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咨询
反馈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反馈
置顶
当前位置:首页>>项目>>从教育理念生长出来的教育空间---未见筑设计

从教育理念生长出来的教育空间---未见筑设计

发布日期:2024年03月22日 关注度:172
从教育理念生长出来的教育空间---未见筑设计
  • 项目名称

    行远小学智慧教育融合空间
  • 业主单位

    两江新区行远小学
  • 项目地址

    重庆市两江新区人和街道金安路137号
  • 项目面积

    室内750㎡ 室外250㎡
  • 设计单位

  • 主创设计师

    李未韬、李博
  • 设计团队

    邓林、张智睿、张照鑫
  • 施工图设计

    罗怀彬
  • 照片拍摄

    宛芹

空间要满足的也许不仅仅是规范,而更多的是使用空间的人,每一个空间都应该对人的行为和心理有所鼓励和正向的引导,尤其是为人类的未来所设计的教育空间


项目背景

教学里面


重庆两江新区行远小学创建于2018年,该学校是两江新区8个优质教育集团培育对象之一。秉承“万物养正 登高行远”的办学理念,学校系统推进“家校社三空间融合”的智慧教育,通过学生智学、教师智研、家长智陪、学校智理、社会智联的“五智”行动,以人的成长推动学校整体范式的变革,营建智慧教育新生态。开创性探索“多课型混搭”,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该育人教学模式更是成为全国教育界注目的焦点和观摩的样本。




设计理念

行远小镇




结合家校社联动的教学理念,打破原有的火柴盒式的教室排布方式,将整个首层空间完全打开,设计为一个微缩的小镇空间,以大尺度的更加社会化的理念来赋予小尺度的教学空间不同的定义与内涵。




学校是一个充满了生机、活力、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的生命体。它同时也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是意识发展逐渐成熟的开始,设计团队意图将教室变身为“空间教具”通过场景引导,让孩子们有自主研究、自创研发的兴趣,培养高级创造思维能力,协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因此设计团队提出“小镇”概念,将小型社会场景植入教育场所,让孩子们全面发展,培养个性飞扬的未来型小公民。




空间原型

用空间划分空间


项目改造位置处于行远小学雁志楼B栋教学楼一层位置,该室内区域缺乏足够的自然光照,是较为传统的单边走廊式教学空间。虽然与室外相互连接,但由于空间模式固定,缺乏动线和尺度的变化,导致行为单一,氛围呆板,与户外空间的关联性较弱。


设计将空间模式彻底改变,拆除掉所有的隔墙,把整个一层完全开放成一个通透的状态,所有的功能性空间均是独立个体,而公共空间则连成一片。极大的丰富了空间多样性,方向性以及动线的趣味性,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加自由灵动的空间,用变化的空间去引导创造性思维,由学生的作品和创造性思想来决定空间的氛围和变化,将一个固定的空间转换为一个变化的空间。


场所营造

五个小屋+五个场所


体验是孩子自然成长最直接最有的方式,设计团队在Mini小镇内部分别植入了“书屋、银行、议事厅、剧场、编程”5个体验工坊。在室外设置“农场、市场、工厂、广场、游乐场”5个场景,孩子们可以是消费者、是管理者,同时也是维护者。




设计团队重新动线梳理后,将室内5个功能型小屋依据学生日常活动途径分别散落在不同区域。首先是入口处为开放式活动区,该区域较为开阔不仅能满足开展日常的班级活动,也可让学生课余时间放松玩乐。




其次是整个长廊连通尽头打造的自主阅读区,长廊是为学生配置的学习区,可在这里翻阅资料和找寻兴趣书籍阅读。长廊是景观视线最佳位置,在这里设计团队将绿色保留,窗外是跑跳、活力十足的户外玩乐,窗内是安静温暖的阅读舒适区。玩乐和阅读都是学习的一种,让知识和玩乐并行,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




中庭分别是银行和编程功能坊,这里的银行是小居民们的交易中心。日常的运动、阅读打卡联合线上智慧系统可以累积积分,在银行的操作系统可以兑换成虚拟货币换购心仪礼物。让付出有迹可循,每一次的行动都有收获。




而编程是一把打开未来的钥匙。孩子们的求知欲也是不可低估的,而能让青少儿主动学习编程不是一件易事。设计团队通过空间来引导开发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走到哪学到哪,主动探索。




一块屏幕,共享世界。议事厅处于整个空间的中心位置。校园内的各类信息都汇聚在厅内一块巨大的屏幕上,真正实现了信息数字化。作为小镇的多功能厅,学生可以在厅内观看线上直播进行线下讨论,家长亦可在此休息等待。议事厅两侧安装滑动折叠门,满足不同使用场景,镂空的设计使得门在处于关闭时厅内也不会显得沉闷。




项目图纸



▲平面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未经搜建筑授权禁止转载。

条评论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关于项目

关闭