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反馈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当前位置:首页>>项目>>尖岗山畔 “广厦之荫” ——深圳市宝安区臣田消防站设计---“钟中+钟波涛”工作室

尖岗山畔 “广厦之荫” ——深圳市宝安区臣田消防站设计---“钟中+钟波涛”工作室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钟中+钟波涛”工作室(“钟中+钟波涛”工作室)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28日 关注度:331
尖岗山畔 “广厦之荫” ——深圳市宝安区臣田消防站设计---“钟中+钟波涛”工作室

    ▲尖岗山畔 “广厦之荫” @山间影像 Inter_mountain


    深圳市宝安区臣田消防站东临尖岗山大道,周围建筑密集、高楼环绕。我们将消防站东侧靠近道路,西侧留出尽可能大的花园作为“呼吸空间”,在尖岗山畔塑造一栋“紧凑型”消防站。

    一、项目概况

    基地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尖岗山大道和卧龙五路交界处,用地面积3484.85m²,东西北三侧均为高层住宅,南侧为规划绿地。周边被大量高层建筑环绕,压迫感很强。

    本项目属于一级消防站,可停放8辆消防车,容积率1.11,总建筑面积4945.5m²,其中计容建筑面积3855.5

    m²,不计容建筑面积1090㎡,包括一栋3层消防业务大楼和一栋7层训练塔及一层地下室,是一座处在“广厦”围绕的典型“集中式”消防站。


    ▲臣田消防站区位图 @Z&Z STUDIO


    二、消防站研究

    (一)深圳的“消防站标准化设计研究工作坊”

    2014年10月,由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深圳市公安消防支队与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组织开展的深圳2014“消防站标准化设计研究工作坊”及建筑设计竞赛。通过系列设计调研、专题研讨会、公开活动等,重新思考消防站的功能,逐步形成消防站的“标准化”建设模式,以满足未来深圳市消防站快速设计与建设的需求。


    ▲深圳消防站标准化设计研究工作坊@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消防站功能关系 @Z&Z STUDIO


    在同一套“标准化设计共识”指导下,各单位参与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以满足未来深圳市消防站快速设计的建设需求,最终推出了深圳新型消防站标准化设计书面成果文件:《深圳市消防站标准化与个性化设计指引》和《消防站标准化研究图集》,逐步形成消防站的标准建设模式,对于柱网、开间、竖向分布、立面材料等均做了规定。



    ▲“深圳市消防站标准化设计研究”成果:设计指引与研究图集 @Z&Z STUDIO


    (二)深圳消防站设计的趋势

    1、“标准化”

    “标准化”着重于消防站的主体功能,包括消防车库、备勤室、地下室、训练塔以及标识。这部分的设计内容因与消防站业务紧密相关,采用标准化设计的模块能够有利于实现规模效益,统一外观、统一标准。同时有利于提高消防效率、方便出车、缩短设计周期,以及减少成本、便于后期使用和维护、提高消防培训效率、便于统一管理。

    2、“个性化”

    区别于传统消防站,新型消防站是在消防站建设工程加紧进行之下,高效、迅速地建设合理、完善的消防站。新型消防站之间有共性、有个性。“个性化”是比“标准化”设计更为人性、合理的设计。比如臣田消防站,东侧临近尖岗山大道、东西北三侧有高层住宅小区,因此采用了尽量远离高层住宅区的“集中式”布局,提供更多活动场地,留出西院作为最大的“呼吸空间”。为改善消防员居住品质,在楼栋的多处设置空中花园,丰富了消防员的生活。

    3、“综合化”

    由于深圳高密度城市带来的消防压力日趋增大,土地资源紧张又导致可建设用地减少,同时社会分工细化、单一功能建筑减少、多功能建筑增加,使得包含居住、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消防站综合体”成为一种趋势。


    三、退线分析

    由于臣田站用地狭小、高楼围绕、周边环境特殊,如何在局促的用地上科学合理地布局消防站,成为设计最大的挑战。若完全按照深圳市通常的退线要求,用地面积和形状将无法满足任务需求。同时建筑要与周边场地环境协调,因此臣田站的设计在充分论证和与规划部门积极沟通后,争取到较为合理的少退线:东侧退3m、南侧退3m,西侧退12m,北侧退2.4m。


    ▲退线分析 @Z&Z STUDIO

    ▲局促的用地 @山间影像 Inter_mountain

    ▲退让西侧高层住宅产生的“内院” @山间影像 Inter_mountain


    四、城市关系

    臣田消防站由于用地局促,因此只能采取紧凑的“集中式”布局。用地东西北三侧都是高层住宅,压迫感极强,对布局影响重大,导致建筑靠向东侧,给场地内部提供尽量多的活动空间,尽力改善消防员的工作与生活条件,为周边留下了开敞的“呼吸空间”。

    为了满足消防站1分钟快速出警,我们将传统消防站的“内院式”出车改为新型消防站的“临街出车”,直接面对东侧的规划道路,消防车库出车口面宽为38.7m,与路边的间距为16m,满足消防站出车广场的最低要求。


    ▲高楼环绕的臣田消防站 @山间影像 Inter_mountain

    ▲俯瞰臣田消防站 @山间影像 Inter_mountain


    五、总体布局

    本项目用地东侧与尖岗山大道相邻,设置主出入口,包括消防车库出车口及出车广场,供消防员出警、回车用。东北侧为人行主出入口及地下室出入口,供消防员和参观人行进入。我们将消防训练场地、跑道和篮球场设置在西侧,留出尽可能大的花园作为“呼吸空间”。


    ▲总平面图 @Z&Z STUDIO

    ▲以训练塔为核心的内院 @山间影像 Inter_mountain

    ▲消防站西侧的开敞训练场地 @山间影像 Inter_mountain


    六、功能分布

    臣田消防站采用“集中式”布局,由一栋3层高13.8m业务楼和一栋7层高32.75m训练塔组成。用地周边影响多、十分局促,需要合理布置站体、出车广场和训练场地,妥善解决项目与周边环境的矛盾。

    消防车”临街直接出车“,首层停放8辆消防车,大大提高出警效率。用地东侧为主要出入口,消防员和参观者由此进入消防站。对外开放区位于一、二层。消防车库面向尖岗山大道, 一层为门厅、餐厅、器材库等,二层为备勤室,干部备勤等,东侧配套盥洗室和淋浴间,三层为业务用房和业辅用房。地下室主要功能为应急救援仓库和设备用房,入口在建筑的东北角。

    此外,在楼栋多处设置空中花园,丰富了消防员的生活。本项目采用绿色建筑和海绵城市技术,通过设计屋顶果园、下凹式绿地等措施吸纳、蓄渗雨水,并有效控制场地内雨水径流。


    ▲功能分布 @Z&Z STUDIO

    ▲“临街出车”的东广场 @山间影像Inter_mountain

    ▲夜幕下的”方盒子“ @山间影像Inter_mountain

    ▲位于三层的健身房 @山间影像Inter_mountain


    七、流线组织

    臣田消防站的东侧为主要出入口,消防员和参观者由此进入消防站。市民周末和节假日参观时,通过楼电梯到达二层连廊,参观消防车库和车库屋顶的绿化果园,并可俯瞰训练场地。预约参观时,可通过一条完整流线将开放区参观完毕,封闭区与开放区连接处均设有管理口,做到完全不影响消防员日常训练及出勤。


    ▲人行流线 @ Z&Z STUDIO

    ▲车行流线 @ Z&Z STUDIO

    ▲”临街直接出车 ” @山间影像Inter_mountain

    ▲首层消防车库与夹层参观连廊 @山间影像Inter_mountain


    八、造型风格

    我们在深圳市消防站“标准化”设计的基础上优化升级,在臣田消防站的设计中加入了个性化元素,采用更加现代、简约的设计手法,用虚实材料、纵横对比、体块穿插、折板组合,在集约、紧凑的形体上,清晰地表达了建筑功能和形式的对应关系。同时,采用纵横格构、水平盒子、立面开洞、局部架空、空中花园、竖向格栅等手段,适应了岭南炎热多雨的气候,方正端庄的建筑形态,也展现出臣田消防站具有某种庄严稳重的“广厦之荫”形象。


    ▲午夜时分的臣田站 @山间影像 Inter_mountain

    ▲虚实相间 @山间影像Inter_mountain

    ▲纵横格构 @山间影像Inter_mountain

    ▲首层平面图 @Z&Z STUDIO

    ▲夹层平面图 @Z&Z STUDIO

    ▲二层平面图 @Z&Z STUDIO

    ▲三层平面图 @Z&Z STUDIO

    ▲剖面图 @Z&Z STUDIO


    完整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深圳市宝安区臣田消防站

    项目类型:消防建筑

    项目地点:深圳市宝安区尖岗山大道和卧龙五路交界处

    设计单位: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钟中+钟波涛”工作室(Z&Z STUDIO)

    事务所网站:htpp//www.suiadr.com

    主创建筑师:钟中

    建筑团队完整名单:钟中、马越、钟波涛、张贻娣、钟海焕、姚远

    业主:宝安区西乡街道办事处

    建成状态:建成

    设计时间:2017年12月

    建成时间:2019年10月

    用地面积(平方米):3484.85m²

    建筑面积(平方米):4945.5m²

    其他参与者,包括但不限于:

    结构:孟美莉、韦鲜琼

    给排水:李赫、侯健

    电气:刘中平、王伟方

    暖通:王宏越、郭浩

    总图:刘目

    造价:唐进

    摄影师:山间影像Inter_mountain

    编辑:游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未经搜建筑授权禁止转载。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关于项目

    • 推  荐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钟中+钟波涛”工作室(“钟中+钟波涛”工作室)
    • 擅长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