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反馈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当前位置:首页>>项目>>南粤古驿道梅岭驿站---GDAD-城市建筑工作室

南粤古驿道梅岭驿站---GDAD-城市建筑工作室

发布日期:2021年11月02日 关注度:81015
南粤古驿道梅岭驿站---GDAD-城市建筑工作室
  • 建筑事务所/公司/机构/单位

  • 事务所/公司/机构/单位网站

    https://www.gdadri.com/
  • 联络邮箱

    GDAD_UAD_A@126.com
  • 公司所在地

    广州市荔湾区流花路97号
  • 项目完成年份

    2018.03.01-2019.01.31
  • 建筑面积

    515.4㎡
  • 地址

    广东省韶关市南雄市梅岭景区
  • 主创建筑师

    陈雄
  • 主创建筑师邮箱

    GDAD_UAD_A@126.com
  • 视觉信息

  • 摄影

    凯剑视觉 / 李开建、李开庆
  • 摄影师网站

    www.dingxinvision.com
  • 摄影师邮箱

    402325428@qq.com
  • 项目参与者

  • 主 创

    陈雄
  • 设计团队

    黄俊华 郭其轶 李珊珊 许尧强 龚锦鸿 陈进于 金少雄 曾祥 戴力 钟伟华 林全攀 倪俍 李沛华
  • 委托方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施工方

    洪宇建设集团公司


乡土建筑的单元式转译

    ——南粤古驿道梅岭驿站创作实践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陈雄 黄俊华 



一、南粤古驿道

南粤古驿道是指1913 年前广东省辖区内用于传递文书、运输物资、人员往来的运用传统技艺修建的通道,包括驿道(官道)和民间古道,是广东历史上经济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通道。它是线性文化遗产的主体,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者带状区域内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族群,并且串联起了广东省60%左右的贫困乡村。随着国家的发展,对文化遗产的重视与复兴,对贫困乡村的扶持,对南粤古驿道进行了系统性的修复与价值发掘。

2018年3月,我们接到南粤古驿道新驿站的设计委托,广东省院一直通过“三师下乡”志愿服务保持对广阔的乡村区域,特别是贫困乡村的关注,希望以专业技术回馈社会,而驿站的设计工作就是非常好的契合点。


二、设计的原点

新驿站的创作从选址到设计都得到非常高的自由度,当设计有较大权限时,选择做什么和如何做是我们最先思考的地方。

设计之初的原则很明确:它是有用的建筑,不是空泛的装饰品。

何为“有用”?我们考虑了四个维度:满足使用功能且投资适度、对周围居民有益、对南粤古驿道的价值发掘有益、乡土环境里的在地性与呼应历史的传统性。

使用功能既包括物质的,还包括精神的,人文、思想、文化这类精神性的需求也是一种功能。功能的合理与形式的美学不是割裂与对立的,黑格尔认为艺术的中心是将内容与形式结合为自由、统一的整体,建筑作为艺术的分类也应是如此。

新驿站的使用功能是比较简单的,面积只有250平方米,只需要承担古驿道管理、综合服务、交通换乘等功能。所以重点考虑的是后三个维度。


设计团队经过多次现场勘查,比选了韶关南雄市的南粤古驿道——梅关古道附近的几个地方,希望选址可以整合旅游资源,包括里东村、中站村等,最终选址于梅岭古村。梅岭古村本身是依托关隘及驿站发展出来的原始古村落,沿途的下马碑廊古迹及梅关景区内的古驿站遗迹,很好的反映了这个历史。从梅关关楼到梅岭古村,保存了整个梅关古道中最完整的古驿道本体,其中1200米与梅关关楼一起成为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一段500米左右的古驿道本体,不在其内。所以我们选址在梅岭古村的村头,游人停车后经过梅岭驿站循古驿道上山,沿途参观司马第、下马碑廊等古迹,经过500米古驿道本体,最后到达梅关景区入口小广场,与现有旅游主线路接通,使梅关古道的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厚实。


村头附近具体的位置经过反复斟酌修改,起初考虑在现有民房后面的小树林,不用拆建;再次去现场感觉位置太过隐蔽而改为拆除现有民房商铺,在驿站留出商铺返还给原村民经营;第三次去现场落实方案时,最终确定在现有民房之前的景区停车场兴建,选择不拆迁民房而减少扰民。未来这里可能成为梅关古道景区的主要入口,我们特意考虑了把驿站扩建为游客服务中心的可能性,游客旅游线路的加长,对沿街居民的收益也增加了可能性。以此兼顾当地村民、游客、景区管理方三方的需求。


 

驿站多次选址位置图


我们对驿站功能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古驿道上很多优秀的建筑,比如省级文保——里东戏台,层叠的斗栱、飞檐起翘、形态优美;市级文保——中站碉楼,严实的外围护结构与镂空中庭形成强烈的光影变化、别有洞天等等,单从建筑的形式和艺术性来看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当这些建筑失去本身的功能,就开始没落了,只是作为历史建筑保护起来。我们的驿站是新建的,那当有一天它不再具备原本使用功能的时候,什么样的特质才能让它承受住时光的考验,依旧保持活力?什么样的需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存在?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即使是虚拟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依旧很频繁,在乡村之间这种关系更为明显,村头文化直至今日还在,比如大人聚集在小卖部附近或者大树附近聊天,小朋友们在附近玩到一起。因此,新驿站要留出大面积的灰空间,容纳这些交流性的需求。


三、转译:乡土的在地性与呼应历史的传统性。

梅岭古村四周的山脉延绵不绝,古村的建筑沿着山脚布置,随着山势缓慢上升,虽然有些现代民居显得格格不入,但大的脉络还是存在,在这样的环境里,乡土建筑的感觉呼之欲出,这种在地性与呼应历史传统性如何在驿站体现?我们想到了一种建筑学上的方法——转译。

“转译”(Translation)原指语言学中一种特殊的翻译行为,即将一种语言或文字通过媒介语翻译为另一种语言或文字。


3.1原型提取

走过了很多的古村,感受到古村落的价值。一则是古人应对自然的一种态度与方式,对资源很节制,谦逊而收敛;二则是古村落和周边的环境很和谐;三则古建筑和古建筑之间很和谐。

人们总以“依山傍水”来形容一个好的建筑或村落,这个词是很有意思,没有一个字和建筑有关,但说的就是建筑,古村落的价值与审美体系也能从中反映出来,它与山地、流水总是很相宜的,这之中的美感是与环境融为一体,如在山水画中,而不仅仅是建筑物本身的美感。古村高差丰富场地多变,古人因地制宜随山势而建,使得建筑的体量不会太大。与平原地区产生的院落式建筑相比,山地地区更多的是很多个单栋建筑组合成的古聚落。在山势陡峭的区域,应运而生的吊脚楼组合成的古村就非常有代表性,而岭南区域的山脉多是丘陵形态,没有很陡峭的地形,山地与田地之间互相平衡,对耕田的珍惜使得村落多在山脚,不占用平坦的田地,虽然在较为平坦的山地也会出现大户人家的院落式建筑(比如梅岭古村的司马第),但大部分的民居还是受着土地平整的制约,建筑的体量不大,以适宜人的居住尺度为基准,面宽3~6米、进深3~9米、高度4~9米左右,轻微地随着山势起伏。这种地理环境制约下的尺度是梅岭驿站设计的一个基准。


我们先解构了一座梅岭古村的民居,它是穿斗式建筑,遵循了中国古建筑的构成体系:以木材为承重的框架体系,以小木料和瓦、砖、夯土形成维护结构体系,以坡屋顶组成的排水系统、以屋檐悬挑出灰空间。

坡屋顶作为古建筑重要的特征,从形式语言来说是很重要的。以几何的眼光来看,可以归纳为三角体块,这和山形中的三角体有一种原型上的类似,并且这个原型具备了随意组合性,这很关键,在古代村落中是没有一个统一规划的建筑师的,每家每户在工匠的工艺与风水的宏观控制下生成,在因地制宜的法则下随意组合,挑檐的灰空间为这群三角体提供了缓冲空间,梁柱使得这个三角形体离地,最终组合起来之后形成的是一个具备水平延展性的整体。

我们最终提取了原型的关键词:坡屋顶式的三角体块、均衡体量、传统材料(木材、青砖、灰瓦)。


3.2形态模拟

根据提炼的原型推敲了两种形态:第一种是以长方形沿中线对折两侧为长方形的传统双坡屋面,第二种是以正方形对角线对折两侧为三角形的创新坡屋面。最后经过方案组合与比选,第一种形态组合更为接近缩小版的村落,第二种形态组合之后形成一个连续的大屋顶覆盖下的独立建筑。而且当时设计时,是以二号场地为基准的,场地里是个坡,所以可以沿着坡地向上的感觉很强烈,第二种形态可以叠级上升顺应场地,所以最终选择了第二种形态作为基础原型。

 


3.3逻辑同构

我们的设计历程中,机场设计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对古村落和古建筑的思考,就联想到了单元式航站楼类型。现代的单元式建筑已经不是早期的相同单元简单重复构成,而是几个简单的,相似却不同的单元以多样的组合方式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大单元,这个单元可能是建筑的一部分,也可能是一个建筑,这是单元式建筑发展到今天的变化。这个就很像古建筑(相似却不同的单元),因地制宜地组合(多样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一个村落。


这个原型也应当是多变的,而且新驿站是一座建筑,它不像村落一样,有因地制宜这个组合方式来组成内部的关系,我们仔细审视起古建筑本身,发现其璀璨之处的斗栱其实也是这个逻辑,由简单相似却不同的单元,组合成了一个复杂的单元构建。它的组合方式虽然多样但都是以模数制为底层逻辑的。

最终确定的设计路径是:多样化的单元式以及单元模数制的组合方式,形成一座现代单元式的坡屋顶建筑。


参考之前山地建筑的尺度,团队用了3900mm×3900mm的正方形,沿对角线起折作为基本原型。由于起折的角度不同,以及组合位置的需要,产生了五个以750mm为模数,相似却不同的单元。

一单元单边向下折1500mm,二单元双边向下折1500mm,三单元单边向下折750mm,四单元取正方形的对折后的三角形高差为325mm,五单元也是三角形高差750mm。五个单元之间向下折的数据呈倍数关系,这也保证了彼此组合起来之后可以形成一个整体大屋面的要素。

 

典型单元轴测图解

 

典型单元平面图解(AB顶点对应后续组合规律的A.B顶点)

 

五种单元立体图

 

五种单元平面位置


等差模数制组合方式:

换成最终场地之后,由于背后是一座从西到东升起的山,在场地里的感觉是驿站建筑要呼应这个山势。

在这个感觉下,用模数制为底层逻辑,以等差抬升的方式组合了这些单元,让它从西到东升起,保持水平延展性,呼应背后的山脉,并且有意识地留意了尺度上的适宜,场地的前方是一个平坦的停车场,在村里相当于公共建筑的前广场,所以尺度也会大一些,接近司马第的尺度,单元在边长3.9米的尺寸下,组合了5个单元,高度控制在3.2~8.3米。 

设计过程:

 

1.以西端第一个一单元为基准。

 

2.在基准单元的B顶点,连接一个新一单元的A顶点,形成一组基本模块。

 

3.以模数750mm的高差重复抬升3组基本模块,第4组与第3组平行布置。

 

4.在五组一单元组合的基本模块中,以每组的B点,连接二单元的A点。由于二单元是两边双坡的单元,故形成向北侧的转折。以转折之后的A顶点,连接三单元的B顶点。

 

5.以四单元与五单元补齐屋顶边界,得出由西向东升起的大屋面。

 

6.结合驿站的功能,布置在西侧,东侧留出大面积的灰空间,引导游人往梅岭古村走去,并且作为平时村民自由聚集的地方,作为新的“村头”场所。


以750mm为基本模数具有高差的单元,45度首尾相连。从西到东再以750mm的模数等距抬升,是新驿站的核心组合关键。这个组合规律使得虽然它们是从西到东生长,但是东到西的单元之间,在750mm模数的控制下也形成了组合和谐整体的序列。

 

从西到东的单元组合,单元间首尾相连

从西到东等距抬升750mm



由于750mm模数的控制,从东到西的单元组合间也自然形成750mm高差的递进关系


模块化、小件化钢结构:

由于承重木材及相应匠人的稀缺,以及快速建构的要求,方案最终决定以钢材来代替承重系统的木材,但是保持维护结构的小木料:比如木望板、檩条等。

由于建筑等差升起的建构逻辑,产生了很丰富的高差,结构遵循古建原理直接外露,所以结构设计关注点在于精细化设计以及保证方案的经济合理性。

通过钢柱柱顶节点的精细化设计,在单元模块折角位设置1/4圆板节点,使得任意方向和任意高度的单元模块与钢柱焊接时互不干涉,适应丰富高差,现场各模块单元可独立组拼。

 

 


节点精细化设计和快速化拼装


严格限制每个高空四面体折纸单元重量(单模块450kg),方便现场仅用传统葫芦吊就能完成构件的吊装工作,经济合理。

 

结构三维模型


3.4意境重构

方式一:陈述式写法

数千年前,人们不断的发展与迁徙,形成了梅关古道,也衍生出梅岭古村,旅人在此歇脚、喝茶、互通下信息。沿着亘古不变的山脉顺着梅关古道鳞次栉比地生长开来的古村慢慢聚集起常住居民,随着夕阳西下,旅人远走,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会聚在村头闲聊,孩子们追逐着玩耍,与天地共息。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的力量空前强大,混凝土建筑的自由性在为人们带来更安全的人为环境的同时,也隔断了人们对自然的感知能力。


亿万年的山脉还存在着,我们在梅岭古村村头,感受着场地,呼应山势叠级升起一座驿站,相似却不同的单元鳞次栉比地展开,灰瓦在阳光下泛着宁静,木檩条错落有致地铺陈开来。游人在买票、买水、休憩,就在抬头的间隙,也许就能看到,阳光透过叠级的玻璃有着不同的明灭,感受到凉爽的微风时有时无,四周的山林依旧,鸟声时断时续,在这须弥间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天地有其规律,慢下来,不要急。随着太阳西下,游人远去,居民三三两两地来到这个小驿站下,彼此攀谈起来,孩子们在周边追逐打闹,一切又充满了祥和,感受着山气,感受着夜幕降临。

建筑是自然的延展,也是人们聚集的场所,宛若从前。


方式二:散文式写法

从前时光慢,远行是一件极为郑重的事。马车与行人在梅关古道上缓慢地流动着,一路崇山峻岭,终于到达了梅关关口,一座古村缓缓出现,疲惫的旅人暂时歇脚、喝茶、互通下信息。随着太阳西下,旅人远去,飞鸟归林,村里升起了袅袅炊烟。远远望去,古村沿着山脚鳞次栉比地生长开来,与山脉相融。劳作了一天的人们聚在村头闲聊,孩子们追逐着玩耍,与天地共息。

时光飞逝,大刀阔斧的快速路、快速建造的混凝土房子,带来了丰富也打破了这份宁静,冷漠了彼此,也切断了与自然的关系。


镌刻在基因里对自然的需求,使得快节奏的现代游人,可能就是你我,逃离城市来到山间。站在梅关牌坊下,远远看到一座驿站顺着背后的山势叠级升起,相似却不同的单元鳞次栉比地展开,灰瓦在阳光下泛着宁静。你带着好奇走近,可能在买票、买水、休憩,就在抬头的间隙,看到木檩条在头顶错落有致地铺陈开来,你停下来仔细地观摩了一下,阳光透过叠级的玻璃有着不同的明灭,凉爽的微风时有时无,就在这须弥间感受到了自然的气息,天地有其规律,慢下来,不要急。随着太阳西下,游人远去,居民三三两两地来到这个小驿站下,彼此攀谈起来,孩子们在周边追逐打闹,一切又充满了祥和,感受着山气,感受着夜幕降临。

建筑是自然的延展,也是人们聚集的场所,宛若从前。

 

方案效果图

 

梅岭驿站鳞次栉比,叠级上升的屋顶

 

从牌坊望梅岭驿站,保留了村民小卖部并创造了村民聚集的灰空间场所

 

屋顶小青瓦与玻璃细节

 

以750mm模数组合的钢木单元形成统一又丰富的空间

 

钢木单元木檩条细节

 

光影斑驳的镂空青砖墙

 

梅岭驿站北侧,青砖墙与木构屋顶形成清晰的虚实对比关系


结语

地球是经过了数亿年才形成的有生命球体,近百年工业文明的发展使得人类的力量空前强大,但无论人类如何发展,始终是作为自然之子而存在的。对自然的需求,是镌刻在基因里的需求。

我们保持对自然谦虚内敛的态度,以“有用”为基本设计准则,通过对乡土建筑语境与传统建筑的转译,采用现代单元式的设计手法,以等差模数制为组合逻辑,结合了当地传统的青砖、灰瓦、原木等材料,在梅岭古村村头设计了一座具有民居聚落形态特色,与自然相融的单元式驿站。

希望以此,让人们感受到建筑是作为自然的一部分而存在的。在驿站下休憩间,能感受到阳光、清风、山林,唤起人们对自然的感知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未经搜建筑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项目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关于项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