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JGJ 289-201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上传时间:2022-10-13 实施时间:2013-03-01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分节阅读 全文阅读 字号:

 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

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ire barrier zone of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composite system on walls

JGJ 289-2012

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日期:2012年11月1号

实施日期:2013年3月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1517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289-2012,自2013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0.4、3.0.6、4.0.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2年11月1日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1]17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性能要求;5.设计;6.施工;7.工程验收。

   本规程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程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

   

1总则

1      

1.0.1  为保证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的防火安全,规范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中防火隔离带的工程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 展开条文说明

1.0.2  本规程适用于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防火隔离带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 展开条文说明

1.0.3  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防火隔离带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2术语

2      

▼ 展开条文说明

2.0.1  防火隔离带  fire barrier zone

   设置在可燃、难燃保温材料外墙外保温工程中,按水平方向分布,采用不燃保温材料制成、以阻止火灾沿外墙面或在外墙外保温系统内蔓延的防火构造。

3基本规定

3  基本规定

3.0.1  采用防火隔离带构造的外墙外保温工程,其基层墙体耐火极限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防火标准的有关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3.0.2  防火隔离带设计应满足国家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建筑防火设计标准的要求。选用防火隔离带时,应综合考虑其安全性、保温性能及耐久性能,并应与外墙外保温系统相适应。

3.0.3  防火隔离带组成材料应与外墙外保温系统组成材料配套使用。防火隔离带宜采用工厂预制的制品现场安装。防火隔离带抹面胶浆、玻璃纤维网布应采用与外墙外保温系统相同的材料。

▼ 展开条文说明

3.0.4  防火隔离带应与基层墙体可靠连接,应能适应外保温系统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渗透、裂缝和空鼓;应能承受自重、风荷载和室外气候的反复作用而不产生破坏。自2022年4月1日起废止该条,详见新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  

▼ 展开条文说明

3.0.5  采用防火隔离带构造的外墙外保温工程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应采用与施工技术方案相同的材料和工艺制作样板墙。

3.0.6  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 展开条文说明

3.0.7  设置在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中的粘贴保温板防火隔离带做法宜按表3.0.7执行,并宜选用岩棉带防火隔离带。当防火隔离带做法与表3.0.7不一致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系统防火性能试验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建筑防火设计标准的规定。

表3.0. 7粘贴保温板防火隔离带做法

▼ 展开条文说明

3.0.8  岩棉带应进行表面处理,可采用界面剂或界面砂浆进行涂覆处理,也可采用玻璃纤维网布聚合物砂浆进行包覆处理。

▼ 展开条文说明

3.0.9  在正常使用和维护的条件下,防火隔离带应满足外墙外保温系统使用年限要求。

▼ 展开条文说明

4性能要求

4  性能要求

4.0.1  防火隔离带应进行耐候性能试验,且耐候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0.1的规定。自2022年4月1日起废止该条,详见新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  

表4.0.1防火隔离带耐候性能指标

▼ 展开条文说明

4.0.2  除耐候性能外,防火隔离带其他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0.2规定。

表4.0.2防火隔离带其他性能指标

▼ 展开条文说明

4.0.3  防火隔离带保温板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0.3的规定。

表4.0.3防火隔离带保温板的主要性能指标

▼ 展开条文说明

4.0.4  胶粘剂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0.4的规定。

表4.0.4胶粘剂的主要性能指标

4.0.5  抹面胶浆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0.5的规定。

表4.0.5抹面胶浆的主要性能指标

4.0.6  防火隔离带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

5设计

5      

5.0.1  防火隔离带的基本构造应与外墙外保温系统相同,并宜包括胶粘剂、防火隔离带保温板、锚栓、抹面胶浆、玻璃纤维网布、饰面层等(图5.0.1)

图5.0.1防火隔离带基本构造

1--基层墙体;2--锚栓;3--胶粘剂;4--防火隔离带保温板;5--外保温系统的保

温材料;6--抹面胶浆+玻璃纤维网布;7--饰面材料

▼ 展开条文说明

5.0.2  防火隔离带的宽度不应小于300mm。

▼ 展开条文说明

5.0.3  防火隔离带的厚度宜与外墙外保温系统厚度相同。

▼ 展开条文说明

5.0.4  防火隔离带保温板应与基层墙体全面积粘贴。

▼ 展开条文说明

5.0.5  防火隔离带保温板应使用锚栓辅助连接,锚栓应压住底层玻璃纤维网布。锚栓间距不应大于600mm,锚栓距离保温板端部不应小于1OOmm,每块保温板上的锚栓数量不应少于1个。当采用岩棉带时,锚栓的扩压盘直径不应小于1OOmm。

▼ 展开条文说明

5.0.6  防火隔离带和外墙外保温系统应使用相同的抹面胶浆,且抹面胶浆应将保温材料和锚栓完全覆盖。

▼ 展开条文说明

5.0.7  防火隔离带部位的抹面层应加底层玻璃纤维网布,底层玻璃纤维网布垂直方向超出防火隔离带边缘不应小于100mm(图5.0.7--1),水平方向可对接,对接位置离防火隔离带保温板端部接缝位置不应小于100mm(图5.0.7--2)。当面层玻璃纤维网布上下有搭接时,搭接位置距离隔离带边缘不应小于200mm。

图5.0.7--1防火隔离带网格布垂直方向搭接

1--基层墙体;2--锚栓;3--胶粘剂;4--防火隔离带保温板;5--外保温系统的

保温材料;6--抹面胶浆+玻璃纤维网布;7--饰面材料

图5.0.7--2防火隔离带网格布水平方向对接

1--底层玻纤网格布;2--防火隔离带保温板

▼ 展开条文说明

5.0.8  防火隔离带应设置在门窗洞口上部,且防火隔离带下边缘距洞口上沿不应超过500mm。

5.0.9  当防火隔离带在门窗洞口上沿时,门窗洞口上部防火隔离带在粘贴时应做玻璃纤维网布翻包处理,翻包的玻璃纤维网布应超出防火隔离带保温板上沿100mm(图5.0.9)。翻包、底层及面层的玻璃纤维网布不得在门窗洞口顶部搭接或对接,抹面层平均厚度不宜小于6mm。

▼ 展开条文说明

5.0.10  当防火隔离带在门窗洞口上沿,且门窗框外表面缩进基层墙体外表面时,门窗洞口顶部外露部分应设置防火隔离带,且防火隔离带保温板宽度不应小于300mm(图5.0.10)

                                                   

图5.0.9门窗洞口上部

防火隔离带做法(一)

1--基层墙体;2--外保温系统的保温

材料;3--胶粘剂;4--防火隔离带保

温板;5--锚栓;6--抹面胶浆+玻璃

纤维网布;7--饰面材料

图5.0.10门窗洞口上部防火

隔离带做法(二)

1--基层墙体;2--外保温系统的保温

材料;3--胶粘剂;4--防火隔离带保

温板;5--锚栓;6--抹面胶浆+玻璃

纤维网布;7--饰面材料

▼ 展开条文说明

5.0.11  严寒、寒冷地区的建筑外墙保温采用防火隔离带时,防火隔离带热阻不得小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热阻的50%;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外墙保温采用防火隔离带时,防火隔离带热阻不得小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热阻的40%。

5.0.12  防火隔离带部位的墙体内表面温度不得低于室内空气设计温湿度条件下的露点温度。

5.0.13  防火隔离带部位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的规定进行防潮验算。

5.0.14  采用防火隔离带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墙体平均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JGJ 289-2012

6施工

6  

6.0.1  防火隔离带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纳入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并应与外墙外保温工程同步施工。

6.0.2  防火隔离带的施工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不得擅自改动。施工方案应包括防火隔离带构造、样板墙要求、组成材料及主要指标、施工准备、施工流程、施工要点、主要节点做法、质量控制措施等。

6.0.3  防火隔离带保温层施工应与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同步进行,不得先在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层中预留位置,然后再粘贴防火隔离带保温板。

▼ 展开条文说明

6.0.4  防火隔离带保温板与外墙外保温系统保温板之间应拼接严密,宽度超过2mm的缝隙应用外墙外保温系统用保温材料填塞。

▼ 展开条文说明

6.0.5  在门窗洞口,应先做洞口周边的保温层,再做大面保温板和防火隔离带,最后做抹面胶浆抹面层。抹面层应连续施工,并应完全覆盖隔离带和保温层。在门窗角处应连续施工,不应留槎。

▼ 展开条文说明

7工程验收

7.1 一般规定

7  工程验收

7.1  一般规定

7.1.1  防火隔离带的位置和宽度应符合本规程第3.0.7条、第5.0.2条、第5.0.8条的规定。

▼ 展开条文说明

7.1.2  防火隔离带的性能指标及所用材料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并应提供防火隔离带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耐候性能检验合格报告。

7.1.3  防火隔离带主要组成材料进场后应按表7.1.3的规定进行复验,复验应为见证取样检验,同工程、同材料、同施工单位的防火隔离带主要组成材料应至少复验一次。其他相关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的相关规定进行。

表7.1.3材料进场复验项目

▼ 展开条文说明

7.1.4  防火隔离带工程应作为建筑节能工程的分项工程进行验收,且主要验收工序应符合表7.1.4的规定。

表7.1.4防火隔离带工程主要验收工序

▼ 展开条文说明

7.2 主控项目

7.2 主控项目

7.2.1 防火隔离带及主要组成材料性能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

检查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7.2.2 防火隔离带保温板与基层墙体拉伸粘结强度不应小于80kPa。

检测方法: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的规定进行现场检验。

检查数量:同工程、同材料、同施工单位不少于3处。

7.2.3 防火隔离带保温层宽度与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测量、插针法检查。

检查数量:同工程、同材料、同施工单位不少于10处。

7.2.4 防火隔离带与基层应全面积粘结。

检查方法:破损法检查。

检查数量:同工程、同材料、同施工单位不少于3处。

7.2.5 防火隔离带抹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同工程、同材料、同施工单位破损法检查。

检查数量:同工程、同材料、同施工单位不少于3处。

7.3 一般项目

7.3 一般项目

7.3.1 锚栓数量、位置、锚固深度应符合本规程和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观察、测量。

检查数量:同工程、同材料、同施工单位不少于5处。

7.3.2 防火隔离带部位底层玻璃纤维网布及搭接宽度应符合本规程和设计要求。

检查方法:观察、测量。

检查数量:同工程、同材料、同施工单位不少于5处。

 附录A性能试验方法

附录A  性能试验方法

A.0.1  耐候性试样应由防火隔离带和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组成,试样试验部分宽度不应小于3m,高度不应小于2m,在距离左侧0.4m处应预留一个宽0.4m、高0.6m的洞口,防火隔离带应位于洞口上方,防火隔离带上边缘距离顶部应为0.4m(图A. 0.1)。耐候性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图A.0.1防火隔离带外墙外保温系统耐候性试样

1--防火隔离带;2--外墙外保温系统;3--洞口

   1  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规定的方法进行高温淋水循环和加热冷冻循环。完成所有循环后应先放置7d,再检查防火隔离带部位及防火隔离带与外墙外保温系统接缝处的外观。

   2  当外观符合本规程要求时,再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规定的方法进行抗风压试验,抗风压值应为8kPa。当工程项目风荷载设计值超过8kPa时,应按实际要求确定抗风压值。

   3  抗风压试验完成后,检查防火隔离带部位及防火隔离带与外墙外保温系统接缝处的外观,测定防护层与保温层拉伸粘结强度。

   4  拉伸粘结强度试样尺寸应为 100mm×100mm。

▼ 展开条文说明

A.0.2  防火隔离带抗冲击性、吸水量、耐冻融、水蒸气湿流密度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样应由保温层和防护层组成;

   2  抗冲击性试样应养护14d后,再浸水7d,然后干燥养护7d。

▼ 展开条文说明

A.0.3  防火隔离带保温板的主要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密度、吸水率、匀温灼烧性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无机硬质绝热制品试验方法》GB/T 5486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匀温灼烧性能试验的试样应在750℃下恒温0.5h;

   2  导热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GB/T 10294、《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热流计法》GB/T 10295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当发生争议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GB/T 10294执行;

   3  垂直于表面的抗拉强度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

   4  短期吸水量应按国家标准《建筑外墙外保温用岩棉制品》GB/T 25975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

   5  软化系数应按现行行业标准《膨胀玻化微珠轻质砂浆》JG/T 283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

   6  酸度系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矿物棉及其制品试验方法》GB/T 5480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

   7  燃烧性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

▼ 展开条文说明

A.0.4  胶粘剂拉伸粘结强度、可操作时间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耐水拉伸粘结强度试样应先浸水2d,再干燥7d。

A.0.5  抹面胶浆拉伸粘结强度、压折比、可操作时间、抗冲击性、不透水性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耐水拉伸粘结强度试样应先浸水2d,再干燥7d;

   2  耐冻融拉伸粘结强度试样应先冻融循环30次,再干燥7d;

   3  抗冲击性、吸水量、不透水性试样应由保温层和抹面层组成;

   4  抗冲击性试样应先养护14d后,再浸水7d,然后干燥养护7d;

   5  吸水量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用膨胀聚苯乙烯板抹面胶浆》JC/T 993的有关规定进行试验。

▼ 展开条文说明

《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JGJ 289-2012

 本规程用词说明

本规程用词说明

1 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

2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的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引用标准名录

引用标准名录

l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

2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411

3 《矿物棉及其制品试验方法》GB/T 5480

4 《无机硬质绝热制品试验方法》GB/T 5486

5 《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

6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防护热板法》GB/T 10294

7 《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定 热流计法》GB/T 10295

8 《建筑外墙外保温用岩棉制品》GB/T 25975

9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

10 《膨胀玻化微珠轻质砂浆》JG/T 283

11 《外墙外保温用膨胀聚苯乙烯板抹面胶浆》JC/T 993

 自2022年4月1日起废止的条文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批注书签
我要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反馈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
评论 0
 
 
  • larwar 2021.09.09
    我添加手机设备失败,一直创建不了手机设备,返回退出代码1.搞不懂
  • larwar 2021.09.09
    我添加手机设备失败,一直创建不了手机设备,返回退出代码1.搞不懂
添加批注
×
添加批注
批注文本:
批注内容:
确定添加
规范批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