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反馈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当前位置:首页>>项目>>桥和水的故事 ——上海宝业中心

桥和水的故事 ——上海宝业中心

发布日期:2017年06月08日 关注度:99052
桥和水的故事 ——上海宝业中心


上海宝业中心是上海虹桥新中心商务区二期开发的一部分,位于上海市西面高速发展区。场地位于公路、铁路和航运交通枢纽的交汇点,也是人们在高铁从南面进入虹桥火车站前能看到的最后一座建筑,赋予了项目作为重要的城市空间的地位。场地的挑战之处在于:场地形状由城市规划的两块绿地挤压成了L形;场地的东面,南面和西面要求60%的建筑红线贴线率;场地北面紧邻一条24米高的横跨而过的高架公路。同时建筑容积率不得超过1.60,建筑高度不超过24米。

 


  应对这些条件,设计在过程中有非常多的尝试,试图在这些限制中寻找突破点,这些突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 对场地限制条件下的突破;2.对办公楼“面积效率至上”法则的突破; 3.对办公楼单一化立面设计的突破。

 


 L形基地的周界首先在最大化程度贴满的情况下地拉伸起4层体积以满足面积要求;根据西面入口、东南面公园和北面绿地对体量边界进行挤压,挤压一方面增长了功能使用面积,在负形形成三个各自独立又相互顶角的庭院,这三个庭院被塑造出不同的性格:中心庭院作为人流汇聚点最为开放,也是公众活动集中的场所;南面的庭院联系中心庭院和东侧的公园,是半开放的景观庭院;北侧的庭院是由建筑围合的水院,为办公提供静谧的场所。对体量的边界挤压同时形成了三个向外敞开的“开口”。几个被挤压的边碰撞在一起,发生了质的改变:内部流线与室外空间在中心庭院发生重叠,这也是在场地众多限制条件下功能与形态之间谈判的平衡。



形态在打开三个开口后,自然而然地形成环抱的姿态引入人流,在中央庭院汇聚后又分别进入三栋建筑。同时,三条抬高的空中连廊一方面满足流线组织的需要,人们可以通过连廊在不同庭院和建筑体量、在不同层高和室内外之间游走。空中连廊也起到压低空间的作用:当人流从室外通过三个敞开的开口经过连廊到达中心庭院,经历了一个由开敞-压低-再开敞的一个空间序列。通过这样的一种序列给了人们一直进入场地的心理暗示,同时先抑后仰的空间序列也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更丰富的体验。在此,形态,流线与空间序列是高度统一的,以形态几何激发流线、空间与功能使用之间动态的关系。

 


 由这些操作带来的体量围合与空间序列,功能性使用和游走性体验的平衡,是对当代办公楼“面积效率至上”的法则的突破。自从Bloomberg纽约总部办公楼首次应用开敞办公,极大提高单间办公模式的效率后,办公楼的高面积效率以及高“出房率”一直是办公楼设计的重要法则。设计以“空间品质效率”,来对办公楼的面积效率提出质疑:在适当牺牲面积效率的同时,通过组织室外景观绿化与室内和谐共存,引入室内更多的采光、景观与通风,给予使用者更多层次的建筑体验与空间感,来创造一个充满启发性的办公环境。这种具有高“空间品质效率”的办公楼,将比仅有高“面积效率”的更有办公效率。



项目的立面设计也是对当代办公楼单一化立面设计的一个突破。当代办公楼往往在“面积效率”的法则统领下,以标准层平面和立面在垂直方向堆叠形成。而项目除了游走性平面外,立面设计以模块化的遮阳屏板组成,屏板的水平向的渐变赋予了立面流动性,和空中连廊一起形成桥与水的意向。这些不同斜度的屏板也改变了窗户的高度,控制室内空间的采光。

 


每个屏板由GRC(玻璃纤维混凝土)这种材料制成,整个幕墙的屏板多达千个,运用数字化算法对单元格进行逻辑分析形成幕墙优化方案,使得最终用26种单元屏板就能组成整体立面上的变化,并贯穿幕墙施工深化和施工过程。每个屏板也是集合外围护、采光、遮阳、通风、夜景照明为一体的立面构件,先在工厂里预制组装,然后将组装好的屏板运输到现场、吊装装配起来。通过4个1:1大小的mock up屏板两年时间的风吹日晒实验,清洁度和精密度还保持很高的水准,之后才对整个幕墙进行装配式建造。



 对项目的介入程度设计师也是逐步加深,从一开始建筑设计到景观、幕墙等整体设计和把控;之后开始建筑与室内、平面设计一体化设计;现在对一些空间的运营和经营提供策划案,一直从头到尾延续和把控项目整体的设计和效果。

 

 

 

 


▼一层平面图


▼分析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未经搜建筑授权禁止转载。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关于项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