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当前位置:首页>>项目>>深圳市红山中学---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深圳市红山中学---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发布日期:2022年09月12日 关注度:30076
深圳市红山中学---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 项目名称

    深圳市红山中学
  • 项目类型

    教育建筑
  • 地址

    深圳,龙华
  • 学校规模

    36班/1800个学位
  • 总用地面积

    31,660.61㎡
  • 总建筑面积

    72,269.00㎡
  • 设计时间

    2020
  • 竣工时间

    2022
  • 设计单位

  • EPC联合体

    华阳国际设计集团、深圳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 建设单位

    深圳市龙华区建筑工务署
  • 使用单位

    深圳市龙华区教育局
  • 公司网站

    http://www.capol.cn/
  • 公司所在地

    深圳市福田保税区市花路盈福大厦4层
  • 摄影师

    行知影像-李逸


© 行知影像-李逸


© 行知影像-李逸

当下高密度城市环境,在高效运作的教学空间之外,未来校园应该是什么模样?深圳市红山中学,把连接性、社交性、地域性作为设计核心要素,凭借设计的创意和张力打造一系列生动空间,让同学们在探索式、漫游式校园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项目概览©行知影像-李逸


▲校园鸟瞰©行知影像-李逸


01
基地性格


引入多重地面,打造垂直校园
项目位于深圳龙华,高度集约化用地情况下,从基地的性格出发,注重更有启发性的空间特质,是设计起点。



▲白色的建筑©行知影像-李逸


▲功能分析©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白色校园,面向未来
项目所处片区正面临城市更新迭代。基地西侧与南侧,分布高密度的城中村,整体色调灰旧。红山中学选择白色的主色调,干净纯粹,给周边的城市氛围带来一抹亮色


▲架空底层空间©行知影像-李逸


▲运动区©行知影像-李逸


操场抬升,动静分区
项目毗邻城市主干道新区大道,将大空间功能进行垂直叠加。运动场抬升到十米高度,沿新区大道布置,操场下方是学生食堂,以及架空层、篮球场、羽毛球场的运动区,在屏蔽噪音的同时,解决高容积率校园中大空间功能的布置,塑造积极的城市界面。


▲流线分析©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连廊围合庭院©行知影像-李逸


▲庭院空间©行知影像-李逸


竖向整合,功能集约
为提高用地效率,建筑分为上、下部空间,竖向创建新的地面场所。上部为教学空间,下部为大空间辅助用房,结合中心庭院,分散又连通,激发交流学习的氛围。同时,利用屋顶平台形成运动场活动空间,与北侧体育综合体形成功能性连接。开阔屋顶平台形成校园的第二地面,教学楼与宿舍的阳台成为观景空间。


▲户外连廊©行知影像-李逸


▲串联教学楼的室外空间©行知影像-李逸


▲俯瞰共享大厅©行知影像-李逸


02
空间漫游


从连接性出发重塑内庭外院
在未来校园的设计中,设计师一直在思考,如何创造连接的机会,如何唤起随时交流与学习的兴趣,如何在自然中融入活力。


▲公共空间©行知影像-李逸


▲共享大厅,丰富的交流空间©行知影像-李逸


内庭与外院
建筑由外廊分支形式的规划结构组成,保证高效的教学模块组合。通过东西向四五层连廊,形成三个围合庭院,庭院内外部空间形成空间感受上的划分,但面向东西向开放通透。



▲运动场©行知影像-李逸


▲Steam中心©行知影像-李逸


多层次空间连接
设计串联不同的公共户外空间和教学区,实现学生课间10分钟内自由通达。首层通过架空空间及共享大厅形成一系列展示空间和活动空间,适应多样化学习与活动。二层顺着大台阶进入,有着灵活的集会空间。

三层是屋顶运动场,通过运动场空间联系上下半区,学生最多通过两层路径便可到达。信步中庭斜向连廊,串联三层的四组教学楼,缩短整体流线,减少教师及学生课间在不同教学楼上楼下楼绕行的难题。四、五层的环形空间,强化了教室之间的连接,让交流、分享与碰撞在开放空间中自然发生。


▲立面设计©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立面近景©行知影像-李逸


03
多维共享


从社交性出发串联空间互动
社交性,作为未来校园的理念,贯穿在每一空间。从公共空间的植入,到共享大厅的设置,随时激发互动机会。


▲通风分析©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植入小、中、大公共空间
在“小”层级的公共空间上,教学楼的走廊端部,局部放大一些空间,使得走廊这一原本纯粹穿行的线性空间,转变成可以停留的“面”,自发形成三五学生聊天讨论的微型场所。


▲图书馆©行知影像-李逸

在“中”层级的公共空间,即教学楼之间的连廊、架空层、共享大厅,跨度将近二十米的连廊,结构上实现无柱,空间更加开放通透。首层架空的景观庭院,微地形的处理,丰富的休憩细节,既是讨论学习的自然场所,也是运动切磋的赛场。

在“大”层级的公共空间,运动场承载各式各样的户外运动,与另外两个层级的公共空间紧密相联。


▲夜景鸟瞰©行知影像-李逸


共享大厅
正对校园主入口的共享大厅,与大台阶进行叠加,串联起整个校园的一到三层,最大程度优化学生到达各个功能空间的流线。二层的Steam中心,提取“红山”为设计元素,形成整体文化设计语言,创造独特空间中精神堡垒。Steam室内照明采用条状光带,空调的出风口也借鉴这一设计语言,被隐藏在统一的形式之下。


©行知影像-李逸


©行知影像-李逸


04
建筑表情


基于地域性的立面美学
为应对深圳的炎热多雨,设计充分考虑岭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的特性,以此营造出具有明显光影效果的建筑表情。


©行知影像-李逸


风环境研究
入口共享大厅的顶棚,并非封闭的状态,而是相同的基本单元,斜向布置留有缝隙。每一个基本单元分别与两个空腹桁架上下沿搭接,便于通风、排烟、遮雨,产生传统岭南建筑天井的“拔风”效果。


©行知影像-李逸


遮阳系统
教室采用双廊设计,利用两侧的走廊自然形成遮阳。教学区立面采用大片的格栅,满足采光的同时,不至于让阳光猛烈进入教室。共享大厅雨篷屋顶的彩釉玻璃,可以阻挡一定的阳光和紫外线。宿舍区外立面阳台的外凸铝板,遮阳的同时呈现波浪形韵律感,形成立面节奏。

随着深圳教育开启先锋变革,快速建造与建筑品质如何协调,成为民生工程的难点。华阳国际作为设计总包方,以设计牵头EPC总承包模式承接龙华三所学校(红山中学、格致中学、观澜中学改扩建),有效串联起各专业和相关单位,克服疫情阻碍,从设计到交付仅1年半时间,让未来校园照进现实。


▲庭院夜景 ©行知影像-李逸

项目图纸


▲首层平面图©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二层平面图©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三层平面图©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四层平面图©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细部©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未经搜建筑授权禁止转载。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关于项目

  • 推  荐华阳国际设计集团
  • 擅长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