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预应力钢结构技术标准》JGJ/T497-202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实施时间:2024-01-01
收藏 分享 阅读模式: 分节阅读 全文阅读 字号:
3.7 预应力设计

3.7  预应力设计


3.7.1  预应力索单元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索的等效弹性模量Eeq应按下式确定:

2  预应力钢结构计算分析时,对索节点间长度小于20m的索,可不考虑索单元非线性影响;对跨度大、刚度小的结构,应考虑索单元非线性性质,进行索单元应力刚化迭代计算。


3.7.2  钢结构体系的预应力可通过下列方法实现与判定:

1  预应力可采用定长索方法实现,根据结构计算分析中结构成形态下确定索的下料制作长度,索的无应力下料制作长度为结构成形态下索的长度减去索力作用下索的伸长量,长度应考虑索自重作用;索的应力下料制作长度(索体、索具总长)为结构成形态索力对应的索长度,长度应考虑索自重作用。长度应进行温度校正,考虑设计基准温度与索下料环境温度之差引起的索伸缩量。

2对于索网结构,应进行多步骤非线性迭代找形,确定索的设计预应力值,可采用张拉找形完成后某一特定状态下各索的拉力值对应的几何长度(考虑索自重作用)减去该拉力作用下索的伸长量作为索的无应力下料制作长度,可进行温度校正。

3  预应力可通过结构体系,对比在某荷载组合工况下索内力实际测量值与施工仿真分析所得索力的计算值吻合度,来判定预应力设计值是否有效施加于结构体系中。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我要
纠错
手机扫码浏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