  电热式蒸汽锅炉  electric steam boiler

   通过电-热转换产生热量,生产蒸汽的锅炉。

7.4.16  卧式内燃烟管锅炉  horizontal combustion smoke-tube boiler

   锅壳纵向轴平行于地面且燃烧室包含在锅炉本体内的烟管锅炉。

7.4.17  卧式烟水管锅炉  horizontal smoke-water-tube boiler

   锅炉内既有烟管受热面又有水管受热面的卧式锅炉。

7.4.18  蒸汽过热器  steam superheater

   在锅炉中将蒸汽从饱和温度进一步加热至过热温度的部件。

7.4.19  烟气热回收器  flue gas heat recovery facility

   锅炉尾部烟道中利用低温烟气加热给水的受热面,在使用燃煤锅炉时,称为省煤器。

7.4.20  空气预热器  air preheater

   锅炉尾部烟道中的烟气通过内部的散热片将进入锅炉前的空气预热到一定温度的受热面。用于提高锅炉的热交换性能,降低能量消耗。

7.4.21  安全阀  safety valve

   当进口侧工质静压超过其起座压力时能立即起跳,自动泄压,以防止因压力过高而导致压力容器破坏的阀门。用于蒸汽、液体或气体。

▼ 展开条文说明

7.4.22  额定蒸发量  nominal capacity

   蒸汽锅炉在额定压力和温度下,保证一定效率的每小时最大连续蒸发量。

7.4.23  额定热功率  nominal heating capacity

   锅炉在额定压力和温度下,保证一定效率的每小时最大连续产热量。

▼ 展开条文说明

7.4.24  受热面蒸发率  evaporation rate of heating surface

   单位面积受热面每小时所产生的蒸汽量。

7.4.25  锅炉热效率  boiler thermal efficiency

   锅炉有效利用热量与锅炉输入热量之比。

▼ 展开条文说明

7.4.26  储油罐  oil tank

   在燃油锅炉供油系统中,为保证使用期内供油连续性而设置的集中储存燃油的设备。

7.4.27  日用油箱  daily-use oil tank

   在燃油锅炉供油系统中,为保证单日供油连续性而设置的储存燃油的设备。

▼ 展开条文说明

7.4.28  输油泵  oil pump

   在燃油锅炉供油系统中,将室外储油罐中的燃油输送至室内日用油箱的油泵。

▼ 展开条文说明

7.4.29  全自动软水器  automatical softener

   带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可实现自动转换运行、再生程序的水软化处理设备。一般由控制器、控制阀、树脂罐及盐箱组成。

7.4.30  旁流水处理器  side-stream treatment

   从循环水系统中分流出部分水,对其进行过滤、软化和净化等处理的设备。常见的为金属电极式旁流水处理器。

7.4.31  软水箱  soft water tank

   在锅炉供水系统中用于储存经过软化处理的软水的设备。

▼ 展开条文说明

7.4.32  热水循环泵  hot-water circulating pump

   串联安装在锅炉水循环系统下降管的出口,是热水在循环系统内作强制流动的大流量、低扬程水泵,又称控制循环泵。

▼ 展开条文说明

7.4.33  热电联产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system

   同时生产电能和可用热能的联合生产方式,简称CHP系统。

7.4.34  冷热电联产  combined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 sys-tem

   在生产电能的同时,向外供给冷量、热量的联合生产方式,简称CCHP系统。

▼ 展开条文说明

7.5 可再生能源

7.5  可再生能源

7.5.1  太阳能集热器  solar collector

   吸收太阳辐射并将产生的热能传递到传热介质的装置。

▼ 展开条文说明

7.5.2  平板型集热器  flat plate collector

   吸热体表面基本为平板形状的非聚光型太阳能集热器。

7.5.3  聚光型集热器  concentrating collector

   利用反射器、透镜或其他光学器件将进入采光口的太阳辐射改变方向并会聚到吸热体上的太阳集热器。

7.5.4  真空管集热器  evacuated tube collector

   采用透明管,通常为玻璃管并在管壁与吸热体之间有真空空间的太阳能集热器。

7.5.5  集热器总面积  gross collector area

   整个集热器的最大投影面积,但不包括固定和连接传热介质管道的组成部分。

7.5.6  集热器倾角  tilt angle of collector

   太阳能集热器与水平面的夹角。

▼ 展开条文说明

7.5.7  太阳能负荷率  solar load rate

   设计状态下,由太阳能提供的热量占系统总热负荷的百分比。

7.5.8  太阳能贡献率  solar energy contribution rate

   太阳能在某个时段提供的能量与该时段供暖或空调所需要的能耗的比值。

▼ 展开条文说明

7.5.9  空气源热泵  air-source heat pump

   以空气为低温热源制取热水或热风的热泵。其中,制取热风的空气源热泵称为空气-空气热泵,制取热水的空气源热泵称为空气-水热泵。

7.5.10  水源热泵  water-source heat pump

   以水或添加防冻剂的水溶液为低温热源制取热水或热风的热泵。其中,制取热风的水源热泵称为水-空气热泵,制取热水的水源热泵称为水-水热泵。

▼ 展开条文说明

7.5.11  地源热泵系统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以岩土体、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由水源热泵机组、换热系统系统、建筑物内供热空调系统组成的系统。根据地热能交换系统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系统分为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表水地源热泵系统。

▼ 展开条文说明

7.5.12  污水源热泵  sewage-source heat pump

   以城市原生污水或再生水作为低温热源的水源热泵。

▼ 展开条文说明

7.5.13  地埋管换热器  ground heat exchanger

   供传热介质与岩土体换热用的,由埋于地下的密闭循环管组构成的换热器,也称土壤换热器。根据管路埋置方式不同,分为换热器管路埋置在水平管沟内的水平地埋管换热器和换热管路埋置在竖直钻孔内的竖直地埋管换热器。

7.5.14  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direct closed-loop groundwater system

   由抽水井取出的地下水,经处理后直接流经水源热泵机组的换热器后返回地下同一含水层的地下水换热系统。

7.5.15  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indirect closed-loop groundwater system

   由抽水井取出的地下水经中间换热器换热后返回地下同一含水层的地下水换热系统。

7.5.16  地表水换热系统  surface water system

   与地表水进行换热的地热能交换系统,分为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和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7.5.17  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open-loop surface water system

   地表水在循环泵的驱动下,经处理后直接流经水源热泵机组或通过中间换热器进行换热的系统。

7.5.18  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closed-loop surface water system

   将封闭的换热盘管按照特定的排列方法放入具有一定深度的地表水体中,传热介质通过换热管管壁与地表水进行换热的系统。

7.5.19  环路集管  circuit header

   连接地源侧各并联环路的集合管,通常用来保证各并联环路流量相等。

7.5.20  抽水井  production well

   用于从地下含水层中取水的水井。

7.5.21  回灌井  injection well

   用于向含水层灌注回水的水井。

7.5.22  热源井  heat source well

   用于从地下含水层中取水或向含水层灌注回水的水井,是抽水井和回灌井的统称。

▼ 展开条文说明

7.5.23  太阳能光热  solar thermal energy

   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或其他方式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热能,也称太阳能热利用,简称STE。

7.5.24  太阳能光电  photovoltaic

   利用太阳能电池中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也称太阳能光伏,简称PV。

7.5.25  太阳能热水系统  solar hot water system

   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吸收太阳辐射能,将太阳辐射能转换成热能以制取热水的系统。通常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贮水箱、泵、连接管道、支架、控制系统和必要时配合使用的辅助能源,简称SHW。

7.5.26  干空气能  dry air energy

   当有水源存在时,干燥空气由于处在不饱和状态而存在对外做功的潜在能力,用干燥空气的这种对外做功的潜在能力表示其蕴含的能量。

▼ 展开条文说明

8监测与控制

8.1 一般术语

8  监测与控制

8.1  一般术语

8.1.1  自动控制  automatic control

   在无人直接参与下,采用控制装置使被控设备、系统、生产过程或环境按着预定的方式运行或使被控参数保持规定值的操作。

▼ 展开条文说明

8.1.2  控制装置  control device

   在控制系统中,除调节对象以外的所有装置的统称。它能根据所测量的数值或状态,自动地按给定值校正被控对象参数偏差的装置。

8.1.3  自动化仪表  automation instrumentation

   对被测变量和被控变量进行测量和控制的仪表装置和仪表系统的总称。仅用以对被控变量进行控制的仪表,也称控制仪表。

8.1.4  调节对象  controlled plant

   控制系统中被控制的设备、系统、生产过程或环境,也称被控对象。

8.1.5  被控参数  controlled variable

   调节对象要求保持恒定的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物理量,也称被控制量。

8.1.6  反馈  feedback

   把输出信号回送到输入端的过程。

8.1.7  正反馈  positive feedback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相同,使输入信号增强的过程。

8.1.8  负反馈  negative feedback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相反,使输入信号减弱的过程。

8.1.9  调节对象飞升曲线  response curve of controlled plant

   当调节系统未工作时,调节对象在阶跃干扰作用下,被调参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用以表示调节对象的动态特性,也称调节对象反应曲线。

8.1.10  调节对象时间常数  time constant of controlled plant

   一阶调节对象受到阶跃干扰后,被调参数以初始最大上升或下降速度变化到新稳定值所需的时间,是表征调节对象动态特性的参数。

▼ 展开条文说明

8.1.11  调节对象滞后  lag of controlled plant

   指被调参数的变化落后于干扰的发生和变化的时间,是表征调节对象动态特性的参数。

8.1.12  调节对象放大系数  amplification factor of controlled plant

   在阶跃干扰作用下,引起调节对象输出变化的程度。其数值等于被调参数新、旧稳定值之差与干扰变量的比值,是表征调节对象静态特性的参数,也称传递系数。

8.1.13  调节对象自平衡  inherent regulation of controlled plant

   调节对象受到干扰后,在没有外来调节作用下,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特性。

8.1.14  过渡过程  transient

   控制系统从一个平衡状态过渡到另一个平衡状态的过程。

8.1.15  偏差  deviation

   被控参数的实际值与给定值之差。

8.1.16  静态偏差  static deviation

   过渡过程终了时,被控参数的稳定值与给定值之差。

8.1.17  动态偏差  dynamic deviation

   过渡过程中被控参数偏离给定值的最大值。

8.1.18  给定值  set point

   被控参数所要求保持的数值,也称设定值。

8.1.19  稳定性  stability

   表征控制系统在干扰作用下能否保持平衡状态或过渡过程能否结束并达到预定状态的特性。

8.1.20  超调量  overshoot

   控制系统受到干扰后,在调节器作用下,被控参数偏离新稳定值的数值。对于衰减振荡过渡过程,它是第一个峰值与新稳定值之差。

8.1.21  衰减比  attenuation ratio

   过渡过程曲线上同方向的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比。

8.1.22  振荡周期  oscillation period

   过渡过程中,同相相邻两个波峰或两个波谷之间的时间。

8.1.23  阶跃响应   step response

   一个输入变量的阶跃变化引起系统的时间响应。当激励为单位阶跃函数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称为单位阶跃响应。

8.1.24  干扰  interference

   凡能引起被调参数发生变化而偏离给定值的所有因素,也称扰动。

8.1.25  死区  dead band

   在传感器信号变化时,不能引起控制器动作的变化区域,也称静区或无感区。

8.1.26  置信度  confidence

   根据来自母体的一组子样,对表征母体的参数进行估计的统计可信程度,也称可靠度、置信水平或置信系数。

8.1.27  精度  accuracy

   观测结果、计算值或估计值与真值或被认为是真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8.1.28  比例带  proportional band

   比例调节器使执行机构作全行程变化时,被控参数的变化值或变化值对调节器输入全量程的百分率,也称比例度或比例范围。

8.1.29  积分时间  integral time

   表示调节器积分作用强弱的参数,是积分回路的时间常数。

8.1.30  微分时间  derivative time

   表示调节器微分作用强弱的参数,是微分回路的时间常数。

8.1.31  信号  signal

   在控制系统中表示某种信息的物理量。

8.1.32  输入量  input signal

   作用于一个元件、装置或系统输入端的物理量。

8.1.33  输出量  output signal

   用于控制被控元件、装置或系统动作状态的物理量。

8.1.34  数字量  digital signal

   信号为开和关两种状态的连接通道,也称开关量或数字信号。

8.1.35  模拟量  analog signal

   信号为连续变化量,有电压型、电流型的连接通道,也称模拟信号。

8.1.36  数字量输入  digital input

   以数字量形式输入控制器的信号,简称DI。

8.1.37  数字量输出  digital output

   以数字量形式从控制器输出的信号,简称DO。

8.1.38  模拟量输入  analog input

   以模拟量形式输入控制器的信号,简称AI。

8.1.39  模拟量输出  analog output

   以模拟量形式从管控制器输出的信号,简称AO。

8.1.40  报警信号 alarm signal

   设备或系统运行情况发生异常或某些参数超过允许值时,用光和声响发出的信号。

8.1.41  监视  monitoring

   观察系统或系统部分的工作,以确认正确的运行和检出不正确的运行。

8.1.42  监测  monitor

   对装备、系统或其一部分的工作正常性进行实时监视而采取的任何在线测试手段。

8.1.43  监控  supervision

   系统的控制和监视操作,必要时包括保证可靠性和安全保护的操作。

8.1.44  操纵变量  manipulated variable

   主控系统的输出变量,也是被控系统的输入变量,也称操纵量。

8.1.45  传递函数 transfer function

   在线性定常系统中,当所有初始条件为零时,输出变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与相应输入变量的拉普拉斯变换之比。

8.1.46  特性曲线  characteristic curve

   表明系统的输出变量稳态值与一个输入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表或曲线,此时其他输入变量均保持规定的恒定值。

8.1.47  参数检测  parameter detection

   对系统有代表性的运行参数进行测量和监视。

8.1.48  巡回检测  data scanning

   以巡回方式按要求依次对调节对象的一些状态和过程参数进行检测。

8.1.49  测量精度  measurement accuracy

   指测量的结果相对于被测量真值的偏离程度。

8.1.50  控制精度  control accuracy

   是指反馈控制系统中最终的控制参数值与额定值的符合程度。

8.1.51  采样周期  sampling period

   周期性采样控制系统中两次采样之间的时间间隔。

8.1.52  组态软件  configuration software

   采用各种标准的通用化功能的模块,根据具体的控制对象和控制目的,选取合适的功能模块进行编程组合而形成的软件。

▼ 展开条文说明

8.1.53  工况自动转换  multi-operating mode automatic con-version

   在多工况运行的空调系统中,当某一工况运行已不能满足室内控制参数和节能要求时,由此工况自动发出某种信息并自动转换到另一能满足要求的工况运行。

▼ 展开条文说明

8.2 控制方式与系统

8.2  控制方式与系统

8.2.1  楼宇自动化系统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给排水、防灾、安全防范、车库管理等设备与系统,以集中监视、控制与管理为目的而构成的综合系统,也称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 展开条文说明

8.2.2  综合控制系统  comprehensive control system

   采用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具有综合控制功能的仪表控制系统。

8.2.3  通信协议  communication protocol

   通信双方对数据传送控制的一种约定。约定中包括对数据格式、同步方式、传送速度、传送步骤、检验纠错方式以及控制字符定义等问题做出统一规定,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也称链路控制规程。

8.2.4  通信接口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电脑与其他设备传送信息的一种标准接口,常有并行通信接口和串行通信接口。

8.2.5  集中控制  centralized control

   由控制装置集中地对各系统的调节对象进行自动控制和监测。

8.2.6  就地控制  localized control

   就近对调节对象的启停和过程参数进行的控制。

8.2.7  遥控  remote control

   对调节对象进行有线或无线的远距离控制。

8.2.8  远程控制  long-range control

   通过网络,实现本地计算机对远方计算机进行配置、软件安装、程序修改等。

8.2.9  手动控制  manual control

   由人直接或间接操纵终端控制元件以保持被控参数达到规定值。

8.2.10  程序控制  program control

   按预定的程序自动控制被控设备或工艺过程。

8.2.11  分程控制  split ranging control

   由一个输入信号按不同功能产生两个或多个输出信号作用的控制。调节器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执行器进行分段控制,每个执行器只能在调节器输出信号的一段范围内走完全行程。

▼ 展开条文说明

8.2.12  多位控制  multi-position control

   操纵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的控制形式。

8.2.13  分级控制  hierarchical control

   分级控制又称等级控制或分层控制,是指将系统的控制中心分解成多层次、分等级的控制体系,一般呈宝塔型,同系统的管理层次相呼应。

8.2.14  连续控制  continuous control

   时间上连续地取得参比变量和被控变量,由连续作用产生操纵变量的控制。

8.2.15  模糊控制  fuzzy control

   根据经验和直觉,用事实、推理规则和量词以非经典逻辑方法表示控制算法的一种控制方式。

▼ 展开条文说明

8.2.16  前馈控制  feed-forward control

   按干扰作用的大小进行控制。当干扰发生后,过程的输入端检测变化,并在影响输出过程之前就预先发出一个校正信号,使被控参数与给定值的偏差减至最小。

8.2.17  开环控制  open loop control

   控制装置与调节对象之间只有顺向作用,而没有反馈的控制。

8.2.18  闭环控制  closed loop control

   控制装置与调节对象之间既有顺向作用又有反馈的控制,也称反馈控制。

8.2.19  变频调速控制  frequency control

   通过改变电源频率调整电动机转速的连续平滑调速方法。

8.2.20  流量比值控制  flow ratio control

   使某一流体的流量与另一物料的流量保持固定比值的流量控制。

8.2.21  顺序控制  sequential control

   执行顺序程序的控制。顺序程序按预定次序规定系统上的作用,有些作用取决于前面一些作用的执行情况或某些条件的实现。

8.2.22  最优控制  optimal control

   在规定的限度下,性能指标达到最大或最小的控制。

8.2.23  时间程序控制  programmed control in time

   将所有控制阶段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而组成的控制程序。

8.2.24  定值调节  fixed set-point control

   被控参数的给定值保持恒定的反馈调节。

8.2.25  连续调节  continuous regulation

   连续输出信号控制执行器的调节方式,常指模拟调节中的比例、比例积分和比例积分微分调节。

8.2.26  位式调节  position regulation

   在调节过程中,对执行机构通常按照两个位置或三个位置进行调节的控制方式。

▼ 展开条文说明

8.2.27  无定位调节  floating control

   调节过程中,在调节器作用下,执行机构按设定的恒定速度作正向或反向移动,直到被控参数达到给定值即调节器无输出时为止,也称恒速调节。

▼ 展开条文说明

8.2.28  比例调节  proportional control

   输出量变化与输入量变化成比例的连续控制。

▼ 展开条文说明

8.2.29  比例积分调节  proportional-integral control

   输出量与输入量及其时间积分的线性组合成比例的控制,也称PI调节。

▼ 展开条文说明

8.2.30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

   输出量与输入量、输入量的时间积分、输入量时间变化率的线性组合成比例的控制,也称PID调节。

▼ 展开条文说明

8.2.31  连锁保护  interlock protection

   为防止设备启停过程中,由于操作次序错误造成事故而采取的保护控制,使之在上一步操作未完成之前,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

8.2.32  焓值控制系统  enthalpy control system

   空调系统根据新风和回风焓值的比较改变新风量的控制系统。

▼ 展开条文说明

8.2.33  多工况控制系统  multi-operating mode control system

   特指多工况空调的控制系统。多工况控制主要由逻辑量控制回路和模拟量控制回路两部分组成,逻辑量控制回路实时识别并确定与当时室内外条件相适应的节能工况;模拟量控制回路是解决工况区内的调节问题。

▼ 展开条文说明

8.2.34  选择控制系统  selective control system

   在一个调节系统中有两个被控参数,经调节器控制一套执行机构时,由两个调节器或变送器送来的控制信号,通过高、低值选择器进行比较,选出适应工艺要求的控制信号并对工艺过程进行控制的系统。

8.2.35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direct digital control system

   在控制回路中,数字控制器根据一组实测的被控参数和规定的控制算式的函数关系,经计算后以数字形式直接输出,并控制执行机构动作的控制系统,简称DDC系统。

8.2.36  随动系统  follow-up control system

   被调量的给定值随某一变量变化的一种反馈控制系统。

8.2.37  串级调节系统  cascade control system

   一种由主、副两个调节器彼此串接的双回路调节系统。主调节器根据主参数与给定值的偏差输出信号,作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值,副调节器同时接受副参数信号和给定值并控制调节机构。副调节器的工作是随动调节,主调节器的工作是定值调节。

▼ 展开条文说明

8.2.38  自学习系统  self learning system

   具有识别、判断、积累经验和学习功能的较完善的自适应系统,一般具有两个以上的最优控制装置。

8.2.39  自适应控制系统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能够不断地测量输入信号和系统特性的变化,自动地改变系统的结构与参数,使系统具有适应环境变化并始终保持优良品质的自动控制系统。自适应功能主要包括自动识别、自动判断与自动修正等。

▼ 展开条文说明

8.2.40  集散式控制系统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的系统,简称DCS系统。

▼ 展开条文说明

8.2.41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fieldbus control system

   基于现场总线,实现全分散、全数字、全开放的计算机控制技术,适用于工业过程控制等方面,简称FCS系统。

8.3 控制装置与仪表

8.3  控制装置与仪表

8.3.1  敏感元件  sensing element

   自动控制系统中,检测所需测量参数的元件。

8.3.2  检测元件  detecting element

   在检测装置中,直接响应被测量,并将其转换成适于计量形式的元件。

8.3.3  传感器  sensor

   接受物理或化学变量形式的信息,并按一定规律将其转换成同种或别种性质的输出量的元件。

▼ 展开条文说明

8.3.4  温度传感器  temperature transducer

   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 展开条文说明

8.3.5  湿度传感器  humidity transducer

   能感受气体中水蒸气含量,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 展开条文说明

8.3.6  压力传感器  pressure transducer

   能感受压力并将其转换成可测信号输出的传感器。

▼ 展开条文说明

8.3.7  差压传感器  differential pressure transducer

   能感受两个测量点压力差并能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 展开条文说明

8.3.8  流量传感器  flow transducer

   能感受流体流量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 展开条文说明

8.3.9  液位传感器  liquid level sensor

   能感受液位高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 展开条文说明

8.3.10  空气质量VOC传感器  VOC sensor

   能感受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质量,并能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8.3.11  二氧化碳传感器  CO2 sensor

   用于测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分数,并能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8.3.12  一氧化碳传感器  CO sensor

   用于测量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气体体积分数,并能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

8.3.13  氧化锆氧量计  zirconia oxygen analyzer

   利用氧化锆固体电介质作为检测元件来检测混合气体中的含氧量的测氧传感器。

8.3.14  红外温度计  infrared thermometer

   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准确测定物体表面温度的仪器,又称红外测温仪。

8.3.15  干湿球温度计  wet and dry bulb thermometer

   测定空气温度和湿度的仪器,通常由两支相同的普通温度计组成,一支用于测定气温,称为干球温度计;另一支在球部用蒸馏水浸湿的纱布包住,纱布下端浸入蒸馏水中,称为湿球温度计。

8.3.16  质量流量计  mass flowmeter

   利用流体质量流量与科里奥利力的关系来测量质量流量的流量计。

8.3.17  热式流量计  thermal flowmeter

   利用流体流量或流速与热源对于流体传热量的关系来测量质量流量的流量计。

▼ 展开条文说明

8.3.18  热量表  heat meter

   用于计算热量的仪表。

▼ 展开条文说明

8.3.19  红外线探测器  infrared ray prober

   用于检测人体的存在或移动,并把热电元件的检测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输出的一种仪器。

8.3.20  恒温器  thermostat

   根据温度变化而动作,并用以保持调节对象所需温度的一种自动控制装置。

8.3.21  恒湿器  humidistat

   根据湿度变化动作,并用以保持调节对象所需湿度的一种自动控制装置。

▼ 展开条文说明

8.3.22  变送器  transmitter

   将敏感元件输出的信号转换成标准信号的装置。

▼ 展开条文说明

8.3.23  调节器  regulator

   根据被控参数的给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按预定的控制方式控制执行器的动作,使被控参数保持在给定值要求的范围内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的调节仪表,也称控制器。

8.3.24  比例元件  proportional element

   输出变量的变化与相应的输入变量的变化成比例的传递元件,简称P-元件。

8.3.25  积分元件  integral element

   输出变量的变化率或时间导数与相应的输入变量的值成比例的传递元件,简称Ⅰ-元件。

8.3.26  比例积分元件  proportional plus integral element

   比例元件和积分元件相加组合而成的传递元件,简称PI-元件。

8.3.27  微分元件  derivative element

   输出变量值与输入变量的变化率或时间导数成比例的传递元件,简称D-元件。

8.3.28  选择器  selector

   根据需要可以接通若干电路中任何一个的装置,如选择继电器和选择开关等。

8.3.29  电-气转换器   electro-pneumatic convertor

   将电动仪表的电标准信号转换成气动仪表的气压标准信号的装置。

8.3.30  气-电转换器  pneumo-electrical convertor

   将气动仪表的气压标准信号转换成电动仪表的电标准信号的装置。

▼ 展开条文说明

8.3.31  执行器  correcting unit

   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两部分组成的终端控制装置。

8.3.32  执行机构  actuator

   将控制信号转换成相应动作的机构。

8.3.33  调节机构  correcting element

   由执行机构驱动直接改变操作变量的机构。

▼ 展开条文说明

8.3.34  定位器  positioner

   使执行机构推杆位置与标准信号相一致的位置控制器。

8.3.35  调节阀  control valve

   接受调节器及执行机构送来的控制信号,自动改变阀门开度达到调节流量目的的调节机构。

8.3.36  电动调节阀  motorized valve

   由电动执行机构和调节阀组合成的流量调节装置。

8.3.37  气动调节阀  pneumatic valve

   由气动执行机构和调节阀组合成的流量调节装置。

8.3.38  自力式调节阀  self-operated valve

   无需外加动力源,只依靠被控流体的能量自行改变开度以保持被控变量恒定的流量调节装置。

8.3.39  电气动两通阀  motorized and pneumatic 2-way valve

   由电气动执行机构与两通阀组合成的流量调节装置。

8.3.40  电气动三通阀  motorized and pneumatic 3-way valve

   由电气动执行机构与三通阀组合成的流量调节装置。

8.3.41  电磁阀  solenoid valve

   利用电磁铁作为动力元件,以电磁铁的吸、放对小口径阀门作通断两种状态控制的流量调节装置。

8.3.42  调节阀流量特性  flow characteristic of control valve

   介质流过调节阀的相对流量与调节阀相对开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8.3.43  快开流量特性  quick open flow characteristic

   调节阀的开度较小时,阀门相对流量的增量远远超过相对开度增量,并随着开度的增大流量迅即达到最大。阀门的这一特性为快开流量特性。

8.3.44  线性流量特性  linear flow characteristic

   调节阀的相对流量的变化与相对开度的变化成正比关系,即单位行程变化所引起的流量变化为常数。

8.3.45  等百分比流量特性  equal percentage flow characteristic

   调节阀单位相对开度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对流量变化与该点的相对流量成正比关系。

8.3.46  抛物线流量特性 parabolic flow characteristic

   调节阀单位相对开度的变化所引起的相对流量变化与该点的相对流量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

8.3.47  调节阀流通能力  flow capacity of control valve

   当调节阀全开,阀门两端压差为100kPa,流体密度为1g/cm3时,通过调节阀的流量(m3/h)。也称阀门的流量系数。

8.3.48  调节阀可调比  adjustable ratio of regulator

   调节阀所能控制的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之比,可调比也称可调范围。

8.3.49  调节阀最大关闭压差  valve’s maximum closing pres-sure difference

   阀门关闭或开启时,阀两侧所允许的最大压差。

8.3.50  调节阀理想流量特性  ideal flow characteristic of con-trol valve

   调节阀进出口两端压差恒定情况下的流量特性。

8.3.51  调节阀工作流量特性  working flow characteristic of control valve

   调节阀在实际工作情况下的流量特性。

▼ 展开条文说明

8.3.52  阀权度  valve authority

   在实际工作情况下,调节阀全开时,阀门的压力损失占包括阀门本身在内的该调节支路总压力损失的比例。

▼ 展开条文说明

8.3.53  限位开关  limit switch

   当控制元件运动到设定限位时改变接点状态的开关。

8.3.54  继电器  relay

   根据电路中条件的变化,使一组或几组触点自动接通或切断的控制器件。

8.3.55  控制屏  control panel

   系统运行所需的控制仪表和显示器件等的组合体。

8.3.56  可编程序控制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可通过编程或软件配置改变控制对策的控制器,简称PLC。

▼ 展开条文说明

8.3.57  显示装置  display device

   显示计算机及其控制装置的输出信息的装置。

8.3.58  报警装置  alarm unit

   具有可听和(或)可视输出,以表明设备或控制系统不正常或超出极限状态的装置。

8.3.59  温度开关  temperature switch

   用双金属片作为感温元件的温度开关。

8.3.60  压力开关  pressure switch

   由所施加压力的变化驱动的开关。

8.3.61  压差开关  pressure difference switch

   能感测空气流量、空气压力或空气压差的微压差仪表,当压力达到一定值,开关就闭合或断开。

8.3.62  气流开关  air current switch

   气流系统中,达到一定流量状态时,将气流信号转换成开关信号的传感装置。

8.3.63  水流开关  water flow switch

   水流系统中,达到一定水流量状态时,将水流信号转换成开关信号的传感装置。

▼ 展开条文说明

8.3.64  水位开关  water level switch

   依据检测到的水位或液体变化,自动控制闭合或断开的开关。

8.3.65  模-数转换器  analog-digital converter

   将模拟输入信号转换成数字输出信号的转换器。

8.3.66  数-模转换器  digital-analog converter

   将表示数字输入信号的数字数据转换成模拟输出信号的转换器。

8.3.67  就地仪表  local instrument

   一般安装在被测对象和被控对象附近的,置于控制室外的仪表。

8.3.68  通风温湿度计  aspiration psychrometer

   利用机械通风方法形成一定速度的气流流经干球和湿球球体,以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仪表,也称阿斯曼温湿度计。

8.3.69  气候补偿器  climate compensator

   根据采暖期室外干球温度变化改变热水采暖系统供热量的自动控制装置。

▼ 展开条文说明

8.3.70  集合式控制装置  composite control equipment

   将传感器、执行器等控制元器件组合为一体,实现对被控参数进行控制的装置,通常也包括自力式控制装置。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附条文说明]》GB/T 50155-2015

9消声隔振与绝热防腐

9.1 一般术语

9  消声隔振与绝热防腐

9.1  一般术语

9.1.1  声源  sound source

   任何一种发声的物体。

9.1.2  声压级  sound pressure level

   声压与基准声压之比的常用对数乘以20,以分贝为单位。

▼ 展开条文说明

9.1.3  声级  sound level

   在可闻声频率范围内,按照特定频率计权而合成的声压级值。

9.1.4  A声级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

   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也称dB(A)、分贝A。

9.1.5  等效连续A声级  equivalent continuous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

   在声场中的某一位置上,将一段时间内间歇暴露的几个不同A声级,按能量平均方法得出一个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该声级称为等效连续A声级,简称等效声级。

9.1.6  声强级  sound intensity level

   声强与基准声强之比的常用对数乘以10,以分贝为单位。

9.1.7  声功率级  sound power level

   声功率与基准声功率之比的常用对数乘以10,以分贝为单位。

9.1.8  分贝  decibel

   标度声压级、声强级和声功率级等各种级的单位,以符号dB表示。它是两个功率或类似功率的两个同类量比值的常用对数乘以10的量纲一值。一般在使用中常取其中一个量作为基准。

9.1.9  频程  frequency interval

   把20Hz~20000Hz可闻声频率变化范围划分成的若干个较小的段落。通常划分为10段频程或30段频程,也称频带。

9.1.10  倍频程  octave band

   指10段频程序列中每段上限与下限频率之比为2的频程。

9.1.11  1/3倍频程  one-third octave band

   将每个倍频程划分为三段,每段上限与下限频率之比为1.26的频程。

9.1.12  中心频率  center frequency

   特指某一频程的中心频率。其值等于该频程上限与下限频率乘积的平方根。

9.1.13  噪声  noise

   紊乱、断续或统计上随机的声振荡;妨碍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声音;不需要的声音。

9.1.14  噪声评价NC曲线  noise criterion curve

   1957年由白瑞纳克提出的一组噪声标准曲线,作为室内噪声标准的基础数值,适用于稳定噪声。同一曲线上各倍频程的噪声可认为具有相同程度的干扰。

9.1.15  噪声评价PNC曲线  preferred noise criteria curve

   修正NC曲线的优选噪声评价曲线。与NC曲线比较,125Hz、250Hz、500Hz、1000Hz四个频程降低了1dB,其余频程降低了4dB~5dB。

9.1.16  噪声评价NR曲线  noise rating number

   1961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噪声评价曲线,也称噪声评价数。

9.1.17  环境噪声  ambient noise

   某一环境下总的噪声,通常是由多个不同位置的声源产生的。

▼ 展开条文说明

9.1.18  背景噪声   background noise

   在发生、检查、测量或记录的系统中,与信号存在与否无关的一切声的干扰,也称本底噪声。

9.1.19  降噪系数  noise reduction coefficient

   在250Hz、500Hz、1000Hz、2000Hz四个倍频程频率测得的吸声系数的平均值,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末位取0或5。

9.1.20  防腐  anti-corrosion

   为防止设备、管道及附件被所输送介质或周围环境所腐蚀而采取的必要保护措施,通常以防腐涂料为主,也可采用防腐蚀材料制作。

9.1.21  绝热  thermal insulation

   为减少设备、管道及其附件与周围环境换热,在其外表面采取增设绝热材料的措施。

9.2 隔声与消声

9.2  隔声与消声

9.2.1  噪声控制  noise control

   将噪声控制在容许范围内,以获得适宜的声学环境的技术。

9.2.2  噪声控制标准  criteria for noise control

   在不同情况下容许的最高噪声级的标准。

9.2.3  低频噪声  low-frequency noise

   主要噪声成分的频率低于500Hz的噪声。

▼ 展开条文说明

9.2.4  中频噪声  mid-frequency noise

   主要噪声成分的频率为500Hz~1000Hz的噪声。

9.2.5  高频噪声  high-frequency noise

   主要噪声成分的频率高于1000Hz的噪声。

9.2.6  空气动力噪声  aerodynamic noise

   高速气流、不稳定气流以及由于气流与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噪声。

9.2.7  气流再生噪声  regenerative noise

   当气流以一定速度通过直风管、弯头、三通、变径管、阀门和风口等部件时,由于部件受气流的冲击或因气流发生偏斜和涡流,而产生气流再生噪声。

▼ 展开条文说明

9.2.8  机组噪声  equipment noise

   在额定工况时,机组设备按规定的方法测得的声压级值。

9.2.9  隔声  sound insulation

   利用隔声材料和隔声结构阻挡声能传播、减少噪声传递的措施,使声能在传播途径中受到阻挡而不能直接通过,把声源产生的噪声限制在局部范围内,或在噪声的环境中隔离出相对安静的场所。

9.2.10  吸声  sound absorption

   特指在房间内表面装贴吸声材料或在空间悬挂吸声体,以降低房间噪声的措施。

9.2.11  噪声自然衰减量  natural attenuation quantity of noise

   通风和空调系统的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由于气流同管壁的摩擦,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以及管道截面变化和构造不同,部分声能反射回声源处,从而使噪声衰减的量。

9.2.12  房间吸声量  room absorption

   房间内表面和物体的总吸声量加上室内空气对在室内来回反射的声音的吸收。

9.2.13  消声  sound attenuation

   通过一定措施,对噪声加以控制,使其降低到容许范围内的技术。

9.2.14  消声量  sound deadening capacity

   消声器两端声压级的差值。

9.2.15  消声器  muffler

   利用声的吸收、反射、干涉等原理,降低通风与空调系统中气流噪声的装置。

9.2.16  阻性消声器  resistive muffler

   利用吸声材料的吸声作用,使沿管道传播的噪声,在其中不断被吸收和逐渐衰减的消声装置。

9.2.17  抗性消声器  reactive muffler

   内部不装任何吸声材料,仅依靠管道截面积的改变或旁接共振腔等,在声传播过程中引起声阻抗的改变,产生声能的反射与消耗,从而达到消声目的的消声装置。

9.2.18  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impedance muffler

   既具有吸声材料,又有共振腔、扩张室、穿孔板等滤波元件的消声装置。

9.2.19  微穿孔板消声器   micropunch plate muffler

   利用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制成的,具有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的特点,有较宽消声频带的消声装置。

9.2.20  消声弯头  bend muffler

   把吸声材料贴敷于通风弯头构件里制成的弯头式消声装置。

9.2.21  消声静压箱  pressure box muffler

   把吸声材料贴敷于静压箱体里制成的箱体式消声装置。

9.2.22  吸声材料  sound absorption material

   由于其多孔性、薄膜作用或共振作用而对入射声能有吸收作用的材料。

9.2.23  吸声系数  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分界面或材料吸收和透过的声能与入射总声能的比值。

9.2.24  吸音板  acoustic board

   具有吸声减噪作用的板状材料。

9.3 隔振

9.3    

9.3.1  振动  vibration

   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沿直线或曲线并经过其平衡位置所作的往复运动。

9.3.2  共振  resonance

   系统在受迫振动时,激励的任何频率与振动体固有频率相符合时,振幅急剧增大,从而产生更大振动的现象。

9.3.3  振幅 amplitude

   表示物体振动时振动位移幅度的量。

9.3.4  振动加速度  acceleration of vibration

   表示振动强度的指标,反映冲击力的大小。

9.3.5  固有频率  natural frequency

   系统自由振动时的频率。

▼ 展开条文说明

9.3.6  扰动频率  disturbance frequency

   受迫振动中,来自外加的激励频率。

9.3.7  共振频率  resonant frequency

   振动体发生共振时的固有频率,是材料的基本属性。

9.3.8  传递率  transmissibility

   振动系统在稳态受迫振动中,响应幅值与激励幅值的量纲一比值。

9.3.9  隔振  vibration isolation

   利用弹性支撑使受迫振动系统降低对外加激励的响应能力,也称减振。

9.3.10  隔振器  vibration isolator

   使系统与稳态激励隔离的弹性支撑,也称减振器。

9.3.11  隔振效率  vibration isolation efficiency

   振动通过隔振元件而衰减的百分数或百分比。

9.3.12  弹簧隔振器  spring shock absorber

   利用金属材料的弹性和弹簧结构的特点制成的隔振器。

9.3.13  橡胶隔振器  rubber shock absorber

   利用橡胶制成的隔振器。

9.3.14  空气弹簧隔振器  air cushion shock absorber

   由金属盖板及充气橡胶囊组成的隔振器。

9.3.15  隔振软接头  flexible joint

   设置于振动设备的进出口,用于防止设备振动通过水管或风管进行传递的一种柔性连接装置。

9.3.16  静态压缩量  static deflection

   振动体置于隔振器上,静态时,隔振器原始自然高度的变化量。

▼ 展开条文说明

9.3.17  极限压缩量  limit deflection

   隔振器受重压时,其自然高度所能改变的最大量。

9.3.18  浮筑双隔振台座  floating double vibration isolation platform

   在噪声要求严格的楼层设置噪声和振动较大的设备时,在地面上增加一承重台座,台座和地面间设一层弹性垫层,起到隔声隔振作用。

9.4 绝热与防腐

9.4 绝热与防腐

9.4.1 保冷 cold insulation

为减少周围环境中的热量传入低温设备和管道内部,或防止外壁表面凝露,在其外表面采取的包覆绝热措施。

9.4.2 保温 thermal insulation

为减少设备或管道与周围环境换热而采取的绝热措施。

9.4.3 绝热材料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用于减少结构物和环境换热的功能材料,导热系数较小,也称保温材料。

9.4.4 绝热层 insulating layer

由保温材料、隔汽层和防潮层等共同构成的保温结构,也称保温层。

9.4.5 保温层经济厚度 economic thickness of insulation layer

保温结构投资的年分摊费用与年散热损失费用之和为最小值时的保温层计算厚度。

9.4.6 隔汽层 water vapour barrier

用于阻止水蒸气迁移的材料或体系。

9.4.7 湿阻因子 moisture resistance factor

空气中水蒸气扩散系数除以多孔材料的透湿系数。

9.4.8 外保护层 insulation jacket

为防止绝热层和防潮层壁外界损坏所设置的外护结构。

9.4.9 防潮层 vapor barrier

为防止水蒸气迁移的结构层。

9.4.10 管道防腐 pipe anticorrosion protection

阻止或减弱管道受内外介质腐蚀而采取的措施。

9.4.11 缓蚀剂 corrosion inhibitor

加入盐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用以降低其腐蚀性的一种化学剂。

9.4.12 防腐通风机 corrosive resistant fan

对于输送的腐蚀性气体具有良好防腐性能的通风机,该风机就称为该通风系统的防腐通风机。防腐通风机可以通过零部件刷防腐涂料等方式的防腐处理,或者采用不锈钢、硬聚氯乙烯塑料、玻璃钢等具有防腐性能的材料制作。

 附录A中文索引

附录A 中文索引

A

安全阀 7.4.21

安息角 4.4.22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 7.3.16

B

百叶窗 4.3.12

百叶风口 4.6.45

板式换热器 5.6.46

板式热回收装置 5.6.62

薄膜空气过滤器 6.3.20

饱和含湿量 5.4.6

饱和蒸汽 3.1.30

保冷 9.4.1

保温 9.4.2

保温层经济厚度 9.4.5

保温窗 4.3.13

报警信号 8.1.40

报警装置 8.3.58

背景噪声 9.1.18

倍频程 9.1.10

被控参数 8.1.5

比电阻 4.4.26

比焓 5.4.5

比例带 8.1.28

比例积分调节 8.2.29

比例积分微分调节 8.2.30

比例积分元件 8.3.26

比例调节 8.2.28

比例元件 8.3.24

比摩阻 3.5.11

闭环控制 8.2.18

闭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7.5.18

闭式水箱 3.6.10

避风天窗 4.2.16

变风量空调系统 5.3.4

变风量末端装置 5.6.27

变流量冷水机组 7.3.34

变流量水系统 5.3.37

变频调速控制 8.2.19

变送器 8.3.22

变速冷水机组 7.3.36

标准有效温度 2.2.15

标准状态 2.3.52

表面传热系数 3.2.10

表面传热阻 3.2.11

表面式换热器 3.6.4

冰蓄冷 7.3.43

并联式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装置 5.6.30

补偿器 3.6.38

补风 4.1.35

补风型排风柜 4.3.31

补水泵 3.6.11

补水量 3.3.26

补心 3.4.40

不保证天数 2.1.19

不保证小时数 2.1.20

不等比热力失调 3.5.48

不等比水力失调 3.5.39

不凝性气体 7.2.15

不凝性气体分离器 7.3.11

不适冷风感 2.2.10

不一致热力失调 3.5.49

不一致水力失调 3.5.40

部分负荷蓄冷 7.3.41

部分负荷蓄热 7.3.51

C

采样周期 8.1.51

参数检测 8.1.47

操纵变量 8.1.44

操作温度 2.2.18

槽边排风罩 4.3.25

侧吸罩 4.3.24

侧向送风 5.5.17

测孔 4.6.29

测量精度 8.1.49

插板阀 4.6.12

插板式送风吸风口 4.6.24

差压传感器 8.3.7

常压锅炉 7.4.6

超高效空气过滤器 6.3.10

超声波加湿器 5.6.39

超调量 8.1.20

超微粒子 6.2.24

朝向修正率 3.2.28

尘化作用 4.4.30

尘源 4.4.29

沉降菌 6.2.20

沉降室 4.7.8

沉降速度 4.4.32

承压锅炉 7.4.9

程序控制 8.2.10

冲击式采样器 2.4.20

冲激式除尘器 4.7.20

抽水井 7.5.20

出口风速 5.5.24

初始浓度 4.4.36

除尘 4.4.1

除尘器 4.7.7

除尘系统 4.4.2

除尘效率 4.4.37

除污器 3.6.33

厨房排油烟罩 4.3.30

储油罐 7.4.26

穿堂风 4.2.1

穿透率 4.4.44

传递窗 6.3.48

传递函数 8.1.45

传递率 9.3.8

传感器 8.3.3

传热 3.2.3

传热冷负荷 5.2.24

传热系数 3.2.12

传热阻 3.2.13

串级冲击式采样器 2.4.19

串级调节系统 8.2.37

串联式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装置 5.6.29

窗式空调机(器) 5.6.5

吹吸式排风罩 4.3.26

垂直单管供暖系统 3.3.12

垂直单向流 6.2.9

粗效空气过滤器 6.3.5

催化燃烧法 4.5.7

D

大气尘 4.4.13

大气扩散法 4.5.16

大气寿命 7.2.6

大气透明度 2.3.48

大气湍流 4.5.17

大气稳定度 4.5.18

大气污染 6.1.3

大气压力 2.3.11

大容积密闭罩 4.3.21

带状辐射板 3.6.30

袋式除尘器 4.7.13

袋式空气过滤器 6.3.16

单风道空调系统 5.3.6

单风道型变风量末端装置 5.6.28

单管供暖系统 3.3.11

单管跨越式供暖系统 3.3.15

单管顺序式供暖系统 3.3.14

单双管混合式供暖系统 3.3.17

单位风量耗功率 5.2.32

单位面积送风量 5.5.23

单向流 6.2.8

单效 7.3.18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7.3.21

弹簧隔振器 9.3.12

当量局部阻力系数 3.5.17

当量长度 3.5.8

挡风板 4.2.17

挡水板 5.6.55

导流板 4.6.8

导热系数 3.2.7

倒吊桶式疏水器 3.6.51

倒灌 4.2.18

灯具风口 4.6.48

等百分比流量特性 8.3.45

等比热力失调 3.5.47

等比水力失调 3.5.38

等焓线 5.4.9

等湿加热 5.4.14

等湿冷却 5.4.15

等湿线 5.4.8

等速采样 2.4.21

等温加湿 5.4.18

等温射流 5.5.6

等温线 5.4.7

等效连续A声级 9.1.5

低频噪声 9.2.3

低温热水供暖 3.1.9

低温送风空调系统 5.3.28

低压蒸汽供暖 3.1.13

地板送风 5.5.21

地板送风装置 5.6.24

地表水换热系统 7.5.16

地道风 4.2.21

地方太阳时 2.3.41

地埋管换热器 7.5.13

地面辐射供暖 3.1.21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 3.3.8

地源热泵系统 7.5.11

典型气象年 2.3.49

电磁阀 8.3.41

电动风扇 4.7.30

电动调节阀 8.3.36

电感应式空气过滤器 6.3.19

电极式加湿器 5.6.36

电加热段 5.6.14

电加热器 5.6.45

电气动两通阀 8.3.39

电气动三通阀 8.3.40

电-气转换器 8.3.29

电热辐射供暖 3.1.25

电热式常压热水锅炉 7.4.14

电热式承压热水锅炉 7.4.13

电热式锅炉 7.4.3

电热式蒸汽锅炉 7.4.15

电子膨胀阀 7.3.6

电阻式加湿器 5.6.35

蝶阀 3.6.44

顶棚辐射供暖 3.1.20

定风量空调系统 5.3.3

定风量装置 5.6.26

定流量冷水机组 7.3.33

定流量水系统 5.3.36

定期除灰 4.4.48

定时温(湿)度 2.3.2

定速冷水机组 7.3.35

定位器 8.3.34

定值调节 8.2.24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 2.3.24

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2.3.25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2.3.23

冬季围护结构室外计算温度 2.3.26

冬季最多风向平均风速 2.3.50

氡浓度 2.4.11

动态 6.2.16

动态偏差 8.1.17

动压 3.5.28

堆积密度 4.4.25

对开式多叶阀 4.6.10

对流供暖 3.1.15

对流散热器 3.6.18

对喷 5.4.26

对丝 3.4.42

多分区空调机组 5.6.8

多工况控制系统 8.2.33

多管[旋风]除尘器 4.7.12

多级泵水系统 5.3.33

多级管网 3.4.6

多联机空调(热泵)系统 5.3.23

多位控制 8.2.12

E

额定热功率 7.4.23

额定蒸发量 7.4.22

二次回风 5.4.33

二次回风系统 5.4.35

二次水系统 5.3.32

二次扬尘 4.4.31

二次蒸汽 3.1.32

二级泵系统 5.3.35

二级管网 3.4.5

二氧化碳传感器 8.3.11

F

发生器 7.3.14

阀权度 8.3.52

反馈 8.1.6

防爆通风机 4.7.27

防潮层 9.4.9

防冻剂 7.2.13

防腐 9.1.20

防腐通风机 9.4.12

防回流装置 4.6.17

防火阀 4.6.14

防火风管 4.6.38

防烟 4.1.29

防烟阀 4.6.15

房间得热量 5.2.11

房间吸声量 9.2.12

放气阀 3.6.47

非单向流 6.2.11

非等温射流 5.5.7

非共沸溶液制冷剂 7.2.3

非共同段 3.5.5

非金属材料风管 4.6.36

非空调区 5.1.7

非稳态传热 3.2.5

分贝 9.1.8

分层空调 5.1.4

分层区 5.5.39

分程控制 8.2.11

分风阀 4.6.51

分割粒径 4.4.39

分级除尘效率 4.4.38

分级控制 8.2.13

分汽缸 3.6.34

分散供暖 3.1.2

分水器 3.6.35

分体式空调机(器) 5.6.3

粉尘 4.4.8

风管部件 4.6.33

风管蝶阀 4.6.9

风管配件 4.6.32

风管支架吊架 4.6.30

风机段 5.6.18

风机盘管机组 5.6.20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5.3.11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 5.3.14

风口 4.6.19

风力附加率 3.2.29

风量平衡 4.1.18

风扇调风 5.5.22

风速 2.3.14

风向 2.3.16

风向频率 2.3.17

风压 4.2.3

浮球阀 3.6.46

浮球式疏水器 3.6.52

浮桶式疏水器 3.6.50

浮游菌 6.2.19

浮筑双隔振台座 9.3.18

辐射供冷空调系统 5.3.24

辐射供暖 3.1.19

辐射冷却末端 5.6.25

辐射强度 2.1.22

辐射照度 2.1.23

负反馈 8.1.8

负荷特性 5.2.30

负压锅炉 7.4.8

负压区 4.2.10

附加耗热量 3.2.25

复合材料风管 4.6.37

复合式蒸发冷却 5.4.45

复合通风 4.1.34

G

干工况 5.4.20

干管 3.4.20

干空气 5.4.1

干空气能 7.5.26

干球温度 2.1.3

干扰 8.1.24

干湿球温度计 8.3.15

干式除尘器 4.7.9

干式空气过滤器 6.3.2

干式凝结水管 3.4.17

干燥器 7.3.9

干蒸汽 5.4.2

干蒸汽加湿器 5.6.34

钢制散热器 3.6.20

高度附加率 3.2.31

高频噪声 9.2.5

高温热水供暖 3.1.10

高效过滤器送风口 6.3.34

高效空气过滤器 6.3.9

高效吸尘器 6.3.50

高压蒸汽供暖 3.1.12

高中效空气过滤器 6.3.7

格栅风口 4.6.44

隔离区 4.5.28

隔离室 6.3.40

隔汽层 9.4.6

隔热 2.2.19

隔声 9.2.9

隔振 9.3.9

隔振器 9.3.10

隔振软接头 9.3.15

隔振效率 9.3.11

给定值 8.1.18

工况自动转换 8.1.53

工位空调 5.1.5

工艺性空调 5.1.2

工作地点温度 2.2.2

工作压力 3.5.26

共沸溶液制冷剂 7.2.2

共晶盐蓄冷 7.3.49

共同段 3.5.4

共用立管 3.3.22

共振 9.3.2

共振频率 9.3.7

供回水温差 3.1.37

供冷度日数 2.3.37

供暖 2.1.27

供暖度日数 2.3.36

供暖管道 3.4.13

供暖面积热指标 3.2.38

供暖年耗热量 3.2.42

供暖热负荷 3.2.35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2.3.22

供暖室外临界温度 2.3.33

供暖体积热指标 3.2.39

供暖系统 3.3.1

供汽压力 3.1.38

供热 3.1.41

供热管路附件 3.4.9

供热管网 3.4.1

供热管网连通管线 3.4.12

供热管网热力失调 3.5.41

供热管网输送效率 3.4.7

供热管线 3.4.8

供水温度 3.1.35

鼓风式冷却塔 7.3.54

固定风口 4.6.41

固定支架 3.4.43

固体吸湿装置 5.6.44

固有频率 9.3.5

管道防腐 9.4.10

管道风机 4.7.26

管道配件 3.4.31

管段 3.5.6

管段长度 3.5.7

管接头 3.4.33

贯流式通风机 4.7.4

惯性除尘器 4.7.10

光管散热器 3.6.21

锅炉 7.4.1

锅炉房 7.4.2

锅炉热效率 7.4.25

过渡过程 8.1.14

过滤段 5.6.11

过滤器 7.3.8

过滤器初阻力 4.4.40

过滤器终阻力 4.4.41

过滤速度 4.4.46

过滤效率 4.4.43

过热 7.2.34

过热度 7.2.35

过热蒸汽 3.1.31

H

含尘浓度 4.4.35

含湿量 2.1.10

焓熵图 7.2.10

焓湿图 5.4.4

焓值控制系统 8.2.32

耗热量 3.2.23

黑球温度 2.1.5

恒湿器 8.3.21

恒湿系统 5.3.16

恒温恒湿系统 5.3.17

恒温控制阀 3.6.59

恒温器 8.3.20

恒温式疏水器 3.6.54

恒温系统 5.3.15

红外温度计 8.3.14

红外线辐射器 3.6.31

红外线加湿器 5.6.37

红外线探测器 8.3.19

呼吸区 5.1.9

户间传热负荷 3.2.49

滑动角 4.4.23

滑动平均 2.1.21

滑动支架 3.4.44

环境测试舱 2.3.53

环境空气 6.1.5

环境噪声 9.1.17

环路 3.5.2

环路集管 7.5.19

环状管网 3.4.3

缓蚀剂 9.4.11

换气次数 4.1.15

换气扇 4.7.28

换热器 3.6.1

挥发性有机物 2.4.5

回风 5.5.27

回风百分比 5.4.30

回风方式 5.5.28

回风口 5.5.30

回风口吸风速度 5.5.31

回灌井 7.5.21

回流区 5.5.9

回水温度 3.1.36

混合段 5.6.12

混合通风 5.5.34

混水泵 3.6.57

混水器 3.6.32

活接头 3.4.34

活性炭空气过滤器 6.3.21

火炕供暖 3.1.27

火炉供暖 3.1.26

J

机器露点 5.4.28

机械除尘 4.4.3

机械排风系统 4.3.3

机械送风系统 4.3.2

机械通风 4.1.2

机械通风系统 4.3.1

机组噪声 9.2.8

积分时间 8.1.29

积分元件 8.3.25

基本耗热量 3.2.24

极端含湿量 2.3.51

极端最低温度 2.3.9

极端最高温度 2.3.8

极限流速 3.5.21

极限压缩量 9.3.17

集合式控制装置 8.3.70

集气罐 3.6.37

集热器倾角 7.5.6

集热器总面积 7.5.5

集散式控制系统 8.2.40

集水器 3.6.36

集中供暖 3.1.1

集中供暖系统耗电输热比 3.1.50

集中控制 8.2.5

集中式空调系统 5.3.2

集中送风供暖 3.1.18

计数浓度 4.1.27

计算参数 2.1.1

计算供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2.3.35

计算供暖期天数 2.3.34

继电器 8.3.54

加热 5.4.10

加热段 5.6.13

加湿 5.4.12

加湿段 5.6.15

加湿器 5.6.33

加压泵 3.6.13

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7.5.15

间接连接 3.3.24

间接式常压热水机组 7.3.38

间接蒸发冷却 5.4.44

间接蒸发冷水机组 7.3.32

间接蒸汽加湿器 5.6.41

间歇附加率 3.2.32

间歇供暖 3.1.6

监测 8.1.42

监控 8.1.43

监视 8.1.41

检测元件 8.3.2

检查门 4.6.28

检漏试验 6.2.17

减湿 5.4.13

减湿冷却 5.4.17

减压阀 3.6.39

建筑气流区 4.2.5

降噪系数 9.1.19

角阀 3.6.45

角件 4.6.35

阶跃响应 8.1.23

接触系数 5.4.41

接受式排风罩 4.3.17

节流膨胀 7.2.29

洁净保管室 6.3.43

洁净度 6.2.5

洁净度级别 6.2.6

洁净工作服 6.2.13

洁净工作区 6.2.12

洁净工作台 6.3.29

洁净烘箱 6.3.38

洁净屏 6.3.37

洁净区 6.2.2

洁净室 6.2.1

洁净手术室用空调机组 6.3.51

洁净衣柜 6.3.42

洁净罩 6.3.35

截止点 2.4.18

截止阀 3.6.42

解吸 4.5.11

金属辐射板 3.6.28

金属辐射板供暖 3.1.23

进风口 4.3.11

进风量 4.1.16

经济传热阻 3.2.16

经济流速 3.5.22

精度 8.1.27

净化效率 4.5.27

静电除尘器 4.7.15

静电式空气净化装置 6.3.18

静态 6.2.15

静态偏差 8.1.16

静态压缩量 9.3.16

静压 3.5.27

静压箱 5.6.56

就地控制 8.2.6

就地仪表 8.3.67

局部供暖 3.1.4

局部净化设备 6.3.28

局部密闭罩 4.3.19

局部排风 4.1.11

局部排风系统 4.3.5

局部排风罩 4.3.15

局部区域空调 5.1.3

局部送风 4.1.10

局部送风系统 4.3.4

局部通风 4.1.9

局部阻力 3.5.15

局部阻力系数 3.5.16

聚光型集热器 7.5.3

绝对粗糙度 3.5.13

绝对湿度 2.1.8

绝热 9.1.21

绝热材料 9.4.3

绝热层 9.4.4

绝热加湿 5.4.16

K

开环控制 8.2.17

开式地表水换热系统 7.5.17

开式水箱 3.6.9

抗菌过滤器 6.3.22

抗性消声器 9.2.17

颗粒层除尘器 4.7.14

可编程序控制器 8.3.56

可湿性 4.4.27

可调节风口 4.6.42

可吸入颗粒物 2.1.25

可移式排风罩 4.3.29

可再生滤料 4.4.51

可再生能源 2.1.32

空气吹淋室 6.3.45

空气弹簧隔振器 9.3.14

空气动力学直径 2.4.4

空气动力阴影区 4.2.8

空气动力噪声 9.2.6

空气分布器 4.6.22

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2.2.11

空气过滤器 6.3.1

空气加热器 3.6.25

空气间层 3.2.2

空气交换效率 4.1.38

空气净化 2.1.30

空气净化功能涂覆材料 6.2.30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 5.4.36

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5.6.57

空气冷却器 5.6.48

空气龄 4.1.36

空气幕 3.6.26

空气湿度 2.1.7

空气-水系统 5.3.10

空气调节 2.1.29

空气调节系统 5.3.1

空气温度 2.1.2

空气污染物 6.1.4

空气预热器 5.6.47

空气预热器 7.4.20

空气源热泵 7.5.9

空气质量VOC传感器 8.3.10

空气自净器 6.3.39

空态 6.2.14

空调房间 5.1.8

空调机房 5.1.14

空调冷热水系统耗电输冷(热)比 5.2.33

空调年耗冷量 5.2.38

空调年耗热量 5.2.37

空调区 5.1.6

空调区域冷负荷 5.2.21

空调区域湿负荷 5.2.20

空调设备 5.6.1

空调系统冷负荷 5.2.29

空调系统能效比 5.3.29

孔板送风 5.5.19

控制风速 4.3.28

控制精度 8.1.50

控制屏 8.3.55

控制装置 8.1.2

块状辐射板 3.6.29

快开流量特性 8.3.43

L

累计耗热量 3.2.41

累年值 2.1.12

累年最冷三个月 2.1.17

累年最冷月 2.1.15

累年最热三个月 2.1.18

累年最热月 2.1.16

冷风幕 5.6.23

冷风渗透耗热量 3.2.33

冷负荷温度 5.2.28

冷剂水 7.2.8

冷梁 5.6.22

冷凝 7.2.24

冷凝锅炉 7.4.10

冷凝器 7.3.3

冷凝温度 7.2.26

冷凝压力 7.2.25

冷盘管 5.6.51

冷却 5.4.11

冷却段 5.6.17

冷却水 7.1.8

冷却水泵 7.3.56

冷却水系统 7.3.52

冷却塔 7.3.53

冷热电联产 7.4.34

冷热源 2.1.31

冷水 7.1.7

冷水泵 7.3.57

冷水机组 7.3.27

离心式加湿器 5.6.38

离心式暖风机 3.6.24

离心式通风机 4.7.2

历年值 2.1.11

历年最冷月 2.1.13

历年最热月 2.1.14

立管 3.4.21

粒径 4.4.20

粒径分布 4.4.21

粒径计数浓度 4.4.52

粒子 4.4.19

连续除灰 4.4.47

连续供暖 3.1.5

连续控制 8.2.14

连续调节 8.2.25

联合除尘 4.4.5

连锁保护 8.2.31

两管制水系统 5.3.19

流量比值控制 8.2.20

流量传感器 8.3.8

楼宇自动化系统 8.2.1

漏风量 4.1.31

漏风率 4.1.33

露点温度 2.1.6

落地浓度 4.5.26

滤料 4.4.50

M

密闭罩 4.3.18

免费供冷 7.1.19

敏感元件 8.3.1

名义工况 7.1.9

模糊控制 8.2.15

模拟量 8.1.35

模拟量输出 8.1.39

模拟量输入 8.1.38

模-数转换器 8.3.65

摩擦系数 3.5.12

摩擦阻力 3.5.10

N

内区 5.1.12

内照射指数 2.4.13

能效比 7.1.12

泥浆处理 4.4.7

逆喷 5.4.25

逆温 4.5.19

逆温层 4.5.20

年平均浓度 2.4.7

年平均温(湿)度 2.3.5

凝结水背压 3.1.39

凝结水泵 3.6.14

凝结水闭式回水 3.1.46

凝结水闭式满管回水 3.1.48

凝结水管 3.4.16

凝结水开式回水 3.1.45

凝结水盘 5.6.53

凝结水箱 3.6.8

凝结水余压回水 3.1.47

暖风机 3.6.22

P

排放浓度 4.5.25

排风柜 4.3.22

排风柜控制浓度 4.4.54

排风机 4.3.9

排风口 4.6.26

排风口 5.5.33

排风量 4.1.17

排风式洁净工作台 6.3.32

排风温度 4.1.20

排气管 3.4.24

排气温度 7.2.23

排气压力 7.2.22

排污管 3.4.29

排烟 4.1.30

排烟阀 4.6.16

排烟防火阀 4.6.31

盘管 5.6.49

盘式散流器 4.6.39

旁流水处理器 7.4.30

旁通阀 4.3.14

旁通管 3.4.26

旁通型变风量末端装置 5.6.31

抛物线流量特性 8.3.46

泡沫除尘器 4.7.19

喷口 4.6.50

喷口送风 5.5.20

喷射器 7.3.25

喷水段 5.6.16

喷雾风扇 4.7.6

喷嘴 5.6.54

喷嘴密度 5.4.27

膨胀管 3.4.27

膨胀水箱 3.6.7

偏差 8.1.15

频程 9.1.9

平板式空气过滤器 6.3.11

平板型集热器 7.5.2

平行式多叶阀 4.6.11

平衡阀 3.6.62

平均风速 2.3.15

平均辐射温度 2.2.17

平均空气龄 4.1.37

平均相对湿度 2.3.13

Q

气布比 4.4.45

气-电转换器 8.3.30

气动调节阀 8.3.37

气候补偿器 8.3.69

气力输送 4.4.34

气流开关 8.3.62

气流流型 6.2.7

气流再生噪声 9.2.7

气流组织 5.5.1

气幕式洁净罩 6.3.36

气溶胶 4.4.12

气体冷凝法 4.5.8

气体燃烧法 4.5.4

气体吸附 4.5.3

气体吸收 4.5.2

气闸室 6.3.47

汽-水混合式换热器 3.6.5

汽水混合物 3.1.33

汽-水式换热器 3.6.3

迁移 6.1.2

前馈控制 8.2.16

潜热 5.2.2

潜热冷负荷 5.2.22

墙壁辐射供暖 3.1.22

亲水性粉尘 4.4.10

清扫孔 4.6.27

球形风口 4.6.47

区域供热 3.1.42

区域温差 2.2.6

全负荷蓄冷 7.3.40

全负荷蓄热 7.3.50

全空气系统 5.3.5

全面供暖 3.1.3

全面排风 4.1.4

全面通风 4.1.3

全年性能系数 7.1.15

全球变暖潜能值 7.2.4

全热 5.2.3

全热热回收装置 5.6.58

全水系统 5.3.13

全循环式洁净工作台 6.3.31

全压 3.5.29

全自动软水器 7.4.29

群集系数 5.2.31

R

燃气锅炉 7.4.12

燃气红外线辐射供暖 3.1.24

燃油锅炉 7.4.11

扰动频率 9.3.6

热泵 7.1.6

热泵式空调机(器) 5.6.4

热车间 4.2.19

热电联产7.4.33

热动力式疏水器 3.6.53

热惰性指标(D值) 3.2.18

热分配计 3.6.61

热风供暖 3.1.17

热风供暖系统 3.3.7

热风幕 3.6.27

热负荷图 3.2.46

热负荷延续时间图 3.2.48

热管 5.6.52

热管式热回收装置 5.6.63

热回收潜热效率 5.4.38

热回收全热效率 5.4.39

热回收显热效率 5.4.37

热扩散率 3.2.8

热力分层 5.5.36

热力膨胀阀 7.3.5

热力燃烧法 4.5.6

热力入口 3.1.44

热力失调度 3.5.43

热力衰减 5.5.37

热力完善度 7.1.18

热力系数 7.1.17

热力站 3.1.40

热量表 8.3.18

热量计量 3.1.49

热量计量装置 3.6.60

热流量 3.2.6

热媒 3.1.29

热媒参数 3.1.34

热盘管 5.6.50

热平衡 4.1.19

热桥 2.1.24

热湿比 5.4.19

热湿交换 5.4.22

热式流量计 8.3.17

热舒适 2.2.7

热水泵 7.3.58

热水分(集)配器 3.4.32

热水供暖 3.1.8

热水供暖系统 3.3.2

热水供应年耗热量 3.2.45

热水供应热负荷 3.2.36

热水供应日耗水量图 3.2.47

热水管 3.4.14

热水锅炉 7.4.4

热水循环泵 7.4.32

热网 3.1.43

热压 4.2.2

热应激指标 2.2.12

热用户垂直热力失调 3.5.44

热用户热力失调 3.5.42

热用户水平热力失调 3.5.45

热源井 7.5.22

热指标 3.2.37

热阻 3.2.9

人身净化用室 6.2.3

人体散热量 5.2.12

人体散湿量 5.2.18

人员活动区 5.1.10

日较差 2.3.10

日平均浓度 2.4.8

日平均温(湿)度 2.3.3

日平均综合温度 5.2.6

日用油箱 7.4.27

日照率 2.3.19

容尘量 4.4.42

溶液调湿装置 5.6.43

溶液吸收式热回收装置 5.6.64

柔性接头 4.6.3

软管 4.6.2

软水箱 7.4.31

S

三管制水系统 5.3.20

三通 3.4.37

三效 7.3.20

伞形风帽 4.6.5

伞形罩 4.3.23

散流器 4.6.20

散流器送风 5.5.18

散热量 4.2.12

散热量有效系数 4.2.14

散热器 3.6.17

散热器供回水支管 3.4.23

散热器供暖 3.1.16

散热器供暖系统 3.3.6

散热强度 4.2.13

散热源 4.2.11

散湿量 5.2.17

筛板塔 4.7.22

闪发气体 7.2.14

上部混合区 5.5.40

上分式系统 3.3.18

蛇形盘管蓄冰装置 7.3.45

设备散热量 5.2.13

设备散湿量 5.2.19

设计日 5.2.34

设计日空调累计冷负荷 5.2.35

设计日空调累计热负荷 5.2.36

射程 5.5.10

射流 5.5.2

射流扩散角 5.5.11

射流区 5.5.8

射流轴心速度 5.5.12

生产工艺年耗热量 3.2.44

生物安全柜 6.3.33

生物安全实验室 6.3.27

生物洁净室 6.3.26

生物污染物 4.4.53

声功率级 9.1.7

声级 9.1.3

声强级 9.1.6

声压级 9.1.2

声源 9.1.1

湿度传感器 8.3.5

湿法除尘 4.4.6

湿工况 5.4.21

湿空气 5.4.3

湿膜加湿器 5.6.40

湿球黑球温度指数 2.2.16

湿球温度 2.1.4

湿式除尘器 4.7.16

湿式空气过滤器 6.3.3

湿式凝结水管 3.4.18

湿式作业 6.2.28

湿阻因子 9.4.7

时间程序控制 8.2.23

事故通风 4.1.12

事故通风系统 4.3.6

试验尘 4.4.49

试验压力 3.5.30

室内环境 2.4.1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2.2.3

室内空气质量 2.4.2

室内空气质量参数 2.4.3

室内温(湿)度 2.2.1

室内温湿度基数 2.2.4

室内温湿度允许波动范围 2.2.5

室外气象计算参数 2.3.21

室外温(湿)度 2.3.1

手动控制 8.2.9

手摇泵 3.6.15

受热面蒸发率 7.4.24

受限射流 5.5.5

舒适性空调 5.1.1

疏水器 3.6.49

疏水性粉尘 4.4.11

输出量 8.1.33

输配干线 3.4.11

输入量 8.1.32

输送干线 3.4.10

输油泵 7.4.28

数-模转换器 8.3.66

数字量 8.1.34

数字量输出 8.1.37

数字量输入 8.1.36

衰减倍数 3.2.19

衰减比 8.1.21

双风道空调系统 5.3.7

双风机空调机组 5.6.9

双管供暖系统 3.3.16

双效 7.3.19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7.3.22

水锤 3.5.31

水环热泵空调系统 5.3.26

水力除尘 4.4.4

水力计算 3.5.1

水力平衡 3.5.35

水力平衡度 3.5.36

水力失调 3.5.33

水力失调度 3.5.34

水力稳定性 3.5.32

水流开关 8.3.63

水流量调节阀 3.6.41

水膜除尘器 4.7.17

水平单管供暖系统 3.3.13

水平单向流 6.2.10

水平淘洗法 6.2.29

水气比 5.4.23

水-水式换热器 3.6.2

水位开关 8.3.64

水系统 5.3.18

水系统竖向分区 5.3.22

水性涂料 2.4.15

水蓄冷(热) 7.3.48

水硬性 4.4.28

水源热泵 7.5.10

水蒸气分压力 2.3.12

顺喷 5.4.24

顺序控制 8.2.21

丝堵 3.4.39

死区 8.1.25

四管制水系统 5.3.21

四通 3.4.38

送风 5.5.15

送风方式 5.5.16

送风机 4.3.8

送风孔板 4.6.40

送风口 5.5.32

送风温差 5.5.25

送吸式风口 4.6.49

速度场 5.5.14

随动系统 8.2.36

隧道式洁净室 6.3.25

锁闭调节阀 3.6.58

T

太阳常数 2.3.38

太阳赤纬 2.3.42

太阳得热系数 5.2.10

太阳方位角 2.3.40

太阳辐射 2.3.43

太阳辐射得热量 5.2.7

太阳辐射热吸收系数 5.2.8

太阳辐射照度 2.3.47

太阳高度角 2.3.39

太阳能负荷率 7.5.7

太阳能贡献率 7.5.8

太阳能供暖 3.1.28

太阳能光电 7.5.24

太阳能光热 7.5.23

太阳能集热器 7.5.1

太阳能热水系统 7.5.25

太阳直射辐射 2.3.44

特性曲线 8.1.46

体积分数 4.1.26

天空散射辐射 2.3.45

填料塔 4.7.23

条缝风口 4.6.46

调节对象 8.1.4

调节对象放大系数 8.1.12

调节对象飞升曲线 8.1.9

调节对象时间常数 8.1.10

调节对象滞后 8.1.11

调节对象自平衡 8.1.13

调节阀 8.3.35

调节阀工作流量特性 8.3.51

调节阀可调比 8.3.48

调节阀理想流量特性 8.3.50

调节阀流量特性 8.3.42

调节阀流通能力 8.3.47

调节阀最大关闭压差 8.3.49

调节机构 8.3.33

调节器 8.3.23

贴附射流 5.5.3

通道式空气吹淋室 6.3.46

通风 2.1.28

通风管道 4.6.1

通风耗热量 3.2.34

通风机 4.7.1

通风机房 4.3.10

通风量 4.1.14

通风年耗热量 3.2.43

通风设备 4.3.7

通风体积热指标 3.2.40

通风温湿度计 8.3.68

通风屋顶 4.2.20

通信接口 8.2.4

通信协议 8.2.3

同程式供暖系统 3.3.9

筒形风帽 4.6.4

土壤表面氡析出率 2.4.12

W

外保护层 9.4.8

外部吸气罩 4.3.16

外门附加率 3.2.30

外区 5.1.13

外照射指数 2.4.14

弯头 3.4.36

完全冻结式冰蓄冷系统 7.3.44

微穿孔板消声器 9.2.19

微分时间 8.1.30

微分元件 8.3.27

微粒子 6.2.25

围护结构 3.2.1

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 3.2.26

尾流区 4.2.9

卫生间通风器 4.7.29

位式调节 8.2.26

温度场 5.5.13

温度传感器 8.3.4

温度开关 8.3.59

温度控制区 5.1.11

温度梯度 3.2.27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5.3.27

文丘里除尘器 4.7.21

稳定气流区 4.2.6

稳定性 8.1.19

稳态传热 3.2.4

稳压层 5.5.26

卧式内燃烟管锅炉 7.4.16

卧式旋风水膜除尘器 4.7.18

卧式烟水管锅炉 7.4.17

污水源热泵 7.5.12

屋顶通风机 4.7.5

无定位调节 8.2.27

无动力风帽 4.6.6

无隔板过滤器 6.3.15

无菌锁气室 6.3.41

无组织进风 4.1.7

无组织排风 4.1.8

物料净化用室 6.2.4

4.4.18

X

吸风口 4.6.25

吸附剂 4.5.14

吸附式制冷 7.1.4

吸附质 4.5.15

吸附装置 4.5.13

吸气温度 7.2.33

吸气压力 7.2.32

吸声 9.2.10

吸声材料 9.2.22

吸声系数 9.2.23

吸收剂 4.5.10

吸收器 7.3.15

吸收式冷水机组 7.3.29

吸收式制冷 7.1.3

吸收式制冷工质对 7.2.7

吸收式制冷机 7.3.13

吸收式制热循环 7.2.19

吸收质 4.5.12

吸收装置 4.5.9

吸音板 9.2.24

析湿系数 5.4.40

系统风管允许漏风量 4.1.32

系统阻力 3.5.23

细颗粒物 2.1.26

下部混合区 5.5.38

下分式系统 3.3.19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2.3.29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2.3.31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 2.3.30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温度 2.3.32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2.3.27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 2.3.28

纤维性粉尘 4.4.9

显热 5.2.1

显热冷负荷 5.2.23

显热热回收装置 5.6.59

显示装置 8.3.57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8.2.41

限位开关 8.3.53

线性流量特性 8.3.44

相对粗糙度 3.5.14

相对湿度 2.1.9

橡胶隔振器 9.3.13

消耗臭氧潜能值 7.2.5

消声 9.2.13

消声段 5.6.19

消声静压箱 9.2.21

消声量 9.2.14

消声器 9.2.15

消声弯头 9.2.20

小时平均浓度 2.4.9

楔形空气过滤器 6.3.12

泄水管 3.4.25

泄压装置 4.6.18

新风百分比 5.4.31

新风机组 5.6.6

新风净化器 6.3.44

新风冷负荷 5.2.25

新风量 2.4.10

新风系统 5.3.9

新有效温度 2.2.14

信号 8.1.31

性能系数 7.1.1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7.3.I7

蓄冷 7.3.39

蓄能空调系统 5.3.30

蓄热 5.2.15

蓄热特性 5.2.16

蓄热系数 3.2.17

悬浮粒子 6.2.23

悬浮速度 4.4.33

悬浮物质 6.2.26

旋风除尘器 4.7.11

旋流风口 4.6.21

旋转风口 4.6.43

旋转送风口 4.6.23

选择控制系统 8.2.34

选择器 8.3.28

巡回检测 8.1.48

循环管 3.4.28

循环水泵 3.6.12

循环水量 3.3.25

Y

压差开关 8.3.61

压焓图 7.2.9

压力传感器 8.3.6

压力开关 8.3.60

压力损失 3.5.20

压容图 7.2.11

压缩式冷水机组 7.3.28

压缩式制冷机 7.3.1

亚高效空气过滤器 6.3.8

烟[尘] 4.4.14

烟[雾] 4.4.15

烟囱 4.5.21

烟囱有效高度 4.5.24

烟粒 6.2.22

烟气 4.4.16

烟气换热器 7.3.26

烟气热回收器 7.4.19

烟雾 6.2.21

烟羽 4.5.22

烟羽抬升高度 4.5.23

延迟时间 3.2.20

氧化锆氧量计 8.3.13

遥控 8.2.7

咬口 4.6.34

液滴 4.4.17

液体循环式热回收装置 5.6.61

液位传感器 8.3.9

一次回风 5.4.32

一次回风系统 5.4.34

一次水系统 5.3.31

一级泵系统 5.3.34

一级管网 3.4.4

一氧化碳传感器 8.3.12

一致热力失调 3.5.46

一致水力失调 3.5.37

移动式洁净小室 6.3.24

异程式供暖系统 3.3.10

异径管接头 3.4.35

抑制 6.1.1

溢流管 3.4.30

引射式冷却塔 7.3.55

迎面风速 5.4.42

油分离器 7.3.7

油冷却器 7.3.12

游离甲醛含量 2.4.17

游离甲醛释放量 2.4.16

有隔板过滤器 6.3.14

有害气体 4.5.1

有害物质 4.1.23

有害物质浓度 4.1.24

有效吹风温度 5.5.41

有效温度 2.2.13

有组织进风 4.1.5

有组织排风 4.1.6

诱导器 5.6.21

诱导式空调系统 5.3.12

诱导通风 4.1.13

诱导形变风量末端装置 5.6.32

余热 4.1.21

余湿 4.1.22

余压 4.2.4

余压阀 6.3.49

预计不满意者的百分数 2.2.9

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数 2.2.8

圆形盘管蓄冰装置 7.3.46

远程控制 8.2.8

月平均温(湿)度 2.3.4

月平均最低温度 2.3.7

月平均最高温度 2.3.6

Z

载冷剂 7.2.16

再冷 7.2.27

再冷度 7.2.28

噪声 9.1.13

噪声控制 9.2.1

噪声控制标准 9.2.2

噪声评价NC曲线 9.1.14

噪声评价NR曲线 9.1.16

噪声评价PNC曲线 9.1.15

噪声自然衰减量 9.2.11

闸阀 3.6.43

粘附式空气过滤器 6.3.4

长丝 3.4.41

照明散热量 5.2.14

罩口风速 4.3.27

遮阳系数 5.2.9

折算局部阻力系数 3.5.18

折算长度 3.5.9

折褶式空气过滤器 6.3.13

真空泵 3.6.16

真空供暖 3.1.14

真空供暖系统 3.3.4

真空管集热器 7.5.4

真空吸尘装置 4.7.25

真空相变锅炉 7.4.7

真密度 4.4.24

振荡周期 8.1.22

振动 9.3.1

振动加速度 9.3.4

振幅 9.3.3

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5.6.10

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5.3.25

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7.3.31

蒸发器 7.3.4

蒸发温度 7.2.31

蒸发压力 7.2.30

蒸气喷射式制热循环 7.2.20

蒸气压缩式制冷 7.1.2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7.2.18

蒸气压缩式制热循环 7.2.21

蒸汽/水喷射器 3.6.6

蒸汽供暖 3.1.11

蒸汽供暖系统 3.3.3

蒸汽管 3.4.15

蒸汽锅炉 7.4.5

蒸汽过热器 7.4.18

蒸汽喷射热水供暖系统 3.3.5

蒸汽喷射式冷水机组 7.3.30

蒸汽喷射式制冷机 7.3.24

蒸汽渗透系数 3.2.21

蒸汽渗透阻 3.2.22

整体密闭罩 4.3.20

整体式空调机(器) 5.6.2

正反馈 8.1.7

正压区 4.2.7

支管 3.4.22

枝状管网 3.4.2

执行机构 8.3.32

执行器 8.3.31

直接地下水换热系统 7.5.14

直接连接 3.3.23

直接膨胀式蓄冷系统 7.3.42

直接燃烧 4.5.5

直接式常压热水机组 7.3.37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8.2.35

直接蒸发冷却 5.4.43

直流式洁净工作台 6.3.30

直流式空调系统 5.3.8

直燃式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7.3.23

值班供暖 3.1.7

止回阀 3.6.40

止回阀 4.6.13

制冷 7.1.1

制冷机 7.1.5

制冷季节能效比 7.1.13

制冷剂 7.2.1

制冷量 7.1.10

制冷循环 7.2.17

制冷压缩机 7.3.2

制热季节能效比 7.1.14

质量流量计 8.3.16

质量浓度 4.1.25

置换通风 5.5.35

置信度 8.1.26

中分式系统 3.3.20

中和界 4.2.15

中继泵 3.6.55

中继泵站 3.6.56

中频噪声 9.2.4

中效空气过滤器 6.3.6

中心频率 9.1.12

轴流式暖风机 3.6.23

轴流式通风机 4.7.3

逐时冷负荷 5.2.26

逐时冷负荷综合最大值 5.2.27

逐时综合温度 5.2.5

住宅户内系统 3.3.21

贮液器 7.3.10

铸铁散热器 3.6.19

转轮除湿机 5.6.42

转轮式热回收装置 5.6.60

装配式洁净室 6.3.23

锥形风帽 4.6.7

资用压头 3.5.25

自动化仪表 8.1.3

自动卷绕式过滤器 4.7.24

自动卷绕式空气过滤器 6.3.17

自动控制 8.1.1

自动排气阀 3.6.48

自净时间 6.2.18

自力式调节阀 8.3.38

自然通风 4.1.1

自适应控制系统 8.2.39

自学习系统 8.2.38

自由射流 5.5.4

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 7.1.16

综合控制系统 8.2.2

综合温度 5.2.4

总辐射 2.3.46

总管 3.4.19

总挥发性有机物 2.4.6

总悬浮颗粒物 6.2.27

走廊回风 5.5.29

阻抗复合式消声器 9.2.18

阻力平衡 3.5.19

阻性消声器 9.2.16

组合式空调机组 5.6.7

组态软件 8.1.52

最不利环路 3.5.3

最大传热系数 3.2.14

最大冻土深度 2.3.20

最多风向 2.3.18

最高容许浓度 4.1.28

最小传热阻 3.2.15

最小新风量 5.4.29

最优控制 8.2.22

作用半径 3.5.24

1/3倍频程 9.1.11

A声级 9.1.4

U形盘管蓄冰装置 7.3.47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附条文说明]》GB/T 50155-2015

 附录B英文索引

附录B 英文索引

A

abatement 6.1.1

absolute humidity 2.1.8

absolute humidity ratio exchange effectiveness 5.4.38

absolute roughness 3.5.13

absorbate 4.5.12

absorbent 4.5.10

absorber 7.3.15

absorptance for solar radiation 5.2.8

absorption energy recovery equipment 5.6.64

absorption equipment 4.5.9

absorpnon heating cycle 7.2.19

absorpnon of gas and vapor 4.5.2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7.1.3

absorption-type refrigerating machine 7.3.13

absorption-type water chiller 7.3.29

acceleration of vibration 9.3.4

access door 4.6.28

accumulative cooling load of design day 5.2.35

accumulative heating load of design day 5.2.36

accuracy 8.1.27

acoustic board 9.2.24

actual density 4.4.24

actuator 8.3.32

adaptive control system 8.2.39

additional factor for exterior door 3.2.30

additional factor for intermittent heating 3.2.32

additional factor for room height 3.2.31

additional factor for wind force 3.2.29

additional heat loss 3.2.25

adiabatic humidification 5.4.16

adjustable air opening 4.6.42

adjustable ratio of regulator 8.3.48

adsorbate 4.5.15

adsorbent 4.5.14

adsorption equipment 4.5.13

adsorption of gas and vapor 4.5.3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7.1.4

aerodynamic diameter 2.4.4

aerodynamic noise 9.2.6

aerosol 4.4.12

air age 4.1.36

air balance 4.1.18

air change efficiency 4.1.38

air changes rate 4.1.15

air collector 3.6.37

air conditioning 2.1.29

air conditioning machine room 5.1.14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5.3.1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oling load 5.2.29

air conditioning unit for clean operating room 6.3.51

air contaminant 6.1.4

air cooler 5.6.48

air current switch 8.3.62

air curtain 3.6.26

air cushion shock absorber 9.3.14

air diffusion performance index 2.2.11

air distribution 5.5.1

air distributor 4.6.22

air face velocity 5.4.42

air filter 6.3.1

air handling equipment 5.6.1

air heater 3.6.25

air humidity 2.1.7

air inlet 5.5.32

air inlet or outlet 4.6.19

air inlet or outlet with slide plate 4.6.24

air intake 4 .3.11

air leakage rate 4.1.31

air lock 6.3.47

air movement of fan 5.5.22

air pattern 6.2.7

air preheater 5.6.47

air preheater 7.4.20

air purification 2.1.30

air return mode 5.5.28

air return through corridor 5.5.29

air self cleaner 6.3.39

air shower booth 6.3.45

air space 3.2.2

air supply mode 5.5.16

air supply volume per unit area 5.5.23

air system leakage ratio 4.1.33

air temperature 2.1.2

air through tunnel 4.2.21

air to air energy recovery 5.4.36

air vent 3.6.47

airborne bacteria 6.2.19

airborne particle 6.2.23

air-purification coating 6.2.30

air-source heat pump 7.5.9

air-to-air energy recovery equipment 5.6.57

air-to-air sensible heat exchanger 5.6.59

air-to-air total heat exchanger 5.6.58

air-water system 5.3.10

ait-to-cloth ratio 4.4.45

alarm signal 8.1.40

alarm unit 8.3.58

all-air system 5.3.5

allowed indoor fluctuation of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2.2.5

all-water system 5.3.13

ambient air 6.1.5

ambient noise 9.1.17

amplification factor of controlled plant 8.1.12

amplitude 9.3.3

analog input 8.1.38

analog output 8.1.39

analog signal 8.1.35

analog-digital converter 8.3.65

angle of repose 4.4.22

angle of slide 4.4.23

angle scale 5.4.19

angle valve 3.6.45

annual coldest month 2.1.13

annual cooling consumption on air conditioning 5.2.38

annual heat consumption 3.2.41

annual heat consumption on air-conditioning 5.2.37

annual heat consumption on hot-water supply 3.2.45

annual heat consumption on process heating 3.2.44

annual heat consumption on space-heating 3.2.42

annual hottest month 2.1.14

annual mean concentration 2.4.7

annual performance factor 7.1.15

annual value 2.1.11

anti-corrosion 9.1.20

antifreeze 7.2.13

anti-microbe filter 6.3.22

apparatus dew point 5.4.28

aqua-ammonia absorption-type refrigerating machine 7.3.16

as-built 6.2.14

aspiration psychrometer 8.3.68

assembly cleanroom 6.3.23

atmospheric diffusion 4.5.16

atmospheric direct-contact heat water unit 7.3.37

atmospheric dust 4.4.13

atmospheric indirect-contact heat water unit 7.3.38

atmospheric lifetime 7.2.6

atmospheric pollution 6.1.3

atmospheric pressure 2.3.11

atmospheric pressure boiler 7.4.6

atmospheric stability 4.5.18

atmospheric transparency 2.3.48

atmospheric turbulence 4.5.17

at-rest 6.2.15

attenuation ratio 8.1.21

automatic control 8.1.1

automatic roll filter 4.7.24

automatic vent 3.6.48

automatical softener 7.4.29

automation instrumentation 8.1.3

auxiliary air hood 4.3.31

available pressure differencial 3.5.25

average age of air 4.1.37

average daily sol-air temperature 5.2.6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 9.1.4

axial fan 4.7.3

azeotropic refrigerant 7.2.2

B

back pressure of steam trap 3.1.39

back pressure return of steam trap 3.1.47

back-flow preventer 4.6.17

background noise 9.1.18

baffle plate 4.2.17

bag-type air filter 6.3.16

balancing valve 3.6.62

basic heat loss 3.2.24

bend muffler 9.2.20

biological cleanroom 6.3.26

biological contaminants 4.4.53

biosafety laboratory 6.3.27

black globe temperature 2.1.5

boiler 7.4.1

boiler room 7.4.2

boiler thermal efficiency 7.4.25

booster 3.6.13

booster pump 3.6.55

booster pump station 3.6.56

branch pipe 3.4.22

breathing zone 5.1.9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8.2.1

building envelope 3.2.1

building flow zones 4.2.5

building heating entry 3.1.44

bushing 3.4.40

butterfly damper 4.6.9

butterfly valve 3.6.44

by-pass damper 4.3.14

by-pass pipe 3.4.26

bypass VAV terminal 5.6.31

C

canopy hood 4.3.23

capture velocity 4.3.28

capturing hood 4.3.16

carbon air filter 6.3.21

cascade control system 8.2.37

cascade impactor 2.4.19

cast iron radiator 3.6.19

catalytic combustion 4.5.7

ceiling module with air curtain 6.3.36

ceiling radiant heating 3.1.20

center frequency 9.1.12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5.3.2

centralized air supply 3.1.18

centralized control 8.2.5

centralized heating 3.1.1

centrifugal fan 4.7.2

characteristic curve 8.1.46

charged-media electric air filter 6.3.19

check valve 3.6.40

chilled beam 5.6.22

chilled water 7.1.7

chilled water pump 7.3.57

chimney 4.5.21

circuit flow rate 3.3.25

circuit header 7.5.19

circular coil ice storage device 7.3.46

circulating pump 3.6.12

circulation pipe 3.4.28

clean bench 6.3.29

clean booth 6.3.24

clean garment stocker 6.3.42

clean oven 6.3.38

clean shelf 6.3.43

clean working area 6.2.12

clean working garment 6.2.13

clean zone 6.2.2

cleanliness 6.2.5

cleanliness class 6.2.6

cleanliness recovery time 6.2.18

cleanout opening 4.6.27

cleanroom 6.2.1

climate compensator 8.3.69

close nipple 3.4.41

closed booth 4.3.21

closed full flow return of steam trap 3.1.48

closed loop control 8.2.18

closed return of steam trap 3.1.46

closed tank 3.6.10

closed-loop surface water system 7.5.18

CO sensor 8.3.12

CO2 sensor 8.3.11

coefficient of accumulation of heat 3.2.17

coefficient of contact 5.4.41

coefficient of effective heat emission 4.2.14

coefficient of heat transfer 3.2.12

coefficient of local resistance 3.5.16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7.1.11

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5.3.29

coefficient of vapor permeability 3.2.21

coil 5.6.49

cold air distribution system 5.3.28

cold and heat source 2.1.31

cold insulation 9.4.1

combined cooling,heating and power system 7.4.34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system 7.4.33

combustion of gas and vapor 4.5.4

comfort air conditioning 5.1.1

common riser 3.3.22

ommon section 3.5.4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8.2.4

communication protocol 8.2.3

compensator 3.6.38

composite control equipment 8.3.70

composite evaporative cooling 5.4.45

comprehensive control system 8.2.2

compression heating cycle 7.2.21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cycle 7.2.18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ng machine 7.3.1

compression-type water chiller 7.3.28

concentrating collector 7.5.3

concentration of harmful substance 4.1.24

condensate drain pan 5.6.53

condensate pipe 3.4.16

condensate pump 3.6.14

condensate tank 3.6.8

condensation 7.2.24

condensation of vapor 4.5.8

condenser 7.3.3

condensing boiler 7.4.10

condensing pressure 7.2.25

condensing temperature 7.2.26

conditioned space 5.1.8

conditioned zone 5.1.6

confidence 8.1.26

configuration software 8.1.52

conical cowl 4.6.7

constant air volume terminal 5.6.26

constant humidity system 5.3.16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ystem 5.3.17

constant temperature system 5.3.15

constant volum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5.3.3

constant volume water system 5.3.36

constant-flow water chiller 7.3.33

constant-speed water chiller 7.3.35

containment area 4.5.28

content of free formaldehyde 2.4.17

content of released formaldehyde 2.4.16

continuous control 8.2.14

continuous dust dislodging 4.4.47

continuous heating 3.1.5

continuous regulation 8.2.25

contour zone 4.2.6

control accuracy 8.1.50

control device 8.1.2

control level 4.4.54

control panel 8.3.55

control valve 8.3.35

controlled plant 8.1.4

controlled variable 8.1.5

convection heating 3.1.15

convector 3.6.18

cooker hood 4.3.30

cool storage 7.3.39

cooling 5.4.11

cooling air curtain 5.6.23

cooling coil 5.6.51

cooling coil section 5.6.17

cooling degree days 2.3.37

cooling load from heat conduction through envelope 5.2.24

cooling load from outdoor air 5.2.25

cooling load temperature 5.2.28

cooling tower 7.3.53

cooling water 7.1.8

cooling water pump 7.3.56

cooling water system 7.3.52

corner pieces 4.6.35

correcting element 8.3.33

correcting unit 8.3.31

correction factor for orientation 3.2.28

corrosion inhibitor 7.2.12

corrosion inhibitor 9.4.11

corrosive resistant fan 9.4.12

coupling 3.4.33

cowl 4.6.5

criteria for noise control 9.2.2

cross 3.4.38

cut diameter 4.4.39

cut off 2.4.18

cycle flow type clean bench 6.3.31

cyclone dust separator 4.7.11

cylindrical ventilator 4.6.4

D

daily average concentration 2.4.8

daily range 2.3.10

daily-use oil tank 7.4.27

damping factor 3.2.19

data scanning 8.1.48

dead band 8.1.25

decentralized heating 3.1.2

decibel 9.1.8

degree of hydraulic misadjustment 3.5.34

degree of subcooling 7.2.28

degree of superheat 7.2.35

degree of thermal misadjustment 3.5.43

dehumidification 5.4.13

dehumidifying cooling 5.4.17

deposition velocity 4.4.32

derivative element 8.3.27

derivative time 8.1.30

design day 5.2.34

desorption 4.5.11

detecting element 8.3.2

deviation 8.1.15

dew-point temperature 2.1.6

differential pressure transducer 8.3.7

diffuser 4.6.20

diffuser air supply 5.5.18

diffusion solar radiation 2.3.44

digital input 8.1.36

digital output 8.1.37

digital signal 8.1.34

digital-analog converter 8.3.66

direc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5.3.8

direct closed-loop groundwater system 7.5.14

direct combustion 4.5.5

direct connection 3.3.23

direct digital control system 8.2.35

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5.4.43

direct return system 3.3.10

direct-expansion cool storage system 7.3.42

direct-fired lithium-bromide absorption-type refrigerating ma-chine 7.3.23

directional flow type clean bench 6.3.30

disc type diffuser 4.6.39

discharge pressure 7.2.22

discharge temperature 7.2.23

displacement ventilation 5.5.35

display device 8.3.57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8.2.40

district heating 3.1.42

disturbance frequency 9.3.6

dominant wind direction 2.3.18

double-effect 7.3.19

double-effect lithium-bromide absorption-type refrigerating ma-

chine 7.3.22

down draft 4.2.18

downfeed system 3.3.18

downstream spray pattern 5.4.24

draft 2.2.10

drain pipe 3.4.25

drainage pipe 3.4.29

drier 7.3.9

droplet 4.4.17

dry air 5.4.1

dry air energy 7.5.26

dry condensate return pipe 3.4.17

dry cooling condition 5.4.20

dry dust separator 4.7.9

dry steam 5.4.2

dry steam humidifier 5.6.34

dry type air filter 6.3.2

dry-bulb temperature 2.1.3

dual duc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5.3.7

dual-fans air conditioning unit 5.6.9

duct accessory 4.6.33

duct fittings 4.6.32

dust 4.4.8

dust collector 4.7.7

dust concentration 4.4.35

dust removal 4.4.1

dust removing system 4.4.2

dust source 4.4.29

dust-holding capacity 4.4.42

dynamic deviation 8.1.17

E

economic resistance of heat transfer 3.2.16

economic thickness of insulation layer 9.4.5

economic velocity 3.5.22

effective coefficient of local resistance 3.5.18

effective draft temperature 5.5.41

effective length 3.5.9

effective stack height 4.5.24

effective temperature 2.2.13

ejector 7.3.25

elbow 3.4.36

electric air cleaner 6.3.18

electric atmospheric pressure hot water boiler 7.4.14

electric boiler 7.4.3

electric fan 4.7.30

electric heater 5.6.45

electric heater section 5.6.14

electric pressure hot water boiler 7.4.13

electric resistance humidifier 5.6.35

electric steam boiler 7.4.15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o transferred cooling or heat quantity ra-tio 5.2.33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to transferred heat quantity ratio 3.1.50

electrode humidifier 5.6.36

electronic expansion valve 7.3.6

electro-pneumatic convertor 8.3.29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4.7.15

eletric radiant heating 3.1.25

eliminator 5.6.55

elutriation 6.2.29

emergency ventilation 4.1.12

emergency ventilation system 4.3.6

emission concentration 4.5.25

enclosed hood 4.3.18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7.1.12

energy storag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5.3.30

enthalpy control system 8.2.32

enthalpy entropy chart 7.2.10

enthalpy exchange effectiveness 5.4.39

environmental test chamber 2.3.53

equal percentage flow characteristic 8.3.45

equally proportional hydraulic misadjustment 3.5.38

equally proportional thermal misadjustment 3.5.47

equipment noise 4.1.39

equipment noise 9.2.8

equivalent cofficient of local resistance 3.5.17

equivalent continuous A-weighted sound pressure level 9.1.5

equivalent length 3.5.8

eutectic salt cool storage 7.3.49

evacuated tube collector 7.5.4

evaporating pressure 7.2.30

evaporating temperature 7.2.31

evaporati‘on rate of heating surface 7.4.24

evaporative cooling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5.3.25

evaporative cooling air handling unit 5.6.10

evaporative water chiller 7.3.31

evaporator 7.3.4

excess pressure 4.2.4

excessive heat 4.1.21

exhaust air rate 4.1.17

exhaust fan 4.3.9

exhaust fan room 4.3.10

exhaust hood 4.3.15

exhaust inlet 4.6.25

exhaust opening 5.5.33

exhaust outlet 4.6.26

exhaust type clean bench 6.3.32

expand-type air filter 6.3.12

expansion pipe 3.4.27

expansion tank 3.6.7

explosion proof fan 4.7.27

external exposure index 2.4.14

extraction fan 4.7.28

extractor 4.7.29

extreme maximum temperature 2.3.8

extreme minimum temperature 2.3.9

extreme moisture content 2.3.51

F

fabric collector 4.7.13

fan 4.7.1

fan section 5.6.18

fan-coil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5.3.14

fan-coil unit 5.6.20

feedback 8.1.6

feed-forward control 8.2.16

feeding and return branch of radiator to riser 3.4.23

fibrous dust 4.4.9

fieldbus control system 8.2.41

filter 7.3.8

filter efficiency 4.4.43

filter media 4.4.50

filter section 5.6.11

filtration velocity 4.4.46

final resistance of filter 4.4.41

fire damper in smoke-venting system 4.6.31

fire-resisting damper 4.6.14

fire-resisting duct 4.6.38

fittings and accessories in heating pipeline 3.4.9

fixed air opening 4.6.41

fixed set-point control 8.2.24

fixed support 3.4.43

fixed time temperature(humidity) 2.3.2

flame combustion 4.5.6

flash gas 7.2.14

flash steam 3.1.32

flat plate collector 7.5.2

flexible duct 4.6.2

flexible joint 4.6.3

flexible joint 9.3.15

float steam trap 3.6.52

float valve 3.6.46

floating control 8.2.27

floating double vibration isolation platform 9.3.18

floor heating system 3.3.8

floor radiant heating 3.1.21

flow capacity of control valve 8.3.47

flow characteristic of control valve 8.3.42

flow ratio control 8.2.20

flow transducer 8.3.8

flue gas heat recovery facility 7.4.19

foam dust separator 4.7.19

foil-insulant composite duct 4.6.37

folded media-type filter 6.3.13

folded media-type filter with separator 6.3.14

follow-up control system 8.2.36

forced draft mechnical cooling tower 7.3.54

forward flow zone 5.5.8

four-pipe water system 5.3.21

free cooling 7.1.19

free jet 5.5.4

frequency control 8.2.19

frequency interval 9.1.9

frequency of wind direction 2.3.17

fricional resistance 3.5.10

friction fartnr 3.5.12

full cool storage 7.3.40

full heat storage 7.3.50

fume 4.4.15

fume hood 4.3.22

fumes 4.4.16

fumes heat exchange 7.3.26

fuzzy eontrol 8.2.15

G

gas purger 7.3.11

gas velocity at the entry of the exhaust hood 4.3.27

gas-fired boiler 7.4.12

gas-fired infrared heating 3.1.24

gate valve 3.6.43

general exhaust ventilation 4.1.4

general ventilation 4.1.3

generator 7.3.14

global radiation 2.3.46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7.2.4

globe type outlet 4.6.47

grade efficiency 4.4.38

granular bed filter 4.7.14

granulometric distribution 4.4.21

grille 4.6.44

gross collector area 7.5.5

ground heat exchanger 7.5.13

ground-level concentration 4.5.26

ground-source heat pump system 7.5.11

H

hand pump 3.6.15

harmful gas and vapor 4.5.1

harmful substance 4.1.23

header 3.4.32

header 3.6.35

header 3.6.36

heat and moisture transfer 5.4.22

heat balance 4.1.19

heat conduction coefficient 3.2.7

heat consumption on ventilation during heating period 3.2.43

heat cost allocator 3.6.61

heat exchanger 3.6.1

heat flow rate 3.2.6

heat gain from appliance and equipment 5.2.13

heat gain from lighting 5.2.14

heat gain from occupant 5.2.12

heat insulating window 4.3.13

heat lag 3.2.20

heat loss 3.2.23

heat loss by infiltration 3.2.33

heat measuring device 3.6.60

heat meter 8.3.18

heat metering 3.1.49

heat pipe 5.6.52

heat pipe recovery equipment 5.6.63

heat pump 7.1.6

heat pump air conditioner 5.6.4

heat release 4.2.12

heat source well 7.5.22

heat storage 5.2.15

heat storage capacity 5.2.16

heat stress index 2.2.12

heat supply 3.1.41

heat supply network 3.1.43

heat supply station 3.1.40

heat transfer 3.2.3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of heating network 3.4.7

heating 2.1.27

heating 5.4.10

heating coil 5.6.50

heating coil section 5.6.13

heating degree days 2.3.36

heating load 3.2.35

heating load between neighborhood 3.2.49

heating load diagram 3.2.46

heating load duration graph 3.2.48

heating load index for load estimation 3.2.37

heating load index per unit floor area 3.2.38

heating medium 3.1.29

heating medium parameter 3.1.34

heating network 3.4.1

heating period for calculation 2.3.34

heating pipeline 3.4.8

heating pipeline 3.4.13

heating seasonal performance factor 7.1.14

heating system 3.3.1

heating system within apartment and house 3.3.21

hierarchical control 8.2.13

high efficiency filter 6.3.7

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 6.3.9

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 unit 6.3.34

high temperature water heating 3.1.10

high-frequency noise 9.2.5

high-pressure steam heating 3.1.12

horizontal combustion smoke-tube boiler 7.4.16

horizontal thermal misadjustment of consumer heating system 3.5.45

horizontal unidirectional airflow 6.2.10

horizontal water-film cyclone 4.7.18

horizontal smoke-water-tube boiler 7.4.17

hot water boiler 7.4.4

hot water heating 3.1.8

hot water heating system 3.3.2

hot water pipe 3.4.14

hot water pump 7.3.58

hot workshop 4.2.19

hot-water circulating pump 7.4.32

hot-water heating load 3.2.36

hourly average concentration 2.4.9

hourly cooling load 5.2.26

hourly sol-air temperature 5.2.5

hourly variation graph of hot-water consumption in one day 3.2.47

humidification 5.4.12

humidifier 5.6.33

humidifier section 5.6.15

humidistat 8.3.21

humidity ratio 2.1.10

humidity transducer 8.3.5

hybrid ventilation 4.1.34

hydraulic balance 3.5.35

hydraulic balance level 3.5.36

hydraulic calculation 3.5.1

hydraulic disorder 3.5.33

hydraulic dust removal 4.4.4

hydraulic resistance balance 3.5.19

hydraulic stability 3.5.32

hydraulicity 4.4.28

hydrophilic dust 4.4.10

hydrophobic dust 4.4.11

I

ice cool storage 7.3.43

ideal flow characteristic of control valve 8.3.50

impact dust collector 4.7.20

impedance muffler 9.2.18

impinger 2.4.20

index circuit 3.5.3

index of thermal inertia(value D) 3.2.18

indirect closed-loop groundwater system 7.5.15

indirect connection 3.3.24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5.4.44

indirect evaporative water chiller 7.3.32

indirect steam humidifiers 5.6.41

indoor air design conditions 2.2.3

indoor air quality 2.4.2

indoor air quality parameter 2.4.3

indoor environment 2.4.1

indoor reference for air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2.2.4

indoor temperature(humidity) 2.2.1

induced VAV terminal 5.6.32

inductio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5.3.12

induction unit 5.6.21

inductive ventilation 4.1.13

industrial air conditioning 5.1.2

inertial dust separator 4.7.10

infrared humidifier 5.6.37

infrared radiant heater 3.6.31

infrared ray prober 8.3.19

infrared thermometer 8.3.14

inhaleble particles 2.1.25

inherent regulation of controlled plant 8.1.13

initial concentration 4.4.36

initial resistance of filter 4.4.40

injection well 7.5.21

input signal 8.1.32

insulating layer 9.4.4

insulation jacket 9.4.8

integral element 8.3.25

integral enclosure 4.3.20

integral time 8.1.29

integrated part load value 7.1.16

interconnecting pipe in heating network 3.4.12

interference 8.1.24

interior zone 5.1.12

interlock protection 8.2.31

intermittent heating 3.1.6

internal exposure index 2.4.13

inverted bucket type steam trap 3.6.51

irradiance 2.1.23

isoenthalpy 5.4.9

isohume 5.4.8

isokinetic sampling 2.4.21

isolater 6.3.40

isotherm 5.4.7

isothermal humidification 5.4.18

isothermal jet 5.5.6

J

jet 5.5.2

jet axial velocity 5.5.12

jet divergence angle 5.5.11

jet in a confined space 5.5.5

K

kang heating 3.1.27

L

lag of controlled plant 8.1.11

latent cooling load 5.2.22

1atent heat 5.2.2

lateral hood 4.3.24

leakage test 6.2.17

length of pipe section 3.5.7

light fixture diffuser 4.6.48

limit deflection 9.3.17

limit switch 8.3.53

limiting velocity 3.5.21

linear flow characteristic 8.3.44

liquid cycle energy recovery equipment 5.6.61

liquid desiccant device 5.6.43

liquid level sensor 8.3.9

liquid receiver 7.3.10

lithium-bromide absorption-type refigerating machine 7.3.17

load pattern 5.2.30

local air conditioning 5.1.3

local air supply 4.1.10

local air supply system 4.3.4

local clean equipment 6.3.28

local exhaust system 4.3.5

local exhaust ventilation 4.1.11

local instrument 8.3.67

local resistance 3.5.15

local solar time 2.3.41

local ventilation 4.1.9

localized control 8.2.6

lock and adjust valve 3.6.58

long-range control 8.2.8

loop 3.5.2

louver 4.3.12

low temperature water heating 3.1.9

lower mixed zone 5.5.38

low-frequency noise 9.2.3

low-pressure steam heating 3.1.13

M

main pipe 3.4.19

makeup air 4.1.35

make-up water pump 3.6.11

make-up water rate 3.3.26

manipulated variable 8.1.44

manual control 8.2.9

mass concentration 4.1.25

mass flowmeter 8.3.16

mat-type air filter 6.3.11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4.1.28

maximum coefficient of heat transfer 3.2.14

maximum depth of frozen ground 2.3.20

maximum sum of hourly cooling load 5.2.27

mean annual temperature(humidity) 2.3.5

mean daily temperature(humidity) 2.3.3

mean monthly maximum temperature 2.3.6

mean monthly minimum temperature 2.3.7

mean monthly temperature(humidity) 2.3.4

mean outdoor temperature during heating period 2.3.35

mean radiant temperature 2.2.17

mean relative humidity 2.3.13

mean wind speed 2.3.15

mean wind speed of dominant wind direction at winter 2.3.50

measurement accuracy 8.1.49

mechanical air supply system 4.3.2

mechanical and hydraulic combined dust removal 4.4.5

mechanical dust removal 4.4.3

mechanical exhaust system 4.3.3

mechanical ventilating system 4.3.1

mechanical ventilation 4.1.2

medium efficiency filter 6.3.6

membrane filter 6.3.20

metal radiant panel 3.6.28

metal radiant panel heating 3.1.23

microparticle 6.2.25

micropunch plate muffler 9.2.19

midfeed system 3.3.20

mid-frequency noise 9.2.4

mini pleat folded media-type filter 6.3.15

minimum outdoor air requirement 5.4.29

minimum resistance of heat transfer 3.2.15

mist 4.4.18

mixed air distribution 5.5.34

mixing box section 5.6.12

mixing pump 3.6.57

mixture of steam and water 3.1.33

modular air handling unit 5.6.7

moist air 5.4.3

moisture excess 4.1.22

moisture gain 5.2.17

moisture gain from appliance and equipment 5.2.19

moisture gain from occupant 5.2.18

moisture resistance factor 9.4.7

moisture separation coefficient 5.4.40

monitor 8.1.42

monitoring 8.1.41

monotonous hydraulic misadjustment 3.5.37

monotonous thermal misadjustment 3.5.46

motorized and pneumatic 2-way valve 8.3.39

motorized and pneumatic 3-way valve 8.3.40

motorized valve 8.3.36

movable hood 4.3.29

movable support 3.4.44

moving averages 2.1.21

muffler 9.2.15

muffler section 5.6.19

multi split air conditioning(heat pump)system(unit) 5.3.23

multicyclone 4.7.12

multi-operating mode automatic conversion 8.1.53

multi-operating mode control system 8.2.33

multiple circuit 3.4.6

multiple zone air conditioning unit 5.6.8

multi-position control 8.2.12

multistage pump water system 5.3.33

N

natural attenuation quantity of noise 9.2.11

natural frequency 9.3.5

natural ventilation 4.1.1

negative feedback 8.1.8

negative pressure boiler 7.4.8

neutral pressure level 4.2.15

new effective temperature 2.2.14

noise 9.1.13

noise control 9.2.1

noise criterion curve 9.1.14

noise rating number 9.1.16

noise reduction coefficient 9.1.19

nominal capacity 7.4.22

nominal condition 7.1.9

nominal heating capacity 7.4.23

non-common section 3.5.5

non-condensable gas 7.2.15

non-equally proportional hydraulic misadjustment 3.5.39

non-equally proportional thermal misadjustment 3.5.48

non-isothermal jet 5.5.7

nonmetallic duct 4.6.36

nonmonotonous hydraulic misadjustment 3.5.40

nonmonotonous thermal misadjustment 3.5.49

nonreturn damper 4.6.13

non-unidirectional airflow 6.2.11

non-working time heating 3.1.7

normal coldest 3-month period 2.1.17

normal coldest month 2.1.15

normal hottest 3-month period 2.1.18

normal hottest month 2.1.16

normal state 2.3.52

normal value 2.1.12

nozzle 4.6.50

nozzle outlet air supply 5.5.20

O

occupied zone 5.1.10

octave band 9.1.10

oil cooler 7.3.12

oil pump 7.4.28

oil separator 7.3.7

oil tank 7.4.26

oil-fired boiler 7.4.11

one-and-two pipe combined heating system 3.3.17

one-pipe circuit cross-over heating system 3.3.15

one-pipe heating system 3.3.11

one-pipe loop circuit heating system 3.3.13

one-pipe series-loop heating system 3.3.14

one-third octave band 9.1.11

open loop control 8.2.17

open return of steam trap 3.1.45

open tank 3.6.9

open-loop surface water system 7.5.17

operating pressure 3.5.26

operating range 3.5.24

operational 6.2.16

operative temperature 2.2.18

opposed multiblade damper 4.6.10

optimal control 8.2.22

organized air supply 4.1.5

organized exhaust 4.1.6

oscillation period 8.1.22

outdoor air design conditions 2.3.21

outdoor air handling unit 5.6.6

outdoor air rate 2.4.10

outdoor critical air temperature for heating 2.3.33

outdoor design dry-bulb temperature for summer air conditioning 2.3.29

outdoor design hourly temperature for summer air conditioning 2.3.32

outdoor design mean daily temperature for summer air conditioning 2.3.31

outdoor design relative humidity for summer ventilation 2.3.28

outdoor design relative humidity for winter air conditioning 2.3.25

outdoor design temperature for calculated envelope in winter 2.3.26

outdoor design temperature for heating 2.3.22

outdoor design temperature for summer ventilation 2.3.27

outdoor design temperature for winter air conditioning 2.3.24

outdoor design temperature for winter ventilation 2.3.23

outdoor design wet-bulb temperature for summer air conditioning 2.3.30

outdoor temperature(humidity) 2.3.1

outlet air velocity 5.5.24

output signal 8.1.33

outside air cleaner 6.3.44

overflow pipe 3.4.30

overshoot 8.1.20

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 7.2.5

P

packaged air conditioner 5.6.2

packed tower 4.7.23

parabolic flow characteristic 8.3.46

parallel fan powered VAV terminal 5.6.30

parallel multiblade damper 4.6.11

parameter detection 8.1.47

parameters for calculation 2.1.1

partial cool storage 7.3.41

partial enclosure 4.3.19

partial heat storage 7.3.51

partial pressure of water vapor 2.3.12

particle number concentration 4.1.27

particle size 4.4.20

particle size number concentration 4.4.52

particulate 4.4.19

particulate matter 2.1.26

pass window 6.3.48

passageway type air shower 6.3.46

penetration rate 4.4.44

percentage of men,women and children 5.2.31

percentage of outdoor air 5.4.31

percentage of return air 5.4.30

percentage of sunshine 2.3.19

perforated ceiling air supply 5.5.19

perforated ceiling diffuser 4.6.40

perforated plate tower 4.7.22

perimeter zone 5.1.13

periodic dust dislodging 4.4.48

permissible leakage rate for air system 4.1.32

photovoltaic 7.5.24

pipe anticorrosion protection 9.4.10

pipe fittings 3.4.31

pipe radiator 3.6.21

pipe section 3.5.6

plate heat exchanger 5.6.46

plate heat recovery equipment 5.6.62

plenum chamber 5.6.56

plenum space 5.5.26

plume rise height 4.5.23

pneumatic conveying 4.4.34

pneumatic valve 8.3.37

pneumo-electrical convertor 8.3.30

position regulation 8.2.26

positioner 8.3.34

positive feedback 8.1.7

power consumption per air volume 5.2.32

power roof ventilator 4.7.5

predicted mean vote 2.2.8

predicted percentage of dissatisfied 2.2.9

preferred noise criteria curve 9.1.15

pressure boiler 7.4.9

pressure box muffler 9.2.21

pressure difference switch 8.3.61

pressure drop 3.5.20

pressure enthalpy chart 7.2.9

pressure of steam supply 3.1.38

pressure relief device 4.6.18

pressure switch 8.3.60

pressure transducer 8.3.6

pressure volume chart 7.2.11

primary air fan-coil system 5.3.11

primary air system 5.3.9

primary circuit 3.4.4

primary return air 5.4.32

primary retur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5.4.34

primary water pumping distribution system 5.3.34

primary water system 5.3.31

production well 7.5.20

program control 8.2.10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8.3.56

programmed eontrol in time 8.2.23

proportional band 8.1.28

proportional control 8.2.28

proportional element 8.3.24

proportional plus integral element 8.3.26

proportional-integral control 8.2.29

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 control 8.2.30

psychrometric chart 5.4.4

pulverization 4.4.30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4.5.27

push-pull hood 4.3.26

Q

quick open flow characteristic 8.3.43

R

radian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5.3.24

radiant cooling terminal 5.6.25

radiant heating 3.1.19

radiant intensity 2.1.22

radiator 3.6.17

radiator heating 3.1.16

radiator heating system 3.3.6

radon concentration 2.4.11

radon exhalation rate from soil surface 2.4.12

reactive muffler 9.2.17

receiving hood 4.3.17

reducing coupling 3.4.35

reducing valve 3.6.39

reentrainment of dust 4.4.31

refrigerant 7.2.1

refrigerating capacity 7.1.10

refrigerating compressor 7.3.2

refrigerating machine 7.1.5

refrigeration 7.1.1

refrigeration cycle 7.2.17

regenerative noise 9.2.7

register 4.6.45

regulator 8.3.23

relative humidity 2.1.9

relay 8.3.54

remote control 8.2.7

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 2.1.32

renewable filter media 4.4.51

resistance of heat transfer 3.2.13

resistance to water vapor permeation 3.2.22

resistive muffler 9.2.16

resonance 9.3.2

resonant frequency 9.3.7

response curve of controlled plant 8.1.9

return air 5.5.27

return air inlet 5.5.30

return flow zone 5.5.9

return water temperature 3.1.36

reversed return system 3.3.9

ring-shaped heating network 3.4.3

riser 3.4.21

roll-type air filter 6.3.17

room absorption 9.2.12

room for cleaning human body 6.2.3

room for cleaning material 6.2.4

rotary outlet 4.6.23

rotary dehumidifier 5.6.42

rotary heat exchanger 5.6.60

rotary outlet 4.6.43

rough filter 6.3.5

roughness factor 3.5.14

rubber shock absorber 9.3.13

S

safety cabinet 6.3.33

safety damper 6.3.49

safety valve 7.4.21

sampling period 8.1.51

sampling port 4.6.29

saturated steam 3.1.30

saturation humidity ratio 5.4.6

screw nipple 3.4.42

screwed plug 3.4.39

seam 4.6.34

seasonal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7.1.13

secondary circuit 3.4.5

secondary refrigerant 7.2.16

secondary return air 5.4.33

secondary retur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5.4.35

secondary water pumping distribution system 5.3.35

secondary water system 5.3.32

selective control system 8.2.34

selector 8.3.28

self learning system 8.2.38

self-operated valve 8.3.38

sensible cooling 5.4.15

sensible cooling load 5.2.23

sensible heat 5.2.1

sensible heating 5.4.14

sensing element 8.3.1

sensor 8.3.3

sequential control 8.2.21

series fan powered VAV terminal 5.6.29

serpentine coil ice storage device 7.3.45

set point 8.1.18

settlement bacteria 6.2.20

settling chamber 4.7.8

sewage-source heat pump 7.5.12

shading coefficient 5.2.9

side-stream treatment 7.4.30

sidewall air supply 5.5.17

signal 8.1.31

single duct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5.3.6

single duct VAV terminal 5.6.28

smgle-effect 7.3.18

single-effect lithium-bromide absorption-type refrigerating ma-chine 7.3.21

sky radiation 2.3.45

slide damper 4.6.12

slot exhaust hood 4.3.25

slot outlet 4.6.46

sludge handling 4.4.7

smog 6.2.21

smoke 4.4.14

smoke control 4.1.29

smoke exhaust damper 4.6.16

smoke extraction 4.1.30

smoke plume 4.5.22

smokeproof damper 4.6.15

soft water tank 7.4.31

sol-air temperature 5.2.4

solar altitude 2.3.39

solar azimuth 2.3.40

solar collector 7.5.1

solar constant 2.3.38

solar declination 2.3.42

solar energy contribution rate 7.5.8

solar heat gain coefficient 5.2.10

solar heating 3.1.28

solar hot water system 7.5.25

solar irradiance 2.3.47

solar load rate 7.5.7

solar radiant heat gain 5.2.7

solar radiation 2.3.43

solar thermal energy 7.5.23

solenoid valve 8.3.41

solid sorption equipment 5.6.44

soot 6.2.22

sound absorption 9.2.10

sound absorption coefficient 9.2.23

sound absorption material 9.2.22

sound attenuation 9.2.13

sound deadening capacity 9.2.14

sound insulation 9.2.9

sound intensity level 9.1.6

sound level 9.1.3

sound power level 9.1.7

sound pressure level 9.1.2

sound source 9.1.1

source of heat release 4.2.11

space cooling load 5.2.21

space heat gain 5.2.11

space heating 3.1.3

space moisture load 5.2.20

space temperature variation 2.2.6

space-heating load index per unit building volume 3.2.39

specific enthalpy 5.4.5

specific frictional resistance 3.5.11

specific heat load 4.2.13

specific resistance 4.4.26

spinning disk humidifier 5.6.38

split air conditioner 5.6.3

split ranging control 8.2.11

spot heating 3.1.4

spray chamber 5.6.16

spray cooling tower 7.3.55

spray fan 4.7.6

spray nozzle 5.6.54

spray nozzle density 5.4.27

spring shock absorber 9.3.12

stability 8.1.19

stack effect pressure 4.2.2

standard effective temperature 2.2.15

static deflection 9.3.16

static deviation 8.1.16

static pressure 3.5.27

steady-state heat transfer 3.2.4

steam boiler 7.4.5

steam header 3.6.34

steam heating 3.1.11

steam heating system 3.3.3

steam jet-type water chiller 7.3.30

steam pipe 3.4.15

steam superheater 7.4.18

steam trap 3.6.49

steam/water ejector 3.6.6

steam-jet hot water heating system 3.3.5

steam-jet-type refrigerating machine 7.3.24

steam-to-water type heat exchanger 3.6.3

steam-water mixed heat exchanger 3.6.5

steel radiator 3.6.20

step response 8.1.23

sterile lock 6.3.41

stop valve 3.6.42

stove heating 3.1.26

strainer 3.6.33

stratified air conditioning 5.1.4

stratified zone 5.5.39

strip radiant panel 3.6.30

subcooling 7.2.27

sub-HEPA filter 6.3.8

suction pressure 7.2.32

suction temperature 7.2.33

suction velocity at return air inlet 5.5.31

superheat 7.2.34

superheated steam 3.1.31

supervision 8.1.43

supply air 5.5.15

supply air rate 4.1.16

supply ai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5.5.25

supply fan 4.3.8

supply water temperature 3.1.35

supply-exhaust diffuser 4.6.49

support and hanger of duct 4.6.30

surface coefficient of heat transfer 3.2.10

surface resistance of heat transfer 3.2.11

surface water system 7.5.16

surface-type heat exchanger 3.6.4

suspended matter 6.2.26

suspended velocity 4.4.33

swinging damper 4.6.51

swirl diffuser 4.6.21

system resistance 3.5.23

T

tangential fan 4.7.4

task air-conditioning 5.1.5

tee 3.4.37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ndependent processe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5.3.27

temperature at work place 2.2.2

temperature control zone 5.1.11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supply and return water 3.1.37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rrection factor of envelope 3.2.26

temperature exchange effectiveness 5.4.37

temperature field 5.5.13

temperature gradient 3.2.27

temperature inversion 4.5.19

temperature of exhaust air 4.1.20

temperature switch 8.3.59

temperature transducer 8.3.4

test dust 4.4.49

test pressure 3.5.30

thermal bridge 2.1.24

thermal comfort 2.2.7

thermal decay 5.5.37

thermal diffusivity 3.2.8

thermal flowmeter 8.3.17

thermal insulation 2.2.19

thermal insulation 9.1.21

thermal insulation 9.4.2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9.4.3

thermal inversion layer 4.5.20

thermal misadjustment of consumer heating system 3.5.42

thermal misadjustment of heating network 3.5.41

thermal resistance 3.2.9

thermal stratification 5.5.36

thermodynamic coefficient 7.1.17

thermodynamic perfectness 7.1.18

thermodynamic steam trap 3.6.53

thermostat 8.3.20

thermostatic expansion valve 7.3.5

thermostatic steam trap 3.6.54

thermostatic valve 3.6.59

three-pipe water system 5.3.20

throttling expansion 7.2.29

through-draught 4.2.1

throw 5.5.10

tilt angle of collector 7.5.6

time constant of controlled plant 8.1.10

total freeze-up ice storage system 7.3.44

total heat 5.2.3

total pressure 3.5.29

total separation efficiency 4.4.37

total suspended particle 6.2.27

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2.4.6

transfer function 8.1.45

transfer main 3.4.10

transient 8.1.14

transmissibility 9.3.8

transmission 6.1.2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pipeline 3.4.11

transmitter 8.3.22

tree-shaped heating network 3.4.2

triple-effect 7.3.20

trunk pipe 3.4.20

tubular fan 4.7.26

tunnel cleanroom 6.3.25

turning vane 4.6.8

two banks opposing spray pattern 5.4.26

two-pipe heating system 3.3.16

two-pipe water system 5.3.19

typical meteorological year 2.3.49

U

ultra low penetration air filter 6.3.10

ultrafine particle 6.2.24

ultrasonic humidifier 5.6.39

unconditioned zone 5.1.7

underfloor air distribution 5.5.21

underfloor air distribution unit 5.6.24

unidirectional airflow 6.2.8

unidirectional flow ceiling module 6.3.35

unidirectional flow wall module 6.3.37

union 3.4.34

unit heater 3.6.22

unit heater with axial fan 3.6.23

unit heater with centrifugal fan 3.6.24

unit radiant panel 3.6.29

unorganized air supply 4.1.7

unorganized exhaust 4.1.8

unsteady-state heat transfer 3.2.5

upfeed system 3.3.19

upper mixed zone 5.5.40

upright bucket type steam trap 3.6.50

upstream spray pattern 5.4.25

U-shape coil ice storage device 7.3.47

V

vacuum boiler 7.4.7

vacuum cleaner 6.3.50

vacuum cleaning installation 4.7.25

vacuum heating 3.1.14

vacuum heating system 3.3.4

vacuum pump 3.6.16

valve authority 8.3.52

valve’s maximum closing pressure difference 8.3.49

vapor barrier 9.4.9

vapor ejection heating cycle 7.2.20

vapou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7.1.2

variable air volum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5.3.4

variable air volume terminal device 5.6.27

variable volume water system 5.3.37

variable-flow water chiller 7.3.34

variable-speed water chiller 7.3.36

velocity field 5.5.14

velocity pressure 3.5.28

vent pipe 3.4.24

ventilated roof 4.2.20

ventilating duct 4.6.1

ventilation 2.1.28

ventilation facilities 4.3.7

ventilation heat loss 3.2.34

ventilation heating load index per unit building volume 3.2.40

ventilation rate 4.1.14

Venturi scrubber 4.7.21

vertical one-pipe heating system 3.3.12

vertical thermal misadjustment of consumer heating system 3.5.44

vertical unidirectional airflow 6.2.9

vertical zoning of water system 5.3.22

vibration 9.3.1

vibration isolation 9.3.9

vibration isolation efficiency 9.3.11

vibration isolator 9.3.10

viscous type air filter 6.3.4

VOC sensor 8.3.10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2.4.5

volume density 4.4.25

volumetric concentration 4.1.26

W

wall attachment jet 5.5.3

wall radiant heating 3.1.22

warm air curtain 3.6.27

warm-air heating 3.1.17

warm-air heating system 3.3.7

water as refrigerant 7.2.8

water based coating material 2.4.15

water chiller 7.3.27

water cool(heat)storage 7.3.48

water flow regulating valve 3.6.41

water flow switch 8.3.63

water hammer 3.5.31

water level switch 8.3.64

water system 5.3.18

water vapour barrier 9.4.6

water-air ratio 5.4.23

water-film cyclone 4.7.17

water-loop heat pump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5.3.26

water-source heat pump 7.5.10

water-to-water type heat exchanger 3.6.2

water-water jet 3.6.32

wet and dry bulb thermometer 8.3.15

wet condensate return pipe 3.4.18

wet cooling condition 5.4.21

wet dust collection 4.4.6

wet dust collector 4.7.16

wet membrane humidifier 5.6.40

wet method operation 6.2.28

wet type air filter 6.3.3

wet-bulb temperature 2.1.4

wet-bulb-globe temperature index 2.2.16

wettability 4.4.27

wind direction 2.3.16

wind pressure 4.2.3

wind speed 2.3.14

window air conditioner 5.6.5

wind-proofed monitor 4.2.16

working flow characteristic of control valve 8.3.51

working pair of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7.2.7

Z

zeotropic refrigerant 7.2.3

zirconia oxygen analyzer 8.3.13

zone of aerodynamic shadow 4.2.8

zone of negative pressure 4.2.10

zone of positive pressure 4.2.7

zone of wake 4.2.9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
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