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反馈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当前位置:首页>>项目>>中国·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杜兹设计

中国·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杜兹设计

发布日期:2021年10月13日 关注度:84098
中国·南师大玄武科技园“图书馆”---杜兹设计
  • 设计单位

  • 地址

    南京市玄武区板仓街 78 号
  • 项目业主

    金地商置
  • 项目面积

    4170平方米 (南师大校园整体改造面积:80000 平方米)
  • 主持建筑师

    钟凌
  • 建筑设计

    万涛、胡颖祺、Bruno Rodriguez、苏蒋健
  • 室内设计

    施望刚、万佳宇、项哲、周广建
  • 软装设计

    施望刚、张爽、张瑰瑰
  • 景观设计

    罗朗景观
  • 摄影

    吴清山

 

▲ 紫金山下,玄武湖边的南师大“图书馆”


缘起:南京的“板仓街 78 号”


中国城市在经历了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后,已经到达了临界点,即大规模的空间增长不可持续, 土地开发空间严重受限。面对困局,政府与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城市发展建设的创新之路,思考如何通过更新与再生对现有土地进行功能转型、结构重建,从而与城市创新和新经济相融合。


2019 年 7 月,历史悠久,风格古朴的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正式结束了教书育人的使命,送走了最后一批学子。南师大紫金校区总共占地面积约 11 万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 8 万平方米, 这里留下了许多人的青葱校园记忆,也留下了这座大学校园与城市的文化链接。

 

▲ 总平图


校区位于“紫金山下,玄武湖边”,观山望湖,具有良好的景观和校园独有的生态环境。“板仓街78 号”,在这里人文与校园情怀交叠,也构成了知性,包容,创新的学院派氛围。这片校区的未来将何去何从?是仅保留地块,做大范围的革新,或是选择保留校园文化记忆,探寻新的建筑新生?


向史而新:

新型城市文化空间改造与创新


DUTS 杜兹设计在 2019 年接受金地商置的邀请,进行原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的整体改造设计工作。日前,原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改造项目的首开区,原“图书馆”的改造已经完成。设计师从建筑历史与城市情感记忆中吸取灵感,将当代设计美学与复合的现代生活业态注入到这座拥有近 70 年历史的图书馆中,使其焕发新生,成为包容展示、商业、办公、商务、交流等复合功能,与充满人文生活气息的新型地标性文化中心。

 

▲ 南师大紫金校区“图书馆”


如何保留“图书馆”这座公共文化建筑的情感记忆,并使其在当代生活中继续充满生命力,成为了设计师考虑的主要问题。在对空间的反复研究与推敲之后,杜兹设计的设计师提炼了原建筑中的经典元素和记忆点,保留了建筑整体形态与轮廓,并通过现代建筑手法,使其呈现愈加开放与现代的姿态。


“我们希望这个改造是一种“向史而新”,保留这块土地的人文与情感记忆,通过现代建筑的语言让它更和谐的与当代生活相融。我们做了两步: 第一步,“开”,打开空间,让建筑形态更加开放,打通内与外的交流; 第二步,“合”,注入复合业态,融合现代生活,使它变为一个充满情感,记忆, 又有新鲜活力的生活空间。”


——钟凌(Zhong Ling)

DUTS 杜兹设计创始人,总建筑师


开合之间,乾坤自现。

珍贵的城市情感记忆被保留下来,

以更当代的方式,展望着未来。

 

▲ 南师大校区改造策略


开:“图书馆”的开放与新生


南师大紫金校区的图书馆年代悠久,新的改造在保有原建筑风貌基础上,突破传统的平面布局,打造更具多样性的功能核心,集交通、阳光天井、共享空间于一体。立面交通核体量明确有力,横向则通透舒展。


设计拆解


▲ 原建筑剖面图 

 

▲ 改造后的“图书馆”背面

 

▲ 改造后的“图书馆”剖面图

 

▲ 原图书馆

 

▲ 改造后的“图书馆”

 

1.设计的立意

开放的“橱窗”


原有的图书馆功能单一,保护书籍,保持安静的读书环境使建筑空间相对封闭。设计师将原有的交通空间打造成一个高24米的公共橱窗,突出其文化的地标性。愈加开放与共享,也正体现了现代城市公共文化空间的发展方向。


▲体块策略

 

▲ 改造后的“图书馆”正面

 

▲ 改造后的“图书馆”夜景

 

 ▲ 改造后的“图书馆“日景   

 

▲ 改造后的“图书馆”夜景


引入“观山平台”,加强内与外的互动关系,空间内的人们,可以在交流的闲暇通过橱窗,遥望紫金山,汲取自然之力,找回内心的宁静。

 

▲ 交通核集交通、阳光天井、共享空间于一体

 

▲ 引入“观山平台”,加强内与外的互动关系

 

▲ 空间内的人们,可以在闲暇通过橱窗遥望紫金山


2.平面与立面的“开放”


建筑师将平面打开,重构原有的交通核,电梯、卫生间、共享空间等巧妙植入,并在核心区打造贯通的天井空间,利用垂直的天井引入自然光线,加深自然与建筑,时间与空间之间的互动。

 

▲ “图书馆”改造策略

 

▲ 打开平面,在核心区打造贯通的天井空间,引入自然光线

 

▲ 建筑内的空间光影

 

▲ 建筑内的空间光影


立面造型上保持原本的构图关系,但将原来封闭的竖向体块改为通透玻璃,多个公共平台穿插于其中,在此,人们的活动有了展示的舞台,恰似城市窗,而同时又可以凭栏而 眺远处的紫金山美景。历史、功能、景观资源在现代的设计手法下形成了完美的融合。

 

▲ 改造后的”图书馆“全景

 

▲ “图书馆”侧面:横向通透舒展

 

▲ 或是聆听一场人文讲座,参观一场艺术展览

 

▲ 将立面与平面打开,创造“开放的橱窗”


3.“打开”的书屋


为延续书籍在这片空间中留下的温暖记忆,设计师将“图书馆”的一层与二层创造成了一个开阔、 通透、充满人文气息的挑高中庭空间,空间两侧以连续的完整的书墙来界定,书架分隔的线条 延续到天花板形成连续的拱形,强化了空间的精神性,端部则通过自然光线的引入,成为空间 中自然与人文的一种隐含沟通。

 

▲ 空间两侧以连续的完整的书墙来界定,书架分隔的线条延续到天花板形成连续的拱形

 

▲ 观四时美景

 

▲ 寻一本书,坐在台阶上慢慢品读

 

▲ 为“图书馆”带来更多与生活美学,艺术,社交互动的可能

 

▲端部通过自然光线的引入,加强空间中自然与人文的沟通


合:注入复合业态,融合现代生活


多元丰富的生活方式为空间带来新的活力。保留原本图书馆的人文气息,设计师为其注入现代 城市生活的复合业态,创新性的将开放咖啡厅、共享办公室、餐饮美食、互联网、生态科技等以当代手法注入“图书馆”,成为城市年轻人的社区生活圈。


“我们想塑造的是一种“可成长”的人文空间,它承载了校园的记忆,也正在记录这当代都市年轻人的奋斗历程。不变的是,所有还保留在我们心里与空间中的人文情怀。”

 

▲ “图书馆”的复合功能业态


“奇点书集”的入驻成为了“图书馆”中最具情感记忆的感性空间 , 也为图书馆带来更多与生 活美学、艺术、社交互动的可能。寻一本书,坐在台阶上慢慢品读,或是聆听一场人文讲座, 参观一场艺术展览。新型的复合型城市文化空间,它以更加现代包容的方式,在开放性、公益性的基础上,带领城市走向更多的活力。

 

▲ 将“图书馆”的一层与二层创造成了一个开阔、通透、充满人文气息的挑高中庭空间


保留校园的文化气息,整幢建筑的楼层信息采用了独具创意的“铅笔墙”进行呈现,108,000支笔的排序组合,带来令人冲击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融入了电影,艺术相关的文化信息。

 

▲ 楼层信息由十万支笔组成的“铅笔墙“构成,同时也融入了电影,艺术相关的文化信息


WECAFE 开放咖啡厅,共享办公室等现代生活方式业态与空间交错融合,带来更多理性的思考。华丽转身后的“图书馆”,成为融合展示、商业、办公、商务、交流等多功能的新型复合空间, 充满人文与生活气息的新型地标性文化中心。

 

▲ 在“图书馆”中注入复合业态,融合现代生活


新的城市发展带来更多的产业生态升级,也为城市居民带来更丰富的生活体验。越来越多的新型复合型业态深入城市肌理,展现出强烈的现代人文关怀和文化体验,让城市“文化森林”生长得更为茂盛。


项目图纸

 

▲ 南师大紫金校区改造后-效果图

▲ 平面图 1F

 

▲ 平面图 2F

 

▲ 平面图 3F

 

▲ 平面图 4F

 

▲ 西立面图

 

▲ 南立面图

 

▲ 北立面图

 

▲ 东立面图

 

▲ 剖面图-东西向

 

▲ 剖面图-南北向

 

▲ 立面-屋顶

 

▲ 建筑模型-1 

 

   ▲  建筑模型-2

 

▲ 建筑模型-3 

 

▲ 建筑模型-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未经搜建筑授权禁止转载。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关于项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