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反馈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当前位置:首页>>项目>>改造-上海徐汇钦江路项目---为至工作室

改造-上海徐汇钦江路项目---为至工作室

为至工作室
发布日期:2023年01月11日 关注度:10995
改造-上海徐汇钦江路项目---为至工作室
  • 项目名称

    上海徐汇钦江路改造项目
  • 地址

    上海徐汇钦江路99号
  • 项目规模

    23285平米
  • 建设单位

    上海星联实业有限公司
  • 设计单位

    为至工作室
  • 主持建筑师

    熊伟
  • 合作单位

    戴文工程设计(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正方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涛餮幕墙技术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逸苓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 摄影

    为至工作室、章鱼见筑


18个月18 Months
从工程计划到报审流程,
从建筑改造到景观设计,
从材料选择到造价控制,
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和经验。

漕河泾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推文,讲述了漕河泾是码农的天下,如何在其中找寻不一样的空间氛围。这一次,与漕河泾更近了一步,直接进入了漕河泾开发区的核心区域。在高楼林立的开放式园区间穿梭,咖啡店很多,也很容易迷路。在这里,方盒子建筑和整齐的道路体系识别性不高。车开进了办公区,居然有停车位,这不是偶然,后来每次开会都有车位停。当然,这个问题在设计后得到了满意的回答。

海悦酒店
本次改造项目是一组酒店建筑,三栋多层建筑围合而成,院落不大, 但在徐汇区这样的核心区,也算是稀缺资源。外围道路绿化相当好,以至于在街道上很难完整的识别出建筑的全貌。内部的道路比较狭窄,停车位也不多,加建的两座天桥联系了三栋建筑,使其成为一体。地面层也有一段风雨廊联系。建筑的外立面看的出还是投入了些成本,外包了装饰柱和框架立面,应该是典型的90年代风格,虽然建筑的建成的年代是千禧年后。



改造前现场情况


改造流程
一谈改造就要说流程。基于之前的项目经验,第一次方案会议上,没谈什么项目方案,主要介绍了改造项目流程上的艰辛,感觉再说严重点,项目要被自己搞黄。由于近两年上海的改造审批制度也做了相应的升级,流程更加规范,给甲方的空间更少,想有更大的设计突破,不仅财务成本会增加,时间成本的消耗更加突出。

基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许可证办事指南(试行)》文件的指导,项目无法回避地成为“特殊类装修工程”,严格按照流程执行。另外,坚决避免规划审批上的重新报审问题。在幕墙问题上,坚持走窗墙体系道路,减少“光评”、“安评”等流程在时间上的投入。

PS:选择窗墙体系的另一个原因是造价问题。后期造价控制阶段,门窗构造上的简化处理,也直接导致了立面效果的折扣,这也算是个遗憾。

窗墙体系
为了减少评审时间,项目外立面改造的方式确定为“窗体系”。而在这之前,项目的外立面幕墙设计推进了一段时间了,也推出了好几轮方案。



早期的立面方案——幕墙体系

但当业主问我们,从设计角度看,幕墙体系和窗墙体系,你们会怎么选?也没多想,“窗体系更有挑战性”的回答脱口而出。虽没酿成大祸,但也确实挑战了团队的设计能力。



窗墙系统方案设计图


窗还是那个窗,墙,我们用铝板包裹,组合成为体系化的立面风格。



立面模板


这种模块化处理,还巧妙地化解了三栋建筑“骨骼”上的巨大差距。有一段倔强的弧线,是原设计在庭院内部的“精巧布置”,但是这个时代化的语汇实在有点难以去除,经过多轮对比和讨论后,才有了目前看似“普通”的处理方案。



题外话:铝板施工有两点遗憾,一个是铝板平整度的问题,另一个是连廊高度,没有坚持原设计的思路,后期再调整,比例稍差。

停车困境
原项目由于建设年代原因,只配建了30个停车位。对于2万平米规模的办公建筑来说,200,是会蹦出来的数字。面对中间的庭院,我们不忍心下手,还是在周边找机会吧。沿用地边界,建筑边界,我们前前后后找了六、七处位置,最终还是要占中间的庭院。200辆是奢望,最终目标锁定在150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机非垂直停车、机械式车位都用上了,才勉强合格。



题外话:后来在和承租的网络游戏公司的需求会上,得知 IT类企业员工年轻人为主,地铁还是主要交通工具,停车需求并不是很大,这才最终解释了停车遇到的困惑。

景观不甘心
停车问题解决的代价是景观庭院的大幅压缩。留给景观的空间已经很少了,在排布了两轮方案后,始终觉得不满意。在确定了面向道路的开放式入口后,我们将原有的道路做了旋转,在增加的景观纵深后,也组合了链接三栋建筑间的连廊,也基本上实现了人车分流的交通系统。步行道路的轴线上用大台阶作为对景,既屏蔽了停车区的视觉干扰,又界定了步行区的范围。景观改造也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完成空间品质的提升。



最初设想转动景观轴线


深化完善轴线景观


最终景观建筑一体化模型效果


题外话:由于游戏公司的保密性要求,对外的开放式入口被封闭了,这导致物品们在施工阶段也调整了方案,景观最终没能按照预期的效果图呈现,水洗石也换成了石材贴面,质感下降了不少。这属于景观实施中的遗憾。



不确定性
由于我们的基础图纸是蓝图,因此,在描图后作为设计的底图进行操作。这个坑在施工后出现,建筑间距最大误差有近2米。这也就意味着原先的垂直停车位变成了45度停车。其中有一栋建筑,原先的图纸上居然少画了一个电梯,原来是加建,赶紧拆除。原先屋面上的水箱没有出现在图纸里,现场调整立面处理方式。原先的场地市政管线没有明确的图纸,现场边挖边调整。面对改造项目的现场,总能不断发现惊喜,只有不断的完善和改进才能保证项目顺利推进。



设计延伸
回顾18个月的设计建造过程,深感既有建筑改造项目更加复杂。设计工作不仅限于图纸工作,更多的是业主的全程顾问。在筹备阶段,讨论报审流程和审批难点,商讨各阶段的难点和重点;在设计阶段,在复杂在现场条件和制约因素中,找到关键点,逐个击破,完成体系上的更新;在施工阶段,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改造施工个不确定性;在运维阶段,对租赁方的要求做局部的调整,在二次装修设计和施工中给予技术上的支持。



外部模块
做个不恰当的比喻,这类项目中的设计团队像是业主方大系统下的外部模块。在需要的时候,外部模块成为主系统的一部分,共同协作运转,完成特殊的工作任务。完成后模块脱离,自我完善和升级,等待下一次任务的对接。

甲乙方的关系,应该是一个系统上的主次关系,这决定了设计团队处理问题的立场。面对改造类的复杂项目,若没有一致的目标和坚定的立场,结局一定是两败俱伤。



改造前路口街景


改造后路口街景


园区首层平面图©为止工作室


立面图1图©为止工作室

立面图2图©为止工作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未经搜建筑授权禁止转载。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关于项目

  • 推  荐为至工作室
  • 擅长领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