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间接蒸发冷水机组》JG/T 580-202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时间:2022-08-01
下载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全文阅读 分节阅读 字号:

 前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间接蒸发冷水机组》的公告

2022年 第56号
    现批准《间接蒸发冷水机组》为建筑工业行业产品标准,编号为JG/T580-2022,自2022年8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户网站(www.mohurd.gov.cn)公开,并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出版发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2年4月6日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环境与节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疆绿色使者空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新疆绿色使者干空气能源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夏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江亿、于向阳、谢晓云、陈亚男、周斌、曹阳、王绍瑞、张建中、尹振、孙国成、孙辉。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间接蒸发冷水机组(简称“机组”)的术语和定义,分类与标记,一般要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以干空气势能为驱动源的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其他冷源与间接蒸发冷水机相结合的应用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36 工业通风机 用标准化风道性能试验
    GB/T 7190.1 机械通风冷却塔 第1部分:中小型开式冷却塔
    GB/T 7190.2 机械通风冷却塔 第2部分:大型开式冷却塔
    GB 8624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 14294 组合式空调机组
    GB/T 14295 空气过滤器
    GB/T 16803 供暖、通风、空调、净化设备术语
    GB/T 30192 水蒸发冷却空调机组
    GB/T 50155 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GB 50736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JG/T 21 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性能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 16803和GB/T 5015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间接蒸发冷水机组 indirect evaporative chiller
    以干空气势能为驱动源,空气通过空气冷却器等湿降温处理后,再与水直接接触制备冷水的装置,其冷水的极限温度为室外空气的露点温度。
3.2 干空气势能 dry air potential energy
    当有水源存在时,干燥空气处于不饱和状态而具备的对外做功的能力。
3.3 设计选用工况 application conditions
    针对具体工程的设计工况,包括当地大气压力,室外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和露点温度,水流量,进水温度等参数。
3.4 额定工况 rated design conditions
    机组在标准大气压下,进风干球温度为34.0℃、湿球温度为18.5℃、露点温度为8.6℃,机组进水温度为24.5℃时的工况。
3.5 机组水流量 water flow rate
    机组出厂时标称的机组水流量,是机组供给外部用户的循环冷水流量。
3.6 机组出水温度 temperature of supply water
    机组出厂时标称的供水温度。
3.7 进风冷却效率 efficiency of inlet air cooling process
    机组进风被空气冷却器等湿冷却的效率,为进风的干球温度和空气冷却器出风的干球温度之差,与进风的干球温度和进风露点温度之差的比值。
3.8 直接蒸发冷却效率 efficiency of 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process
    进入机组的循环水通过蒸发冷却过程被冷却的效率,为机组的进水温度和机组的出水温度之差,与机组的进水温度和经空气冷却器后的出风湿球温度之差的比值。
3.9 机组功率 input power
    机纽的风机和机组内部的循环水泵的耗电功率之和。
3.10 单位出水流量下的耗电功率 input power per water flow rate
    机组功率与机组水流量的比值。
3.11 单位出水流量下的耗水量 water consumption per water flow rate
    机组由于蒸发过程而导致的耗水量与机组水流量的比值。
3.12 飘水率 water floating rate
    机组飘水所导致的耗水量与机组水流量的比值。

4分类与标记

4.1 分类
4.1.1 按结构型式分类
    机组按结构型式可分为:
    a)立式(L);
    b)卧式(W);
    c)其他(Q)。
4.1.2 按规格分类
    机组的规格可用机组水流量表示,具体见表1。
4.2 标记
    机组的标记方式如下:
    示例1:
    额定工况下,机组进水温度为24.5℃、机组出水温度为18℃,水流量为52m³/h的卧式间接蒸发冷水机组标记为JZL-W-E-52-24.5-18。
    示例2:
    设计选用工况下,机组进水温度为21℃、机组出水温度为16℃,水流量为160m³/h的立式间接蒸发冷水机组标记为JZL-L-S-160-21-16。

5一般要求

5.1 材料
5.1.1 机组箱体应采用无毒、无腐蚀、无异味的材料。
5.1.2 机组箱体颜色宜选用浅色系。
5.1.3 机组外壳应做相应防腐处理,其他非金属材料应具有防雨、防老化的性能。
5.2 结构
    机组结构应符合GB/T 14294的规定,并应满足如下要求:
    a)机组结构应牢固,应有防风、防雨、防渗水、防冻措施;
    b)机组的框架和机组内与水接触的部分应做防腐处理,同时应满足运输、安装、使用的强度要求,无扭曲、变形现象;
    c)各功能段连接应符合制造商规定的工艺顺序和要求;
    d)各功能段之间的连接应严密;
    e)机组安装应固定,并应留有检查门和检修空间;
    f)机组应避免进风与排风短路。
5.3 部件
5.3.1 填料
    填料应满足如下要求:
    a)填料应具备良好的空间水均匀分布特性和较好的亲水性,使用时在填料上不应出现大面积干斑和表面汇流现象;
    b)填料应具备良好韧性,不易脆碎、变形;
    c)填料应具有良好的拼装安全强度,应便于安装和拆卸,无坍塌、散落的隐患;
    d)填料应可清洗、可维护;
    e)填料在完全浸湿后不应有材料塌陷、孔洞等缺陷;
    f)填料应具备良好的防火特性,其防火性能不应低于GB8624中B1级的要求。
5.3.2 空气冷却器
    空气冷却器应符合JG/T21和GB/T 30192的有关规定。
5.3.3 空气过滤装置
5.3.3.1 机组应设置空气过滤装置,并应符合GB/T14295的有关规定
5.3.3.2 空气过滤装置应采用易清理的过滤材料,且应便于拆卸清理。
5.3.3.3 进入到填料前的空气宜达到中效过滤后的效果。
5.3.4 水管路
    水管路应满足如下要求:
    a)间接蒸发冷水机组供水、配水和回水管路中不应出现渗漏和泄漏;
    b)空气冷却器最高点处及可能积聚空气的高点处应设置排气阀,最低点处应设置排水点及排水阀;
    c)连接机组的供、回水管路应采取保温措施。
5.3.5 机组排水
    机组排水应满足如下要求:
    a)机组应设排水口、溢水口,排水、溢水应畅通,无渗漏和从水箱中直接溢水现象;
    b)机组应具备定时排水或连续排水的功能;
    c)机组在长期或冬季停用前应具备将水箱和管道内的水排空的功能。
5.3.6 机组电气
    机组电气应满足如下要求:
    a)线路的连接应整齐、牢固,电线穿孔和接插头应采用绝缘套管或其他保护措施;
    b)机组应有电气接线盒,室外机组应有防雨水措施,外露电线应采用金属软管保护。
 
《间接蒸发冷水机组》JG/T 580-2022

6要求

6.1 外观
6.1.1 机组外观表面应无明显划伤和压痕。
6.1.2 机组外箱板表面应光滑,喷涂层应均匀、色调一致,无流痕、气泡和脱落。
6.1.3 机组内应清理干净,无污水杂物。
6.2 启动与运转
    机组在额定电压和频率下应正常启动和运转,零部件应无松动、杂音和异常发热等现象。
6.3 机组功率
    在试验工况和机组标称的水流量下,机组输入功率实测值不应高于标称值的105%。
6.4 单位出水流量下的耗电功率
    在试验工况和机组标称的水流量下,机组实测单位出水流量下的耗电功率不应高于标称值的105%。
6.5 机组水流量
6.5.1 在实验室条件的试验工况下,机组水流量的实测值不应低于标称值。
6.5.2 在自然条件的试验工况下,机组水流量的实测值不应低于标称值的95%。
6.6 机组出水温度
6.6.1 在实验室条件的试验工况下,机组出水温度实测值不应高于(标称值+0.5℃)。
6.6.2 在自然条件的试验工况下,机组出水温度值换算到设计选用工况下的出水温度值,不应高于(标称值+1℃)。
6.7 进风冷却效率
    在试验工况下,机组的进风冷却效率实测值不应低于标称值的90%。
6.8 直接蒸发冷却效率
    在试验工况下,机组的直接蒸发冷却效率实测值不应低于标称值的90%。
6.9 机组噪声
    在试验工况下,机组噪声实测值不应高于标称值的105%。
6.10 飘水率
    在试验工况下,机组飘水率不应高于标称值的105%。
6.11 单位出水流量下的耗水量
    在试验工况下,机组单位出水流量下的耗水量不应高于标称值的105%。
6.12 电器安全
6.12.1 绝缘电阻
    按7.15.1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测,各输出线端对外壳之间电阻不应小于10MΩ。
6.12.2 绝缘强度
    按7.15.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测,电器经受1500V电压,1s内不应有击穿和闪络现象。
 

7试验方法

7.1 基本规定
7.1.1 试验机组应按产品说明书要求组装成整机。
7.1.2 试验机组除试验方法有规定外,不应采取任何特殊处理措施。
7.1.3 试验机组应在满足6.1和6.2的要求后方可进行试验。
7.1.4 机组水流量不大于20m³/h的机组应进行整机试验,机组水流量大于20m³/h的机组可按组合进行试验。
7.2 试验工况
7.2.1 间接蒸发冷水机组的试验可在实验室条件或自然条件下进行。
7.2.2 间接蒸发冷水机组的试验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时,应在3.4给出的额定工况和附录A中表A.1规定的试验工况下,按照附录B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试验工况允许偏差应为:进风干球温度,±1℃;进风湿球温度,±0.3℃;进水温度,±0.3℃。
7.2.3 实验室条件下机组试验可在不同大气压下进行,但应标明测试工况的大气压。不同大气压下的试验结果应按附录C给出的方法进行修正。
7.2.4 间接蒸发冷水机组的试验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时,试验工况下的进风干球温度的取值范围应为:(设计选用工况干球温度-7℃)~(设计选用工况干球温度+2℃);进风湿球温度的取值范围应为:(设计选用工况湿球温度-2℃)~(设计选用工况湿球温度+2℃);进水温度的取值范围应为:(设计选用工况进水温度-4℃)~(设计选用工况进水温度+2℃)。应将试验工况下测得的出水温度值换算到设计选用工况下并与设计选用工况下的标定的出水温度值进行比较,在自然条件下的试验方法应按照附录D进行。
7.3 测量仪表
    测量仪表的测量项目和准确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测量仪表的测量项目和准确度要求
7.4 外观
    应用目测方法进行检测。
7.5 启动与运转
    试验机组应在额定电压条件下启动,稳定运转5min,切断电源,停止运转,至少反复进行3次;检查零部件有无松动、杂音、过热等异常现象。
7.6 机组功率
    机组功率应按机组实测的耗电功率得到。
7.7 单位出水流量下的耗电功率
    单位出水流量下的耗电功率应按机组功率和机组水流量的实测值比值计算得到。
7.8 机组水流量
    机组水流量应按附录B~附录D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7.9 机组出水温度
    机组出水温度应按附录B~附录D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7.10 进风冷却效率
    进风冷却效率应按附录B~附录D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7.11 直接蒸发冷却效率
    直接蒸发冷却效率应按附录B~附录D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7.12 机组噪声
    机组噪声应按附录B~附录D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7.13 飘水率
    飘水率应按附录B~附录D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7.14 单位出水流量下的耗水量
    单位出水流量下的耗水量应按附录B~附录D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7.15 电器安全
7.15.1 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应使用500V的MΩ级电阻表进行检测。
7.15.2 绝缘强度
    绝缘强度应使用耐压仪进行检测。

8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机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8.2 出厂检验
8.2.1 每台机组在工厂或现场完成组装后,经制造商检验部门完成出厂检验,并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方可交付使用。
8.2.2 机组出厂检验应按表3规定逐项进行。
8.3 型式检验
8.3.1 机组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正常生产的,每年进行1次;
    b)试制的新产品定型时;
    c)定型产品的结构、制造工艺、材料等更改对产品性能有影响时;
    d)停产1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有其他特殊要求时。
8.3.2 型式检验应按表3规定逐项进行。
8.4 检验判定原则
8.4.1 出厂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即判该产品合格。出现不合格项时允许返修重检,合格后方能交付。
8.4.2 型式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即判该产品合格。出现不合格项时应加倍重检,仍不合格的,则判定该型式检验为不合格。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1 标志
    每台机组应有铭牌,并固定在箱体明显的位置,铭牌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a)机组名称和型号;
    b)执行标准;
    c)机组的主要性能参数:设计或使用地区、机组水流量、机组功率、机组进水温度、机组出水温度、机组噪声等。
    d)机组外型尺寸:长×宽×高;
    e)机组重量;
    f)制造商名称;
    g)出厂编号;
    h)出厂日期。
9.2 包装
9.2.1 必要时设备应有包装箱。
9.2.2 在包装箱内机组各功能段应稳固。
9.2.3 包装箱应捆扎牢固严密。
9.2.4 包装箱内应有装箱单、产品合格证、电气线路图、产品使用说明书等有关技术义件。
9.2.5 包装箱上应有不易退色的装箱内容,其内容至少应包括:
    a)产品名称和型号;
    b)产品毛重、净重;
    c)箱体外形尺寸:长x宽x高;
    d)应有总箱数和包装箱顺序号的标志;
    e)装箱日期。
9.2.6 包装箱上应有防潮、防雨、防倒置、禁止翻滚、小心轻放等贮运标志。
9.3 运输和贮存
9.3.1 机组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受碰撞、挤压、抛投、雨雪淋袭。
9.3.2 机组应贮存在防潮、防雨、防火场所,周围不应有腐蚀性气体存在。

 附录A(规范性)间接蒸发冷水机组性能表述方法

A.1 进风冷却效率
    在试验工况下,机组进风经过空气冷却器被等湿冷却,进风冷却效率应按式(A.1)计算:
    式中:
    ηc——进风冷却效率;
    tdb,i——间接蒸发冷水机组进风的干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db,A——间接蒸发冷水机组空气冷却器出风的干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dp,i——机组进风的露点温度,露点温度可以通过计算或查焓湿图得出,单位为摄氏度(℃)。
A.2 直接蒸发冷却效率
    在试验工况下,机组经过蒸发冷却过程冷水被降温的直接蒸发冷却效率应按式(A.2)计算:
    式中:
    ηev——直接蒸发冷却效率;
    twr——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冷水进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w——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冷水出水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wb,A——间接蒸发冷水机组空气冷却器出风的湿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A.3 数据修正
A.3.1 当室外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变化时,进风冷却效率应按式(A.3)进行计算,直接蒸发冷却效率应按式(A.4)进行计算:
    式中:
    tdb,i——间接蒸发冷水机组进风的干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wb,i——间接蒸发冷水机组进风的湿球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a,b,c,a',b',c'——拟合参数,可通过A.5变工况测试的实验结果拟合得到。
A.3.2 进风冷却效率和直接蒸发冷却效率应在相同的进风干、湿球温度下得到,当进风的大气压不同时,应根据附录C进行相应的修正。
A.4 机组出水温度与进风冷却效率和直接蒸发冷却效率的关系
    机组出水温度与进风冷却效率和直接蒸发冷却效率的关系如式(A.5)所示:
A.5 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出水温度性能表
A.5.1 试验工况为实验室条件
    在额定水流量和标准大气压下,通过试验和计算可得出机组出水温度的性能表(见表A.1)。表中数值应至少有4个点由测量得到,这4个点应分别为不同的干球温度和不同的湿球温度(表A.1中每行每列至少应有一个数据为实测数据)。干球温度范围应为36℃~28℃,湿球温度范围应为17℃~23℃,按照表A.1形式分别给出进水温度为24.5℃(水温波动范围±1℃)时的出水温度。表A.1中出水温度应按第7章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试。
A.5.2 试验工况为自然条件
A.5.2.1 设计选用工况中的地区可为一个或多个。当为多个时,试验工况地区与设计选用工况地区应分别对应并相同。
A.5.2.2 设计选用工况所涉及的室外设计计算参数宜按照GB 50736规定的方法选取或计算确定,在设计选用工况地区当地大气压、机组水流量条件下,应按照7.2.4规定的试验方法,得到间接蒸发冷水机组的出水温度,并应按表A.2形式汇总。自然条件下试验工况的测试条件范围应为:(设计选用工况干球温度-7℃)~(设计选用工况干球温度+2℃);进风湿球温度的取值范围应为:(设计选用工况湿球温度-2℃)~(设计选用工况湿球温度+2℃);进水温度的取值范围应为:(设计选用工况进水温度-4℃)~(设计选用工况进水温度+2℃)。

《间接蒸发冷水机组》JG/T 580-2022

 附录B(规范性)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在实验室条件下的性能试验方法

B.1 试验原理
    将被测机组置于一个压力稳定为机组额定进风大气压力的进风小室内,风路系统为机组提供试验工况要求的进风参数,水路系统为机组提供试验工况要求的进水参数。将机组与水路系统、风路系统连接后进行性能试验。图B.1为试验原理示意图。
B.2 试验装置
B.2.1 试验装置主要由进风小室、风路系统和水路系统组成。
B.2.2 进风小室为被测机组所安装的小室。通过测量进风小室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控制相应的空调箱,保证进风小室满足额定工况温度要求。通过测量进风小室的静压控制送风机,保证进风小室内压力为大气压且压力均匀。进风小室的尺寸应满足GB/T1236的相关要求,且其体积不应小于(12.5×机组进风口截面积Sin×进风口当量直径Din×进风口个数n,其中)。进风小室应保证气密性,应进行气密性检验,保证微正压10Pa~20Pa。
B.2.3 风路系统由空调箱和送风机所组成。空调箱设表冷段、加热段、调湿段。
B.2.4 水路系统分为循环水路系统和补水系统。循环水路系统由水泵、热源、流量计、管路系统组成,补水系统由流量计和管路系统所组成。冷水的循环水流量和补水流量应使用流量计测量。
B.3 试验步骤
B.3.1 应按第7章规定的试验工况和试验仪表要求进行试验。
B.3.2 调节实验装置的空调箱,使得进入进风小室的空气参数满足额定工况要求的干球温度34℃、湿球温度18.5℃。
B.3.3 调节实验装置空调箱的送风机,使得进风小室的静压为大气压。
B.3.4 调节实验装置水路的加热器,使得进入机组的进水温度为测试工况的24.5℃。
B.3.5 在机组的进、出管路上安装温度计,所读取数据为机组进水温度和出水温度。
B.3.6 测量进、排风空气参数时,应分别将进、排风口截面进行8等分,再分别取各划分区域中心点进行测量,每次测量记录每个测点数据,平均得到进、排风空气参数;测量空气冷却器出风参数时,应将空气冷却器出风口截面进行8等分,分别取各划分区域中心点进行测量,每次测量记录每个测点数据,平均得到表冷器出风空气参数。
B.3.7 工况稳定15min后开始测量,每隔5min读数一次,共测6次,取每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的测定值。
B.4 测量参数及允许偏差
B.4.1 测量参数如表B.1所示,所需试验仪表应满足表2的要求。
B.4.2 试验参数的允许偏差如表B.2所示。
B.5 试验记录
    除表B.1所记录测量参数外,还应记录如下内容:
    a)试验日期、试验地点;
    b)试验者;
    c)制造商;
    d)机组的型号、规格、尺寸和外形结构图。
B.6 试验结果计算
B.6.1 机组风量应按GB/T1236中的要求进行计算。
B.6.2 机组进风冷却效率应按式(A.1)进行计算。
B.6.3 机组直接蒸发冷却效率应按式(A.2)进行计算。
B.6.4 机组补水量应按式(B.1)进行计算:
    式中:
    ΔGw——机组补水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V1——补水流量计测量开始时的读数,单位为立方米(m³);
    V2——补水流量计测量结束时的读数,单位为立方米(m³);
    ρw——水的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
    t——测量时间,单位为小时(h)。
B.6.5 单位出水流量下的耗水量应按机组补水量减去直接蒸发冷却填料段飘水量的数值,与机组水流量数值的比值而得出,或按式(B.2)进行计算:
    式中:
    μ——单位出水流量下的耗水量,无量纲数;
    Lze——直接蒸发冷却填料段空气体积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³/h);
    ρze——直接蒸发冷却填料段排风空气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
    dze——直接蒸发冷却填料段排风含湿量,单位为克每千克干空气(g/kg干空气);
    pzi——直接蒸发冷却填料段进风空气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
    dzi——直接蒸发冷却填料段进风含湿量,单位为克每千克干空气(g/kg干空气);
    Gw——机组水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³/h)。
B.6.6 飘水率应按GB/T7190.1和GB/T7190.2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或将机组补水量减去按式(B.2)计算得出的耗水量,再除以机组水流量得出。
B.6.7 机组进风冷却段如有排风,应分别计算进风冷却段的耗水量和飘水量,并将该部分耗水量和飘水量计入机组耗水量和机组飘水量。
B.6.8 噪声应按GB/T7190.1和GB/T7190.2规定的方法进行计算。

 附录C(规范性)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在不同大气压力下的性能参数修正方法

C.1 修正原则
    机组的额定性能参数为标准大气压下的测量结果。当测试条件偏离标准大气压,在80000Pa~101325Pa之间时,应根据实际测试条件下的大气压进行机组风量和耗电功率的修正,以获得与额定工况下等效的出水温度等机组参数。
C.2 风量修正
C.2.1 针对表A.1所需的测试工况,给定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当大气压变化时,可以对机组的风量进行相应修正,补偿大气压对出水温度的影响。
C.2.2 当冷水进水温度为24.5℃时,应按式(C.1)和(C.2)进行风量的修正:
    式中:
    Ga——测试工况大气压下的实际风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Ga,0——额定工况下的风量,单位为千克每小时(kg/h);
    P——测试工况大气压力,单位为千帕斯卡(kPa);
    K——测试时风机风量的修正系数,有效位数为2位。
C.2.3 在实际测试时,应根据当时的大气压,调整风机风量,使其为额定风量与K的乘积。
C.3 机组出水温度
    按3.4规定的额定工况和C.2的要求,改变测试条件下的风量,所得到的机组出水温度为额定工况下的机组出水温度。
C.4 风机耗电功率修正
    大气压变化导致空气密度变化,进而导致机组内部风阻变化。不考虑风机效率变化,风机耗电功率随大气压变化,应按式(C.3)进行修正;
    式中:
    Ea——测试工况大气压下实测的风机耗电功率,单位为千瓦(kW);
    Ea,0——额定工况下风机的耗电功率,单位为千瓦(kW);
    P——测试工况大气压力,单位为千帕斯卡(kPa);
    P0——额定工况大气压力,单位为千帕斯卡(kPa)。

 附录D(规范性)间接蒸发冷水机组在自然条件下的性能试验方法

D.1 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主要由被测试机组、循环水路系统、补水系统等组成。循环水路系统由水泵、流量计、管路系统所组成,补水系统由流量计和管路系统所组成。
D.2 试验步骤
D.2.1 通过测量得出机组进风的干、湿球温度和空气冷却器进、出空气的干、湿球温度、进水温度,要求机组进风的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区间范围分别为:(设计选用工况干球温度-7℃)~(设计选用工况干球温度+2℃);(设计选用工况湿球温度-2℃)~(设计选用工况湿球温度+2℃)。
D.2.2 调节试验装置水路的温控装置(电加热器或者空气一水加热器或冷却器等),使机组冷水进口的温度区间范围为:(设计选用工况进水温度-4℃)~(设计选用工况进水温度+2℃)。
D.2.3 通过流量计测量冷水的循环水流量。
D.2.4 每个试验工况需要保证工况稳定15min后开始测量,每隔5min读数1次,共测6次,取每次读数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的测定值。
D.3 测量参数及允许偏差
D.3.1 测量参数如表D.1所示,所需试验仪表应满足表2的要求。
D.3.2 试验参数的允许偏差如表D.2所示。
D.4 试验记录
    除表D.1所记录测量参数外,还应记录如下内容:
    a)试验日期、试验地点;
    b)试验者;
    c)制造商;
    d)机组的型号、规格、尺寸和外形结构图。
D.5 试验结果计算
D.5.1 机组风量应按GB/T1236中的要求进行计算。
D.5.2 机组进风冷却效率应按式(A.1)进行计算。当机组进风空气冷却器为表冷器时,应由测量参数中的表冷器进、出风干球温度和进水温度计算得出表冷器热交换效率,根据表冷器热交换效率计算机组在设计选用工况下的表冷器出风干球温度,再按式(A.1)计算得出机组设计选用工况下的进风冷却效率。
D.5.3 机组直接蒸发冷却效率应按式(A.2)进行计算。
D.5.4 机组设计选用工况下出水温度应按式(A.5)计算。
D.5.5 机组补水量应按式(B.1)进行计算。
D.5.6 单位出水流量下的耗水量应按式(B.2)进行计算。
D.5.7 飘水率应将机组总补水量减去按式(B.2)计算得出的耗水量,再除以机组水流量得出。
D.5.8 机组进风冷却段如有排风,应分别计算进风冷却段的耗水量和飘水量,并将该部分耗水量和飘水量计入机组耗水量和机组飘水量。
D.5.9 噪声应按GB/T 7190.1和GB/T 7190.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和计算。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
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