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JGJ/T 331-201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上传时间:2022-04-28 实施时间:2015-03-01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分节阅读 全文阅读 字号: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lip resistance of building floor

JGJ/T 331-2014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2015年3月1日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2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2]5号)的要求,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设计;5.材料;6.基层及处理;7.整体防滑地面施工;8.板块防滑地面施工;9.验收。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莲路1号北京建工大厦B座525室,邮编100055)。

本规程主编单位:北京城建科技促进会

山东兴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规程参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市华灿化工有限公司

麦克斯特建筑材料(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新奥混凝土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宏威陶瓷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耐齐建材有限公司

上海宝元化学建材有限公司

浙江杭能科技有限公司

西卡(中国)有限公司

卡尔迪克(上海)贸易有限公司

广东东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国家石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规程参加单位:甘肃善群地坪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汉高粘合剂有限公司

福州皇家地坪有限公司

上海煌羽云石装饰有限公司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杨永起 殷兴华 高延继 杨华 孙学峰 李建勇 陈英儿 袁军 王勇 陈世清 褚小波 季龚 陈慧娟 胡云林 赵家喜 肖景红 周俊兴 马国儒 王军民 李运北 孙宝春 张国志 陆建辉 陈遵厚 王卫国 马利洋

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林寿 霍瑞琴 刘元新 陈淑民 张思成 侯力华 孙永民 孙杰 艾永祥

1总则

1      

1.0.1  为规范建筑工程防滑地面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 展开条文说明

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工程中建筑室内外防滑地面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 展开条文说明

1.0.3  建筑地面工程的防滑设计、施工及验收除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2术语

2      

2.0.1  防滑地面 slip resistance floor

   采用防滑材料、防滑构造措施使地面防滑性能达到规定要求的地面。

▼ 展开条文说明

2.0.2  防滑面层  slip resistant surface

   起到防滑作用的地面面层。

▼ 展开条文说明

2.0.3  静摩擦系数  static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物体之间产生滑动时,作用于物体上的最大切向力和垂直力的比值。

▼ 展开条文说明

2.0.4  防滑性能  slip resistance

   以静摩擦系数(COF)或防滑值(BPN)表达地面防止滑动的能力。

▼ 展开条文说明

2.0.5  整体防滑地面  integrated slip resistance

   现场制作形成连续、无接缝、平整防滑的地面。

▼ 展开条文说明

2.0.6  板块防滑地面  prefabricated slip resistance

   预制板块材料铺设形成的防滑地面。

▼ 展开条文说明

2.0.7  潮湿地面  wet floor

   长期接触水或相对湿度较大的潮气润湿的地面。

▼ 展开条文说明

3基本规定

3  基本规定

3.0.1  地面工程防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和《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0420等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3.0.2  建筑防滑地面应包括室外地面和建筑室内底层地面及楼层地面,室内底层地面和楼层地面又分为干态和湿态地面,其地面类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进行分类,并包括室内外踏步、台阶、坡道以及人行道和公共设施地面。

▼ 展开条文说明

3.0.3  建筑地面防滑安全等级应分为四级。室外地面、室内潮湿地面、坡道及踏步防滑值应符合表3.0.3-1的规定,检测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1的规定;室内干态地面静摩擦系数应符合表3.0.3-2的规定,检测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2的规定。

表3.0.3-1  室外及室内潮湿地面湿态防滑值

表3.0.3-2  室内干态地面静摩擦系数

▼ 展开条文说明

3.0.4  地面工程按材料和施工方法可分为整体防滑地面和板块防滑地面。整体防滑地面面层厚度应符合表3.0.4-1的规定;板块防滑地面面层厚度应符合表3.0.4-2的规定。

表3.0.4-1  整体防滑地面面层厚度(mm)

表3.0.4-2  板块防滑地面面层厚度指标(mm)

▼ 展开条文说明

3.0.5  老人、儿童、残疾人聚集的活动场所,应相应提高防滑等级。

▼ 展开条文说明

3.0.6  建筑地面防滑工程采用材料的产品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材料进场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包括防滑性能的检验报告。

▼ 展开条文说明

3.0.7  建筑地面防滑工程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并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地面工程防滑各层施工,均应按施工工序进行,本道工序完成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各道工序应有完整施工检查记录。

▼ 展开条文说明

3.0.8  建筑地面防滑施工气候环境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泥混凝土、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水泥磨石、水泥砂浆、水泥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混凝土地面砖、石材、陶瓷地砖等不宜低于5℃;

   2  聚合物类(环氧、聚氨酯、丙烯酸)宜为10℃~35℃;

   3  雨、雪天气室外不得施工。

▼ 展开条文说明

3.0.9  有防火要求的地面工程所选用的防滑面层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3.0.10  建筑防滑地面工程施工和防滑性能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3.0.11  防滑地面工程所采用的材料环保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4设计

4.1 一般规定

4      

4.1  一般规定

4.1.1  地面工程防滑设计应根据工程的需要,采用防滑地面材料配制各种防滑地面和选用防滑构造,使地面防滑符合设计和工程的规定。

4.1.2  室外建筑地面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的规定,包括人行道、步行街、广场、停车场等,其构造宜为垫层、基层、结合层、防滑面层。

4.1.3  室内建筑地面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有关规定。包括底层地面、楼层地面以及散水、踏步、台阶、建筑出口平台、坡道等,其构造宜为水泥混凝土或砂浆的基层、结合层、防滑面层。

▼ 展开条文说明

4.1.4  地面防滑工程设计应根据相关地面使用功能、施工气候条件及工程防滑部位确定地面防滑等级,选择相应的防滑地面类型和材料。

▼ 展开条文说明

4.1.5  对于老年人居住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及活动场所、建筑出入口及平台、公共走廊、电梯门厅、厨房、浴室、卫生间等易滑地面,防滑等级应选择不低于中高级防滑等级。幼儿园、养老院等建筑室内外活动场所,宜采用柔(弹)性防滑地面,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和《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4.1.6  有防水、防潮要求时在基层上应增设防水隔离层,隔离层可采用防水卷材、防水涂料、防水砂浆等材料。

▼ 展开条文说明

4.1.7  建筑坡道、楼梯踏步及经常有水、油污的地面进行防滑设计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的规定,其防滑等级应按水平地面等级提高一级,并应采用防滑条等防滑构造技术措施。

▼ 展开条文说明

4.1.8  建筑地面坡度小于1.5%的地面,可采用混凝土、水泥砂浆、水泥基自流平砂浆、聚合物(树脂)砂浆等;坡度大于等于1.5%并小于5%的地面,宜采用水泥砂浆混凝土,面层可采用拉毛或刻痕构造施工。

▼ 展开条文说明

4.2 地面防滑技术要求

4.2  地面防滑技术要求

4.2.1  室外及室内潮湿地面工程防滑性能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表4.2.1  室外及室内潮湿地面工程防滑性能要求

   注:Aw、Bw、Cw、Dw分别表示潮湿地面防滑安全程度为高级、中高级、中级、低级。

▼ 展开条文说明

4.2.2  室内干态地面工程防滑性能应符合表4.2.2的规定。

表4.2.2  室内干态地面工程防滑性能要求

   注:Ad、Bd、Cd、Dd分别表示干态地面防滑安全程度为高级、中高级、中级、低级。

▼ 展开条文说明

4.2.3  室内有明水处,尤其在游泳池周围、浴池、洗手间、超市、菜市场、餐厅、厨房、生产车间等潮湿部位应加设防滑垫。

▼ 展开条文说明

《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JGJ/T 331-2014

4.3 地面防滑构造

4.3  地面防滑构造

4.3.1  混凝土防滑地面,应由混凝土基层和防滑面层构成(图4.3.1),防滑面层可采用细石混凝土、透水混凝土、压印混凝土、渗透硬化剂等。地下停车场、工业厂房等重荷载地面结构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的规定。

图4.3.1  水泥混凝土防滑地面构造

1-混凝土基层;2-防滑面层

▼ 展开条文说明

4.3.2  砂浆防滑地面,应由基层、界面层和防滑面层构成(图4.3.2),防滑面层可采用聚合物水泥找平砂浆、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树脂自流平砂浆、聚合物水泥磨石。

图4.3.2  砂浆防滑地面构造

1-基层;2-界面层;3-防滑面层

▼ 展开条文说明

4.3.3  聚合物(树脂)防滑地面,应由基层、底涂层、中涂层和防滑面层构成(图4.3.3),防滑面层可采用环氧、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乙烯基等树脂涂料。

图4.3.3  聚合物(树脂)防滑地面构造

1-基层;2-底涂层;3-中涂层;4-防滑面层

▼ 展开条文说明

4.3.4  板块防滑地面构造,应由基层、找平层、粘结层和防滑面层构成(图4.3.4),防滑面层可采用石材、陶瓷地砖及塑胶、亚麻、橡胶地板。

图4.3.4  板块材料防滑地面构造

1-基层;2-找平层;3-粘结层;4-板块防滑面层

▼ 展开条文说明

4.3.5  防滑坡道应由基层、找坡层、粘结层和防滑面层构成(图4.3.5),防滑面层除应采用防滑材料外,还应在面层上按相关标准做构造处理。

图4.3.5 防滑坡道结构

1-基层;2-找坡层;3-粘结层;4-防滑面层

▼ 展开条文说明

4.3.6  底层地面和楼层地面及踏步、台阶设置的变形缝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的有关规定,并应与结构施工缝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各个构造层。

▼ 展开条文说明

5材料

5.1 一般规定

5      

5.1  一般规定

5.1.1  建筑地面工程防滑面层应根据地面构造、材料性能、防滑要求、环境条件、施工工艺、工程特点和设计要求选用防滑地面材料,拌合用水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5.1.2  进场材料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根据工程要求应对进场材料进行复验,抽查时应以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编号、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检验批,每批随机抽样,抽样数量和制样方式按本规程第9.2.1条的规定对材料防滑性能进行复验,检测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并应出具复验报告。

▼ 展开条文说明

5.1.3  室内防滑地面用材料的防滑性能应符合表5.1.3的规定。

表5.1.3  室内干态地面用材料防滑性能

▼ 展开条文说明

5.1.4  室外及室内潮湿地面工程材料防滑性能应符合表5.1.4的规定。

表5.1.4  室外及室内潮湿地面工程材料防滑性能要求

▼ 展开条文说明

5.1.5  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地下车库以及对地面有防火、阻燃要求的建筑地面材料应具有防火阻燃功能,燃烧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5.2 整体地面防滑材料

5.2  整体地面防滑材料

5.2.1  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强度等级要求不应小于C20。

▼ 展开条文说明

5.2.2  水泥基自流平砂浆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面用水泥基自流平砂浆》JC/T 985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5.2.3  室内用聚合物树脂地面材料有环氧类、聚氨酯类、聚丙烯酸酯类等地面涂装材料,其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地坪涂装材料》GB/T 22374及《环氧树脂地面涂层材料》JC/T 1015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5.2.4  室外用聚合物树脂地面涂装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路面防滑涂料》JT/T 712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5.2.5  混凝土地面密封固化剂或渗透型液体硬化剂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渗透型液体硬化剂》JC/T 2158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5.2.6  聚合物水泥地面砂浆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预拌砂浆》GB/T 25181的规定,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5。

▼ 展开条文说明

5.3 板块地面防滑材料

5.3  板块地面防滑材料

5.3.1  石材地面防滑材料应包括室内外用天然石材、人造石材、复合石材,其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其防滑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面石材防滑性能等级划分及试验方法》JC/T 1050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5.3.2  陶瓷地面防滑材料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陶瓷砖》GB/T 4100、《广场用陶瓷砖》GB/T 23458、《陶瓷板》GB/T 23266、《防静电陶瓷砖》GB 26539、《陶瓷马赛克》JC/T 456和《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JC/T 994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5.3.3  防滑亚麻地板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聚氯乙烯卷材地板》GB/T 11982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5.3.4  防滑橡胶地板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橡塑铺地材料》HG/T 3747.2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5.3.5  塑胶防滑地板(卷)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聚氯乙烯卷材地板》GB/T 11982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5.3.6  室外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砖,其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路面砖》GB/T 28635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5.4 防滑剂

5.4  防滑剂

▼ 展开条文说明

5.4.1  室内用防滑剂环保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2的规定。

5.4.2  防滑剂性能应符合表5.4.2的规定。

表5.4.2  防滑剂性能

《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JGJ/T 331-2014

5.5 配套材料

5.5  配套材料

5.5.1  混凝土、聚合物水泥砂浆中采用的粗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设用砂》GB/T 14684和《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的规定,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5.5.2  聚合物(树脂)砂浆中防滑粒料可分为下列三类:

   1  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树脂粒料;

   2  石英砂、金刚砂、碳化硅、玻璃、结晶氧化铝陶瓷彩砂;

   3  弹性橡胶颗粒,粒径小于4mm。

▼ 展开条文说明

5.5.3  整体防滑地面施工中采用的增强材料,耐碱型玻璃纤维网格布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耐碱玻璃纤维网布》JC/T 841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5.5.4  陶瓷地砖胶粘剂、填缝剂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陶瓷墙地砖胶粘剂》JC/T 547和《陶瓷墙地砖填缝剂》JC/T 1004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5.5.5  防滑地面工程用界面剂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C/T 907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6基层及处理

6.1 基层要求

6  基层及处理

6.1  基层要求

6.1.1  防滑地面工程施工前,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及《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的相关规定进行基层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 展开条文说明

6.1.2  室内防滑地面基层为混凝土层或聚合物水泥砂浆层时,应平整坚固、密实,不得有积水、起砂、空鼓、起壳、麻面、油脂、裂纹等缺陷。基层为混凝土时,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当基层为聚合物水泥砂浆时,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5。对重载地面工程拉拔强度不应小于1.0MPa。室外防滑地面混凝土的垫层和基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6.1.3  室内混凝土、聚合物水泥砂浆、磨石地面等基层的平整度不应大于5mm,自流平树脂地面及陶瓷地砖地面基层的平整度不应大于3mm,其他各种防滑地面基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的规定。室外地面工程垫层压实度和基层平整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6.1.4  聚合物水泥砂浆、水泥基自流平砂浆地面基层含水率不应大于8%,聚合物砂浆类地面不应大于6%。

6.2 基层处理

6.2  基层处理

6.2.1  基层表面缺陷处理可采用人工清理法、机械法、化学法等方法。

▼ 展开条文说明

6.2.2  当基层存在裂缝时,宜采用机械切割的方式将裂缝扩成V形槽,有机树脂地面应采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等有机类材料填补;其他类型防滑面层宜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或水泥基灌浆材料灌浆、密封、找平。

▼ 展开条文说明

6.2.3  基层上不得有大于0.04m2的空鼓。对0.04m2及以下空鼓宜采用灌浆法或剔除法处理。

▼ 展开条文说明

6.2.4  当混凝土基层平整度达不到本规程要求时,应进行找平处理。

▼ 展开条文说明

7整体防滑地面施工

7.1 一般规定

7  整体防滑地面施工

7.1  一般规定

7.1.1  本章适用于混凝土、聚合物水泥砂浆、自流平水泥砂浆、聚合物涂料、聚合物水泥磨石或聚合物磨石等整体防滑面层的施工。

▼ 展开条文说明

7.1.2  整体防滑地面施工时,其变形缝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第4.3.6条的规定,大面积地面应设置分格缝。

7.1.3  防滑地面施工所用不同品种的防滑地面材料不得混合使用,有机类材料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场所,不得露天存放和暴晒,并应远离火源和热源,无机类材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不被雨淋的场所。

▼ 展开条文说明

7.1.4  整体防滑地面工程施工完毕后表面应养护,养护时间不宜低于7d,水泥自流平砂浆地面养护时间不宜低于24h。

▼ 展开条文说明

7.1.5  整体防滑地面,可采用平涂地面、自流平砂浆地面、聚合物砂浆地面、压痕地面和防滑纹理地面等,在工程节点施工需要做增强处理时,可用玻璃纤维网格布、无纺布等纤维布,搭接处应大于50mm。

▼ 展开条文说明

7.2 施工要点

7.2  施工要点

7.2.1  混凝土防滑地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按设计要求混凝土厚度安装模板,在四周边柱上设标高点。

   2  应按设计和工程规定的配合比制备普通混凝土、透水混凝土等防滑混凝土,并进行摊铺整平。

   3  混凝土整平后应按设计和工程要求按下列方式在混凝土表面做防滑构造处理:

       1)混凝土表面拉毛处理,构造深度宜为0.60mm~0.90mm或刻痕防滑处理,阶梯槽形深度10mm~30mm。

       2)露骨料混凝土防滑面层,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冲刷。冲刷水压力宜为2MPa~3MPa,将表面水泥浆冲刷干净,露出骨料。

       3)混凝土密封固化剂防滑面层,混凝土终凝后在其润湿的表面上涂(喷)液体密封固化剂,待喷涂(刷)1h~2h后,用清水清洗地面的残留物,形成硬化防滑层。

   4  混凝土抹平或防滑构造处理后应及时保湿养护。

▼ 展开条文说明

7.2.2  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滑地面施工工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平整的基层洒水湿润或涂刷界面剂,应均匀、无漏涂;

   2  找标高,冲筋,贴灰饼。有坡度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做泛水坡度;

   3  摊铺砂浆后应用刮板找平,并抹压2遍收光;

   4  应按设计要求分格处理,施工完的地面应进行养护,并做好成品保护。

▼ 展开条文说明

7.2.3  水泥自流平和树脂自流平防滑地面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程》JGJ/T 175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7.2.4  聚合物涂料防滑地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层应符合本规程第6章规定;

   2  配制封闭底层涂料,应涂刷均匀、无漏涂;

   3  配制中涂材料并应进行涂刷或批刮施工;

   4  面涂材料应按防滑要求进行配制,并应按下列规定进行施工:

       1)纹理防滑面层应采用专用涂辊,在尚未固化面涂层上辊拉,固化后形成橘纹状面层。

       2)撒砂防滑面层应在面涂层尚未固化前人工撒砂,应撒布均匀,并应进行辊压。24h后应将未粘牢的砂粒清扫干净,并应最后喷涂面层涂料。

       3)压印防滑面层应在砂浆面层做好后进行压印处理,并应最后喷涂防护面层。

       4)聚氨酯弹(柔)性面层,用刮板将弹性聚氨酯材料摊铺,薄型厚度不应小于3mm,厚型不应小于10mm。16h~24h后应喷涂或辊涂面层涂料,并作为防护层。

▼ 展开条文说明

7.2.5  聚合物水泥磨石或聚合物磨石防滑地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聚合物水泥磨石应涂刷专用界面处理剂,聚合物水泥磨石在基层上应涂刷专用底涂;

   2  对大面积和重要工程,应按设计要求宜在砂浆层上铺设抗裂耐碱玻纤网布;

   3  应根据设计的图案和颜色并按比例配制磨石浆料,搅拌均匀后应分别进行摊铺,不同颜色的砂浆施工应分区进行,面层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和工程要求;

   4  磨石防滑地面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应按工程要求进行粗磨、细磨;

   5  磨石面层分格缝,应根据设计要求按混凝土基层设置的施工缝位置进行设置,应在磨石层上切割相对应的伸缩缝,并应用密封胶嵌缝;

   6  宜在不同种类的磨石表面辊(喷)涂相应的防护剂。

▼ 展开条文说明

《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JGJ/T 331-2014

8板块防滑地面施工

8.1 一般规定

8  板块防滑地面施工

8.1  一般规定

8.1.1  本章适用于室外混凝土路面砖和石材,以及室内瓷砖、石材、人造石、塑胶、亚麻、橡胶地板的板块防滑地面施工。

▼ 展开条文说明

8.1.2  板块防滑地面材料性能、花色、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和工程要求以及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8.1.3  室外铺砌人行道、步行街、广场等板块防滑地面施工应符合本规程和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8.1.4  室内铺设板块防滑面层应采用粘结材料,聚氯乙烯地板、亚麻地板、橡胶地板铺设应采用专门配套的粘结材料。

▼ 展开条文说明

8.1.5  伸缩缝、分格缝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板块间的填缝灌浆可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浆及配套的填缝材料,其板缝宽度应符合表8.1.5的规定。

表8.1.5  板块缝宽度(mm)

▼ 展开条文说明

8.1.6  铺设无机类板块状防滑材料面层时,在铺设完毕后,应进行保湿养护。

▼ 展开条文说明

8.2 施工要点

8.2  施工要点

8.2.1  室外人行道、步行街的混凝土路面砖、广场砖、石材等防滑地面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8.2.2  室内板块防滑地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板块地面材料应在结合层上铺设,结合层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2  铺板块时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图案、规格、颜色、纹理和房间大小选取材料,并应编号分别码放,在基层上抄平、放线,做出面层高度的控制线。

   3  铺砌板块前应在基层上涂刷界面剂或素水泥浆,铺砌粘结层应为半干硬性水泥砂浆,按划线位置铺装,拼缝应严实整齐、顺直。板块铺砌后对填缝、灌缝和擦缝宜采用填缝材料或水泥砂浆进行处理,并应保湿养护。

   4  铺装陶瓷地砖宜采用薄砂浆法、厚砂浆法或使用瓷砖胶粘剂。

▼ 展开条文说明

8.2.3  塑胶、亚麻、橡胶地板防滑地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塑胶、亚麻、橡胶类板(卷)材宜在水泥砂浆或水泥自流平垫层的基层上采用满粘法或点粘法施工,塑胶板材间应采用焊接法;

   2  基层应符合本规程6.1.2条规定,胶粘剂应同基层材料和面层材料具有相容性;

   3  亚麻地板铺设应采用专用的工具开槽、刷胶、铺设、焊缝、刮平等工序;

   4  上述材料完成后静置和保护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要求。

▼ 展开条文说明

8.3 防滑剂施工

8.3  防滑剂施工

8.3.1  防滑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对光滑的地表面检查清理,宜先试涂,并观察防滑效果后再施工;

   2  应用水冲刷清洗基层表面,并应做到表面平整、无污物;

   3  涂刷防滑剂,用量因基材孔隙度不同,其涂刷量应满足防滑要求。

8.3.2  防滑剂反应渗透时间内应使被涂表面保持潮湿状态。渗透时间符合要求后,适时用水冲洗地面。

8.3.3  对清洗后干净的地表面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宜为40min~60min,地面干燥后方可上人行走。

▼ 展开条文说明

9验收

9.1 一般规定

9      

9.1  一般规定

9.1.1  地面防滑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程》JGJ/T 175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9.1.2  地面防滑工程采用的防滑面层材料的品种、规格、颜色、级别、防滑等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进场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并检查复验报告。

▼ 展开条文说明

9.1.3  地面防滑工程检验批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1  室内工程所用的同一项目、同一材料、同一规格和同一施工条件的室内防滑地面工程(大面积地面按楼层施工面积30m2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30间也应视为一个检验批。

   2  室外防滑地面工程所用的同一项目、同一材料、同一规格和同一施工条件的室外防滑地面工程应以1000m2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0m2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建筑出入口平台、坡道、公交及地铁车站站台等,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防滑地面工程以30m2为一个检验批,不足30m2的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其他室外工程所用的同一项目、同一材料、同一规格和同一施工条件的室外防滑地面工程按面积300m2为一个检验批,不足300m2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3  楼梯踏步工程每一个自然层应为一个检验批,每批应抽查3处。

▼ 展开条文说明

9.1.4  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一般项目当采用计数检查时,至少应有80%以上的检查点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其他检查点不得有明显影响使用功能的缺陷。

▼ 展开条文说明

9.2 主控项目

9.2  主控项目

9.2.1  对室内外各类地面工程防滑性能应进行现场检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9.2.1的规定。

表9.2.1  地面防滑性能检查

   检查数量:按本规程第9.1.3条检验批进行现场检验,随机抽查不得少于3处,每处测点为3个,每测点测量3次,应取其平均值。室外及室内潮湿防滑地面应按本规程附录A.1摆式防滑性能检测方法检测,室内干态防滑地面应按本规程附录A.2卧式拉力计防滑性能检测方法进行检测。

   现场无法检测时应从现场材料抽查,板块材料应从每批产品中随机抽出5块,规格为300mm×300mm,整体地面应采用同种防滑面层材料、同一施工做法制做5块样板,规格为300mm×300mm,养护后送检。检验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9.2.2  防滑地面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整体面层采用针刺法或超声波法;板块面层采用尺量。

   检查数量:按本规程第9.1.3条的规定进行。

▼ 展开条文说明

9.2.3  防滑地面工程所用材料的各项性能及防滑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合格证明文件和进场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按本规程第9.1.3条检验批进行,每批检查一次。

▼ 展开条文说明

9.2.4  天然石材、陶瓷地砖、混凝土用材料、水泥自流平砂浆等无机材料环保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检验报告。

   检查数量:同一工程、同一材料、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号、同一规格检查一次。

9.2.5  聚合物(树脂)类、防滑地面涂料、地板用胶粘剂、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或渗透型液体硬化剂和防滑剂等室内用的地面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检验报告。

   检查数量:按本规程第9.1.3条的规定进行。

▼ 展开条文说明

9.2.6  地面和楼梯踏步所用各类防滑面层应与基层结合牢固、无空鼓,防滑条应顺直、牢固。

   检验方法:观察,用小锤轻击检查。

   检查数量:按本规程第9.1.3条的检验批,每批抽查3处。

▼ 展开条文说明

9.2.7  塑胶、橡胶、亚麻等板材、卷材用胶粘剂,进厂时应提供有机挥发物(VOC)、苯、甲苯、二甲苯检验报告。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产品检验报告。

   检查数量:按本规程第9.1.3条规定进行。

▼ 展开条文说明

《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JGJ/T 331-2014

9.3 一般项目

9.3  一般项目

9.3.1  整体防滑地面和板块材料防滑地面的外观应表面平整、清洁、无气泡、无裂纹、无砂眼、表面颜色均匀一致、无划痕、板块接缝严密、无错缝,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

   检查数量:按本规程第9.1.3条的规定进行。

9.3.2  板块地面接缝应平直,宽窄一致,填缝应连续、塞实,擦缝饱满、颜色过渡自然。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检查数量:按本规程第9.1.3条的规定进行。

9.3.3  楼梯踏步和台阶铺贴位置正确、缝隙严密、擦缝饱满、平整洁净,防滑条位置准确平直、排列均匀、镶嵌牢固。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检查数量:按本规程第9.1.3条的规定进行。

9.3.4  室外板块材料铺砌防滑地面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表9.3.4-1的规定;室内板块防滑地面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表9.3.4-2的规定;整体防滑地面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表9.3.4-3的规定,楼梯踏步防滑面层铺贴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表9.3.4-4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本规程第9.1.3条的规定进行。

表9.3.4-1  室外板块材料铺砌防滑地面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mm)

表9.3.4-2  室内板块防滑地面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mm)

表9.3.4-3  整体防滑地面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mm)

表9.3.4-4  楼梯踏步防滑面层铺贴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mm)

▼ 展开条文说明

 附录A防滑性能检测方法

附录A 防滑性能检测方法

A.1 摆式防滑性能检测方法

A.1.1 摆式防滑性能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路面砖》GB/T 28635的规定。

A.1.2 该检测方法适用于在潮湿态下室内外地面的防滑性能检测,可用于工程现场的实测和工程验收,防滑性能以防滑值表示。

A.1.3 检测时,室内外地面应呈潮湿态,但不得有明水。

A.2 卧式拉力计防滑性能检测方法

A.2.1 卧式拉力计防滑性能检测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面石材防滑性能等级划分及试验方法》JC/T 1050的规定。

A.2.2 该检测方法适用于在干态室内外地面防滑性能现场检测,防滑性能以摩擦系数表示。

 本规程用词说明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了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引用标准名录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2《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 50037

3《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

4《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

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

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

7《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

8《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40

9《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0420

10《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

11《陶瓷砖》GB/T 4100

12《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

13《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

14《聚氯乙烯卷材地板》GB/T 11982

15《建设用砂》GB/T 14684

16《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

17《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2

18《地坪涂装材料》GB/T 22374

19《陶瓷板》GB/T 23266

20《广场用陶瓷砖》GB/T 23458

21《预拌砂浆》GB/T 25181

22《防静电陶瓷砖》GB 26539

23《混凝土路面砖》GB/T 28635

24《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 39

25《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

26《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程》JGJ/T 175

2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

28《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

29《陶瓷马赛克》JC/T 456

30《陶瓷墙地砖胶粘剂》JC/T 547

31《耐碱玻璃纤维网布》JC/T 841

32《混凝土界面处理剂》JC/T 907

33《地面用水泥基自流平砂浆》JC/T 985

34《微晶玻璃陶瓷复合砖》JC/T 994

35《陶瓷墙地砖填缝剂》JC/T 1004

36《环氧树脂地面涂层材料》JC/T 1015

37《地面石材防滑性能等级划分及试验方法》JC/T 1050

38《渗透型液体硬化剂》JC/T 2158

39《路面防滑涂料》JT/T 712

40《橡塑铺地材料》HG/T 3747.2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批注书签
我要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反馈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
评论 0
 
 
  • larwar 2021.09.09
    我添加手机设备失败,一直创建不了手机设备,返回退出代码1.搞不懂
  • larwar 2021.09.09
    我添加手机设备失败,一直创建不了手机设备,返回退出代码1.搞不懂
添加批注
×
添加批注
批注文本:
批注内容:
确定添加
规范批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