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反馈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建筑排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及管件》CJ/T 250-2018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时间:2019-04-01
下载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全文阅读 分节阅读 字号: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

建筑排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及管件

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 pipes and fittings for drainage inside buildings

CJ/T 250-2018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发布日期:2018年10月30日

实施日期:2019年04月01日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CJ/T 250-2007《建筑排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及管件》,本标准实施之日起CJ/T 250-2007废止。与CJ/T 250-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一一增加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8992.2(见第2章);

——用GB/T 5836.1代替EN 1053:1995和EN 1054:1995(见第2章);

一一增加术语的英文译文(见3.1);

一一增加PE混配料(见3.1.2);

——增加了“PE 100”的基本性能(见4.1);

一一修改了苏维托的图示和尺寸(见5.2.1);

——修改EPDM的符合标准范围(见5.2.5);

——增加管材的不圆度(见6.3.1.4);

——增加表8中的真空度测试要求(见6.4);

——增加了H型连接管图示和尺寸(见B.19);

一一增加了立管通气帽图示和尺寸(见B.19);

——增加了P型存水弯图示和尺寸(见B.20);

——增加了S型存水弯图示和尺寸(见B.21);

——增加了抗冲击强度试验(见附录D);

——增加了焊接强度试验(见附录E)。

本标准实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 8770:2003《建筑物内污废水排放(低温和高温)用塑料管道系统——聚乙烯(PE)》,本标准与ISO 8770:2003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与ISO 8770:2003相比,与ISO 8770:2003的技术性差异如下:

——ISO 8770:2003中建筑排水用高密度聚乙烯管材及管件的连接方式有对焊连接、电熔连接和承插连接等。本标准采用的连接方式主要为对焊连接和电熔连接,承插连接仅适用于膨胀伸缩节和密封圈承插接头。

一一对于建筑排水用高密度聚乙烯管材的应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物污水、废水、雨水排放的应用。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给水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海吉博力房屋卫生设备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明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凤、姜文源、黄宝元、朱建荣、赵俊、包虹、忻逸敏、陆萍、孙懿、王春阳、俞志根、杜伟国、张岚。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CJ/T 250-2007。

1范围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以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成型的管材和模具成型或二次加工成型管件的材料、产品分类及规格、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污水、废水、雨水排放系统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及管件。

本标准规定的高密度聚乙烯管适用于排水温度范围为0℃~65℃,瞬间排水温度不超过95℃;适用于环境温度为-40℃~65℃。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 3682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GB/T 5836.1-2018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

GB/T 6111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

GB/T 6671 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

GB/T 8805 硬质塑料管材弯曲度测量方法

GB/T 8806 塑料管道系统塑料部件尺寸的测定

GB/T 9647 热塑性塑料管材环刚度的测定

GB/T 13021 聚乙烯管材和管件炭黑含量的测定(热失重法)

GB/T 17391 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

GB/T 18251 聚烯烃管材、管件和混配料中颜料或炭黑分散的测定方法

GB/T 18992.2 冷热水用交联聚乙烯(PE-X)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材

GB/T 21873 橡胶密封件 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 材料规范

GJB 1916 舰船用低烟电缆和软线通用规范(毒性指数测试)

ISO 8770:2003 建筑物内污废水排放(低温和高温)用塑料管道系统 聚乙烯(PE)

ISO/TR 7024:1985 地上排水 用于建筑物内地上系统的硬质聚氯乙烯(PVC-U)卫浴管道系统的安装技术及惯例

EN 681-1 排水管接头密封用弹性密封材料要求 第1部分:硫化橡胶

EN 1055:1996 塑料管道系统 用于建筑物内污废水排放的热塑性管道系统 耐温升循环的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符号及缩略语

3 术语和定义、符号及缩略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符号及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3.1 术语和定义

3.1.1 应用领域代码 application area code

管材上标识显示所允许的应用领域,有“B”和“BD”两种标识。

注:“B”用于建筑物污水、废水、重力雨水排放;“BD”除了用于应用领域“B”,还能用于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和87斗雨水系统。

3.1.2 PE混配料(IIDPE) PE mixture

以聚乙烯基础树脂加入必要的抗氧剂、紫外线稳定剂和颜料制造而成的粒料。

3.1.3 公称外径 normal outside diameter

dn

管材或管件插口外径的规定数值。

注:单位为mm。

3.1.4 任一点壁厚 wall thickness

ey

管材或管件圆周上任一点的壁厚。

注:单位为mm。

3.1.5 管系列S pipe series

与公称外径和公称壁厚有关的无量纲数,可用于指导管材规格的选用。

3.1.6 环刚度 ring stiffness

SR

具有环形截面的管材或管件在外部载荷下抗挠曲(径向变形)能力的物理参数。

注:单位为kN/m2

3.1.7 膨胀间隙 expansion clearance

Le

承插口底部与插入部件端部的距离,可用于管道伸缩的补偿。

3.1.8 管材弯曲度 pipe curvature

R

硬质塑料管材在长度方向的弯曲程度,用弦到弧的最大高度与管材长度之比的百分数表示。

3.2 符号

A 膨胀伸缩节、密封圈承插接头接合长度

B 膨胀伸缩节、密封圈承插接头引入长度

C 膨胀伸缩节、密封圈承插接头密封区深度

de 任一点外径

dem 平均外径

dn 公称外径

ds 承插节的内径

dsm 承插节的平均内径

ey 任一点壁厚

e2 承插节的壁厚

e3 承插节凹槽区域的壁厚

L1 电熔管箍承插嵌入深度

L2 电熔管箍熔融段长度

L3 电熔管箍承口未加热段长度

L4 电熔管箍限位圈长度

Le 膨胀间隙

min 最小

max 最大

SR 环刚度

3.3 缩略语

EPDM 三元乙丙橡胶

HDPE 高密度聚乙烯

MFR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OIT 氧化诱导时间

PE 聚乙烯

S 管系列

4材料

4 材料

4.1 用于生产管材及管件的原料分别用聚乙烯树脂为基料的“PE80”或“PE100”混配料,进料的基本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4.2 原料中允许加入的内部洁净回用料不应大于5%,不得使用外部回用料和再生料。

注:“内部洁净回用料”仅局限于本厂车间内回用(未出厂门)。

5产品分类及规格

5 产品分类及规格

5.1 管材

5.1.1 本标准采用的管系列数为S12.5和S16。

5.1.2 S12.5管材系列尺寸应符合表2的规定。

5.1.3 S16管材系列尺寸应符合表3的规定。

5.1.4 管材的应用选择应符合表4的规定。

5.2 管件

5.2.1 管件尺寸应符合表2、表3、表5、表6、表7中外径、壁厚的要求,且管件壁厚不小于配套的管材壁厚;对于提供异径的管件,管件端面尺寸应符合表2和表3中的要求,但管件的壁厚允许从一种壁厚逐渐过渡到另一种壁厚。以下13种常见管件参见附录B,其中a)~f)管件可用于应用领域“B”和“BD”,g)~m)管件只用于应用领域“B”,符合本标准的其他类型管件也允许使用。

以下为附录B所列13种管件:

a) 弯头

固定的公称角度α:45°(135°),91.5°(88.5°)。

如需其他角度,应由生产商和采购者协商确定。

b) 三通

固定的公称角度α:45°(135°),60°,91.5°(88.5°)。

如需其他角度,应由生产商和采购者协商确定。

c) 异径接头

同心和偏心异径接头。

d) 检查口

固定的公称角度α:45°,90°。

e) 电熔管箍

f) 膨胀伸缩

g) 苏维托

h) 球形四通

i) 密封圈承插接头

j) H型连接管

k) 立管通气帽

l) P型存水弯

m) S型存水弯

5.2.2 电熔管箍应符合以下规定:

a) 采用的缠绕电线外表应有绝缘层;

b) 管箍内部应有限位圈;

c) 管箍的工作电压应为220V±15V。

5.2.3 电熔管箍的承口尺寸(图1)应符合表5的规定。在安装熔接后,应符合6.8系统适应性的要求(详细尺寸参见表B.13)。

5.2.4 膨胀伸缩节和密封圈承插接头尺寸(图2)应符合表6和表7的规定。

5.2.5 橡胶密封圈宜采用三元乙丙(EPDM),其性能要求应符合GB/T 21873或EN 681-1的规定。

5.2.6 二次加工成型管件尺寸应符合表2和表3的规定。

《建筑排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及管件》CJ/T 250-2018

6要求

6 要求

6.1 颜色

管材、管件颜色为黑色,色泽应均匀一致。

6.2 外观

管材、管件的内外表面应清洁、光滑,不允许有气泡、明显的划伤、凹陷、杂质、颜色不均等缺陷。管材、管件的端头应平整,并与管轴线垂直。

6.3 尺寸

6.3.1 管材尺寸

6.3.1.1 管材长度

管材长度一般为5000mm,也可按供需双方协商确定,长度的极限偏差为+0.8%。

6.3.1.2 管材外径和壁厚

管材外径和壁厚应符合表2、表3的规定。

6.3.1.3 管材弯曲度

管材弯曲度不应大于0.2%。

6.3.1.4 管材的不圆度

公称外径dn在32~50范围时,不圆度不应大于1mm;公称外径dn在56及以上时,不圆度不应大于0.02dn。不圆度的测定应在管材出厂前进行。

6.3.2 管件尺寸

6.3.2.1 管件长度

参见附录B(表B.1~表B.21)。

6.3.2.2 管件外径

管件端面的外径应符合表2和表3外径的规定,其中电熔管箍、膨胀伸缩节和密封圈承插接头端面的外径应符合表5和表6外径的规定。

6.3.2.3 管件壁厚

管件端面壁厚应符合表2和表3的规定,其中膨胀伸缩节和密封圈承插接头除了应符合表2和表3外还应符合表7的规定。

6.4 物理性能

管材、管件的物理性能应满足表8的规定要求。

6.5 炭黑含量

炭黑含量(质量)要求(2.5±0.5)%,测试方法应符合GB/T 13021的规定。

6.6 炭黑分散

炭黑分散应小于或等于等级3,测试方法应符合GB/T 18251的规定。

6.7 燃烧毒性指数

管材、管件的燃烧毒性指数值不大于1,测试方法应符合GJB 1916的规定。

6.8 系统适应性

管材、管件(含二次加工成型管件)按规定连接后,应通过系统耐温升循环、水密性和接口气密性试验。

6.8.1 系统耐温升循环

管材、管件在试验前后不应渗漏,dn≤50mm,塌陷应小于或等于3mm;dn>50mm,塌陷应小于或等于0.05dn,测试方法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6.8.2 系统水密性

管材、管件在试验期间不应渗漏,测试方法应符合GB/T 5836.1-2018中附录B的规定。

6.8.3 系统接口气密性

管材、管件在试验期间不应渗漏,测试方法应符合GB/T 5836.1-2018中附录C的规定。

7试验方法

7 试验方法

7.1 试样调节和试验标准环境

试样调节和试验标准环境应符合GB/T 2918的规定,温度宜为23℃±2℃,状态调节宜为24h。试验方法标准中有规定的应按试验方法标准确定。

7.2 颜色、外观

颜色、外观可采用目测观察。

7.3 尺寸测量

7.3.1 管材长度可采用精度1mm钢卷尺测量。

7.3.2 管材、管件外径测量应符合GB/T 8806的规定。

7.3.3 壁厚测量应符合GB/T 8806的规定。

7.3.4 管材不圆度应符合GB/T 8806规定测量同一截面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最大外径减去最小外径为不圆度。

7.4 炭黑含量

炭黑含量的测试应符合GB/T 13021的规定。

7.5 炭黑分散

炭黑分散的测试应符合GB/T 18251的规定。

7.6 管材弯曲度

管材弯曲度测量应符合GB/T 8805的规定。

7.7 管材纵向回缩率

管材纵向回缩率测试应符合GB/T 6671的规定,试验温度为110℃±2℃。加热时间为1h(对于32mm≤dn<250mm的管材)或2h(对于dn≥250mm的管材)。

7.8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试应符合GB/T 3682的规定。

7.9 氧化诱导时间

氧化诱导时间测试应符合GB/T 17391的规定。

7.10 静液压强度

静液压强度测试应符合GB/T 6111的规定。

7.11 管材环刚度

管材环刚度测试应符合GB/T 9647的规定。

7.12 管件加热烘箱试验

管件加热烘箱试验应符合ISO 8770:2003的规定。

7.13 燃烧毒性指数测试

燃烧毒性指数测试应符合GJB 1916的规定。

7.14 耐温升循环试验

耐温升循环试验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7.15 水密性试验

水密性试验应符合GB/T 5836.1-2018中附录B的规定。

7.16 接口气密性试验

接口气密性试验应符合GB/T 5836.1-2018中附录C的规定。

7.17 抗冲击强度试验

抗冲击强度试验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

7.18 焊接强度试验

焊接强度试验应符合附录E的规定。

7.19 真空试验

真空试验应符合GB/T 18992.2的规定。

8检验规则

8 检验规则

8.1 检验分类

检验应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产品应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8.2 组批

8.2.1 管材

用相同原料、配方和工艺连续生产的同一规格管材作为一批,每批数量不超过100t。生产7d仍不足100t,则以7d产量为一批。

8.2.2 管件

用相同原料、配方和工艺生产的同一规格管件作为一批,每批数量不超过5000个。如生产7d仍不足批量,则以7d产量为一批。

8.3 出厂检验

8.3.1 出厂检验项目为6.1、6.2、6.3以及6.4中纵向回缩率测试、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测试、静液压强度试验、管件加热试验和氧化诱导时间测试。

8.3.2 6.1、6.2、6.3按GB/T 2828.1,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Ⅰ,合格质量水平为6.5,其N、n、Ac、Re值参见表9。

8.3.3 在计数抽样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一个样品,进行6.4中管材纵向回缩率测试、熔体质量流动率测试、静液压强度试验、管件加热试验和氧化诱导时间测试。

8.4 型式检验

应每两年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检验项目是按8.3.2的规定对6.1~6.3进行检验,在检验合格样品中随机抽取足够的样品,进行6.4、6.5中的各项检验。若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原材料和生产工艺有较大改变时;

c) 因任何原因停产半年后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8.5 判定规则

6.1~6.3中任何一条不符合GB/T 2828.1的要求,则判定该批为不合格。6.4~6.6的性能中有一项达不到指标时,再在该批中随机抽取双倍样品进行该项的复验,如有一项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为不合格。

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9.1 管材标志

管材上应有以下永久性标志,且标志重复间隔为1m。

——生产厂名称和商标;

——公称外径;

——壁厚;

一一材料等级;

一一管系列;

一一应用范围标识;

一一采用标准号;

一一生产日期。

9.2 管件标志

管件上应有以下标志:

一一生产厂名称和商标;

一一公称外径;

——规格型号;

——材料等级;

——管系列;

——采用标准号;

——生产日期。

其中生产厂名称和商标、公称外径、规格型号为永久性标志。

9.3 标志颜色

管材标志颜色宜采用黄色或白色,管材标志的字体大小宜采用表10中的规定。

9.4 纵向标记

为了方便安装定位,每根公称外径dn32mm~dn160mm的管材外壁面上应有4个按90°分布的标记线。标记线必须永久,不影响管材的长期性能。

9.5 包装

产品包装应标明注册商标、产品型号等,外包装用料应牢固,具体按照供需双方商定要求进行。

9.6 运输

管材、管件运输时,不得受到划伤、抛摔、重压、剧烈的撞击、油污和化学品污染。

9.7 贮存

管材贮存在远离热源及油污和化学品污染地、地面平整、通风良好的库房内;如室外堆放,应当有遮盖物,以避免阳光直射。管材应当水平整齐堆放,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m。

管件应当存放在远离热源、化学品污染地、地面平整、通风良好的库房内。

 附录AEN1055:1996耐温升循环试验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EN 1055:1996 耐温升循环试验

A.1 范围

本附录规定了标识为“B”的用于建筑物污、废水排放的热塑性管道系统,或者标识为“BD”的用于建筑物污、废、重力雨水排放和虹吸式屋面雨水系统,耐1500次升温循环的测试方法。

此方法用来评定管材的泄漏和耐塌陷性。

A.2 参考标准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A.3 定义和符号

A.3.1 定义

A.3.1.1 公称外径dn

规定的外径,单位mm。

A.3.1.2 膨胀间隙Le

承插口底部与插入部件端部的距离,该距离可以满足系统的伸缩。

A.3.2 符号

ISO/TR 7024:1985中的符号适用于本附录。

A.3.3 固定点之间的自由长度

在地上铺设中两个支撑点之间允许的最大跨度。

A.4 原理

一个管材和管件组成的测试组装,用规定的冷水和热水交替热循环模式通过规定的循环次数量,在测试期间观察检验接处的密封性并检验管材的塌陷是否在规定的限度内(见A.5.2、A.5.3和A.6)。

注:下列测试参数由相关标准规定,成为本附录的参考:管材/承插连接的膨胀间隙(Le)的最小值(见A.6)。

A.5 试验设备

A.5.1 温度计或其他测量温度的仪器,用来测量组装试件的进水水温是否在规定温度限度内(见A.5.2、A.5.3和A.6)。

注:推荐使用能记录和/或控制相应温度/时间的设备(见A.7)。

A.5.2 冷水水源,能每4min按照如下的量提供15℃±5℃的水(见A.7.3):

程序A,在60s±2s内供水30L±0.5L;

程序B,在60s±2s内供水15L±0.5L。

A.5.3 热水水源,能每4min按照如下的量提供93℃±2℃的水(见A.7.3):

程序A,在60s±2s内供水30L±0.5L;

程序B,在60s±2s内供水15L±0.5L。

A.5.4 使用管堵或其他封堵物,暂时堵住出水口(见A.7.1和A.7.4)。

A.5.5 能按照图A.1、图A.2和图A.3所示测量管材塌陷的设备,测量值能够精度到0.1mm。

A.5.6 适当的支撑管卡,包括能紧固管材组件的锚固管卡(固定点)及能支撑管材组件而不会制约管材纵向移动的导向管卡(见图A.1、图A.2和图A.3)。

A.6 测试组件

A.6.1 测试组件中应包括一段带管件的立管和2段带管件的接近水平的管材。测试组件应根据要对哪种元件进行测试来确定,具体如下:

a) 用于建筑物内的系统的元件(仅应用领域“B”)。

b) 作为对a)的补充,用于建筑物结构内埋地系统的元件(应用领域“BD”)。

典型的测试组件参见图A.1(只用于应用领域“B”),图A.2(应用领域“BD”)和图A.3(应用领域“B”,公称直径小于40mm),图上标注接头或管件的类型及位置仅为示意性的。对于应用领域“BD”,应该组装得使焊缝在水流中。接头的位置和种类应该适用于该测试的系统(如:胶粘接头,焊接接头,密封圈接头)。接头的组装应根据生产商安装的指导和适当的推荐铺设做法,例如:避免在测试组件中产生不当的应力。在测试组件中规定和报告的符号应符合ISO/TR 7024:1985的规定。

A.6.2 测试组件应用固定管卡和导向管卡安装在稳定的墙体上或支架上,没有其他支撑物。锚固卡应该直接装在每段管材承口上或承口下或后方,下列情况除外:

a) 在接近水平线的靠近进水口的第一段管材,这里测量可能的塌陷(见图A.1、图A.2和图A.3)。

b) 公称外径小于40mm的管材,此处两个管卡的间距应总是0.4m。

A.6.3 接近水平组件的导向管卡间距不能小于10倍的管材公称外径。

A.6.4 所有管材插口端都应留有管材伸缩的空间(不用于管件的插口端),此伸缩空间由参考标准规定,不能小于最小的膨胀间隙(Le)。热水应直接进入测试组件,就是说,不能有吸热中间件。

A.7 试验步骤

A.7.1 向测试组件充水,水温不超过20℃,直到高出上方横管中心线最高点0.5m,保持至少15min,肉眼观察并记录是否有漏水。

A.7.2 如果观察到有漏水现象,检查并矫正连接组装(见A.6),然后重复A.7.1的操作检查水密封性。如果还是漏水,停止试验并按照A.8的规定出示报告。如果矫正后不再漏水,再继续进行A.7.3和A.7.5的操作。

A.7.3 按实际情况选择程序A或程序B对测试组件进行冷热水交替1500次循环试验,并在此过程中观察是否有漏水现象和外观上的变化。有争议的情况下,保持环境温度在20℃±5℃。

程序A(流量为30L/min)。用于公称外径大于或等于40mm的组件:

a) 在进水点测量,在60s±2s内充入93℃±2℃的水30L±0.5L;

b) 停留和排出时间60s±2s;

c) 在进水点测量,在60s±2s内充入15℃±5℃的水30L±0.5L;

d) 停留和排出时间60s±2s;

e) 返回到a)再重新开始循环测试。

程序B(流量为15L/min)。用于公称外径小于40mm的元件:

a) 在进水点测量,在60s±2s内充入93℃±2℃的水15L±0.5L;

b) 停留和排出时间60s±2s;

c) 在进水点测量,在60s±2s内充入15℃±5℃的水15L±0.5L;

d) 停留和排出时间60s±2s;

e) 返回到a)再重新开始循环测试。

A.7.4 完成1500次循环后,向测试组件充水,水温不超过20℃,直到高出上方横管中心线最高点0.5m,保持至少15min,肉眼观察并记录是否有漏水。

A.7.5 按照图A.1和图A.2,检查间距为10倍公称直径的导向管卡中间点是否有塌陷现象,或按照图A.3检察间距为0.4m的导向管卡中间点是否有塌陷现象(如果适用),塌陷超过0.1倍公称直径(以mm计)的需记录。

A.7.6 检查并记录测试组件的外观变化,包括可见的焊缝开裂。

A.8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应包含下列内容:

a) 本标准及涉及标准;

b) 组件(如:测试接头含有的管件、管材和密封圈)的特征及其各自的应用领域代码,“B”或“BD”;

c) 环境温度,以摄氏度(℃)表示;

d) 循环试验前是否有漏水现象(见A.7.2);

e) 在循环试验中观测到的任何有关现象,如是否有漏水及变形的迹象(见A.7.3);

f) 循环试验后水密封性试验的结果(见A.7.4);

g) 循环试验后管材任何的下陷(见A.7.5);

h) 在试验过程中或刚结束时试样外表发生的变化,如可见焊缝开裂(见A.7.3和A.7.6);

i) 可能影响该试验结果的因素,如在试验中的意外或任何此标准中没有规定的操作;

j) 试验日期。

《建筑排水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材及管件》CJ/T 250-2018

 附录B管件规格尺寸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管件规格尺寸

管件规格尺寸见表B.1~表B.21。

 附录C管系列和温度、工作压力的关系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管系列和温度、工作压力的关系

C.1 本标准规定用于生产管材及管件的原料应是“PE80”“PE100”高密度聚乙烯(HDPE),采用的管系列为S12.5和S16。根据相关计算,20℃条件下,本标准中的两种管系列的公称压力参见表C.1和表C.2。

C.2 当聚乙烯管道系统在20℃以上温度连续使用时,最大工作压力符合下面公式:

MOP=PN×f1

式中:

MOP——最大工作压力,单位为MPa;

PN一一公称压力,单位为MPa;

f1一一压力折减系数,可在表C.3中查取。

 附录D抗冲击强度试验

附录D

(规范性附录)

抗冲击强度试验

D.1 范围

本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用于检测管材或管件的抗冲击强度。

D.2 原理

以规定的重量和尺寸的落锤从规定高度冲击测试管材或管件规定的部位。此测试方法可以改变落锤的高度来满足不同规格产品的技术要求。

D.3 试验设备

D.3.1 恒温恒湿箱。

D.3.2 温度计或其他测量温度的仪器,用来测量环境温度是否在规定范围限度内。

D.3.3 落锤冲击测试机。

D.3.4 按照图D.1落锤尺寸制作测试用的落锤。按照图D.2落锤测试所示测试管件或管材。

D.3.5 管道公称外径和落锤下落高度应符合表D.1规定。

D.4 落锤使用条件

有2个测试方法可选其一。

方法1:在0℃±3.0℃温度下,使用3kg重量的落锤;

方法2:在20℃±3.0℃温度下,使用6kg重量的落锤。

D.5 测试样品

D.5.1 试验准备

测试样品应为一段长度为200mm±10mm的管材或管件。如果管材上带有特殊部件,如井壁等,需要将其移除后进行试验。

D.5.2 数量

本试验需要取三段管材或管件样品。

D.6 试验步骤

D.6.1 此试验应在D.4规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

D.6.2 将测试样品放置在如图D.2的试验装置上。

D.6.3 按照试验要求将落锤在一定高度自由下落,观察试验样品的外观变化。

D.7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内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本测试涉及的标准;

b) 测试样品;

c) 环境温度;

d) 落锤重量;

e) 在试验中或刚结束时测试样品发生的变化;

f) 可能影响该试验结果的因素,如在试验中出现意外或任何此标准中没有固定的操作。

 附录E焊接强度试验

附录E

(规范性附录)

焊接强度试验

E.1 范围

本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用于检测管件与管件、管材与管材及管材与管件的对焊连接及电熔连接强度。

E.2 原理

在管材与管材、管件与管件及管材与管件它们之间通过对焊连接或电熔连接后,以规定的尺寸样条进行扭转测试,来判断产品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E.3 试验设备

E.3.1 焊接固定装置。

E.3.2 电锯。

E.3.3 台虎钳。

E.4 测试样品

E.4.1 试验准备

E.4.1.1 对焊连接

管材与管材:将2段200mm长的管材固定在焊接机台上,用刨刀将两边端面刨平整。在焊接板上加热翻边,翻边宽度大约为管道壁厚的1/3。移开焊接板,按对应管道锁死插销,使管道进行热熔对焊。在焊接完成的管道上画切割线,样条宽度为20mm。在焊接机上固定后,使用电锯切割。

管件与管件:将2个管件固定在焊接机台上,用刨刀将两边端面刨平整。在焊接板上加热翻边,翻边宽度大约为管道壁厚的1/3。移开焊接板,按对应管道锁死插销,使管道进行热熔对焊。在焊接完成后,在2个管件之间找出最大的可测平面,然后在上面画切割线样条宽度为20mm。在焊接机上固定后,使用电锯切割。

管材与管件:将1段200mm长的管材和1个管件固定在焊接机台上,用刨刀将两边端面刨平整。在焊接板上加热翻边,翻边宽度大约为管道壁厚的1/3。移开焊接板,按对应管道锁死插销,使管道进行热熔对焊。在焊接完成后,找出管件最大的可测平面,然后在上面画切割线样条宽度为20mm。在焊接机上固定后,使用电锯切割。

E.4.1.2 电熔连接

管材与管材:将2段200mm长的管材固定在焊接机台上,用刨刀将两边端面刨平整,用砂纸将电焊管箍接触处打毛。将管道放入电焊管箍中,接上电焊连接器进行焊接,待焊接指示灯自动熄灭后完成焊接。在焊接完成的管道上画切割线,样条宽度为20mm。在焊接机上固定后,使用电锯切割。

管件与管件:将2个管件用砂纸在电焊管箍接触处打毛。将管件放入电焊管箍中,接上电焊连接器进行焊接,待焊接指示灯自动熄灭后完成焊接。在焊接完成后,在2个管件之间找出最大的可测平面,然后在上面画切割线样条宽度为20mm。在焊接机上固定后,使用电锯切割。

管材与管件:用专用割刀切割200mm长的管材,将管材和管件在电焊管箍接触处用砂纸打毛。将管件放入电焊管箍中,接上电焊连接器进行焊接,待焊接指示灯自动熄灭后完成焊接。在焊接完成后,在2个管件处找出最大的可测平面,然后在上面与管材一起画切割线样条宽度为20mm。在焊接机上固定后,使用电锯切割。

E.4.2 数量

取5条E.4.1准备的管道样条。

E.5 试验步骤

E.5.1 对焊连接按以下步骤进行:

a) 在台虎钳上固定一块宽10mm左右的直板。

b) 取测试前准备的测试样,并将其焊接部位置于直板之上,用力将样条弯曲180°后,观察样条与直板焊接处的变化。

E.5.2 电熔连接按以下步骤进行:

a) 取测试样条固定在台虎钳上。

b) 用扳手将样条转动180°后,观察样条焊接处的变化。

E.6 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内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本测试涉及标准;

b) 测试样条;

c) 测试角度;

d) 在试验中或刚结束时测试样条发生的变化;

e) 可能影响该试验结果的因素,如在试验中得意外或任何此标准中没有固定的操作。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
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