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当前位置:首页>>项目>>温州医科大学国际交流中心---Atelier FCJZ

温州医科大学国际交流中心---Atelier FCJZ

Atelier FCJZ
发布日期:2024年01月23日 关注度:422
温州医科大学国际交流中心---Atelier FCJZ
  • 客户

    温州医科大学
  • 地点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中心东路
  • 主持设计

    张永和
  • 项目团队

    梁小宁、于跃 、李相廷、王玥
  • 施工图设计

    宁波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基地面积

    38987㎡
  • 建筑面积

    38770.2㎡
  • 建筑高度

    24 m
  • 建筑结构

    钢筋混凝土
  • 设计周期

    2016-2018
  • 竣工时间

    2023
  • 摄影师

    田方方



温州,一个从名字就能看出气候温和的城市。这促使我们想象人与自然之间更亲密的联系,强调更多的户外活动和具体的生活。气候背景成为温州医科大学国际交流中心概念的起源。特定的场地被连续的树冠所包围,形成了令人愉悦的景观。




为了推动建筑与自然和谐的概念,我们最重要的策略是将内容丰富的交流中心分解成8栋4层高的建筑组成的群体。8栋建筑承担的功能分别为宿舍楼(4栋)、活动中心、阅览楼、教学楼及报告厅。




进而,我们打破建筑的封闭性,为单体建筑设计了从中心向边缘的四层空间: 中心庭院(室外)、空调区(室内)、廊下(半室内)、檐下(半室外),后二者可视为绝对室内与绝对室外之间的过渡,即灰空间。由悬挑屋顶覆盖、进深10米的檐下空间继承了中国建筑木构深檐的传统,赋予了建筑单体一个伞形的剖面。




我们将8个单体的檐下都置在一个平面上,将该建筑群的屋顶连成一片概念或抽象的连续树冠,仅被3个大院落,其中2个为四合1个为三合,和8个小院落及单体之间50厘米宽的缝隙穿破。50厘米宽的“一线天”使得阳光或雨水可以进入灰空间,形成既建筑又自然的景观。半室内廊下空间的形式有如一组开放的房间,在深檐的遮蔽下,可以完全不受风雨的侵扰。




师生们可以在不同气候条件下,选择适当的空间进行学习、交流或其他活动。巨大的挑檐在两个建筑单体之间构成室外大厅,在这里,音乐会、体育项目等公共性的集体活动也成为了可能。通过建筑设计的独特性,我们旨在引导温州医科大学的师生们体验一种室内外界限模糊的生活方式,从中让他们更能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地理环境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也从温医大的眼科专家们理解到:无论是树冠还是房檐构成的阴影下的自然光环境都是对眼睛健康最有益的。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采取了国内普遍使用的混凝土框架体系,并保留了混凝土表面原有的质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未经搜建筑授权禁止转载。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关于项目

  • 推  荐Atelier FCJZ
  • 擅长领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